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专访|栾韶东:腹膜透析——自己在家做的透析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肾功能腹腔毒素

各种肾脏疾病的晚期都可能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最终进入尿毒症阶段。据统计,目前我国慢性肾衰竭发病率为1.7%,每百万人口中约有100例慢性肾衰竭的患者,近年来发

各种肾脏疾病的晚期都可能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最终进入尿毒症阶段。据统计,目前我国慢性肾衰竭发病率为1.7%,每百万人口中约有100例慢性肾衰竭的患者,近年来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

这些患者不得不依靠肾脏替代治疗来维持生命,或者在正规透析的过程中等待进行肾移植手术。

因此,许多人倾向于选择腹膜透析——一种自己在家就可以做的透析。

1.什么是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是一种广为人知的透析方式,简单来说它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通过机器清除多余的水分和毒素后,再将血液输送回体内,相当于患者自己的肾功能不行了,就把血液弄到体外的机器中,替代肾功能发挥作用,把“净化”过的血液输回给患者。同样的,腹膜透析其实就是将体外的机器换为了自身的腹膜进行透析的过程。

腹膜是人体自身的组织之一,包裹着我们腹腔的各个器官,保护我们的内脏不受伤害;它像个神奇的“筛子”,留住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排掉多余的,有害的水分和物质。而腹膜透析是利用自身腹膜的“筛子”作用,通过不断更换透析液,就好比干净新鲜的水,将留在血液中的毒素和废物等“洗”出去,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同时又补充人体所需物质。

2.腹膜透析是如何操作的?

在开始腹膜透析前,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安全的通路来进行液体交换,因此患者需要先到医院做一个腹部手术,把腹透管插入腹腔,这个管子被称为腹膜透析管。管子的一端留在腹腔里,中间一段埋在皮下,另一端留在腹壁外面。在出院之前,患者会接受具体的培训,有专门的医生护士教您如何进行腹膜透析。

然后再把含有毒素的透析液通过腹膜透析管释放出来,再灌入新的透析液,不断循环,最终就能达到腹膜透析的效果。腹膜透析真正的原理,其实是利用了腹膜是一个半透膜,并且具有面积大、毛细血管丰富等特点,在腹膜透析过程中,浸泡在透析液中的腹膜毛细血管腔内的血液与透析液进行广泛的物质交换,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和毒物,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的目的,在腹膜透析中,溶质进行物质交换的方式主要是弥散和对流,水分的清除主要靠提高渗透压进行超滤作用。

3.腹膜透析有哪些方案?

CAPD(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是目前全世界最常使用的腹膜透析方式,是1975前提出来的,为24小时不间断的透析方式。

一般常规CAPD每天交换透析液3-5次,每次使用透析液1.5-2L,白天交换3-4次,每次将透析液留在腹腔中4-6小时;夜间交换1次,留在腹腔内10-12小时。

这种方案保证了腹膜透析的连续性,使得一天之中血液中的有毒物质不断地、慢慢地被清除,更加符合正常肾发挥的功能。但这种方法的缺点也显而易见,就是患者每天都要不断地定时更换透析液,对正常生活还是有些影响的,且CAPD有手工操作污染、透析剂量增加有一定限度等缺点,APD(自动腹膜透析)在西方的使用近年呈快速增长的趋势。

ADP这种透析模式需要患者买一个自动腹膜透析机,将这个机器与腹膜透析管、腹膜透析液连接,患者不需要自己将腹膜透析液灌入腹腔中,只需要将机器的参数设置好,透析机就会自动按照设定的程序将透析液输入腹腔中,完成透析。

因此,ADP可以将透析放到晚上睡觉的时候进行,患者可以在夜间休息或临睡前,将腹膜管与机器相连,设定好程序,机器将在病人睡觉时自动进行液体的灌入与引流;早晨治疗完毕,将管路与机器分离,病人就可以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了。

4.ADP相比于传统腹膜透析有哪些优点?

ADP相比于传统腹膜透析来说,既保留了CAPD的优点,还在以下这些方面存在优势:

①自动腹膜透析最大的优点在于利用机械完成腹膜透析过程中透析液的交换,操作简单,患者可以在家里进行,可以利用患者晚上休息时进行,对白天工作影响甚小,对调整患者的社会角色,减轻精神压力,明显优于传统腹膜透析;

②自动腹膜透析减少了透析过程中大量的手工操作,减少了腹腔污染的机会,腹膜炎发生几率较传统腹膜透析低;

③ADP能够更加灵活地调整腹膜透析的频率和透析液灌入量,以达到更好的毒素和水分排除效果。并且研究发现ADP相比于CAPD来说,具有更好的超滤量和溶质清除率,意思就是ADP能更好地排出水和毒素。

因此,对于白天需要正常工作或需要别人帮助的患者,自动腹膜透析比传统腹膜透析更为适合,如需要上学或上班的患者、高腹腔转运的儿童、行动不便或视力障碍的老年患者、因腹部膨胀影响心理问题者等;

但在我国,因其设备较贵,选择自动腹膜透析的人数较少。

5.腹膜透析适合哪些患者?

