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供应链金融系统将银行、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物流(仓储)服务商等纳入系统,对各方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商流、物流、资金流进行整合,从而构建全方位和全流程的供应链金融在线服务体系,规范业务流程,降低操作风险和管理成本,提升供应链金融业务效率。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银行业面临几个大的挑战与变化:一方面,随着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步伐的加快,银行主要通过净息差来盈利的模式出现瓶颈;另一方面,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趋严,多项政策陆续出台以进一步规范金融体系,增加了银行提高营收的难度。与此同时,由于电商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人们的消费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国家政策和消费模式改变的双重压力下,各大银行为了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纷纷加大向零售金融转型的力度。根据麦肯锡的《中国Top40家银行价值创造排行榜(2017)》报告,零售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经济利润的贡献愈发重要,例如银行业龙头之一的招商银行,其零售业务的利润贡献度占比已经超过40%。信用卡业务作为高收益率的资产业务,成为了零售业务的重中之重,增速在银行各项业务中领先。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份额,2018:生态竞争边界重塑》的报告,天阳科技跃居银行卡市场第一名,成为信用卡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导者。
中国银行业与金融科技深度融合的时代正在到来,金融科技在银行业的应用逐步呈现出金融服务场景化、平台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大数据是金融科技的重要方向,是银行业营销、风险管理、绩效管理、决策支持、监管报送等关键领域的基础技术。
(2)客户结构优势
近年来,与公司开展合作的银行客户逐年大幅增加。到2019年,公司已与两百多家银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覆盖了绝大部分重要银行。
公司经过多年的业务积累,除了客户数量实现大幅增长,客户结构也在不断优化。目前,业务涵盖了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内的,层次完整的银行业客户体系。
公司与三大政策性银行中的两家(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六大国有大型银行的四家(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邮储)、十二家股份制银行等大型银行客户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同业公司相比,公司与大型银行客户合作的业务占比较高,报告期内,上述大型银行客户的收入占总收入的平均比例接近50%。与大型银行客户的持续合作不仅为公司带来大规模稳定的收入和利润,促进公司产品服务和专业能力稳步提高,同时也是公司市场营销和专业技术实力获得认可的体现,提高了公司在行业内的品牌影响力,从而拓展和获取更多的优质银行客户。
根据IDC报告,城商行与农商行正在逐步成为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的主战场,专业化服务依然是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因此,除上述大型银行客户以外,公司也在加速与中小银行建立合作关系,中小银行客户成为公司产品和服务能力价值输出的对象,具有发展空间大、盈利能力强的特点。
(3)金融咨询服务行业龙头
金融咨询作为银行IT解决方案的顶层设计,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咨询公司通过深入分析金融行业客户的具体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落地的咨询建议和解决方案,能够有效地帮助客户解决实际问题,实现高效率的运作和管理。
公司通过收购在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等新型金融咨询领域有领先优势的卡洛其,向高附加值业务领域拓展,进一步完善了业务结构,从高端咨询、技术开发、专业测试、系统运维等方面实现全产业链覆盖,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公司正在帮助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互联网银行等在内的几十家银行进行IT架构的升级转型咨询,满足客户对业务创新、管理创新和降低成本的需求,帮助银行提高自主可控率、信息安全和金融安全水平。
(4)业务发展与国家政策相匹配
公司近年来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建立了完备的研发体系,采用自主可控的云计算和分布式计算技术,替代国外的硬件、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产品,极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信息安全性,满足国内大用户量、大数据量和大交易量环境下稳定可靠运行的需求。同时,银行大力发展金融零售业务对操作层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组织架构要进行改革,使其扁平化,另一方面,线上系统要线上化、平台化、智能化、集约化。而公司信用卡系统建设从渠道、认证、场景、商户、支付等业务领域入手,统一规划、统一运营,提高各类业务办理效率,实现申请、调额和催收等流程规范集中化管理,系统基于微服务、分布式架构设计、积木般的模块化组件搭建,在开展代运营业务时可根据体量灵活扩展,很好地满足了银行发展金融零售对操作层面的要求,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该业务将带来稳定且占比加大的收益。
公司在国家政策以及银行需求的引导下,结合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出自主可控的产品,有效推进了中小企业融资和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具体来说,公司信贷管理产品体系中包含了供应链金融和中小企业融资系统,从而为中小企业建立了便捷的融资渠道,减少其融资成本,提高其获得融资的成功率。另一方面,公司建立了完善且成熟的风险管理产品体系,其中的内部评级系统和市场风险管理系统采用灵活配置的方式对风险参数进行准确全面的计算,建立市场风险管理数据基础,全面支持市场风险识别、计量、监控,形成统一的内外部市场风险管理报告体系,有效地增强了客户预防风险的能力。
为了进一步满足客户的创新和个性化需求以及提升公司未来盈利水平,公司在近年来持续增加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始终保持在10%左右。在此期间,公司引入了先进的金融科技,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分布式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致力于在满足国内金融业务的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需求的同时,针对国内金融行业用户量大、数据量大和交易量大的特点,用完全自主可控的产品和技术,保证金融行业客户的IT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在国民经济重要的金融领域,有效推进了中小企业融资和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创造了较大的社会价值。
