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和大家吐槽一下成为一名宝妈背后的苦。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三个字—不容易,
当个妈妈真的太不容易了!
怀孕的痛
我是高龄妈妈,年轻的时候,总觉得怀孕生孩子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吗?
可等到我真的想生孩子时,却发现这么难?!
面对种种困难和阻碍,中医、西医、偏方、试管手术等千辛万苦都经历了一遍。
甚至还有曾经的病友在准备做试管婴儿手术时,直接就牺牲在了手术台上,这些都让我心理压力巨大。
但这些并没有“打倒”我,那时心里就有个执念:我想要自己生命的延续,我想要自己的孩子。
凭着“孩子生出来,一切就好了”的信念,挺了过来。
但孩子出生后,我才知道,生出来才是最简单的一关。
随着孩子诞生后还有各种新问题等着我解决,焦虑一波波涌来。我也与过去告别,开启养育、教育孩子的新篇章。
第一次带娃让人“头秃”
成为妈妈,既没有考核,更没有明确的标准去定义怎样才是合格的妈妈。
同时养育孩子、教育孩子,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无数的难题在等着我!
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养育:
Q
1、我女儿是在冬天出生的,育儿书中说,室内温度要温暖,那么多少度合适?
--不同的书里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去问医生朋友,答案又不同,我到底该怎么办?
2、小婴儿受凉了,声音有点儿不对,心里好害怕,怕孩子生病,想去医院,又害怕没病去医院被交叉感染,焦虑的我整晚上都睡不着;
3、孩子6个月时拉肚子,拉了一个半月,那时中医西医都看不好,咋办?又是焦虑的整晚睡不着,吃不下,听见孩子肚子响动,就条件反射的紧张;
4、两岁孩子长湿疹,后来又使劲儿掉头发……
5、进幼儿园后没几天就开始生病,流黄鼻涕,咳嗽,到医院检查不出来原因……
6、5岁发现孩子咋有点罗圈腿?
……
等孩子大些了,又开始愁教育:
1、孩子语言该怎么培养?从小学外语,到底是不是落入了商家的圈套?
2、人工智能汹涌而来,都说要从小培养思维,怎么培养呢?
3、一个小婴儿到底是怎样从0开始建立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她的认识和情绪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如果我不知道这个过程,那怎么培养?
4、为啥我家孩子见到人不喜欢和别人打招呼?
5、进幼儿园后,老师对我说:我们全幼儿园就你家这一个孩子,活动时站在旁边看,不参加,长大上小学咋办?
---我又是焦虑的整晚上睡不着
6、孩子大了,可以打骂孩子吗?话说育儿圈流行的“温柔而坚定”不顶用怎么办?
7、听说经常骂孩子孩子会变傻,真的吗?
以上种种问题,对于我这名新手妈妈来说,全部都得去学习,包括怎么抱婴儿、给婴儿洗澡、换尿布等等。
妈妈承担了养育和教育孩子的主要职责。在养育和教育孩子中的所有问题,不会的妈妈都得去学习解决。
想起曾经一位二胎妈妈和我说:“第一个孩子生出来的时候,我压根没有觉得多么快乐,我碰到各种问题,心里各种焦虑……现在到了老二,我觉得轻松很多,因为都经历过了,知道怎么处理了。”这便是实践出真知!
如果不学习会怎样?
不学习,就只能处于焦虑中;要么就道听途说,随便给出个解决方案,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所以对于有追求的妈妈,学习才是硬道理!
那么成为妈妈这六年,我学习了什么?
我学习了幼儿的养护知识、常见病处理、小儿推拿、小儿拨筋与脏腑调理,一般小病可以不去医院自己处理,给孩子诊疗过的医生的每张处方,无论中医西医,我都认真学习过,以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常见问题及处理方式。妈妈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只能提供正确的信息,才能帮助医生诊疗。
作为一个心理学硕士,我又重新学习了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蒙特梭利幼儿教育等理论知识,理清了幼儿认知发展的规律,明确了幼儿时期孩子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又该如何与未来的教育对接起来。
无论在养育孩子还是教育孩子上,我不焦虑,因为通过学习我找到了我想知道的问题答案。
作为一个有二十多年人才培养和人才选拔经验的职场人,我在成为一个妈妈后,一直在学习。
路还长,且行且学。
身累心更累
妈妈,是我做过的最辛苦的岗位。
在新闻中看到过妈妈过劳半夜猝死、妈妈情绪崩溃甚至伤害孩子、产后抑郁自杀等消息。而导致这些的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劳累。
各位想想看,在你极度疲倦的时候,还能良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吗?
