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后刚进办公室,准备去洗杯子、泡茶,学生沈走进来,抿着嘴笑,把手里拿着的本子放到我桌面上,“你先当早报读吧。”
“那当然啊。”
泡上茶,翻开作业本,接着上一更继续学习“历史天才”的骑兵史——
萨珊王朝阿尔达希尔一世打造了圣陨骑兵,奥勒良力挽狂澜率领罗马士兵顶住了圣陨骑兵的进攻,拉开了萨珊和罗马长达四百年的争霸战争,直到查士丁尼的名将贝利萨留组建了圣陨骑兵的镜像骑兵——铁甲圣骑兵与之对抗。虽然铁甲圣骑兵在与圣陨骑兵的战斗中表现平平,但在远征非洲的特里卡梅伦战役,这场贝利撒留征服北非的决定性战役里,一举击溃了汪达尔王国军队的主力,甚至生擒了汪达尔王。此后铁甲圣骑兵继续在与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战争中屡建奇功。然而,一场瘟疫导致罗马帝国损失了近一半人口,再现罗马辉煌的梦想也成为了泡影。当阿拉伯骑兵杀出阿拉伯半岛后,亚欧大陆上再没有谁能阻挡他们征服世界的脚步了。
“对不起,我不能给你。”
“为什么?”
“我在那节课上提醒了两次,请大家把电子产品放进教室外的柜子里或教室门边的桌上。你出去放了手机,回到教室只是合上了桌子下的电脑。你的电脑会在我这,是因为你违反了学堂的电子产品使用条款。”
“可是我需要使用电脑来学习。”
第一个问题:追求财富有错吗?为什么?他的回答是:“追求财富本身并没有错,如果为了追求财富不择手段伤害别人的利益就是错的。”深以为然。本想留言说“删掉‘的利益’3个字就更好了”,但还是觉得再等等,慢慢来,找到下一个机会再深入一步。
第二个问题:急于赶路就是急功近利吗?为什么?”他的回答是:“急于赶路并不代表急功近利,但由于性格急躁而急于赶路是走不远的,我们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往前走,这样才可以看到路上的风景、学到很多知识。”这个回答……太标准了,以至于看不出有什么问题,然而这就是问题所在。于是我留言:你写“由于性格急躁而急于赶路是走不远的”,在我看来这是你的观点,但你并没有提供更多的依据来支撑这个观点,所以,今天的作业,就是补充依据来支撑你的这个观点。字数不限。
学生沈没来上课,据导师说是生病了。回想昨天上课他状态不佳,可能就已经是身体不舒服了,所以没有完成作业。
午饭后在通道口值班、跳绳,看到学生沈拿着作业本笑嘻嘻走来,翻开本子给我看他的作业,还说欧洲史暂时要停更。我问为什么,他说“要整个大的。”我问多大,他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什么时候?下午。也不知道是下午开始还是下午给我看成果。结果第二节课时,他拿着作业本来了,“今天更6页或者明天更8页一并给你,你选哪个?”我选8页的,我说。“那你先看作业吧。”
“你还好吗?”
“还好,早上只是头痛。”
“昨天太热,太阳太大,是不是上体育课中暑了?”
“也许吧,不过现在没事了。”
和赵俊杰老师商量了,大课间和午饭后我值班,下午她值班,因为有家长约了四点到校,想“从老师的角度认识一下自己的孩子并了解一下老师”。
语文课,今天将王维的主题收了尾,明天合班开始李白的新主题。
上周从2班申请转班来的八年级同学林,一周下来融入得不错,渐渐不再拘束,课堂上开始与我有对话,课后会来找我讨论她每天的常规作业“每日一记”小说连载的情节推动,几好的。周末三天的“每日一记”和课题作业,“一次性拿到三个‘A’,你是我上这门课来的第一人。”我在作业后留言。
本周从2班申请转班来的六年级同学白,融入得更快,确切说只花了半节课就进入了课堂,参与互动并能提出问题,几好的。对他每天作业的要求是“多描述,少感慨,一句一句写清楚。”
花卷和同学吴一向是活跃分子,听得认真互动积极,并常常抱怨我讲得太快来不及记笔记,然而她们的教材上密密麻麻都记满了笔记。
六年级的同学张已经和同学林连载创作复线小说《小棉故事》一周了,她在同学林的故事里是第一季的终极BOSS大魔王张一一,在她的故事里,同学林是小棉的守护者。在她们的小说里,同学林的妹妹小棉是一个像噬元兽一样,可以吞下从天而降的陨石的可爱小女孩。没有什么写作比写作者自己要写更棒的。每天读她们的作业,就像在追剧。我只需要做一枚观众就好了——在作业后的留言就像是在写影评。
同学曾最近在课上跟随不佳,不是走神就是瞌睡,在作业本上留言提醒了几次,也请导师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在课题作业里,他写“那些急于赶路的商人,他们追求财富急功近利,然而欲速则不达,最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留言:“今天的作业,请回答我两个问题:1、追求财富有错吗?为什么?2、急于赶路就是急功近利吗?为什么?”
