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金华市金东区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
我院接受委托任务后,立即组成项目组,充分收集前人工作成果。项目组技术人员及时进行了现场实地踏勘,对矿区进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土地使用情况、土壤、植被分布等进行详细调查,同时访问了有关工程负责人以及当地居民了解矿区以往地质灾害情况。本次完成具体实物工作量下表。
15.0
29.3579
2000
6
访问人次
次
5
25
收集技术资料
份
01
耕地
013
旱地
0
033
11
水域
114
坑塘水面
金华~武义二级公路(十白线)从矿区南西黄家垄村邻近经过,有乡村简易道路(村级水泥路)与矿区相接,铁路金温线、长深高速(G25)在矿区南西通过。矿区距金温线金华火车南站直距11.4km,运距12.6km,交通尚方便(图1-1)
图1-1矿区交通位置图
J1
J2
J3
J4
J5
近地表留大于6m的隔离矿柱。矿块矿房回采后,矿柱予以保留,山塘水库予以适当保护,矿区东侧地表允许塌陷,当地表出现错动时,应在错动范围外5m处设防护网,并立安全警示标志,禁止人员入内。
5、矿坑排水
4、工业场地布置
5、行政生活设施场地
办公用房:布置在斜坡道对面山脚处,面积约252m2(二层)。
食堂:布置办公用房西侧,面积约192m2。
职工宿舍:布置食堂西侧,二幢二层,面积约840m2。
洗澡堂、厕所等:根据需求,自行布置,面积不小于250m2。
设计在斜道道硐口设压风房,配备空2台LGB-10/8型螺杆式空压机,1台LGB-6/8型螺杆式空压机,采用镀锌钢管接入各中段运输平巷,供井下凿岩用。
1942—1945年矿区及周边大公山、杨梅峡等萤石矿曾遭日寇掠夺性开采。
矿山为探矿权转采矿权新设矿山。勘探工作采用槽探与钻探方式进行,矿山未开发利用,未进行开采。
早期近地表曾有少量开采,残碴留于采坑中,已经堆存半个多世纪,已趋稳定。前人所留采空区,矿岩稳固性好,地表未见错动、塌陷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地表植被发育完好。
矿区水文地质单元属补给径流区。据现有资料,木勺坞山塘对矿床充水影响小,矿区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风化裂隙带富水性贫乏,构造带两侧围岩结构致密,可视为相对隔水层,地下水主要沿构造带由高处向低洼处作脉状运移,以泉或人工开采方式排泄于地表。
1、下白垩统高坞组:以流纹质晶玻屑熔结凝灰岩、流纹质晶玻屑凝灰岩、流纹质晶屑凝灰岩为主,局部为流纹质玻屑凝灰岩或弱熔结凝灰岩,深部钻孔偶见夹沉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凝灰质泥岩等,区域上本组厚800—1000m。根据岩性分布和出露标高,矿区高坞组(K1g)自下而上可划出三个岩性层。
(1)高坞组第一层(K1g1):主要分布于矿区中部黄家垄溪流两侧山坡一带,出露标高一般在200m以下,岩性为流纹质晶玻屑凝灰岩,局部夹流纹质玻屑凝灰岩,深部钻孔偶见夹沉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凝灰质泥岩等。本层多构成F1断裂顶板围岩。
流纹质晶玻屑凝灰岩:呈灰紫、浅紫色,凝灰结构,块状构造,晶屑含量一般30—35%,晶屑成分为石英、钾长石,粒径1~2mm,玻屑、火山尘呈霏细状集合体。局部可过渡为弱熔结凝灰岩。
(2)高坞组第二层(K1g2):分布于矿区南西、南东山坡及北部230m以上山坡地段,地貌上常呈陡崖、陡壁出现,岩性较单一,为流纹质晶玻屑熔结凝灰岩。北部一带本层多构成F1断裂底板围岩
流纹质晶玻屑结熔凝灰岩:灰紫、浅灰紫色,塑变凝灰结构,致密块状构造、假流纹构造,晶屑含量30~35%,晶屑成分为石英、钾长石,粒径1~2mm。