首先毫无疑问,出现了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衰竭的患者应该适时进行腹膜透析。

其次,很多人其实想知道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究竟该怎么选择?

②对于某些中毒性疾病、水电解质失调、充血性心衰等,如无血液透析条件,也可考虑腹膜透析。

③更偏向居家治疗、交通不便于去医院血液透析的患者。

6.哪些患者不能做腹膜透析?

①各种导致腹部病变导致的腹膜清除率降低,如慢性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腹腔感染,或腹腔内肿瘤广泛腹膜转移导致患者腹膜广泛纤维化、粘连,透析面积减少,影响液体在腹腔内的流动,使腹膜的超滤功能减弱或丧失,溶质的转运效能降低。

②严重的皮肤病、腹壁广泛感染或腹部大面积烧伤患者无合适部位置入腹膜透析导管者。

③腹部手术3天内,如伤口未愈合,腹透时切口漏液;

④腹膜内有局限性炎症病灶,腹透可使炎症扩散;

⑤晚期妊娠或腹腔内巨大肿瘤,由于腹腔容积减小,腹透效果不理想;

⑥腹腔内血管性疾病,如多发性血管炎、严重动脉硬化、硬皮病等,均会降低透析效能;

⑦严重肥胖,由于重度肥胖,皮下组织很厚,使透析管植入相当困难,而且透析液易渗漏;

⑧长期蛋白质和热量摄入不足者,不宜进行长期的慢性腹透,因腹透每日丧失蛋白超过6g。

7、腹膜透析有哪些优缺点?

腹膜透析的优点主要包括:

①腹透是每日持续地治疗,人体代谢平衡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比较小。

②腹膜透析对残余肾功能保持比较好。

③腹膜透析不需要特殊设备,操作简单易学,费用较低廉,是一种很好的居家透析方式,尤其适合于农村偏远地区的患者。

④不需要做血管穿刺,避免了穿刺疼痛。

⑤感染肝炎(丙肝、乙肝)的几率较低。

⑥腹膜透析不需要进行体外循环,对贫血的影响较小。

缺点包括:

①如果操作不当,容易发生腹膜炎,这是腹透最常见的并发症。

②由于在家治疗,要求居住环境相对良好、干净。

③家中需要一定的空间来储存腹透物品和进行换液操作。

8.腹膜透析会出现哪些并发症?

9.腹膜透析患者平时如何护理?

腹透十分方便,可在家进行,但平时如果护理不当,会使得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大大增加,透析的效果也会大大折扣。因此腹透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腹透换液前要确保环境清洁,洗手,戴口罩,严格无菌操作。常规情况下导管出口处皮肤每2天消毒清洁护理一次。如有感染或者痂皮,则每日护理一次,碘伏帽要一次性使用。

②准确记录透析液输入及引流量,观察流出液的色泽及澄清度。如遇引流不畅、腹胀、腹痛等症状,要立即就诊,及时处理。

③腹膜透析会带走多余的水和肌酐、尿素氮等毒素,也会带走部分蛋白、维生素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在营养物质丢失不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饮食进行弥补,同时还要注意一些可能加重病情的食物应限制摄入量。腹透患者平时应该多吃优质动物蛋白、富含维生素B、C的食物、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但应该少吃高磷的食物、减少盐的摄入,防止体液负荷过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进群即领