被大家称作“地理天才”的同学邹,虽然读和写对他来说是非常大的障碍和挑战,但他将地理当做了图形游戏,什么样的图形和颜色代表什么地形,每一个地点都在图形的某一部分,并在另外一些部分的东南西北方位,以及结合听和交流学习历史——这些地点背后都有什么样的故事,它们之间又是怎样的联系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他建立起了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对外界的认知,并长期保持在课堂上的活跃。每当有人回答不上我提出的关于地理的任何问题,他们都会说:“请‘地理天才’来帮我回答吧。”这时候同学邹就会带着得意又腼腆的表情走到地图前开始他的专属环节。
本周值日,没有参加飞盘课。下午四点,在从停车场进入校园的通道口值班,两位家长与学生导师第一个六周面谈后准备离开,看到我就断断续续聊了大半个小时。大意似觉得我在学生的六周评语里表达的鼓励和赞赏不够,只是在陈述事实,这可能不利于化解该学生与我之间的隔阂。对前半部分,我接受,以后会更多鼓励;对后半部分,我表示并不知道,也没有感受到有明显的隔阂,于是我们就开始探讨和猜测这个隔阂产生的可能原因。在关于师生关系的探讨里,家长提到学生还是比较看重老师的认可,因为之前在公立学校读书,老师被树立为绝对权威。“可是我觉得学生不需要将老师是否认可看得那么重要,老师不是拿来让学生听从的,而应该是学生对话的对象。老师这里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另一种可能——可能我们都是对的,也可能我们都是错的,因为我们不能用别人的错误来证明自己的正确,就像1+1=3这个错误不能证明2+2=6是正确的一样。我常常在课堂上说‘你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非常好,虽然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说出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比赢得别人的赞同更重要。’”
“我明白了,在游学这件事上,有的发起人是单兵作战能力非常强的特种兵,有的是综合能力还不错的将军,而你的困扰来自你是一名被迫做了将军的特种兵。游学要求大家跨年级组队,作为发起人的你就必须面对成员能力参差不齐和态度各异这个现实问题。这个时候,考验的就是你的团队管理能力。首先,成员的加入方式是什么?”
“我有发起招募和面试。”X君说。
“那我现在还面临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就是有的成员他不参加团队的讨论,也不接受任务,更不去完成,因为他觉得只要是在一个游学组里,就算什么都不做也是能够去游学的。这就导致这个游学组虽然看起来人不少,但根据分工每个人要完成的任务都不能完成,最后还是我一个人在做。这让我感觉很累,很痛苦,这样的游学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意义。你知道为什么我一定要邀请学生沈加入吗?交给他的任务不但能完成,而且非常有学术性,他就是那种你能放心托付的可靠的人。”
“你和沈真的是已经进入可以开展学术对话的程度了。可是我还面临团队里有人摆烂、不参加、不配合,我要怎么办啊!?”
“当你发现有人不参加、不配合、不沟通、不完成,你需要和他沟通,了解是能力问题——任务的设置超出了他的能力而无法完成,还是态度问题。”
“如果是能力问题呢?”
“每个人都有能力不足的时候。作为领导者,你第一需要调整任务的难度和要求,以匹配他的能力,并借任务提升他的能力;第二需要将他不能完成的那部分任务内容拆分给其他还有余力的成员。”
“如果其他人都没办法承担这部分突然多出来的任务呢?”
“别忘了,你不但是这个项目的领导者,你还是团队里单兵作战能力最强的特种兵。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就是那个遇强愈强的人。这,就是所谓领导力——担当、沟通、协调、判断、整合。”
“如果他是态度问题呢?”
“启动退出机制,然后反思你对准入机制的把控。”
“那离开游学组的那些人如果不能去游学怎么办?”
“那不是你现阶段需要去面对和解决的事。这超出了你的能力和责任范围。”
“谁来面对和解决呢?”