(3)高坞组第三层(K1g3):分布于矿区北东及南东一带山岗,出露标高在250~300m以上,岩性为流纹质晶屑凝灰岩、流纹质玻晶屑凝灰岩,局部夹流纹质玻屑凝灰岩。
流纹质晶屑结熔凝灰岩:晶屑含量多在40%以上,晶屑粒径粗大,为2~3mm,晶屑成分以钾长石为主,石英次之。
2、全新统冲洪积层:分布于木勺坞山塘大坝南西沟谷一带,成因类型以冲洪积为主(Q4al-pl)。山麓一带为土黄色含砾砂质亚粘土、含碎石亚粘土等,厚>3m;河漫滩一带多具二元结构,下部为卵石、圆砾,上部为细砂、粉砂、亚粘土等,表层为耕作土,厚<10m。
矿区构造以断裂为主,其次为(间隔)劈理。断裂构造较发育,以北东向为主,其中北东向F1为矿区主断裂,其它断裂规模较小。根据断裂、劈理及岩脉或石英脉展布显示:北东向、近东西向是区内主要构造形迹。
结论:矿体大部分位于当地侵蚀基准以下;含水层富水性弱-中等;据现有资料看,木勺坞山塘目前对矿床充水影响不大,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补给条件差,未来往深部开采随着地下水位下降,降落漏斗增大,加之爆破震动可能致使局部构造裂隙构成充水通道,木勺坞山塘可能成为新的充水水源进行补给;前人采坑深度及老硐分布情况不明,未来疏干排水可能产生塌陷。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
1、矿区工程地质特征
1)坚硬—较坚硬块状火山碎屑岩岩组
分布于矿体两侧,岩性为流纹质晶(玻)屑熔结凝灰岩,一般岩体致密块状结构,属坚硬—较坚硬岩。风化带节理裂隙较发育,主要为北东向和北西向,频率一般2~4条/m,闭合—微张,延伸3~10m,岩石切割较破碎;微风化带裂隙总体不发育,岩芯RQD值60~80%,岩体较完整;断裂带附近多有构造压碎现象,具硅化、萤石化,岩体总体较完整,顶底板围岩饱和抗压强度23.2~106.6MPa,岩体质量等级总体良好,底板局部地段中等,工程地质条件总体较好。
2)构造破碎带岩组
主要分布于F1断裂带中,岩性为蚀变构造角砾岩、负角砾状萤石矿、硅化构造角砾岩,性脆易碎,局部有高岭土或浅黄色粘土充填物。岩芯呈碎块状、柱状,RQD值0~20%,岩石破碎,饱和抗压强度22.7~58.6MPa,岩质较软弱—较坚硬,局部极软弱,岩体质量等级总体差—中等,局部极差。
3)松散岩类岩组
冲洪积层主要分布与勘探区西侧外围宽缓沟谷中,厚度小于5m,工程地质较差,残坡积层则分布于斜坡表层,厚度0.3~7.5m,岩性为含砂、碎石粉质粘土,结构较松散,工程地质差。
2、工程地质结构面特征
矿区工程地质结构面主要为Ⅱ、Ⅲ、Ⅳ级结构面。对矿床主要影响是F1断裂,F1断裂力学性质为压扭性。Ⅱ级结构面。局部硅化构造角砾,萤石矿化,角砾呈碎块状,砂土状,并有软塑状高岭土充填。破碎带岩体质量较差,易产生坍塌、掉块、变形等不良工程地质问题。
3、岩体风化带特征
矿区大部分岩石属坚硬—较坚硬岩,局部断裂带附近、风化带厚度大。风化带厚度0~44.06m,风化破碎呈碎块状、砂粒状,岩质较软弱—较坚硬,工程地质条件差。
4、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矿体顶、底板为镶嵌结构、碎裂构造,岩体质量良—中等,属Ⅱ—Ⅲ级岩体,稳固性总体较好;矿体及构造角砾岩硅化坚硬,性脆,碎裂结构、散体结构,破碎带中有高岭土层及砂状、碎屑状充填物,岩体质量中等—极差,属Ⅲ—Ⅴ级岩体,稳固性差异较大,Ⅳ—Ⅴ级岩体分布地段易产生坍塌、掉块、变形破坏。
矿区工程地质条件中等。
矿区矿石矿物组分较简单,有用矿物为萤石,脉石矿物以石英、方解石为主,少量粘土矿物和碎裂凝灰岩等。局部地段在晚期紫色萤石矿脉中见极少量晶粒状黄铁矿。
2019年,金东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4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1%。全区户籍人口人均GDP达到73143元,增长4.9%。全区常住人口人均GDP达到67724元,增长5.2%。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357元,增长9.1%。地区经济发展良好。
