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剪刀、一把刻刀、一张纸,手指翻转间,翎鸟花卉、草虫鱼兽、人物肖像……一个个惟妙惟肖的画面便跃然纸上,这就是剪刻纸。
居住在镇海区蛟川街道俞范新村的金亚尼老人,是远近闻名的剪刻纸达人。从40岁开始学习剪刻纸到如今80岁,金亚尼创作了近千幅剪刻纸作品。从剪刻纸爱好者到非遗传承人,追梦的同时,她也一直致力于推广这项技艺。
剪刻纸,关键是要心定、手稳
走进金亚尼的家,犹如走进了剪刻纸的世界,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女仙图……镶嵌在精美镜框里的一幅幅精雕细刻的剪刻纸作品,把整个小屋装扮得别有韵味,令人见之忘俗。
家里的卧室,早已被金亚尼改造成半个工作室。靠墙的一侧放床,用作日常起居;靠窗的一侧则放置了一块大木板,用作工作台。在这里,金亚尼向我们展示了剪刻纸的创作过程。
首先用铅笔将画作描改成适合剪刻纸的作品,然后固定画作和剪纸纸张,再用剪刀和刻刀裁剪出形状,一幅剪刻纸作品就完成了。步骤看似简单,却极为考验创作者的眼力和定力。
“剪刻纸成功的关键,就是要心定、手稳。”金亚尼介绍,描图时要注意不能留白太多,保持线条之间的连贯,尤其线条细腻之处,手一定要稳,否则一不小心线条断了,整个作品也就废了。
金亚尼常用的剪刻纸手法有单色剪纸、彩色剪纸和立体剪纸三种。其中,单色剪纸主要有阴刻、阳刻、阴阳结合三种表现手法。阴刻是指剪或刻去轮廓线,在纸上表现线条,色块厚重;阳刻主要刻去空白部分,保留轮廓线。阴阳结合是最好的剪刻纸表现手法,可以让剪刻纸图案变化多样,具有更强的表现力。
为了让作品更加生动,金亚尼常常用几张纸重叠进行剪刻,她的做法是用缝纫机将几张纸缝合起来,这样纸张就不会移动错开。剪刻时,金亚尼使用的工具是手术刀,这种刀小而锋利,适合刻精细的裁镂。完工后的作品线条柔美,风格细腻而有诗韵,最细的线条只有头发丝粗细。
梦想,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金亚尼今年虚岁80,已是耄耋之年,但她常常在自己的工作室里一创作就是一天。她之所以能够将“一丁点”的爱好发扬光大,全靠这些年来的苦练与坚持。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儿子上初中,有一次,金亚尼在上海一个美术展览会上接触到了剪刻纸。
“当时我看着展示柜里那些复杂精美的剪刻纸作品,那些人物、场景、花卉……我的心被撞到了,心想,要是我自己也会剪就好了。”
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完全凭着兴趣勤学苦练,金亚尼从一名普通妇女成为镇海乃至宁波有名的剪刻纸艺术家。
传承,将剪刻纸技艺发扬光大
金亚尼剪刻纸出了名,她的技艺也受到重视,俞范社区专门为她设置了剪刻纸工作室,供她在此创作、教学,同时也作为她的作品设置陈列室。
渐渐地,不少学校、社区邀请金亚尼教授剪刻纸技艺。刚开始,她怕自己技艺不够纯熟,就拒绝了。“后来我想通了,让更多的人喜欢剪刻纸,何乐而不为呢?”金亚尼说。
近年来,金亚尼在俞范社区、炼化小学开设了剪刻纸班,并积极参加各类文化活动,无偿向社区居民、青少年传授剪刻纸技艺。她还主动向俞范社区民族文化馆捐赠大量剪刻纸作品,并向外国留学生宣扬传统剪刻纸文化。她的作品也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区剪刻纸作品展,2015年,金亚尼成为镇海区级非遗传承人。
可惜的是,金亚尼身边剪刻纸爱好者众多,但能坚持下来的人很少。至今,她还没遇到愿意长期学习的“有缘人”。
不过,金亚尼一直没有放弃。“只要有人学,我愿意免费将毕生所学倾心教授。”金亚尼说,剪刻纸有很强的生命力,希望尽自己所能,让这门技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