“游学课老师。”
“好。我明白了。”
明天是中学部师生每月一次的户外活动日,不上室内课。原计划今天讲完唐人五十家之五:王维,但没达成。下课前五分钟,即将开始最后一首《积雨辋川庄作》时,学生吴提议放到下个星期收尾,理由是匆匆忙忙,既讲不深,也讲不透,“你不是一直强调‘慢慢来会比较快’吗,那我们就慢慢来吧。”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好有道理。我说好嘛,大家投票。投票结果就是下周一来收尾。
学生沈没有背出诗来,心有不甘的他竟然给我布置了作业——豆总给我讲讲帕提亚帝国吧——又来!好吧,我还没去查资料,讲不了。“那你去准备一下吧”,他说。“好的,收到。”我查了资料,在他的作业本上认真写下了这个学期的第一份学生布置给我的历史作业,并在作业后面留了一个彩蛋——
关于安息帝国
安息帝国,又名阿萨息斯王朝或帕提亚帝国,由阿尔撒息建于公元前247年。安息帝国位于“丝绸之路”上这个地理位置,不但使它成为了亚欧大陆上,连接地中海世界的罗马帝国和黄河流域汉朝的贸易中心,也促进并吸纳了包括波斯文化、希腊文化及其他地区文化的艺术、建筑、宗教信仰的融合和传播。全盛时期的安息帝国疆域西达小亚细亚东南的幼发拉底河,东抵阿姆河,成为当时与汉朝、罗马、贵霜帝国并列的亚欧四大强国。224年,被内部斗争和长期与罗马的战事严重削弱了国力的安息帝国被萨珊王朝取代。
★阿姆河是中亚流量最大的河流。在古代,这条河被认为是大伊朗和图兰之间的边界。“图兰”让我想到了“图兰朵”,能否在下周的历史课上用10分钟介绍一下“图兰朵”?用500—1000字介绍也行。
拿到了作业本的学生沈马上来找我,问是不是歌剧《图兰朵》,我说我对“图兰朵”不了解,所以期待你的介绍。他一副“我早已看穿一切”的表情笑嘻嘻说:“500字是吧,我写。”
语文课,本周第三节合班大课。昨晚学部负责人帅老师值守晚自习时看到学生吴记在教材上的语文笔记,觉得今天的课一定会有趣,于是来听课。
课后学生沈拉着我在地图前继续讨论匈奴的分裂和北匈奴西迁直接导致欧洲史的转向,上课铃声响起还不愿意离开。我给他建议,这个六周的主题是“世界如何运转”,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呈现一个事件是如何在整个人类世界引起一连串的变化,这些变化又是如何互相影响发生新的变化的。“我个人认为,对你来说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六周展示了。”我说。“嗯,我考虑一下。”他说。
下午一天的最后一节课——体育课前15分钟里,学生沈拿着他每天的欧洲史读书笔记来找我,“豆总,有几个问题要问你。”“好啊,来!”“是哪里的人最早使用战车?”“骑兵和战车最终走向了怎样相似又不同的发展方向?”“波斯又被称作什么?”一连串问题抛过来,“哟呵,原来是来考我的哟!哈哈哈……”“我的读书笔记你天天催更,我也要来考考你看你有没有认真读。”
“好!好!!好!!!放马过来!”每个学生每天的作业,我都是认真阅读并留言,所以只有最后一个关于安息,即帕提亚帝国的问题没有答上来,“对不起,这个我了解不多,确实不知道”。学生沈对我的表现基本满意,笑嘻嘻去上体育课。
语文连续两天合班课,因为这周的主题要讲王维,需要铺垫的内容很多。从610年,隋大业六年开始,在桌上的地球仪、一侧墙上巨大的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和另一侧墙上的黑板间游走,地图比例尺不够呈现不了的,就在黑板上手绘局部地图,“要胸怀世界,可你得先知道‘世界’在哪里”,我说。学生们就跟着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毕达哥拉斯所在的希腊开始一路向东——拜占庭——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伊斯坦布尔——安拉的最后一位先知默罕默德——什叶派和逊尼派——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两国共同的首都耶路撒冷——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源头犹太教——巴以冲突——净土宗与儒家的冲突——儒化的佛教禅宗,课后作业是“毕达哥拉斯树”。看来明天还要合班上,还讲不完也要强行收尾。
中国史1班,从列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帝到大禹的“家谱”,谈儒家美化的圣王让贤的“禅让”骗局。课前熊猫老师说,只用1个六周就从语文2班转到了3班的学生林,现在还在历史1班,本周虽然才开始两天,但她已经多次提出中国史也想到2班。下课后单独和学生林聊了几句,以她这六周的状态,中国史完全可以到2班,如果愿意,可以向导师提出书面申请,我们在会议上讨论。她很开心。
体育课,宋老师和周老师都不在,刘畅老师代课,加上颜校长和熊猫老师,师生分成三队,先输两盘的队换下,算是“飞”满一个小时的大场飞盘,我直接助攻得分两盘。感觉奔跑速度和体力都略有提高。
晚上看完《沙丘2》,节奏较第一部拖沓。
100座博物馆
六周评语
大前天(周一)就完成了语文3班学生的语文和中国史成绩统计和评语,大家进步都很明显。评语除了总结各位的六周表现,末了还一人有一句话,算是总结和期许——
学生吴的是:期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并好好上好数学、物理、化学课——因为最好的思考往往在不同的理念、领域和专业发生碰撞时出现。
学生沈的是:望继续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节奏,保持独立思考,不疾不徐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激发自己的想象力,由此实现独特的自我。
学生曾的是:期待在新一个六周里,自信一点,再自信一点;勇敢一点,再勇敢一点!