简单
评估区重要程度
矿山生产建设规模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
复杂
中等
重要区
大型
一级
中型
小型
二级
较重要区
三级
一般区
依据前述,本矿评估区重要程度为比较重要区,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属中等,矿山生产建设规模中型,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级(表3-4),确定本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为二级。
矿区西侧地表有山塘水库,山塘水库下方采区距水体最近距离约8.6m(3线侧面位置),设计要求距离坝体20m内禁止爆破,即距离坝体20m内禁止开挖、开采,也就是设计要求距水体20m内禁止爆破;同时山塘水库下方开采后的采空区要求采用嗣后充填,充填度不小于70%,能有效支撑采空区顶板。设计要求山塘下方矿块开采时,应放干山塘水库中的水体后方可开采,以防发生意外。
斜坡道硐口及场地
516
回风、辅助通风巷硐口及场地
257
1745
机修房及停车场
1357
行政生活区场地
4768
690
9333
PD180、PD48硐口及场地
开挖平整、压占
(3)堆矿场地
(4)修理房与停车场地
(5)办公生活设施场地
(6)上山道路
备注
PD180硐口及场地
031有林地
0.0119
PD148硐口及场地
033其他林地
0.0138
0.0516
0.1745
0.1357
0.4768
0.0690
0.7989
0.9333hm2
0.1344
16.2044
13.1535
保持原始地貌,影响地质环境问题轻。
序号
1
2
3
4
0.1746
7
合计
0.9333
03林地
今后,矿山建设与生产,可能导致地质灾害的可能存在二个方面:
山塘水库下方开采时保留隔离矿柱20m,对采空区进行废石嗣后充填,可有效支撑空区顶板围岩,防止地表错动,同时开采时放空山塘水库,可有效防止透水事故,是可控的。
0.7946
0.0699
0.8645
机修停车场、行政生活场地
林地
8
好
10
55
75
适宜性评价结论:各硐口场地宜复垦为林地;矿石临时堆场、机修停车场、行政生活宜复垦为耕地。
根据适宜性评价结论:各硐口场地宜复垦为林地;矿石临时堆场、机修停车场、行政生活宜复垦为耕地。
硐口各场地
0.0773
0.5
387
机修与行政生活场地
3936
4323
(2)山塘水库保护措施
硐口近地表段采用混凝土支护,支护长度不小于5m,厚度不小于0.3m,三个硐口支护工程量约50m3。
2、山塘水库保护措施
山塘水库在错动线范围内,若不加保护则可能引起坝体损坏、井下透水等不良后果,主要保护措施有:
(1)距山塘坝体20m范围内禁止开采与爆破作业,防止爆破损伤坝体;
(2)山塘水库下方开采时,放空山塘的蓄水,留设距水体隔离矿岩柱不小于20m,防止直接损坏山塘库底岩体,以及损坏坝体;
(4)矿房开采留设顶柱高度一般不小于开采矿体厚度的1.5倍,最小不得小于3m,使矿房顶柱有足够的强度支撑矿房顶底板岩体。
经CAD绘软件圈定充填范围,初步估算,山塘水体上方采空区充填工程约需充填废石约85000m3。
(4)加强采空区地压的监测与管理。
各场地后边坡高度一般在15m以下,总体是稳定的,但应注意开挖方案,能机械开挖的尽量机械开挖,采用爆破方式开挖的,加强终了边坡控制,保持边坡平顺,角度不宜过大。根据边坡现状情况,采用坡脚防落石挡墙防护。
(3)防洪
工业场地与矿石堆场,位于山塘下方,易受洪水侵害,设计采用暗涵引流。暗涵采用预制水泥管,管径1.2m,三排埋设,暗涵长83m;
1)暗涵设计流量计算:
F——山坡集水面积,经软件框测为1.4785km2。
2)排水能力校核
Q==3.39×45.49×0.184≈28.44m3/s
式中:A—过流面积A=0.25m2
C—谢才系数C==45.49;一般管道及有护面的渠道,n=0.009~0.033;取n=0.02
