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玩具租赁模式看上去美,实则运营艰难。家长对玩具的清洗消毒等问题的隐忧,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玩具租赁业的发展。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上个月,吴先生为自己两岁半的儿子办了一张玩具租赁年卡。动辄几百、上千元买回家的儿童玩具,却总是难逃孩子“喜新厌旧”的命运。“玩具在儿子手里最长玩半年,就扔到储藏室积灰,这次办张玩具租赁卡,希望能让孩子玩个痛快。”
租车、租房、租书,现在儿童玩具也能租赁,不过这种模式看上去很美,实则运营艰难。经历了雨后春笋般的热闹后,安全性、卫生性等方面的隐忧让玩具租赁很难打动消费者,大部分玩具租赁店最终关门。
玩具租赁看起来很美
陈女士的玩具租赁店开在延吉路万达广场附近的一户三居室,一进门,几百件大大小小的玩具堆满了房间,益智类、遥控类、休闲类玩具应有尽有……“现在店里有三四百件玩具,加上外面租出去的一两百件,一共得有六百多件玩具,这还不算全部,最近我们又进了一批新的玩具,过几天就该到货了。”
陈女士的玩具租赁店开门两年,是岛城现存的为数不多的儿童玩具租赁店。说起当初开玩具租赁店的初衷,陈女士说也是因为自家孩子喜欢玩具,“小孩子没办法对一件事物保持长久的兴趣,家里花一千多块钱买的玩具,他玩一两个月就不喜欢了,送给别人有点舍不得,放在家里占地方,当时就想可不可以有一家店租玩具给孩子,既能节约成本,还能让孩子有更多的选择。”
抱着这样的念头,陈女士的玩具租赁店应运而生,“玩具租赁卡有380元的季卡和1350元的年卡两种,店里的玩具根据品质和价格分为30元、60元、70元、120元几款,办卡的会员每周可以租赁价值60元的玩具,超过60元的玩具要另补差价,每周都可以来进行更换。”
陈女士表示,自己的玩具租赁店现在拥有一百多名会员,每个周末是租赁高峰,店内有不少前来体验和办卡的孩子和家长,“这也算是一种循环经济,家长花费较低的费用就能让孩子玩到不同类型的玩具,而且也不用担心淘汰玩具的处理问题。”
叫好难叫座玩具租赁运营不易
“最初开店时,买玩具就投入了五万元,再加上租用店面、装修、人工成本,开办一家玩具租赁初期投入不少,而整个店面的收入主要来自会员入会费,如果会员不过百,资金很难周转,没有足够的会员,就没有多余的资金去置办新的玩具,没有新的玩具不仅很难吸引新会员,既有的会员也很维持住,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孙先生曾经在台东附近开过一家玩具租赁店,但仅维持了一年就关门了。“原以为孩子的钱好赚,但最终‘叫好不叫座’。”
陈女士也表示,自己经营的玩具租赁会拿会员费用的三分之一用来采购新玩具,还有三分之一用来维护、管理,剩下三分之一才是经营利润。“会员人数不足百人,很难维持后续的经营。很多玩具租赁店,一旦过了市场的新鲜期,就开始出现经营困难。”陈女士也强调,孩子与家长的兴趣在最初两三个月的时候比较高,但是后期玩具更新不及时,会直接降低家长与孩子的兴趣。除此之外玩具维修也是一个问题。“一件玩具经过几次租赁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耗,我们一般不会过分追究客户的责任,只要不是大的损坏,我们都会自行处理,原则上,破损严重的按照玩具,客户要按原价的70%进行赔偿,但实际中却很少进行赔偿。”
卫生、安全性难保障家长有隐忧
有四岁女儿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尽管觉得这种玩具租赁模式很新颖,但自己还是很难接受。“先不说都是些流通磨损的玩具,单纯就卫生安全性来讲,还是觉得不放心。小孩子自身免疫能力比较低,如果玩具不卫生,很容易发生滋生细菌,发生交叉感染。”
随后记者又采访了多位家长,对玩具的清洗消毒、卫生状况和质量等问题的隐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玩具租赁业的发展。
面对很多家长的隐忧,陈女士告诉记者,他们店内安排了专门的清洁员,租赁收回的玩具会通过消毒湿巾进行初步清洁,然后经过专门的消毒柜进行消毒,但是一些大型的玩具,譬如小秋千、跷跷板、滑梯等,只能用消毒液或者紫外线消毒的方式进行消毒。陈女士也表示对于消毒的程度,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每家店也只能靠自己的良心做事。”
除了卫生方面的隐忧,一些家长对于玩具的安全也有所顾忌。“毕竟是流通过的玩具,如果有损耗,造成孩子的意外,这个责任又该如何定责?”陈女士表示,自己店内的玩具都是小泰克、费雪、伟易达等来自国外的知名品牌,质量都很好,“而且我们会对玩具进行定期的检修,家长担心的安全性问题目前还没有发生过。”不过陈女士也坦言,目前的儿童玩具租赁市场没有专门的标准和规范,确实会让家长产生顾虑。“我们也希望今后能有专门的行业规范,让儿童玩具租赁市场更好的发展。”(记者任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