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9日宝莱特(300246)发布公告称瀚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邓澄江、深圳市前海粤鸿金融投资有限公司黄新耀、广东正圆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钟晓琳、深圳市前海骏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李剑辉、广州大有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陈东雷、深圳市抱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付海涛、广东潮金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陈荣民、珠海景瑞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陈观瑞、深圳市鲲鹏恒隆投资有限公司彭飞虹、上海尚近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赵俊、广州睿融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许高飞、深圳九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李嘉、广东壹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曹志平、粤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范丞旭、国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贾海松、国信证券珠海分公司廖嘉敏、广东信展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邱隆平、广州传山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黄石章、广东新价值投资有限公司张旭、宁波磐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李进鹏、上海龙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李宗平、东莞市顺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唐文杰、深圳恒盈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黄耿杰于2022年9月15日调研我司。
具体内容如下:
问:请公司近两年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及应对策略有哪些?
问:请医疗新基建对公司主营业务发展有什么影响?
答:国内医疗监护市场有望受益于医疗新基建浪潮带来的监护仪设备配置及更新换代需求。2020年疫情爆发后,政府颁布多项政策支持加大医疗基础设施投入。医疗新基建主要是针对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基层医疗机构提升综合能力等方向,明确加强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医院扩建、ICU等科室建设、县级医院基础设施条件改善等,为医疗器械设备的扩容和换代带来机会。其中医疗监护仪等生命健康检测领域产品作为医院病区基本设备,将有望受益于医疗新基建政策下,具备更大市场空间。公司作为深耕于医疗监护领域多年的民族品牌,将把握时代机遇,结合临床焦点需求与智慧技术的创新与运用,紧跟国内外健康监测研发动态及市场需求,主要聚焦重症监护领域,开发高端医疗监护模块,丰富ICU应用方案,进一步完善公司监护类产品品类及结构。
问:公司目前在动物医疗市场的产品以及布局情况是怎么样的?未来在该领域有没有具体的发展规划?
问:请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腹膜透析的区别在哪?可以互相替代吗?未来趋势是怎么样的?
问:国产品牌透析器替代进口的趋势如何?请贵司的透析器与进口品牌产品相比差距如何?
答:随着近几年国内厂商的技术逐渐成熟,透析器目前的国产化率大约在40%-50%。先前由于国外品牌技术垄断并已将市场铺开,再者考虑到透析患者对特定产品的心理依赖等,替代进口品牌还是会有一个过程,当然政策上也给予了一定支持力度,如优先采购国产医疗器械等规定。公司控股子公司苏州君康生产透析器在技术上及产品性能上与进口品牌产品没有实质差异。苏州君康早年是由外资引入先进技术成立的,属于国内最早的一批研发制造聚醚砜中空纤维膜透析器的企业,产线从德国进口。从技术工艺上来说,苏州君康的透析器毫无疑问处于行业领先的位置。公司在控股君康后,通过增加产线,扩建二期厂房,加大君康的拉丝及封装的产能建设,并结合公司在销售方面的资源发挥协同效应。此外,苏州君康二期工程近期已顺利封顶。
问:公司怎么看待集采的?
答:关于集采,在有源产品领域公司一直强调的观点,即基本不存在集采的可能性,尽管设备一般通过招投标准入,但仍具有一定门槛,并且存在差异化因素,不论是有源的透析机、水处理设备,还是监护仪,受集采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而无源产品领域分情况看,例如透析粉液,在价格上看没有多少降价的空间了,更多是通过企业自身的管理将成本与费用降下来从而创造盈利。其次,透析器这项产品的集采,我们一贯坚持的观点,即集采对于后进入者,不需要承担太多的销售费用,就能够通过集采较为快速地进入这个市场,直接通过价格优势、品质优势、品牌优势进行市场竞争。从这个角度来看,集采对于苏州君康的产品进入市场,是一种便捷且低成本的方式。当然,如果要实现盈利就必须通过控制企业自身的成本和费用来盈利。
问:国产品牌的透析机替代进口的趋势如何?
宝莱特主营业务: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
宝莱特2022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5.58亿元,同比上升10.16%;归母净利润710.69万元,同比下降86.53%;扣非净利润378.54万元,同比下降92.54%;其中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2.66亿元,同比上升0.9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684.04万元,同比下降124.31%;单季度扣非净利润-898.69万元,同比下降133.52%;负债率33.2%,投资收益-15.21万元,财务费用-229.33万元,毛利率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