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一个朋友饱受脱发折磨,每天张口就是“发际线”“M字秃”“地中海”等完全陌生的词汇,时不时还往头上抓一把,忐忑地数着巴掌上的头发。整个过程,堪称闻者伤心听者落泪。出于对他的关心和人道的善意,我决定网购点生发剂送给他,好不好用另说,至少能作为一种精神助力,抚慰他受伤的心。
看到这些店铺主图,我的第一反应,并不是有救了——指我的朋友有救了,而是如果夸张有分等级的话,那么这些主图大概率要被划分到最离谱的那一阶。我那贫瘠的眼界告诉我,这些商品的描述都过于不现实,尤其是文案中的“一夜”“长脚底”“长脸上”,更是让它多了几分浮夸感。至于那些如椰树牌椰奶版的色块搭配,则是为这些主图本身,增加了几分土味。
其中两件商品的“已拼10W+件”,更是让我久久地陷入了沉思。
当然,倒不是我不愿意尝试,对脱发人群来说,即使这些宣传看起来颇为离谱,这种事也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毕竟,凡事试一下,总是好的。只是,尽管脱发人群确实想把掉落的头发长回来,但这并不等于他们想要毛发浓密得像是出现了返祖现象——我朋友是这么说的。
可是,如果继续往下翻的话,你又会发现他们说得煞有介事。
在这些商家的描述中,他们家生发剂的作用,已经不再局限于头部,效果也堪称“化腐朽为神奇”。这些文案,一方面突出了自家生发剂万能的适应性,比如“喷哪长哪”;另一方面强调了它的强效性,比如“一喷暴涨”,夸张之余还嫌不够,甚至特地强调了“一夜见效”。大有只要你睡醒一觉,就会从城市人变身成山顶洞人的味道。
更离谱的是,有的商家还在主图P上了比较猎奇的剁手画面,并且做出“当晚不长,断手”的承诺,让这些生发剂的可信度,似乎又提升了几分——至少在我那病急乱投医的朋友眼里,姑且有那么几分。
不论如何夸张,话里话外,这些店家都在强调自家生发剂的效果好,或多或少消除了多数人心中“用了生发剂也不长头发”的担忧。况且,才几块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因此,一路看下来,就算是我,也不免有些动心。
无独有偶,我刚好想起来我还有个最近说要减肥的朋友,于是我灵机一动,在搜索框里打上了“减肥”的字样。
一开始,搜索后颇为正常的“文案+医生照片”式的搭配,让我略微有些失望。可是,随着我慢慢下滑,从“减肥药”的范畴划出去之后,反而是柳暗花明,找到了我的目标。
果不其然——
况且,商家主图中的“瘦”,早就已经超脱了常规的范畴,一眼看去,反而更接近名副其实的“皮包骨”。如果说前面的生发剂,还尚有几分可能性,此时的沐浴露已经夸张到了完全不可信的地步,让人不禁想起之前在社交软件上爆火的韩漫《整容液》。
除了减肥,还有沐浴露将功能的重心,放在了“美白”上面。
类似这些店铺主图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它们在“去除皱纹”“保健”等产品之中,同样层出不穷。夸张猎奇之余,也不禁让人感慨国内电子商务发展至今,竟然是在以这种方式,不断“内卷”。从传播效果来说,这些主图不论是多么夸张,还是多么猎奇,至少都为了店铺吸引了顾客的视线,增加了点击量,为商品收割更多流量,在商家眼中,反而是值得推广使用的。
在某种意义上,它确实实现了自己的目的。
因此,各种各样猎奇的主图,恰恰是电子商务进化后的产物。特别是在电子商务环境变得成熟,各类店铺不断增加的当下,主图的内卷也成了整个销售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我们并不一定需要购买相对应的商品,但这些内容也确确实实提供了一定的乐子。建立在这么一个基础上,各类网购平台衍生出了各自独特的“商品文化”——拼多多的商品主图偏向土味,注重传播度和吸引力,但也有沙雕欢乐的气息在内;闲鱼的主图则显得比较简单纯粹,有时候只是简单给商品拍一张照,甚至里面有些商品,本质上不需要你购买,它从一开始出现的核心价值,就都是沙雕网友在整活,试图给大家带来欢乐。或许我这么一说,你会稍微觉得有些陌生,但我只需要举出几个例子,你其实就能恍然大悟。
比如,曾经有网友在闲鱼上卖“神兽”。
一般情况下,简单的一张沙雕表情包,再配上一些恰到好处的文案,这些神兽便在闲鱼上应运而生。有的神兽被拟人化,如图中的修车猫、偷鱼猫,有的则是在图片和文案中,给动物们增加了一些额外的属性,比如马赛克狗。
而如果网友们再动动小手,给动物们来一次换脸的话,又能够直接跳出目前所知的生物范畴,创造出新的物种,颇有几分“神奇动物在哪里”的魔幻既视感。
甚至,除了各种稀奇古怪的动物,还有抱着双腿蹲下,等着你来唤醒的奥特曼——他也在“神兽”的范畴之中。
这些摆明了图一乐,而不追求真的卖出去的“商品”,组合成了闲鱼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然而,对拼多多商家来说,闲鱼这种纯粹的整活,无疑是在喧宾夺主。拼多多任何奇葩猎奇的封面,都应该是为了让人产生购买的欲望,进而卖出商品,获取利润——他们追求的,始终是“收到的女生都哭了”这样具有强烈传播性的梗文化。
比如那些为了讨取用户信任,不惜发下毒誓的主图。
前文中的猎奇怪诞的主图,虽然核心依旧是在宣传商品,但它们胜在有乐趣可言,就算不买商品,也多少能让大家图一乐,笑一笑。而后者那些发毒誓主图,则显得为了买卖不择手段。尽管同样能吸引用户眼球,但一方面它毫无乐趣与传播度可言,另一方面,很难说这种毒誓,是否真的能够博取到用户的信任。
事实上,作为主打下沉市场的网购平台,拼多多的土味与猎奇,与它自身的核心受众有关,就像常常被人诟病的“砍一刀”,便同样是针对下沉市场诞生的产物。所以,那些在我们看来沙雕且离谱的主图,反而是拼多多平台商家们面对诸多竞争对手,打出的一张弯道超车的牌。
这些都是他们抢占下沉市场,在一众平价产品中脱颖而出的有效手段。如果你仔细留意,会发现这些东西都在针对当今用户的痛点,精准地抓住了人们的侥幸心理——脱发,没关系,我们产品给你长;怕胖,没关系,我们产品给你减;皮肤黑,没关系,我们产品给你白。
甚至说到底,你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只要手指动动,就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就算效果不明显,那最多也是损失几块钱,毕竟大家都是平价商品,“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