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机器人哄睡方法及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人们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机器人不仅在工业、医学、农业或者军事上应用广泛,更是在生活上开始慢慢地融入人类的社交。常见社交上的机器人应用于活动现场或者家庭,特别是在家庭中,往往起到陪伴儿童的作用。但是,本专利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技术中的机器人功能主要集中在对话、唱歌、跳舞、讲故事、安全监测、视频记录等,并不具备哄睡功能。也就是说,现有技术针对于儿童睡眠,仍处于人为哄睡阶段,耗时耗力。并且,现在的年轻父母,喜欢玩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有时也会忘记提醒小孩及时入睡,不利于儿童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哄睡方法及机器人,使得机器人设有多套哄睡操作,不仅具有哄睡功能,能够代替家长哄儿童睡觉,而且哄睡样式多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哄睡方法,包括:
检测是否接收到哄睡指令;
如果检测接收到哄睡指令,则根据哄睡指令中携带的哄睡类型,获取与哄睡类型相对应的哄睡操作;
执行哄睡操作。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以及行为执行主体;其中,
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
控制行为执行主体执行哄睡操作。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机器人哄睡方法。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机器人能够在接收到哄睡指令时,根据哄睡指令中携带的哄睡类型,执行与哄睡类型相对应的哄睡操作。这样,机器人设有多套哄睡操作,不仅具有哄睡功能,能够代替家长哄儿童睡觉,而且哄睡样式多变。
另外,执行哄睡操作后,还包括:判断是否检测到用户表情为睡眠表情;如果检测到用户表情为睡眠表情,则进入休眠模式。这样,机器人能够在儿童睡着后,自动进入休眠模式,不仅不会打扰儿童休息,而且能够起到节能的作用。
另外,进入休眠模式后,还包括:监测用户行为;当用户行为为起床行为时,获取当前光强;如果当前光强小于预设光强,则开启夜灯模式。这样,机器人能够在儿童起床且光线较暗时,及时地提供光源,提高了儿童睡醒后下床的安全性。
另外,机器人哄睡方法还包括:采集外界环境参数;获取与外界环境参数对应的行为操作;执行行为操作。这样,能够避免外界环境干扰,造成儿童无法睡眠的情况。
另外,检测是否接收到哄睡指令,具体包括:判断是否检测到用户行为为n个预设瞌睡行为的其中之一;其中,如果检测到用户行为为n个预设瞌睡行为的其中之一,则检测接收到哄睡指令。这样,不仅提供了检测是否接收到哄睡指令的一种具体实现形式,增加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灵活性,而且令机器人能够在儿童瞌睡时,及时地执行哄睡操作,有利于儿童获得充足睡眠。
另外,哄睡操作包括以下动作其中之一或任意组合:打哈欠、伸懒腰、揉眼。这样,不仅提供了哄睡操作的多种具体实现形式,增加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灵活性,而且令机器人能够通过自身做出一些睡眠的动作特征来影响儿童,以起到哄睡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方式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机器人哄睡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2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机器人哄睡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3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机器人哄睡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4是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机器人哄睡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5是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机器人哄睡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6是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机器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机器人哄睡方法,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步骤101,检测是否接收到哄睡指令。若是,则执行步骤102,否则结束本流程。
本实施方式中,机器人可以与终端设备通信连接,终端设备显示机器人控制界面。其中,机器人控制界面中设有哄睡按钮,当机器人控制界面中的哄睡按钮被选中时,终端设备生成哄睡指令,并将哄睡指令发送给机器人,令机器人接收到哄睡指令。
具体地说,终端设备显示的机器人控制界面中,可以设有多种哄睡按钮,如,午睡哄睡按钮、夜晚哄睡按钮等。家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中机器人控制界面中对应的哄睡按钮,以便于终端设备根据被选中的哄睡按钮,确定哄睡类型,生成对应的哄睡指令,并将哄睡指令发送给机器人。其中,终端设备在生成哄睡指令时,可以将哄睡类型以标识符的方式,携带在哄睡指令中,如,标识符“0”表示的哄睡类型为“午睡类型”,标识符“1”表示的哄睡类型为“夜晚类型”。
然而,上述举例仅为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并不对机器人接收到哄睡指令的具体实现形式做任何限定。在实际操作时,机器人本身可以设有物理实体按键或虚拟按键作为哄睡按钮,当家长需要机器人帮助哄睡时,可以令机器人的哄睡按钮被选中,令机器人接收到哄睡指令。
步骤102,根据哄睡指令中携带的哄睡类型,获取与哄睡类型相对应的哄睡操作。
具体地说,机器人通过检测哄睡指令中携带的标识符的方式,确定哄睡类型。更具体地说,机器人中预设由哄睡类型与哄睡操作的对应关系。机器人通过查询预存的哄睡类型与哄睡操作的对应关系的方式,获取与哄睡类型相对应的哄睡操作。
步骤103,执行哄睡操作。
具体地说,哄睡操作可以为播放预设音频,开启呼吸灯模式,放慢说话语速等。其中,预设音频可以由技术人员预先设置并保存在机器人中,如,预设音频可以为催眠曲、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音频等。呼吸灯模式可以为:以机器人显示屏为呼吸灯,控制机器人显示屏一灭一亮;或由暗变亮,再由亮变暗等。然而,上述举例仅为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并不对机器人执行的哄睡操作做任何限定。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机器人设有多套哄睡操作,不仅具有哄睡功能,能够代替家长哄儿童睡觉,而且哄睡样式多变。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机器人哄睡方法,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提供了机器人检测是否接收到哄睡指令的智能化实现方式,并且,机器人还对儿童是否睡着进行检测,智能化程度较高。以下进行具体说明:
