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1日下午,武定县殡仪馆大厅庄严肃穆、哀乐低沉,因公殉职的武定县森林公安局民警、县委派驻环州乡拉务村委会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四群”教育工作队员李炳祥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在这里举行,3000多名干部群众冒雨前来送别李炳祥同志。在简洁肃穆的遗体告别仪式现场,“扎根山乡铸忠魂,平凡人生写辉煌”的挽联格外醒目。
9月5日晚,连续多天奋战在环州乡拉务村委会自环公路日至桃树村民小组公路建设工地上的李炳祥突发疾病;9月6日凌晨,被送往武定县人民医院紧急抢救,下午4时25分,经抢救无效,因公牺牲,年仅48岁。武定县委副书记、省委派驻武定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总队长陈真永说:“李炳祥同志是武定县‘四群’教育中的先进典型,是‘插甸经验’的忠诚践行者。”沿着李炳祥曾经走过的足迹,我们踏入环州乡的大山深处,去追寻这位好民警、新农村建设和“四群”教育工作好干部留下的那些感人的故事……
心系群众解民忧
鸟儿清脆的鸣叫声打破了山林的宁静,凝重的晨雾在大山中弥漫。通往拉务村委会桃树村的路坡陡箐深,崎岖难行。近一个小时的跋涉已使我们疲惫不堪。但桃树村就在眼前,我们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桃树村,是李炳祥生前最后工作过的地方,也是拉务村委会唯一不通村组公路的村子。这个散落在大山深处的傈僳族小山村有2个村民小组55户、268人,村民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马和骡子,每逢阴雨天根本无法通行。村里烤烟、青豌豆、核桃等农特产品运出去,建材、生活川品等运进来靠的是人背马驮。看着山顶上炊烟袅袅的村庄,我们不得不佩服傈僳族人这种以山为伍的豪情……
要致富,先修路。在了解到桃树村群众的迫切期盼后,同是大山里走出来的李炳祥深有感触:“没有路,谈什么发展都是空话。”在他的提议下,经过村民大会反复讨论后,修路被列为头等大事。李炳祥和其他两位驻村队员在深人了解村情,认真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的同时,积极向上级反映情况。经过不懈努力,从有关部门争取到7万元资金购买施工材料,并由群众投工投劳参与修建。
8月初,全长3.7公里、全村人梦寐以求的桃树村进村公路开始动工。天天在山路上挥锄舞铲是辛苦的,面对部分村民因修路占到自家田地、家里缺乏劳动力等问题,李炳祥白天在工地上带领村民修路,确保施工安全;晚上就去村民家中走访,耐心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鼓励大家不要打退堂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