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即烟囱口和灶门在同侧)和后拉风灶(即烟囱口和灶门在对侧)。按锅的数目,分为单、双、多锅灶。按燃料的不同,分为硬柴灶和软柴灶。二、省柴灶的特点及基本原理农村省柴灶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一是具有优良的炊事功能;二是排入室内的污染物最少;三是能够适应烧多种柴料并且省柴节煤;四是结构适应使用习惯,美观、卫生和安全;五是集福建柴火灶前锅煮饭、炒菜,后锅热汤,浙江锅灶边缘取热烧开水的优点;六是投资少而结构耐久。本文以改良后的福建前后双锅灶为例进行介绍(如上图)。1新旧柴火灶设计对比为了提高柴灶的热效率,尽量减少热损失,以便达到省柴、省时的目的,必须弄清楚燃料在柴灶内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热量的具体去向,并
6、连,与下文的“三联”灶类似(参照下文“三联灶”造式,不另叙述),后锅灶不用按下图设置特别燃烧室。3、省柴火灶的结构(如下图)省柴灶基本结构。包括灶体、灶门、灶膛、进风道、灶箅(bi)、烟囱、热水罐、烟囱闸板等。烟囱位:出烟囱最好设置在房脊,并高出房脊0.5米以上。增加炉箅(即灶箅):为使燃烧桨薪、煤炭所需空气的供给方式适宜,减少进入灶门的空气,增加透过柴薪层的空气,提高灶膛温度,一般炉箅位置如图8-1所示。为了增加进风面积、较易清除灰渣和防止未烧尽柴草及煤落入灰室,一般采用如图8-2所示炉箅结构形式。并适当缩小灶门,以免过多的冷空气进人灶膛。4、燃烧室的设计一是要确定好形状。燃烧室的形状主要有
8、点。三、砌造省柴灶注意事项第一步是砌灶体。灶体主要起保温和承担锅台重量的作用。一般灶高为6580cm;灶体内径大小可以这样确定:即用燃烧室的内径加上燃烧室结构的双边厚度,再加上保温层厚度,三项之和就是灶体的内径尺寸。灶体外表应做得整齐、面平,以利于粉刷,也可参考左图立体放样图的小灶部分尺寸。第二步是砌灶门。灶门的作用是添加燃料和观察燃烧情况,其位置应低于出烟口34厘米,若高于出烟口,就会出现燎烟现象。一般农村的灶门高12厘米、宽14厘米,烧草的灶门可大一些,烧煤的灶门可小一些。为了防止热能从灶门散失掉,灶门上应安装活动的带有观察孔的挡板。第三步是砌灶台(即灶面)。通常把灶台突出灶身48厘米,做
9、成一种滴水边,既方便使用,又美化了灶形。砌灶台时还要注意内口留出34厘米,以便做锅边。第四步是抹锅边。锅边是紧贴和托起铁锅的结构,常用硬泥或混合泥做成。一般大锅的锅边厚度为2530厘米,抹锅边为2025厘米,小锅、特小锅1520厘米。抹锅边时,应边抹边用锅试,力求抹严、不跑气;锅沿超出灶面的高度要控制在3厘米以内,以便增大锅的受热面积。(福建特色双锅多数前后两锅大小相同,也有前小后大。)第五步是砌烟囱。烟囱具有一定的抽力,可以保证燃烧室内进入充足的空气,并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排到大气中。农村家庭炉灶的烟囱高度在3米左右,出口内径为1218厘米。在烟囱的适当位置上要设置闸板,以控制调节烟囱的抽
12、如左图制作二次进风口(拨掉小木棍即为与进风道相通的二次进风口),砌筑燃烧室除可用珍珠岩等商品材料外,一般宜用红砖、蓝瓦、混合泥等。应将燃烧室的底面制作与炉箅安装结合起来,否则施工麻烦。(5)砌二次进风道:砌好二次进风口后放置二次进风圈,并在其周围砌砖摸平,如右图。(5)砌拦火圈:拦火圈是燃烧室上部和锅壁之间的部位。其作用是调整火焰和烟气的流动方向,合理控制流速,以提高热效率。拦火圈的施工在砌好灶体,抹制好燃烧室,填充保温层到燃烧室上端,并将填料压实抹平之后进行。拦火圈可用黏土掺麻头或头发等材料制作。如煤灰50%、黄泥25%、水泥5%、头发或麻头20%,加食盐水少许混合。将拌合好的硬泥抹成锅底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