“只需要三个月,就能让你的店在商圈排进前五。”
“一个月花8000,你的店在当地榜单中的位置肯定靠前。”……
你打卡的网红餐厅可能是花了钱才出现在你眼前,刷好评、买销量已经成为餐饮点评行业里的一条灰色产业链。
红星资本局发现,在某电商平台有大量店铺提供美团、大众点评刷单、刷好评的服务,在社交媒体上有不少招募“大众点评写手”的帖子,还有用户利用自身的会员等级有偿写优质评价。
这背后是一条完整的刷点评产业链:商家、第三方运营公司、中介或大V、派单体验、“交作业”反馈,整套流程衔接紧密,一气呵成。
解码“套路”
一套“组合打法”:从多方面一齐发力
按照“组合打法”,要在曝光量、访客收藏等方面一齐发力,边提升曝光和收藏,边安排评价
“只需要每月付8000元,就能保证你的店在商圈前五名,星级维持在4.5左右”,一家自称“美团、大众点评推广”的第三方运营的公司说。
完整利益链条:大V是链条中重要一环
“安排大V写手写评价不能太刻意,一天一条是不行的,要随着客量的提升逐步增加”
当商家购买服务后,他们会将“优质评价”的订单派给大众点评等级在V3-V8之间的“写手”。据业务经理介绍,他们有很多V3-V8的用户群,并且等级不一样,收费也不一样。一条优质好评价格在60元/条,而V8用户的评价则是260元/条。
红星资本局发现,在微博、豆瓣、知乎等社交平台,有大量写着“招募大众点评写手”的帖子。发布这些招募贴的被称为“中介”,中介会在帖子中注明城市、价格、是否需要到店、是否提供图文等要求,并且要核验大众点评会员等级。
早期,大众点评推出霸王餐的玩法,有一些高级别的大V会作为带队队长,组织用户去体验。但如今,大V也成了“中介”的角色,属于利益链条中重要的一环。
在大众点评的规则里,只要经常写评价,并配上图片,达到一定分数后就能从V1不断升级,最高的是V8。有业内人士指出,用户的会员等级越高,在大众点评的生态中就越有话语权。
背后的影响:点评正失去参考价值
评价有了“专业”的造假团队,长远来看会损害大众点评原有的生态,损伤用户的体验
成都的张雪是大众点评的V8会员,她组建了一个“派发任务”的群,时常在里面派发“评价”任务,如今这个群已经有近500人,群内还有其他大V也会发布任务。
“XX炸鸡店,大众3-5级,30元/人餐标,写评价;大众6级,30元/人餐标,写笔记;大众7-8级,40元/人餐标写笔记”,大V们接到任务后,就会发在群里,有兴趣接单的人就会领取任务。做任务的流程一般为:将个人大众点评主页截图给发布者报名,然后去消费,按要求写点评,截图反馈,最后发布者付款。
而对于用户差评,则有业务经理直言:“我们可以用点小心机来删差评,先去联系给差评的用户,用给优惠的方式去引导,然后举报给美团、大众点评,说该用户恶意差评”。
平台处罚屡禁不止背后也有商家的无奈
“这种专业刷单的很容易被查到,每个平台都有反作弊机制,一旦被查到,订单和评价肯定算失效,严重的会降低商家的排名或沉底,更严重的就是封号”。陈涛在重庆经营着数十家民宿,是爱彼迎、美团、小猪短租等平台的优质商户,但今年以来,他有好几个同行都因刷单被处罚。
对于刷单、刷评价的灰色产业链,大众点评也深受困扰。
在大众点评的“清风行动”中,过去5个月,处罚“刷好评”用户账号5万个,处罚“刷单”“刷评”商户1万余家,协同执法机关打击29个非法刷单网络灰黑产团伙。
今年上半年,大众点评还对南京一虚假刷量公司启动法律诉讼,其经营者贺某被法院判定构成不正当竞争,并赔偿大众点评50万元。
风险是无法避免的,对于写手来说也是如此,“像我们等级比较高的,很怕被封号”张雪说。
美团公司告诉红星资本局,目前对于多次违规的账号,大众点评会持续进行降级、封号等严厉处罚,如从LV8降至1级或0级、禁发内容、禁止申请免费试、撤消VIP等处罚,并在平台公示处罚结果。截至6月1日,累计已有61282名违规用户,因参与商户或第三方组织的免费体验换好评活动被处罚。
据美团公司介绍,大众点评已升级600多种算法筛选虚假点评,从技术上对“刷好评”等刷单炒信违法行为进行动态追踪与主动识别。但平台严厉打击的背后,商家、第三方运营公司刷单的行为却屡禁不止。
在陈涛看来,部分商家刷订单、好评的行为,对于遵守规则的商家来说是十分不公平的。但陈涛坦言:“现在线上的生意都来自于排名,大家都想增加曝光来提升店铺的排名,不然新上线的店铺怎么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