一、市场竞争风险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在银行业IT解决方案和服务领域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占有了相对稳固的市场份额并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但随着用户对IT服务需求的不断变化,行业内竞争对手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可能导致公司所处行业竞争加剧。如果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不能有效提升技术水平,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市场影响力,无法在当前市场发展形势下迅速扩大自身规模并增强资金实力,公司将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风险,有可能导致公司的市场地位出现下滑。
二、技术风险
(一)技术与产品开发质量风险
(二)侵权及核心技术失密风险
(三)核心技术人员和关键管理人员流失风险
软件服务企业一般都面临人员流动性大,知识结构更新快的问题,行业内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体现为高素质人才之间的竞争。公司目前拥有一支稳定、高素质的技术和管理团队。随着业务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募集资金项目的实施,公司对研发、管理、营销等方面人才的需求将大幅上升,对公司人才引进、培养和保留的要求也有显著提高。如果公司不能制定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不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公司将面临核心技术人员及关键管理人员流失的风险,公司的经营业绩将会受到影响。
三、财务风险
(一)商誉减值风险
(二)人力成本上升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业务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且主要经营成本为人力成本。报告期内,公司员工自2017年末的3,078人上升至2019年末的5,182人;报告期内,公司直接人工成本分别为28,308.03万元、37,848.02万元和58,293.64万元,占主营业务成本比重分别为76.28%、80.14%和85.84%,占比较高。
未来,随着公司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员工人数会继续增加,伴随着城市生活成本的上升、软件专业技术人才的短缺以及行业内公司对人才的争夺加剧等因素,公司人力成本存在持续上升的风险,如果人力成本增幅超过营业收入增幅,公司的经营业绩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业绩波动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持续增长,2017年-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0,607.15万元、78,184.75万元、106,212.76万元,净利润分别为5,629.04万元、9,193.95万元、11,013.46万元,2017年-2019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2.38%,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9.88%,公司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但未来依然难以避免受到下游银行业的监管政策、行业景气度以及客户投资周期性波动等方面的影响,可能导致公司无法长期保持较快业绩增长,甚至可能出现业绩波动的风险。
(四)应收账款发生坏账风险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营业收入持续增加,公司应收账款增长较快。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净额分别为46,730.53万元、60,421.21万元和73,655.44万元,占各期末流动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8.39%、72.59%和67.71%,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77.10%、77.28%和69.35%。报告期各期末,公司1年以内账龄应收账款余额占比分别为76.31%、78.24%和80.00%,应收账款余额主要为当年确认收入而对应产生的应收账款。
报告期内公司对应收账款足额提取了坏账准备,随着公司营业收入的增加、客户基础的扩大,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公司应收账款对象绝大部分为银行客户,该类客户信誉度高、资金雄厚、支付能力强,且公司与主要客户保持长期业务合作关系。如果该类客户信用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公司业务规模增长速度超过自身能力范围,将对公司应收账款的回收产生重大影响。
(五)营运资金短缺风险
(六)季节性风险
公司客户主要是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该类客户对IT系统采购一般都实施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客户通常于上半年制定投资计划,通过预算、审批、招标或商务谈判等流程,下半年则陆续签订采购合同、集中开展对供应商开发的IT系统进行测试、验收等工作,客户的采购决策和采购实施的季节性特点决定了发行人的业务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即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少于下半年主营业务收入。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发行人下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年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8.53%、62.05%和63.29%。由于季节性原因,公司下半年收入占比较高,上半年收入占比较低,但公司费用基本在年内均衡发生支出,导致下半年实现利润占全年比重较高。公司业绩存在季节性波动风险。
(七)税收优惠政策变动风险
四、管理风险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陆续实施后,公司的资产、业务、机构和人员将进一步扩张,公司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张,对公司在运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司在资源整合、市场开拓、项目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的管理与协调能力跟不上公司规模扩张的步伐,则可能对公司的未来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五、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风险
公司本次募集资金主要投向为新一代银行业IT解决方案建设项目、产业链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升级项目和研发中心升级项目。预计项目全部建成后,公司的研发能力及项目实施能力将在现有水平上有较大提升。
六、发行失败风险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尚需经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监会同意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本次发行完成证监会注册程序后,本次发行也将受到创业板市场整体情况、投资者对本次发行方案的认可程度等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存在发行认购不足等发行失败风险。
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及其他突发性事件的风险
2020年1月在武汉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国扩散,为控制疫情的迅速扩散,各地采取了较为严格的控制措施,对企业的复工复产造成了一定影响。虽然随着疫情的逐步缓解,发行人在4月初时开工情况已基本恢复正常,但如果疫情后期仍呈持续状态,并对国民经济产生进一步的不利影响,可能导致对公司业务正常进行的不利影响加剧,甚至出现全年业绩下滑的情况,提请广大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