R—水力半径,过水断面积与湿周之比,R=0.567
i——水力坡降i=0.06
经计算,三排管径1.2m的涵管,排洪能力能满足要求。
与山塘防
护工程
硐门、硐口段支护
长5m,砼厚0.3m
85000
充满度不小于70%
32.25
64.5
排水暗涵
255
水泥预制管(管经1.2m)
工业场地
防护工程
56.7
162
64.8
32.4
墙内回填土
墙内种植苗木
株
460
20.16
厚大于1.0m
矿区入口、各硐口
200
80
754
377
其他(地面砌体等)
3000
300
757
砌挡土坎(m3/m)
773
386.5
193
1746
24.84/138
873
耕作
11.52/64
678.5
4769
41.4/220
2384.5
8645
77.76/422
4322.5
3.0
43.23
砌挡土坎
斜坡道+100m以下涌水较大,因此在斜坡道下方设一沉淀回水池。矿坑水经沉淀后回水利用,多余的达标排放。
土石方开挖(m3)
砌筑(m3)
清理(次)
PD148沉淀池
建设
16.5
5.19
清理
16
4年,一年4次
斜坡道下方沉淀回水池
321.8
95.1
44
11年,一年4次
338.3
100.29
60
矿山进行治理时应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则,对井下需封闭的区域应做好技术资料收集工作,测好图,取样化验,整理好技术档案资料,为今后作闭坑报告做好准备。
排水涵管设置
工业场地挡墙修筑
工业场地排水沟修筑
井巷支护
回水沉淀池修筑及清理
9
安全防护:硐口封闭、警示
12
13
22
14
日常巡监
表7-10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总投资估算表
工程或费用名称
计费基数
金额(元)
工程施工费
其他费用
设备购置费
不可预见费
静态投资
涨价预备费
53560.07
总投资
5+6
855730.52
表7-11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施工费用估算表
工程名称
单位
数量
单价
金额
井巷工程
294.17
14,708.68
破碎带硐身支护
0.00
进生产成本
封闭采空区
山塘防护工程
留设保安矿柱
采空区废石充填
矿石堆场防护工程
挡墙基础开挖
224.00
7,223.90
挡墙浆砌块石砌筑
18,974.19
425.00
108,375.00
市场价
工业场地防护工程
12,700.62
47,656.11
排水沟开挖
14,515.00
排水浆砌块石砌筑
9,531.22
15.00
10,350.00
18.96
8,723.09
安全防护
硐口浆砌块石封闭
5,930.54
安全告示牌
块
300.00
1,200.00
含水层、水土环境修复
沉淀池开挖
75,778.15
沉淀池筑砌
29,502.66
污泥清理
500.00
30,000.00
地质环境监测
水资源环境监测
800.00
17,600.00
生态恢复监测
200.00
4,400.00
错动、挡墙、水沟巡查监测
24
4,800.00
421,969.16
表7-1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其他费用估算表
费用名称
费率(%)
-1
-2
-3
-4
前期工作费
190468.85
1.1
土地清查费
0.4
1687.88
1.2
项目可行性研究费
分档定额
20000
1.3
项目勘测费
1.5
63295.37
1.4
项目设计与预算编制费
100000
设计预算审查费
采用差额定率
0.3
1265.91
项目招标代理费
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
4219.69
工程监理费
内插法
72000
拆迁补偿费
竣工验收费
13486.8
4.1
工程复核费
0.1
421.97
4.2
工程验收费
1.6
8001.20
4.3
项目决算编制与审计费
5063.63
业主管理费
