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网易汽车能得出的初步调查结论是:
OK,电视上的事儿就先放一边,我们就这个话题来展开讨论。实际上,我从公开资料以及多位行业人士采访中得知,汽车中使用沥青材料并非是一个行业秘密,而是一直都完全公开的事实,之所以消费者在报道中看到奔驰宝马等车型使用沥青阻尼板的材质感到十分震惊,是因为平时大家对这个行业几乎没有了解,包括我自己。因为我也是车主,高档车都如此,而我的低端车型岂不是更为严重,每天吸收沥青中挥发的污染气体实在是太悲剧了。
●沥青是剧毒物质吗?
事实上,情况远没有我想象中的可怕,据了解,目前市面上几乎所有的车型,沥青材料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已经在这个行业里存在了很多很多年,完全算得上是汽车制造的“传统工艺”。当了解到沥青的分类,我似乎又没那么紧张了,沥青主要可以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三种,可能应用在汽车上的是前两种。煤焦沥青是炼焦的副产品,即焦油蒸馏后残留在蒸馏釜内的黑色物质。煤焦沥青中主要含有难挥发的蒽、菲、芘、等,这些物质具有毒性,如果长期与人体接触,对人的危害是很大的。石油沥青是原油蒸馏后的残渣。根据提炼程度的不同,在常温下成液体、半固体或固体,由于它在生产过程中曾经蒸馏至400℃以上,因而所含挥发成分甚少,经过合适的处理后,常温下毒性显著减弱。
就像平时喝水的塑料杯子一样,塑料本身也是含有有毒物质的,如果它的毒性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便基本不会对人产生危害。汽车上的沥青也是如此,我并不是在为沥青的毒性开脱,因为中国将于6月1日开始实施一项主要针对沥青材质阻尼片的行业推荐标准《HG/T4384-2012汽车用阻尼胶片》,这个标准由中国化工协会起草,发改委正式颁布实施,这个标准无疑证明了对化学品毒性研究更专业的化工协会,并未考虑禁止沥青材料在阻尼片行业中的使用。
●阻尼片是什么东西?为何要使用沥青做阻尼片材料?
阻尼片是贴在车身内表面的一种粘弹性材料,紧贴着车身的钢板壁上,主要是为了起到减少噪声、减少震动的作用,也就是说起到阻尼作用。其次,沥青阻尼板另外一个作用就是“补强”,也就是增加强度,因为车辆钢板都很薄,如果大面积使用的话非常容易变形(非结构支撑件),在铁皮上面附上沥青实际上可以显著增加铁板的强度。
●国内有多少车装备了沥青或沥青基阻尼片?
●进口车有沥青阻尼片么?拆车证实:有!
如果专业技术人员判断准确,那么所谓欧盟1976年后禁用沥青阻尼片,宝马在德国弃用沥青阻尼片的说法就绝对不成立。
●国外是否允许使用沥青阻尼片?
这几天我翻阅了很多资料获悉,也并未发现中国或者欧盟有明文禁止沥青材料在车辆中使用,反而不少NVH方案中都介绍了沥青材质在车辆中的正确应用方法,例如:
●沥青到底有没有污染?
这些足以肯定沥青是可以用在汽车生产上的,它可以通过符合标准的提炼方法而让污染最小甚至可以忽略。那么有没有可能它在车内会产生污染呢?
答案是肯定的,据阻尼片生产厂家的工作人员讲,因为汽车厂商经常会不断的压低采购成本,本来送检的材料是合格的,但汽车厂商压低采购成本后,配套厂商很有可能在原料中掺假掺劣(但不一定是煤焦油沥青),因为国内不少厂商在供应链监管方面并不绝对严格,甚至牵涉到内部各部门间的利益,因此会有汽车厂商有以次充好的现象发生,这对消费者的健康是非常非常不利的,尤其是注重成本的车型上更为突出,不过生在这个奶粉都不能保障的国度,何谈环境?
此外,也有国内外多篇论文指出,沥青尽管是一种传统且成熟的阻尼材料,但由于材料本身特性有先天不足(冬季发硬、容易老化)和污染环境(尽管能符合标准)等,正在逐渐被新的材料取代,日本、美国、德国都已经研发出新的材料来替代沥青,这些新材料无论在性能还是环保方面都表现更好。
●国外对于汽车材料环保的要求是什么?
最后一道“防毒墙”是各汽车企业内部的标准,针对不同类别车内材料,比如塑料,地板,密封条,阻尼片,座椅泡沫,皮革等,设立独立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企业内部标准更加具体,也会高于VDA标准。
整体来说,汽车发达国家对于汽车材料环保的法律法规体系是比较完备的。对于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以及国内合资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否达到全球统一标准,限于实验能力所限,目前我们并无法给出精确结论。
●国内对于汽车材料环保的要求是什么?
