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目前有约10万家清洁公司,近1400万清洁从业人员,有30%左右的员工专门从事地面清洁。假设清洁机器人能够替代10%-15%的人工,按照一人年均6万元的劳动成本算,仅仅是地面清洁部分,就存在千亿级的蓝海市场。
但商用机器人的投入使用,要真正发挥其补充或替代劳动力的作用,远比家用清洁机器人复杂。
最佳的工作方式是人+机器人的组合。
为什么是人+机器人呢?
1、业务场景需求
但是,机器人并不是万能的,地面材质的差异、非结构化的环境等多种复杂情况,不可能通过机器人就能完全满足所有清洁需求,而清洁人员作为一个立体的人,在垂直立面的清洁或者一些相对复杂场景里,其工作弹性要远超机器人。
因此,人+机器人才是最佳的工作状态。
2、分工和形态
因此,具备合理服务分工以及智能的机器人统筹调度能力同样重要。
为此,结合爱物管的数智SaaS平台、数智化服务标准和多年物管运营经验,物管数字化运营商-爱物管已具备同时调度蓝领服务者与机器人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是国内首家开展后勤服务领域“人+机器人”工作模式的企业,目前已经在多个项目上取得了明显的效益。
爱物管能够通过建立机器人服务的服务标准,在平台内导入标准,统一调度机器人矩阵进行工作任务的执行,对比传统智能1对1调度机器人的模式,爱物管已实现一个调度中心同时统筹多台机器人,能充分替代人工地面清洁的工时。
同时,人的服务上,我们同样具备更完善、具体的服务标准,能确保人和机器人都能完成有序的服务分配,并且通过对服务工作量的认定,量化并推动每一次服务的落地。
为此,依靠工作完成度和工作质量都更佳的机器人服务+专业性要求更高的人工服务,项目能够真正获得“降本、提质”的核心效益。
某百强房地产旗下商业地产项目通过"琥珀·AI物管"数智化平台,达成了完整的数字化转型:
1、通过上线物业服务工作量证明平台,实现了每一项服务的精准量化,并基于业务数据指标的应用,实现科学的提质增效;
2、后期引入清洁机器人服务矩阵,通过平台智能调度,实现了“人机融合”的全新服务模式。通过上述模式的改变,解决了传统物业服务管理“提质增效”难以落地的问题,最终在人力成本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实现了项目品质和项目利润的大幅提升。
该案例通过实际的案例展示和可观的运营数据对比,一举获得了钛媒体2022年度50创新场景-最佳物管场景实践案例,强力展示了人机融合的可行性,向行业宣告了后勤物管服务将可以进入“人+机器人”融合协同的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