学生张的是:期待新一个六周里,在继续巩固学科基础之上,把思考作为家常便饭,享受知性冒险,这一定会带来更加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成长——因为大部分知识都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到,没有必要占用脑资源来记忆。真正难以做到的,是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阅读、分析、陈述自己的想法。
给花卷的一句话是: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去挑战自己,并在最大程度上将阅读与自己生活的世界进行联系,去成为自己、成就自己,因为只有读到好思想,才能看见坏人间。
恰好不在场
昨天六周展,上午作为幼儿家长在幼儿园参加二娃的活动,花卷为了让我能够参加她的六周演讲,向老师申请调整顺序到下午,这样我就不会错过两个娃的展示。青春期的女儿长大了,贴心了。
谁知,结束幼儿园的活动回到中学部吃午饭时,就有师生告诉我,上午有一位平时就敢言的学生在自己的六周演讲里,质问学部负责人黄老师,这个学期的地理课为什么要调整,据说还当众说了“不知道现在的地理课在讲什么”以及“让豆总继续上地理课”类似的话。我第一感觉是学生有自由表达的权利,但这样的表达实在是让大家都难堪。已经发生了,只能暗自庆幸自己恰好不在场,否则真是难以自处,哭笑不得。
花卷与老师发生了冲突。
因生物老师请假,今天是由学部负责人黄老师代生物课的第三周。但代课的黄老师并没有上过生物课程内容,而是上的“火人课程”的“恋爱心理学”。花卷在上了两周“恋爱心理学”后,觉得这个课对她来说没有意义,于是在今天下午的生物课前提出请假自学生物内容,未获通过,原因为黄老师认为这样的行为是对老师的不尊重。花卷执意不上课,老师执意不准假,僵持下来,花卷说不让请假那我就旷课吧。于是开始上课后,没进教室的花卷找到了我。
我让花卷带上《学生手册》、本子和笔,我们在食堂开始“明亮的对话”——如何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和公共说理。
第一个问题:旷课会被取消游学资格吗
我让她翻开《学生手册》,并仔细阅读,她发现“若发生无故旷课的情况,学生可能面临较为严重的处罚”,但没有说是什么后果,“也就是可能有后果,也可能没后果”,她说:“并且我试图请假了的”。
第二个问题:花卷旷课了吗
第三个问题:如何解决后续相同问题
“生物课老师请假,不代表这门课就取消了,课表上这门课还在但代课老师连续三周没有上生物内容,所以我支持你请假自学的想法,但是”,我问:“我们有没有什么能让大家都感到得到尊重且愉快的一次性解决方案,来解决后续类似的问题?”
我认为申请特别条款是合适的,于是让花卷写一份“特别条款”申请并提交给导师,并附上自己个性化定制课表。
花卷写好申请,我签了字,她提交给了导师刘畅老师。正好因清明节放假,学部会议提前到今天下午,会上讨论,通过。
中国史2班,从黄土高原的黄土,到“四大文明古国”的诞生与地理的关系,到我所理解的地理、历史、文学的X轴、Y轴、Z轴三个方向向量的三维空间系。
中国史1班,从炎帝、黄帝、蚩尤——炎黄子孙——非对即错非黑即白二元论之不可取——避免陷入自证陷阱——分清事实与观点。
中午与二三学生在烈日下乒乓球半小时,真是好久没晒过这么透彻的太阳了,晒得眼睛都睁不开。
15:30—17:00继续每周一次的周一飞盘课。师生分三队,两两对赛,先得分者留下,输的队换下。共赛四场,我所在的队赢了两场,一场由我助攻得分。花儿与少年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