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珍版疫苗股!三款新冠疫苗处于在研阶段,还有重磅级杀手锏重组金葡菌疫苗(又称“超级细菌”疫苗)处于临床二期,有望填补全球空白....
文:海豚音
稀缺医药次新!创造多个全球及国内第一,HPV疫苗即将放量…
暴利!继万泰后又来了一只狂犬疫苗股,2年利润做到1.66亿
继康希诺后第二家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的科创疫苗股,预估未来3年将投入6.7亿,加大研发力度
目前非免疫规划疫苗主要由公众自费购买,定价较高,市场主要由外资企业和民营疫苗企业主导,从未来发展潜力看我国非免疫规划疫苗市场规模将由2019年394亿元增加到2030年的1,298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12.2%,在疫苗市场的占比也将从2019年的92.6%上升至2030年的98.3%
欧林生物成立于2009年,为人用疫苗厂商,为继康希诺之后第二家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上市的疫苗股,公司采用“传统疫苗升级换代+创新疫苗开发”双轮驱动的开发策略,首个研发疫苗吸附破伤风疫苗2017年6月获批上市,之后又陆续研发了Hib结合疫苗、AC结合疫苗,以上三个产品均已上市,此外公司的AC-Hib联合疫苗正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百白破疫苗处于临床前研发阶段,待百白破研发成功后,公司拟研发百白破-AC-Hib六联苗。
截至目前公司已布局13种产品,已上市的有吸附破伤风疫苗、Hib结合疫苗和AC结合疫苗,重组金葡菌疫苗和AC-Hib联合疫苗2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在研产品有5种1类创新疫苗、5种多联多价疫苗还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新型冠状病毒重组蛋白疫苗和新型冠状病毒多肽疫苗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2020年6月30日,公司与嘉晨西海采用mRNA技术合作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目前,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正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进行免疫原性和攻毒实验后申请临床注册。
2020年底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2.4亿元,2018-2020年研发投入分别3,062.00万元、4,411.05万元和4,272.68万元,预计未来3年还需要投入6.7亿,其中5亿用于重组金葡菌疫苗的研发。因此虽然2020年公司刚刚实现了扭亏为盈,但是未来随着研发投入加大无法保证持续盈利。
吸附破伤风疫苗替代被动免疫疫苗趋势明显,未来有望指数级增长,预估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的1.67亿大幅增至2030年的23.5亿
我国获批的破风疫苗有5种,但是除了公司的吸附破伤风疫苗以外,其他四类疫苗均为联合疫苗,具体如下表,其中百白破联合疫苗和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为免疫规划疫苗,由政府免费提供,一般我国新生儿均会选择联合疫苗当中的一种进行接种。且获批破风疫苗中只有吸附破伤风疫苗与成人白破主要用于青少年及成人,其他主要用于12岁以下人群。
针对非新生儿的创伤人群,破伤风免疫制剂又可分为——
总体吸附破伤风疫苗较被动免疫制剂具有更长效的抗体保护作用以及低过敏性等优势(吸附破伤风疫苗保护期为5-10年,被动免疫制剂保护期只有10-28天;破伤风抗毒素过敏性较高等)。
2019年10月《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2019年版)》发布,要求做好外伤后破伤风的预防控制工作,理论上原来需要接种被动免疫制剂的患者都需要接种吸附破伤风疫苗。
目前国内普通外伤后需要被动免疫或者注射吸附破伤风疫苗的患者至少在4,000万人左右。此外犬伤患者也需要注射破伤风疫苗,实际情况中一般在处于III级暴露伤口情况下才可能会注射吸附破伤风疫苗(犬伤患者中伤口III级暴露的占50%左右),目前狂犬疫苗每年接种人数为1320万。
2020年狂犬疫苗接种人群和破伤风被动免疫患者的渗透比例分别为3.00%和3.50%,随着市场推广预计到2030年分别提升至10%、30%,吸附破伤风疫苗需求量将从2020年的240万只增至2030年的1330万只。再考虑到未来每年将有60万支吸附破伤风疫苗用于血液制品客户,预计我国吸附破伤风疫苗市场规模也将从2019年的1.67亿大幅增至2030年的23.34亿。
吸附破伤风疫苗2017年获批上市后收入飙增,2年翻了6.4倍,收入占比超九成,市占率超88%,为已实现生产销售的两家厂商之一
分销售渠道看血液制品等医药企业采购吸附破伤风疫苗作为生产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原料,疾控中心则是直接用于接种者免疫,因此向疾控中心销售的价格达160元/支左右,远高于向医药企业销售的价格(平均为50元/支),
2017年公司疫苗获批后就将疾控中心作为推广重点,因此公司的吸附破伤风疫苗在疾控中心渠道的占比按销量计算从2018年的35%提升至2019、2020年的65-71%左右,按金额计算从2018年的70.7%大幅提升至2019、2020年的86%左右。
从而导致公司吸附破伤风疫苗收入规模从2018年的6444.85万大幅提升至2020年的2.9亿,2年翻了6.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