不当妈永远体会不了当妈的痛!身边也总有类似这样的反馈:不就带个孩子嘛,哪个女人不是这么过来的?
工作二十多年,成为妈妈后才知道妈妈是最辛苦的岗位。与在家带娃相比,出去工作简直就是放风。
在外工作,扛不住了,可以偷懒,起码可以安宁的吃顿饭、睡个完整的觉,累了可以缓一缓,休息一下,最差也不过就是辞职。
但当妈是没有退路的,一切以孩子为第一,如果我一个人带孩子,即使再累,也没有办法在筋疲力尽的时候去休息一下。
例如,在孩子小的时候,妈妈晚上是很难睡个整觉的,需要不断的从梦中醒来,孩子要吃奶、要换尿布;
等稍微大一点,各种调皮伴随着危险相继到来,妈妈永远要有一只眼睛盯着孩子,另一只眼睛忙其他的事情;
如果孩子生病了,作为妈妈胆战心惊更加辛苦,睡不着,吃不下,心力憔悴。
除了带娃,还有家务、工作等各种事情等着妈妈去处理……
好不容易抽身做点事,孩子叫妈的声音不绝于耳,让你难以集中精神,于是在家务、工作的压力下和在孩子的呼唤声中,逐渐精神涣散,脾气暴躁……然后生出各种身心疾病。
当年美国特朗普刚当选时,特朗普女儿伊万卡的一张抱着约两岁孩子敲电脑的照片在网上流传。
图片很美好但现实很残忍,真实的带娃绝不可能这样和谐。
以我的经历而言,孩子是不会在你集中精力工作时这么安宁的任人抱的。
他会抓妈妈、拍电脑、爬来扭去,不满意就哭喊大闹……让你崩溃!
理想
现实
“累”字贯穿了带娃这六年,更是得了多种千奇百怪的病:手腕腱鞘炎、两周高烧不退、膝弯长包、小手指指甲和肉分离、心脏早搏、心动过速、白发剧增等等。
好几次半夜醒来,难受的以为自己活不下去了。
女儿5岁时,我收到了第一份母亲节贺卡,内心欢喜:吾家有女初长成。
这下,每逢节日娃就要给我画个卡片。
慢慢的,我不要收贺卡了。
我开始告诉女儿:“拜托你别给我送卡片了,你喜欢做卡片,画一张很开心,心意我接受了,这是锦上添花,但是我需要的不是锦上添花,是雪中送炭,请你不要乱扔东西,帮助我做家务,这才是我真正喜欢的礼物!我跟在你后面收拾东西实在太累了。“
我也有担心,我这样会不会伤害娃的情感?过了一会儿,娃说:“那妈妈你看这样行不行?我即帮你做家务,也给你送贺卡……”
此时庆幸,还好当初自己挺过来了。
带娃更要保持职业和经济的独立
职业独立和经济独立是联系在一起的。家庭中的很多矛盾,是由经济不独立造成的。除非已经达到财务自由,否则带娃的时候,一定会考虑到如何重回职场挣钱。
我们的认知是由我们过去所有学习、思考和经历造成的,对于一些没有经历过的事儿,的确是考虑不到,或者很难理解的。
生活纵使辛苦,但是孩子让我的心里充满甜蜜和希望。听着孩子叫妈妈,我不会忘却所有劳累和烦恼,但会缓缓神,继续为明天努力。每个妈妈都会在辛苦中百炼成钢。
正逢母亲节,希望妈妈的辛苦能更多的被看到,妈妈能更多的被体贴、被关爱、被支持。
作者简介
李曜安
■海豚心理咨询师
■心理学硕士
■家庭教育专家
大学教师,国际蒙台梭利教师,《大众心理学》专栏作者;
专注于家庭教育和幼儿认知发展,致力于打通面向未来的认知培养路径,协助家长培养孩子的未来。
如果您也是一位新晋宝妈,对于育儿手足无措,也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海豚心理小程序,数百位心理咨询师在线为您提供专业、保密的服务,让您足不出户,解决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