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家长叫“中国式家长”,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却做着伤害孩子的行为。我曾经以为,这是我们的“文化传统”,但是后来发现好像并不是都这样。父母希望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但也从未想过孩子的身心健康,他们从不会承认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错误,只会觉得是我们做的不够好。
网上一则14岁女孩子做一桌子饭菜却被妈妈嫌浪费粮食的视频让无数网友感到气愤。
视频中女儿抿着嘴巴沉默不语,仿佛跟个做错的孩子一样看着自己的母亲。这个母亲发到社交平台上的本意估计是想让大家一样来批评自己女儿浪费食物,但没想到却遭到了网友们的谴责。
“我之前做了一次饭,我爸都要在朋友圈挂上三天。”
“我要是这么勤奋,我妈做梦都会笑醒。”
“这女孩子还特意把肉类摆放在妈妈那边,还贴心地准备了水果,她肯定是想得到妈妈的夸奖吧。”
是啊,在小女孩这个年纪好多人都不会做饭,但她却能做出一大桌美食来。反观她的母亲,不但没有表扬她,反而还在数落她浪费食物。菜做多了可以好好跟她说话,让她下次少做点就好了,反而要用这种伤害孩子的行为来体现自己的不易。
中国式父母无处不在,他们热衷于各种扫孩子们的兴,用自己的想法来告知孩子们这个不好玩、不好吃、不可取等等。他们只会觉得孩子不能夸,夸多了孩子就飘了,所以他们总是会把孩子贬低的一无是处,导致孩子们越来越不自信,甚至是不愿回家。
那个女生说她也没想到会是这样,自己满心欢喜买花送给母亲,却被贬的一文不值。这好像就是大部分的中国父母,孩子花了点钱就是指责他们浪费钱,一点也不为父母着想。他们甚至有些不会听人解释,只会按着他们的观点来指责。
在一个充满贬低和扫兴的家庭中长大是一个什么样的感受呢?
我看过这样一个回答:有父母跟没父母一样,好像个孤儿。他会习惯性自卑、习惯性去讨好他人,太在乎其他人的情绪和感受,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惹父母生气,所以他学会了委屈自己,把一切都归成“他们是我的父母,这是我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