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柳州市2020年度消费投诉举报情况
一、总体情况分析
2020年,柳州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国12315平台共接收消费者咨询、投诉和举报67555件,总体办结率为99.93%。其中咨询47370件,答复率为100%;投诉12175件,诉转案35件,共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130.86万元;接收群众举报8010件,立案197件。
2020年度12315平台投诉举报信息接收量,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一倍多,总量上升的原因主要有:
二、咨询情况分析
2020年度12315平台共接收咨询47370件,问题涉及市场监管业务的共有10792件,非市场监管业务的共有13819件,消费维权知识22759件。
(二)市场监管业务的咨询内容:市场主体注册登记1657件,投诉举报处理1602件,价格监督1333件,商品交易市场监管895件,服务消费监管689件,网络交易监督610件,食品监管517件。
三、投诉情况分析
2020年度12315平台共接收消费者投诉12175件,其中已办结12152件,受理9124件,办结率为99.81%。其中商品消费投诉7572件,占投诉总量的62.19%;服务消费投诉4603件,占投诉总量的37.81%。
(一)商品类投诉情况
2020年度商品类投诉排名前十位的是:一般食品(2358件)、交通工具(1139件)、房屋类(659件)、通讯产品(561件)、家居用品(475件)、其他商品(368件)、装修建材(360件)、服装/鞋帽(317件)、家用电器(283件)、烟/酒/饮料(221件)。
排名
2019年
投诉量(件)
占商品类投诉比重
2020年
1
交通工具
783
22.21%
一般食品
2358
31.14%
2
食品类
535
15.17%
15.04%
3
家居用品
361
10.24%
房屋类
8.70%
4
347
9.84%
通讯产品
561
7.41%
5
装修建材
216
6.13%
475
6.27%
(2020年商品类投诉热点前五位与2019年同期对比表)
2.交通工具类投诉反映的主要问题有:购买的汽车(含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及配件存在质量问题;商家不履行售后责任或售后服务不到位;商家拒不履行合同约定(承诺)的侵权行为等。
3.房屋类投诉反映的主要问题有:商家存在虚假宣传或诱导消费行为;合同纠纷,如商家违约时不退还定金;涉嫌捆绑销售车位等。
(二)服务类投诉情况
2020年度服务类投诉排名前十位的是:美容/美发/洗浴服务(525件)、餐饮和住宿服务(368件)、教育/培训服务(364件)、文化/娱乐/体育服务(335件)、停车服务(334件)、制作/保养/修理服务(324件)、销售服务(251件)、物业服务(234件)、电信服务(229件)、房屋装修服务(157件)。
占服务类投诉比重
物业服务
310
9.78%
美容/美发/洗浴服务
525
11.41%
文化、娱乐和体育服务
301
9.50%
餐饮和住宿服务
7.99%
制作、保养和修理服务
292
9.21%
教育/培训服务
364
7.91%
285
8.99%
文化/娱乐/体育服务
7.28%
电信服务
275
8.68%
停车服务
334
7.26%
(2020年服务类投诉热点前五位与2019年同期对比表)
1.美容/美发/洗浴服务类投诉反映的主要问题有:商家利用预付费(卡)形式侵害消费者权益;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等。
2.餐饮和住宿服务类投诉反映的主要问题有:餐饮店销售混有异物的食品;利用预付费(卡)形式侵害消费者权益;消费者因疫情要求退订退费被拒引发的消费纠纷等。
3.教育/培训服务类投诉反映的主要问题有:商家未按约定提供服务;商家存在虚假宣传或诱导消费行为等。
四、举报情况分析
2020年度12315平台共接收群众举报8010件,已办结7983件,办结率为99.66%。
占举报
比重
违反登记管理行为
422
15.46%
26.37%
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
337
12.35%
价格违法行为
1388
17.33%
299
10.96%
食品问题
1310
16.36%
不正当竞争
113
4.14%
其他市场监管领域违法行为
1053
13.15%
产品质量违法行为
72
2.64%
5.69%
(2020年举报热点前五位与2019年同期对比表)
(二)价格违法行为举报反映的主要问题有:经营者违反明码标价规定;不执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商家涉嫌哄抬防疫物资价格等。
(三)食品问题反映的主要问题有:经营混有异物等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加工经营场所不能持续保持应该具备的环境条件、卫生要求;食品经营人员未办理健康证明等。
2020年11月,12315平台共接到有关加油卡在线充值APP平台的投诉、举报件共计11件。洪先生反映,其于9月8日通过一款加油卡在线充值APP平台充值了4850元,商家承诺分12期(一年)每月返600元到客户的中石化油卡中,商家仅充值了2期后就未再返钱;10月22日与客服沟通,对方承诺扣除3%手续费后退还余款,15个工作日内处理好,但之后再也联系不上商家。洪先生保留着聊天记录等证据,认为商家存在违约行为,希望商家尽快退还余款,请市场监管部门协调处理。执法人员到现场核实发现,被诉方已搬离原登记住所且预留登记的联系方式也无法联系。执法人员依法终止调解,并告知投诉人可通过司法途径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