扫码加入

扫码进群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意见反馈

下载APP

健康界APP

了解更多

返回顶部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THE END
1.肾病血透和腹透的区别是什么肾内科但存在的区别是:1.血液透析必须每周进行2~3次,每次透析4~6小时,借助机器和专科护士进行透析,需要...https://www.bohe.cn/iask/view/mrw8z2nizkqttrm.html
1.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11、血液净化室(中心)应当配备具有血液净化从业资质的护士长(或护士组长)和护士。护士配备应根据透析机和患者的数量及透析布局等合理安排,每个护士最多同时负责5~6 台透析机的操作及观察。 2、护士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执行透析医嘱,熟练掌握血液透析机及各种血液透析通路的护理、操作;透析中定期巡视患者,观察机器运转...https://www.haodf.com/neirong/wenzhang/590936928.html
2.什么是连续循环式腹膜透析李霞医生的语音科普连续循环式腹膜透析是自动腹膜透析法,透析液的更换是由机器自动进行。一台循环机控制着透析过程的三个阶段,透析液的输入,溶液在腹腔内的直流和透析液的引流,应用这方法在睡前只需将膜透析导管连接在循环机上,睡眠时机器会按照医生所设定的程序自动执行四到五次的换液步骤。 https://www.miaoshou.net/voice/119683.html
3.壹生资讯1990年代,开始出现了现代化的CRRT机器,采用联机秤平衡控制系统及泵驱动来控制液体进出及容量平衡,并有各种安全监控及报警设置。 南京总医院于1998年引进全国第一台现代化CRRT机Prisma(图3),此后,CRRT技术在中国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并从1999年始连续12年举办全国CRRT学习班,向全国推广及介绍此项技术,使此项技术从1990年...https://www.cmtopdr.com/post/detail/667c54a2-e5ea-464c-b5ea-5fdb8f893da6
4.最新,2023年第二次医疗器械产品分类界定发布!(三)一次性腹透导管固定钳:由一对中间连接的叶片、盖板组成。采用不锈钢和聚酰胺材料制成。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用于腹部外科手术中腹透导管腹壁内固定。术后取出,体内留置时间小于24小时。分类编码:02-04 (四)胸腔缝线穿刺牵引针:由穿刺针(带钩)、套管、锁销、针尾帽组成。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为非无菌提供可重...https://www.iyiou.com/news/202307131048349
5.推介解放腹透肾友的双手——全自动化腹膜透析机器全自动腹膜透析机,可以通过机器按照选定的程序设置而代替人工操作,在夜间睡眠期间进行自动换液,减轻肾友和护理人员的换液操作负担,能让腹透肾友保证充足的夜眠时间,并且白天可以像正常人一样上班、上学、社交,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操作简便,能较大限度地避免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等优点,全自动腹膜透析机不...https://xhyy.dlu.edu.cn/info/1015/3471.htm
6.尿毒症患者的自我管理(精选9篇)活着,而且要用有限的钱,活最长的命。2003年开始,王新阳就琢磨自己买一台透析机,但是困顿的现实无情地击碎了他的梦想,因为一台新机器的价格高达22万。 到了2004年夏天,他和吉林人张伟东,以及另外一名尿毒症患者梁军以18万元的价钱,买了两台二手透析机。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cmgcy6xd.html
7.想了解一下腹膜透析自己透析和腹膜透析机的区别腹透一般都是自己在家透哈,这样很不划算,腹透机很贵,一般病人在家都是自己弄,很少有病人会用腹透机,机器大概可能要10万元,每天透一次,现在国内自己用加用腹透机的还是比较少,如果你觉得每天这样换腹透液,麻烦建议改血透。 患者 您好,我想了解一下腹膜透析,自己透析和腹膜透析机的区别(女,58岁) ...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qa/TX4MPSJztaVT4LkxljYTjQ/
8.自动腹膜透析常见问题原因及处理方法媒体聚焦视频中心如引出量与注入量相差过大,疑似过量注入,应立即停止治疗,启动手动引出功能,将腹腔内的腹透液部分或者全部排出。 (二)零周期设置不合理或处方不合理 检查机器设置参数,调整处方。 问题五:治疗过程中如厕? 专家解答 (一)治疗中禁止断开管路,以免增加感染机会。 https://m.motherchildren.com/m_news_video_media/2021/mbkNrEaz.html
9.肾病内二科开展自动化腹膜透析机(APD)新业务腹膜透析是尿毒症患者除血液透析之外的另一种肾脏替代疗法,近几年得到迅速发展,因其可居家实施,为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患者带来极大的方便。同时具有不受现有医疗资源条件的限制,能较好保护残余肾功能,又能避免感染血液传染性疾病等优势。 肾脏内二科腹透中心目前管理腹透患者130例,为了使腹透患者既能保证良好的治疗,又...https://www.ydyy.cn/Subject/XWXX/Article/59c0cd36-7bdf-4da0-a7fb-b0d9e0550ec2.htm
10.自动化腹膜透析机(APD)使用情况调研问卷用户版适配更多类型腹透液连接管太长,排气浪费腹透液连接管太短,活动范围太狭窄管路接口数量与腹透液袋数相匹配机器自检与排气时间更短增加便捷抽样口,方便抽样化验其他 21. 如果上述期待均得以实现。您觉得这台APD管路较合理的价格范围是? 最高价(元) 30 100 最低价(元) 30 100 22. 对于未来的APD系统(设备、远程管...https://www.wjx.cn/xz/235974742.aspx
11.腹透机器全自动家用全自动腹膜透析机器透析仪覆膜透析机器透析仪腹...医疗保健 > 保健器械 > 理疗仪 > 陇聚福 > 纳和德保健器械专营店 腹透机器全自动 家用全自动腹膜透析机器透析仪覆膜透析机器透析... 京东价 ¥ 促销 展开促销 配送至 --请选择-- 支持https://item.jd.com/10089918343853.html
12.不需要机器的透析——是出奇“治肾”,但该波操作...今天,我们要介绍一种被称为“不需要机器透析”的方法——腹膜透析(以下简称腹透),可以由患者在家中手工操作完成,它是常用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利用患者自身腹膜的半透膜性,通过弥散和对流原理,规律、定时地向腹腔内灌入腹透液并将废液排出体外,以清除体内潴留的代谢产物、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https://www.jxey.com/home/article/detail/id/6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