步骤201,检测是否接收到哄睡指令。若是,则执行步骤202,否则结束本流程。
步骤202,根据哄睡指令中携带的哄睡类型,获取与哄睡类型相对应的哄睡操作。
步骤203,执行哄睡操作。
步骤204,判断是否检测到用户表情为睡眠表情。若是,则执行步骤205,否则执行步骤203。
具体地说,机器人通过摄像头获取儿童表情,检测儿童表情中的眼睛是否为闭着,如果儿童表情中的眼睛为闭着,则检测儿童眼睫毛的颤动频率,如果颤动频率小于预设频率,则判定用户表情为睡眠表情。其中,预设频率由技术人员预先设置并保存在机器人中。
步骤205,进入休眠模式。
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本实施方式中,机器人能够在儿童睡着后,自动进入休眠模式,不仅不会打扰儿童休息,而且能够起到节能的作用。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机器热哄睡方法,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第三实施方式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机器人在进入休眠模式后,还对用户表情进行监测,以便于根据用户表情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操作。以下进行具体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步骤301至步骤305与第二实施方式中步骤201至步骤205大致相同,为减少重复,在此不再赘述,以下仅对不同部分进行说明:
步骤306,监测用户表情。
具体地说,机器人利用摄像头监测用户表情。
步骤310,获取并执行与哄睡类型对应的哄睡操作。
具体地说,哄睡操作可以为以下动作其中之一或任意组合:打哈欠、伸懒腰、揉眼,从而令机器人能够通过自身做出一些睡眠的动作特征来影响儿童,以起到哄睡的作用。
与第二实施方式相比,本实施方式中,机器人能够在儿童睡到一半突然醒来时,及时发现,并对儿童再次进行哄睡,从而能够便于儿童再次入睡,提高儿童的睡眠质量,有效地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机器人哄睡方法,具体流程如图4所示。第四实施方式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中,机器人在进入休眠模式后,还对用户行为进行监测,以便于根据用户行为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操作。以下进行具体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步骤401至步骤405与第二实施方式中步骤201至步骤205大致相同,为减少重复,在此不再赘述,以下仅对不同部分进行说明:
步骤406,监测用户行为。
具体地说,机器人利用摄像头监测用户行为。
步骤407,当用户行为为起床行为时,获取当前光强。
具体地说,机器人通过摄像头检测儿童是否坐起来,如果儿童坐起来,则认为用户行为为起床行为,机器热获取当前光强。
步骤408,判断当前光强是否小于预设光强。若是,则执行步骤409,否则结束本流程。
具体地说,预设光强由技术人员预先设置并保存在机器人中。
步骤409,开启夜灯模式。
具体地说,机器人可以控制自身显示屏显示纯白图像,以起到夜灯的作用。
与第二实施方式相比,本实施方式中,机器人能够在儿童起床且光线较暗时,及时地提供光源,提高了儿童睡醒后下床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机器人哄睡方法,具体流程如图5所示。第五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中,机器人还能够根据外界环境参数,执行相应的操作。
本实施方式中步骤501至步骤502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步骤101至步骤102大致相同,步骤506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步骤103大致相同,为减少重复,在此不再赘述,以下仅对不同部分进行说明:
步骤503,采集外界环境参数。
具体地说,外界环境参数可以为光强参数、声音参数、气味参数、温度参数、气压参数、湿度参数等。更具体地说,机器人设有各类传感器,通过各传感器采集外界环境参数。
步骤504,获取与外界环境参数对应的行为操作。
具体地说,机器人对外界环境参数中包括的各参数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获取对应的行为操作。如,当机器人检测到当前光强较强时,机器人执行的行为操作可以为:拉窗帘、关灯等。当机器人检测到声音较大时,机器人执行的行为操作可以为:播放音乐、讲故事等。当机器人检测到温度较低时,机器人执行的行为操作可以为:开空调、开取暖器等。
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本实施方式中,机器人能够避免外界环境干扰,造成儿童无法睡眠的情况。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括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机器人,如图6所示,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601;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60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602以及行为执行主体603。其中,存储器602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601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601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601能够:检测是否接收到哄睡指令;如果检测接收到哄睡指令,则根据哄睡指令中携带的哄睡类型,获取与哄睡类型相对应的哄睡操作;控制行为执行主体603执行哄睡操作。
其中,存储器602、行为执行主体603和处理器601采用总线方式连接,总线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将一个或多个处理器601和存储器602以及行为执行主体603的各种电路连接在一起。总线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连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在总线和收发机之间提供接口。收发机可以是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多个元件,比如多个接收器和发送器,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经处理器601处理的数据通过天线在无线介质上进行传输,进一步,天线还接收数据并将数据传送给处理器601。
处理器601负责管理总线和通常的处理,还可以提供各种功能,包括定时,外围接口,电压调节、电源管理以及其他控制功能。而存储器602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6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方式。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