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新闻网-玉林晚报讯(记者唐劲梅)早在五六年前,“猫屋”作为玉林最早出现的一批休闲猫吧,率先引起了一阵“吸猫热”(吸猫,爱猫人士常用语,指猫的主人对猫咪的喜爱动作等)。位于玉林城区五里桥社区的这家“猫屋”的主人绰号叫“肥包”(“猫粉”们称她“包姐”)是一个80后小姐姐,她亲手打造和经营猫屋,为30多只猫咪建起了一个温暖的家,同时也“以猫会友”,结识了众多同样爱猫的好友。
因为爱猫
她建了一家“猫屋”
钱不够,找人凑。她先是说服朋友“合资入股”。然后经过大半年寻找,终于租下一栋三层的居民楼作为场地。经过大半年的准备,2016年12月,这家“隐匿”在玉林城区五里桥社区一栋居民楼里的猫屋(CatHouse)终于得以顺利开张。
包姐的猫屋的营业区位于这栋居民楼的二楼,三楼则是作为大家的休息区和猫猫们的洗护区。走进营业区,这个面积90多平方米的地方随处可见猫猫的影子:最吸引眼球的便是30多名不同品种的“猫店员”,有布偶、英短蓝白、蓝猫、银渐层、美短虎斑等品种,每只猫咪各有名字,而且一个个都是圆嘟嘟、干干净净的。每当有客人进来,这些“店员”总是不慌不忙,该吃的吃,该喝的喝,该睡的睡,该发呆的发呆。
除此以外,包姐的猫屋处处都有着“猫元素”的存在:手绘动漫猫、桌椅猫图案、猫爬架、猫玩具、猫饰品,就连墙上都挂满了“猫店员”们与客人的合影照片……
用爱营造
“人猫和谐”的小家
“我从小就喜欢小猫,目前这里的30多只宠物猫,有的是大猫生的‘猫二代’;有的则是一些朋友因为工作、学业或者家人反对等原因不方便养了就送过来的,现在这里就是它们的家,看到大家都喜欢我的猫猫们,我真的很开心。”包姐表示,猫猫的温暖柔软和可爱呆萌让人爱不释手,可以缓解生活、学习、工作各种压力,让人身心得到放松。她的朋友圈也全是猫咪的照片和视频,客人们想“云吸猫”都会去翻来看,有的还会主动叫她更新快一些。
随着大家对猫屋、对包姐的进一步了解,生意才慢慢好起来。但是,即便如此,由于猫猫们的口粮、猫砂、疫苗等支出较大,而当有猫咪生病时,既要花费大额医疗费用,照顾它们也需要消耗“铲屎官”们很多精力和心血。除此之外,还要请人帮忙料理生意和给猫猫们做“洗剪吹”清洁工作,猫屋的收支也仅能维持平衡而已。
疫情发生以来,猫屋也亏损了不少,包姐的全部积蓄也全用在店里了。“它们都是我的小宝贝,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尽管很辛苦很难熬,但是每当她踏进猫屋,看到一只只可爱的猫咪呆头呆脑地朝她冲来,围在她身边或“喵喵”地撒娇,或安静地陪伴,她就感到为它们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因猫而聚
结交了很多爱猫的朋友
来的客人大多喜欢猫,光是猫就让他们有很多聊不完的话题,他们偶尔聚在一起交流养猫的心得,或是留下联系方式咨询猫的健康问题……大家因为猫而聚在一起,并心甘情愿成为了猫猫们的“铲屎官”。
有一次,有只小猫的主人跟包姐说自己的猫不见了,当时下着大雨,包姐和客人一起出去找,还自费打印寻猫启事。最后在大家的努力下,终于找回了丢失的小猫,而她俩也因此成为了“铁姐们”。
原标题:养有30多只猫咪的包姐:用爱营造“人猫和谐”的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