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式咖啡机可以制作出浓缩咖啡,是拿铁、卡布奇诺等奶咖和其他花式咖啡的基础,与黑咖啡相比,适口性更佳,而且种类丰富多样,意式咖啡受到广大咖友们的喜爱。
本文给出详细的原料&器具准备、萃取参数、制作步骤、注意事项,供你参考。欢迎来到意式咖啡的世界!
在水箱内装入纯净水(用自来水则需过滤掉矿物质,否则锅炉内易产生水垢)。
提前打开咖啡机,并将手柄扣置于冲煮头,同时预热。
冬天可用热水提前冲淋杯子,减缓咖啡液温度下降。
(否则,9bar的高压热水会从阻力最小的粉层位置渗透(通道效应),造成该处过度萃取,其他部位又萃取不足。)
将粉碗边缘的咖啡粉清理掉。
按下冲煮按钮/拉下冲煮拉杆,放水数秒。目的是让冲煮头温度稳定,同时冲洗掉残留的咖啡渣。
将手柄扣置于冲煮头上。
卸下手柄,磕出粉饼,放水将粉碗冲洗干净,再将手柄扣回冲煮头上。
打发一缸细腻丝滑绵密的牛奶奶泡,喝起来会有满满的幸福感,还可以做出好看的拿铁拉花。
在拉花缸中装入冷藏全脂牛奶。使用常温奶容易升温过快,来不及打绵密。
注:一般双份意式浓缩我会使用250g牛奶制作拿铁,拉花缸选择600ml款。单份意式浓缩减半,使用125g牛奶,拉花缸350ml款。
正式打奶泡之前,打开蒸汽空喷数秒,排出冷凝水,得到干燥的蒸汽。
打开蒸汽,微调蒸汽棒的角度和位置,让牛奶旋转起来,至漩涡出现,这时要听到“呲呲呲”轻微的进气声音(若进气过猛发出“突突声”,可把拉花缸平行上移一些)。
进气过程大约5s-7s,此过程中牛奶液面会因发泡而不断上升,故拉花缸需要一点一点缓慢地的下移,确保一直进气。
5s-7s进气打发完毕后,拉花缸平行上移,至刚好不再进气(漩涡在整个过程中都要保持!),这个过程将发泡的奶沫不断打至绵密细腻。
用手感受拉花缸的温度,直到感觉很烫手,快拿不住缸的时候,关闭蒸汽,完成打奶泡。
用毛巾将蒸汽棒外部的牛奶擦干净,后打开蒸汽喷数秒,将蒸汽棒内部残留的牛奶喷出。
将拉花缸从桌面抬高几厘米,垂直向下触击桌面,将过粗的奶泡震破。
打奶泡+拉花是一项妥妥的技术活(大概是我愚钝不开窍,从师苦学了一个多月,又断断续续练习了几个月,才能够拉出像样的花型)。不做咖啡师的话,也不必纠结于拉花,保证奶泡细腻绵密、有丝般顺滑的口感即可。
这里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吧,纸上谈兵一看都会,关键是勤练习,找到手感,过程可能会比较痛苦。但凡事皆是,熟能生巧。
一定要是刚萃取的、有一层黄金咖啡油脂crema的意式浓缩。(参考浓缩咖啡的制作)
一定要是刚打发好的、没有分层的、细腻绵密具有光泽度的奶泡。(参考上一节牛奶的打发)
注:为避免意式浓缩的油脂消散、牛奶的奶泡分层,这俩步骤最好同时进行。在开始拉花前,将拉花缸置于桌面,绕圈晃缸,让牛奶和奶泡充分融合(避免分层)。
拉花缸距离咖啡液面10cm高处,用小流量注入奶泡,刺破咖啡油脂,划圈融合咖啡和奶泡,至5分满停止。
降低拉花缸、紧贴杯口,缸嘴部尽量贴近咖啡液面,选择液面右侧1/3处为注入点,加大流量注入奶泡(位置固定在注入点,不要前移或后退)。
不晃动则出现“大白心”图案;若以Z字形左右晃动拉花缸(晃动距离约1cm),则出现有纹路的“千层心”图案。
整个过程中,左手匀速慢慢回正杯体,避免液体溢出。至9分满时,右手抬高拉花缸,减小流量,从注入点位置往杯尾部收线,完成拉花
在豆仓内装入咖啡豆。
打开咖啡机预热。
将杯子放置在咖啡出口下。在操作面板上选择需要的咖啡类型,按需调整参数,按下制作按钮。
按下自动清洁按钮(若有);清洗牛奶容器、擦干净蒸汽棒、放水冲洗咖啡出口。
定期清洁水箱、豆仓、使用专用除垢剂清洁咖啡机内部。
以Wacaco/Staresso为例,制作方式都很简单。
在粉碗内装入咖啡粉,用自带小量勺的底部,压实咖啡粉。装好粉碗。
在水仓中加入沸水。装好水仓。
手动按压/电动萃取浓缩咖啡液。
直接饮用/加水/加牛奶。
用水冲洗干净所有部件,晾干。
在水箱内装入纯净水(用自来水则需过滤掉矿物质,否则机器内部易产生水垢)。
将杯子放置咖啡出口下方。在操作面板上选择咖啡类型,按下制作按钮。
定期清洁水箱、使用专用除垢剂清洁咖啡机内部。
每天早晨叫醒我的不是闹钟,不是梦想,而是对一杯咖啡的执念。希望能够在你的家庭咖啡师之路上,常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