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有关钱、金融法则、秩序以及高于法律的权利。导演是史蒂文·索德伯格,梅丽尔·斯特里普、加里·奥德曼、莎朗·斯通等一帮戏骨人联合出演。
为了本文能够长久存活,从自身安全以及读者层面综合考虑,自创了几个“名词”以及“私人注解”,还望提前预习为妙。
[1]、文件:前西班牙殖民地,以一条运河著称,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2]、二来:前高官、现法办。一对夫妇,因名字都有“来”字,故作此解释;
[3]、事务所:电影中提及、现实中存在的“莫萨克—冯赛卡律师事务所”,境外一家机构,拥有全球20多万家离岸公司资料;
[4]、商业伙伴:“二来”合作伙伴,法国人,尼尔·伍德,后被“二来”杀死;
电影《自助洗衣店》长款海报2019威尼斯电影节
自助洗衣店这个翻译甚好,至少个人看过电影后比较喜欢。
“洗”,洗涤、洗白、漂白、涤荡。在金融领域单指洗钱,顾名思义,将非法收入通过一定的手段、伎俩使其合法化、合理化,变成真正的“拥有”。
电影算不得上乘,在我这充其量能打4.5分。说教气息浓厚、俨然一副“事件”科普PPT,没有电影感。
五个章节呈现虽然是递进关系,可内在联系不够紧密,抽丝剥茧、循循善诱抛出的主题稍显空洞。
整体上是一部借“事件”本身的噱头来博取眼球的三流商业电影,其中中国的部分不够客观,显然是缺乏足够的了解。
影帝、影后的表演还是一如既往得洒脱,只是没有多少发挥余地。梅丽尔·斯特里普最后“自由女神”的扮相出来时,我笑了。
“事务所”的莫萨克(加里·奥德曼饰)、冯赛卡(安东尼·奥班德拉斯饰)两个人扮演主讲人,以一个事发后的姿态先入为主,娓娓道来。
一个叫艾伦(梅丽尔·斯特里普饰)的中年妇女为死去的丈夫索赔保险,发现诈骗行为,逐渐拨开迷雾,发现“离岸公司”的存在。
一个具体的个体如何牵出庞大的“事件”,至少在这方面电影做得不够,无论是理论反思还是事实表达都稍显不够充分。
当轻便、易保存的金钱取代黄金充当一般等价物之后,人类的自我需求、利益交换就变得丰富、充盈。
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深化,信贷出现后,这个庞杂的金融网络开始织出变化莫测的人物关系网。
两位主持人循循善诱,逐层揭秘,引领我们去探索权利高点是如何“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一
第一个秘密:谦卑的人完蛋了。
艾伦拉着丈夫乔去乔治湖游玩,结果遭遇不幸,游轮侧翻,丈夫乔永远的走了。
按常理,这家海岸线游轮公司要给所有受害者一笔保险赔偿金。
艾伦原本以为是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保险赔偿金的,实际上,拿到手的与预期相差甚远。
这家海岸线游轮公司为了保障客户权益的最大化,私下又通过其他公司进行再保险。
全球房产业主协会进行联合投保,海岸线游轮公司与全球房产业协会之间的协议类似于“二十二条军规”上的规定,属于黑色幽默。
房产协会与海岸线游轮公司的所谓再投保是一种虚拟条件,联合保险的实质就是欺诈以及为其它不法行为进行有效庇护。
受害人是能够得到一份调节款项,那也是一份与相应赔付相差甚远的承诺。
全球房产业协会是一家离岸公司,所谓离岸就是不在本国登记注册的公司。这就不得不进入电影的第二个章节。
二
第二个秘密:只是空壳。
这家联合投保机构实质是一家皮包公司,法律手续完善,却没有经营实体。
公司不只是与美国海岸线邮轮公司有牵扯,还有其它领域的赔付纠纷,从成立伊始就没有兑现保险承诺的能力。
艾伦拿着丈夫死后的一笔调节赔偿金计划购买了一座公寓,透过公寓的窗户可看见曾经和丈夫相遇的那个街角。
女儿、外孙女在房间里其乐融融,没曾想这套公寓已经被他人买走。
没错,更有钱的人通过离岸公司抢先占有,占有的目的并不是居住,而是享受通过有效手段规避相应的所得税、州税、遗产税所得的实惠以及洗钱。
受伤害的,只能是艾伦这一类普普通通的大众人群。