与VDA体系相比,中国版《评价指南》甚至在主要污染物总量的测定方面,比VDA更加精确。但是类似沥青释放的多环芳烃等“稀有”污染物,并未列入《评价指南》的检测标准范围。
此外,这位专家透露,汽车后加装饰品的污染问题不容忽略。在他针对在用车型的实验性测试中,几乎所有车内装有廉价汽车香水的车辆,多会检出苯超标;而做过地胶的车辆往往也会出现多种污染物偏高。
但阻尼片的污染也并不应该被完全忽略。一位阻尼片制造商接受网易汽车采访时表示,国内大型阻尼片制造企业,一般都可以根据企业的要求,制造出环保达标的产品。但是一些制造商迫于成本压力,每年持续压低零部件采购价格,对于供货的质量把关也不严格,在阻尼片行业,的确存在供应商通过初次认证后,逐渐掺假掺劣的情况,而且这种情况在国内整个汽车供应链都不显见。
●国内汽车存在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吗?
专家指出,在沥青阻尼片符合生产标准的情况下,它对车内的污染是非常小的,奇瑞汽车的研究报告能够很好的支撑这个论点,研究说阻尼板只占汽车内饰材料污染的6%,而车内的主要污染更多的还是来自内饰、皮革,或者诸如香水类的装饰品。
如前所述,国内汽车整体供应链都存在被污染的风险,阻尼片或许仅仅是其冰山一角;但同时,部分5年以上老旧车型存在的污染风险,可能并不亚于刚刚出厂的新车。
●关于后期改装的止振材质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车辆后期的隔音改装市场,我也专门咨询了专业人士。市面上见到的阻尼片有改性沥青(使沥青变得柔软)和丁基胶两种,而后者几乎是没有污染的(但成本更高),甚至可以直接嚼,口香糖里就是这种成分。
根据车辆的部位和震动频率不同,每个地方阻尼片的材质是不一样的,丁基胶在某些部位是沥青很好的替代材料,那么为什么不在车辆出厂时就用丁基胶这种更好的材料呢?成本是一方面,与车辆制造工艺也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丁基胶的质地是软的,汽车制造设备在铺装的时候会有一定麻烦,而硬质地的沥青安装更加方便。
●我是车主,车内异味严重,该怎样做?
新车买回来之前,如果感觉车内气味严重,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放弃购买;这样建议绝非不负责任,如前所述,鼻子闻本身就是VDA的检测方法之一,也是评判车辆污染最简单的方法。如果车已经购买异味依然严重,或怀疑健康受到损害,就只能到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检查污染物是否超标。另外,高温臭氧消毒、勤通风对于污染物的扩散也是有积极作用的。
●聊了这么多,总结一下网易汽车对阻尼片风波的判断
1.沥青或沥青基阻尼片在国产车甚至我们拆解的进口车上广泛采用,覆盖率可能达到目前国内汽车保有量的90%。阻尼片风波因奔驰宝马奥迪等豪华车型而起,但经济型车的阻尼片污染也并不能忽视。
2.每辆车可能采用数十块阻尼片,根据不同的部位和工艺需要,可能采用不同材料,仅凭个别部位阻尼片,并无法判断整车是否含有沥青材料。
3.仅煤焦油沥青是毫无争议的有毒有害物质,但是石油沥青和其他沥青基复合材料阻尼板,并未在欧盟或海外被禁止使用,目前国内汽车阻尼板国内公司原料大部分是石油沥青,从油田采购。
5.欧盟有相对健全的车辆质量认证体系,包括各类车内材质的复杂检验。评价一辆车或车内材质是否有毒,应使用科学检测方法,而非检测材料是否有沥青。
6.目前国内汽车供应链污染问题不容忽视,阻尼片只是冰山一脚。有供应商承认如果车企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和严格的检测,只是要求供应商每年不断降低价格,导致原料掺污掺劣。
8.沥青阻尼片是一种相对成熟且落后的材料,主要考虑是材料特性方面,有逐渐被取代趋势。
9.对用户的建议:不用谈沥青色变,也不用急于对车辆重新处理,等待调查结果公布,尤其是自己感觉味道很大的车主,向制造商进行沟通,进行科学检测。
●网易汽车的态度
质检总局目前已经启动了针对豪华车沥青阻尼片污染的调查,我们期待总局能够做到调查过程和结果发布的公开透明。此外,我们极力呼吁,鉴于目前整个国内汽车供应链存在的污染风险,这个调查应该扩大到整个汽车供应链,并覆盖所有汽车品牌——鉴于目前国内汽车零部件及其材质环保标准法规的缺失,汽车的每个部件都存在污染的可能;一个依靠强势媒体偶发曝光,或企业道德自律维系的质量体系,也注定是极其脆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