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为解决无电梯老旧小区居民的出行难题,有商家推出老旧小区座椅式电梯,消费者购买意愿如何?对公共空间和邻里关系有无影响?
乘电梯爬4楼用时4分钟
坐上座椅,系上安全带,拨动按钮,85岁的山东济南老人姜钰华乘坐楼道座椅式电梯缓缓上楼。从1楼到4楼,用时4分钟。
姜钰华说,由于安装这种“电梯”占用楼道公共空间,需要征得三分之二以上住户同意,他首先征得楼长同意,又挨家挨户做通了邻居的工作才得以顺利安装。“安装用了7.5万元,全包。”整梯质保3年,其中电池保1年,商家提供终身有偿售后服务,“用了这半年,我觉得还挺满意的。”
仅余20厘米“生命通道”
和已安装用户的消费体验不同,曾经因私装座椅式电梯和邻居出现争执的居民张先生表示,“当时测量,这个座椅式电梯折叠后,楼梯的通行宽度约90厘米,打开座椅使用电梯时,通行宽度只有20厘米。很多居民都说,电梯是安上了,但通道变窄了。”
对此,律师张建提醒,安装座椅式电梯的楼梯既是公共通行的通道,也是用于疏散的消防通道,“仅余20厘米”不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疏散楼梯净宽度不应小于1米的最低要求。
对此,张先生解释,商家在推销时宣称“楼道宽度大于70厘米即可安装”,但现实情况是,有可能导致消防通道堵塞,影响人员疏散及消防救援。
共有空间该不该让位“个人化便捷”
某座椅式电梯厂家直销商小雪表示,相比小区,养老院、康复中心安装此类产品较多。几位社区居委会主任普遍认为,在老旧楼梯通道加装座椅式电梯,必然会存在“共有空间”让位于“电梯使用者”的利益矛盾冲突。“座椅式电梯”仅容一人使用且运行速度较慢,极可能会导致使用者与使用者之间、使用者与出行者之间就电梯的使用频率、占用楼道空间、影响楼道疏散宽度等问题产生矛盾,继而引发邻里纠纷。
律师张万芸表示,希望座椅式电梯的安装使用更规范,并呼吁家用电梯行业根据我国现状对座椅式电梯进行合理改进,以满足消防标准与功能需求,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可以安全享受“黑科技”带来的“真便利”。孙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