尼维斯联合再保险集团(全球房产业协会)才是始作俑者。它们的触角无处不在,其金融行为已经波及并影响到到每一个具体的人。
艾伦女士不懈的探索以联合集团头目邦坎铂的被捕而终结,邦坎铂是46家离岸公司的董事,索赔已经是一个不可能的事实。
公寓的买家是由“文件”一家信托公司控制——新世纪企业,也是一家离岸公司。
信托是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进行管理和处分的行为。
一层又一层屏障、一个又一个“空壳”公司,让承担事件的主题逐渐蒸发。
艾伦很无助,来到报社反馈问题,未果。
三
第三个秘密:告诉朋友
英属维尔京群岛的“事务所”浮出水面,这家机构在“文件”国家,它们经营着20多万家离岸公司,为全世界各国政要、权贵、精英提供“服务”,隐私是这家机构的卖点。
它们站在法律的背面,通过包装帮助消费者管理资产,合理避税,一个天堂般的存在。三分之一的业务,竟然来自中国。
哥斯达黎加的一位客人犯罪入狱,当地政府要求收回这位客人名下的一套房产给他们的奥运团队或者挪作它用。
受益人要求离岸公司来帮助处置这套房产,这只是他们日常事务的小小缩影。
这个小标题十分有意思,告诉朋友,即“事务所”。
由利益关系维持着,还能确保隐私,这种“亲密无间”是朋友之间都未必能保持的了的完美状态。
四
第四个秘密:贿赂的基本常识
这个故事比较有意思,一位父亲泡了女儿寝室的好友,被女儿发现了,打算告诉母亲。
父亲用自己名下的价值2000万的“信托公司”不记名股票试图收买女儿,让她守口如瓶。
家庭律师居中调节,这种信托公司采用不记名股票来实现绝对的控制权,父亲的金融游戏在调节家庭纠纷时派上了用场。
所有的手续以不记名股票资料拥有为准,过继过程简单得令人吃惊。
以上几个段落同样表达了离岸公司操作上的灵活、简便,根据客观事实以及受益人的要求,随时更改公司董事以及权重配比。
事后,女儿和母亲拿着这些不记名股票去求证。得出的结果是目前市值不超过100美元。“空头支票”充当了一回父女利益交换的砝码,讽刺到家了。
离岸公司的好处多多,不仅体在管理资产、合理避税等环节,它早已渗透在一切可以行使金融行为的方方面面。
五
第五个秘密:赚取血腥的巨额利润
“二来”和“商业伙伴”一直关系良好,这位伙伴知晓“二来”很多幕后活动,曾威胁他们,以他们在美国的儿子瓜瓜的生命安全作为要挟手段。
儿子性命堪忧、隐私也有可能败露,“二来”动了杀心。
2011年11月13日安排“商业伙伴”入住重庆市南山丽景度假酒店16栋1605室,并用含有氰化物的毒药将其杀死。
这位商业伙伴曾经帮助过他们儿子在英国留学以及境外资产的安置问题,由于利益纠纷,最终酿成血案。
这一部分的呈现也是该部电影被全面封锁的原因,“料”重、“力道”足。即然是网飞出品,当然不会过多考虑题材的敏感性和“适用范围”。
个人认为,事件涉及到的国家和它们的影迷与中国观众看到这部电影的心情基本是一致的。
利益是世界上最牢靠,又最不牢靠的关系。
自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至“文件”曝光,长达46年之久。这家“事务所”运营了长达半个世纪,为全世界各国提供了近50年的“真空”服务。
各个国家都有相应的税法条例,逃税是违法、“合理”避税就变得微妙起来,它和隐私挂钩,离岸公司才是最佳庇护伞。这也是“事务所”能够经久不衰的终极原因。
有关“钱”的想法,更丰富、更复杂的是美国,一个金融帝国缔造下的关系网盘根错节,它的复杂性造就了法律的“真空部分”。
史蒂夫·索德伯格擅长流水账作业,这一部就是其中之一。
“事件”的严肃性、现实意义被小品式的娱乐段落严重毁伤。不是说严肃故事不能通俗化处理,只是从呈现的文本形态来看,变成了概念的普及与事件的揭露。
涉及中国的部分显然缺乏足够的了解,它是美国人想象中的中国构想。电影没能呈现出中国特色的人情世故,人与人交往的“艺术”,老外显然没能吃透我们的文化底蕴。
一部在中国注定网盘见的作品,自助洗衣店其实是一个比喻,它满足了普罗大众对位高权重阶层人士的一次窥私欲。事件曝光后,这种猎奇心态顿时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