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添加防腐剂非常正常且有必要,千万别谈腐色变
三、但家长要注意这类防腐剂
四、香精对皮肤的刺激
五、监管部门对香精的最新管理动作
六、如果你买了XXX产品,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七、XX品牌的XX产品怎么样?毛爸能不能推荐一款XX产品?
八、我家用了XXX产品过敏——这种说法正确么?
九、过渡期,你应该怎么购买和使用儿童洗护用品?
十、戴可思22款(批次)使用了香精的备案产品明细
大部分儿童化妆品都是水基化妆品,而水基化妆品不可能不含防腐剂,否则很快就臭掉了——可以这么说,现阶段,市面上不存在不含防腐剂的水基儿童化妆品。
只要你是水基化妆品,无论成人还是儿童的,那么一定含有而且必须要含有防腐剂——或者是用国家允许添加的表内防腐剂,或者是用未写进国家标准内的表外防腐剂。
只要用的是表内防腐剂,并且数值OK,那就非常合理合规而且必须添加,作为家长,作为消费者,根本没必要谈腐色变。
二、凡是宣传自己不含防腐剂的儿童化妆品,都别买
大部分宣传自己不含防腐剂的儿童化妆品,其实都用了未写进国家标准内的表外防腐剂——相比较表内防腐剂,表外防腐剂因为缺乏监管,反而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也就是说,所谓的【不含防腐剂的】宣传,其实是偷换概念欺骗大众消费者,让消费者以为产品真的不含防腐剂——事实上,它们只是用【有安全隐患的表外防腐剂】替换了【国家标准盖戳的表内防腐剂】而已。
而且,这种宣传,会极大地影响大众的消费观——让大众以为,含有防腐剂的产品就是不好的,这是一种非常反智和愚民的宣传。
好在国家最近对表外防腐剂动手了。
一方面,一些只使用表外防腐剂不使用表内防腐剂的新产品,备案被驳回,驳回理由是【未见防腐剂,配方不合理】。
另一方面,结合各项儿童化妆品法规,天猫京东抖音快手等几个比较大的电商平台,在7月份统一发了新规,要求儿童化妆品不得宣传【无添加】【无防腐剂】。
所以,以后但凡看到宣传不含防腐剂的儿童化妆品,顺手举报,然后绕道走远。
虽然说【只要用的是表内防腐剂,并且数值OK,那就非常合理合规而且必须添加】,但,国家标准里的51种表内防腐剂,其实常用的也就那么几种。
有些表内防腐剂有各种使用限制。比如不得用于3岁以下的儿童产品(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水杨酸)、比如不能用于驻留类产品(卡松)、比如不能用于唇膏(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比如不能用于喷雾产品(戊二醛)……等等等等。
有些表内防腐剂其实已经被时代淘汰了。比如甲醛释放体一类的防腐剂,虽然属于表内,合理使用不违法,但行业一般也不建议用于敏感肌和儿童产品中。
香精不是一种成分,而是给产品增加香味的多种成分的统称。
因为这些成分都属于配方里的商业机密,所以各国监管机构允许在成分表中只标注【香精】二字。
香精是一种潜在的过敏原,尤其湿疹宝宝,要远离含有香精的产品。
除了可能致敏外,香精还有可能影响人的情绪和心理活动——对,就是这么神奇,所以,行业内现在也不建议在儿童化妆品中使用香精。
监管部门对儿童化妆品中的香精,已经有了动作。
今年4月份的《儿童化妆品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提到几点:
1.配方中使用香精或者具体香料成分的,应当按照《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填写并提交资料。2.建议不用或少用香精。3.对使用含有26种致敏性组分香精或者香料的,按照第3.2部分要求应当在标签标印警示用语的,以“含致敏性组分”为引导语,标注具体的致敏性组分名称等。
这样的要求,其实就是在逼着整个行业升级配方——一款儿童化妆品因为香精要标注【含致敏组分】,那还不如直接不使用香精而换成其他的增添香味的成分。
周五和周六的留言区,有大量的留言都是【我买了戴可思的二合一,还能不能继续用】或者【我买了XXX产品,也有香精,还能不能继续用】之类的问题。
首先,【甲醛释放体类的防腐剂】和【香精】目前都是【国家标准允许添加的、只是对儿童不友好、但国家同时也正在加紧管控】的成分,所以,使用了这类成分的产品,只要数值OK,那人家就是合格的。
你可以选择不继续让孩子使用这类产品,转而去选择配方更友好的产品。
但如果孩子在之前的使用中,并没有过敏或其他刺激的现象,那可以试着继续使用。
具体到戴可思的蓝胖子,你也可以以【虚假宣传】的理由直接找戴可思客服退款,或者要求假一赔十——但前提是得有证据,比如你可以看看自己的交易快照详情页上有没有宣传【无防腐剂】——我看了几个读者的交易快照,有些有,有些没有,似乎跟当时购买的链接有关。
如果你的交易快照上确实宣传的是【无防腐剂】,但戴可思却嘴硬不给你退款,那很简单,直接找无锡12315举报就行!
这也是留言区最常见的问题。
但我现在回答不了。
留言区里,还有很多读者提到,自己家娃用了某品牌的某款产品,起疹子,过敏,停用之后就好了——这种说法不一定正确,因为,过敏的因素有很多,家长要判断是不是某一个产品引发的过敏,那需要排除很多干扰项,而且还要做第二次实验再确认是不是产品本身的问题——而在实际生活中,没有家长愿意拿孩子做第二次活体实验!
所以,虽然留言区有很多家长反馈自己家用了某个产品导致孩子过敏,但大家看看就行,因为过敏这种事情,真的比较难判断和确定最真实的过敏原。
去年到今年,监管部门连发两个文件,严管儿童化妆品。
一个是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
一个是2022年4月11日中检院发布的《儿童化妆品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今年的7月份,各大电商平台响应监管部门的要求,也纷纷出台了禁止儿童化妆品宣传【无添加】和【不含防腐剂】的规则。
这说明,国家这两年已经对儿童化妆品进行严格管理了。
等4月份的意见稿转为正式稿之后,儿童化妆品的配方也会面临着一轮新升级,到时候,我国儿童化妆品的安全性会整体提升一个等级。
但在意见稿转正之前,行业正好处于一个过渡期。
在这个过渡期内,我们能看到,很多产品依然还是含有【国家允许使用、但对儿童不友好、国家也正在收紧监管】的成分。
比如很多儿童化妆品都是含有香精的,不止戴可思一家。
所以,大家看到这些成分之后,也没必要恐慌,就像这两位读者说的一样,儿童化妆品其实和牛奶一样,也应该经常换品牌换产品——因为随着过敏体质的孩子越来越多,过敏的原因越来越五花八门,市面上绝对不会存在一款【让所有孩子都绝对不过敏】的产品:
然后,这22款(批次)产品,有些是同款产品的新老配方,有些已经被注销不卖了,有些可能只是有备案并没有售卖——但我没有精力去排查看哪些是在售的,哪些已经不在售了。
另外,我这里列的名称,都只是备案名称,可能和戴可思自己店铺的营销名称不一样,这个还需要大家自己去甄别。
还有就是我前面讲的,行业过渡期,尽可能频繁换品牌换产品,别守着一款产品用到老——无论这个产品含不含对儿童不友好的成分,都没必要守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