工程施工费+前期工作费+工程监理费+拆迁补偿费+竣工验收费
2.4
10127.26
稅金
70754.20
合計
356837.11
表7-13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投资估算表
静态总投资
经估算,涨价预备费为53560.07元。见表7-14。
表7-14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分年度估算单位:元
综合单价
小计
年度合计
系数
总计
2022
-
2024
破碎带支护、采空区封闭
年
50
344.80
14708.68
565,307.47
1.01
5,653.07
570960.54
矿石堆场防护
372.57
7223.90
18974.19
108375.00
12700.62
47656.11
14515.00
9531.22
20.00
10350.00
30.46
8723.09
75778.15
29502.66
沉淀池污泥清理
8000.00
3200.00
4800.00
前期费用
2025
500
4000.00
6,000.00
1.04
240.00
6240
800
1600.00
400.00
2026
1.061
366.00
6366
2027
2000.00
4,000.00
1.082
328.00
4328
2028
1.104
416.00
4416
2029
1.126
504.00
4504
2030
1.149
596.00
4596.00
2031
1.172
688.00
4688.00
2032
1.195
780.00
4780.00
2033
200,862.99
1.219
43988.99
244851.98
硐口封闭
m3
5930.54
1200.00
监理、验收、业主管理、税收等
189732.45
802170.45
802,170.45
3.00
21.61
表7-16矿山土地复垦工程投资估算表
费率
(元)
工程施工费+其他费用+设备购置费
见表7-20
87863.18
总费用
449712.55
清理工程
房屋、墙体、基础拆除
2,467.58
6,785.85
其他砌体拆
13,770.98
41,312.93
废碴、废料清运
2,785.05
16,014.04
场地平整工程
6.00
51,870.00
土壤剥覆工程
表土收集
1,500.00
64,845.00
表土运覆
1,226.78
53,033.50
29,417.35
17,944.58
生物化学工程
植被重建工程
红叶石楠或海柚
2161
1,896.32
40,979.57
撒草籽
6,059.48
5,238.42
监测和管护
土地损毁监测
2,200.00
土壤质量监测
1,000.00
林地效果监测
土地复垦面积监测
错动范围、挡墙、水沟巡查
林地管护
1,886.00
3,260.89
306,484.80
表7-18矿山土地复垦工程其他费用估算表
预算金额
设计与预算编制费
项目预算审查费
差额定率分档累进法
8,888.06
决算与审计费
3,677.82
表7-19矿山土地复垦工程静态投资估算表
10,539.30
静态总费用
表7-20土地复垦工程分年度估算单位:元
阶段
年度
位置
工程量
一
土地监测
二
建构物清理工程
2467.58
其他砌体拆除
13770.98
2785.05
场地平整
土壤重构工程
1500.00
1226.78
29417.35
红叶石楠或海桐
1896.32
6059.48
其他费用等
三
复垦监测
安全防护监测
错动范围、挡墙、水沟巡查监测
林地管护费
表7-21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和土地复垦工程总费用估算汇总表
在方案适用期内,涉及规模、矿区范围、开采方式变更或开发利用方案调整,应对本《方案》进行修编。
3、复垦苗木的选择,可结合当地环境,建议选择当地周边适宜生长的本土苗木,以移植当地周边苗木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