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飞电3Challenger是我的第二双碳板跑鞋,由于自己日常习惯慢跑,就是最为普通的堆跑量跑法,没什么特别的训练计划,所以日常多穿慢跑鞋,这类碳板跑鞋不是不好,而是很容易让我跑的时候不自觉的提速,其实对于普通跑者而受伤多缘于跑的太快。有人说李宁飞电3Challenger更适合进阶跑者穿着,只要你的肌肉力量足够强大,驾驭碳板跑鞋的门槛根本就不存在的,其实跑鞋更多的是辅助作用,适合你的跑鞋就是一双好的跑鞋。
李宁飞电3Challenger的识别度还是非常高的,熟悉跑圈的人一眼就能认出,鞋身上大大的LOGO,搭配其风骚的配色,跑友们都常说穿鞋不够骚,成绩难提高,前几年不敢触碰的骚情配色,这两年却可以轻松驾驭了,我拿到的是李宁飞电3Challenger标准白,白色的真的很漂亮,可对于我这样路跑者来说白色跑鞋真的不耐脏,拆箱拍完照就脏了,更别提跑几百公里之后的鞋况,加上个人平时洗鞋的次数并不是很频繁,基本上三百多公里洗一次,一双鞋跑废也就洗五六次而已。
有赤兔5PRO的前车之鉴,在李宁飞电3Challenger没收到之前就对其鞋面抱有期待了,丝鞋面且边缘无压胶处理,从外观构造就可以预测出飞电3Challenger不会存在磨脚的问题,实现也确实如此,丝舒适度还是很不错的,去年入手李宁赤兔5RPO让我最不满意的就是鞋面的磨脚问题,这回在丝加持下终于不再出现了,这个丝鞋面真的很透气,自己身处华北北部地区,这一段儿天气虽然已经回暖,可早上跑步的时候依旧还处于零下,穿李宁飞电3Challenger出去跑刚开始的那两三公里,明显能感觉到冷风往里钻,现在穿确实还是有点过早,再过半个月左右开始穿就再适合不过了。
从吊牌中了解到李宁飞电3Challenger大底采用了GCR橡胶大底,从纹路和结构来看本来以为它在防滑上并不会有什么太惊艳的表现,没想到实测下来却完全相反,3月25日刚下了一场大雪,这两天已经融化的差不多了,可路面上依旧不少水,背阴处有时还会有一层薄薄的冰,穿李宁飞电3Challenger在这类路面上跑过却没有感觉到太滑,充分说明GCR橡胶大底的防滑性能还是不错的。
李宁飞电3Challenger到手九天跑了近二百公里,这个跑量勉强有资格来评测这双跑鞋了,当然个人并不提倡大家像我这样大跑量堆积的跑法,合理休跑才能跑的更长久,合量安排训练计划才能跑的更快,我每个月也是会强迫自己休跑四五次的,合理的休息才能跑的更快更长久,而且我平时多跑的是力度稍弱的有氧慢跑,这跑量这强度身体也已经习惯,当然个人这种跑法其实对成绩的提升是相当有限的,制定有效的训练计划,要比我这种堆跑量的做法对成绩提升更快捷。
李宁飞电3Challenger首跑为了不受伤了,跑了一个比日常跑略慢一些的28公里,41码感觉刚刚好,以前买鞋都是40码或40.5码,穿五趾袜容易出现挤脚的问题,这两年41码感觉刚刚合适,国产碳板板跑鞋这两年发展真的是太猛了,各大品牌都推出了自家的碳板跑鞋,之前还都是旗舰产品,而李宁这几天在跑鞋上发力更是迅猛,不但已经形成完整的跑鞋矩阵,还将自家的碳板跑进行了不同的定位划分,2023年已发布的新品光定位竞速系列的飞电就拥有飞电3U、飞电3E和飞电3C三款产品,跑鞋好不好只有跑过才知道,头一穿飞电3C总体脚还算不错,28公里下来也没出现任何脚部不适,这倒是有些出乎的我意料,毕竟每次试新鞋或多或少都会有些不适应。
跑步不受伤的秘诀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跑量少跑的慢,从我这个月的跑量来说还是有点儿多了,好在全是慢跑,现在还没什么不适感,28公里4分25秒的配速倒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本来没打算跑这么快,好在平均心率还不错150,虽然自己只穿过两双碳板鞋,可穿这类碳板鞋跑,往往要比自己预想的配速要快,不由自主的就会往上提速,要说碳板鞋脚感最舒服的区间得在4分以内,弹性和滚动感非常明显,可惜自己在3分30秒左右的极限配速下难以长久坚持,最多两公里就到头了,而且配速太快很容易受伤,还是慢跑更适合我。
第二天就就想试试李宁飞电3Challenger的真实水平,来了一个稍快一些的半马自测,和去年相比今年的水平下降明显,原计划是跑4分配的,结果热身后一起步,就感觉配速上不去,可能最近跑量增加有点大,身体负荷过大,老感觉脚上没力,到了第三公里才慢慢调整过来,就按这个配速跑,最后平均配速是4分08秒,和去年最好成绩相比还是差了近10秒钟,看来得增加点儿无氧和力量训练了,习惯慢摇的我对无氧和力量训练真的是很难坚持完成训练计划,为了破三得努力了!
第四天依旧来了一场半马,速度没并没有之前那一次快,一是体感不是太好,二是前一天晚上没怎么休息好,三是最近跑的有点多不敢把配速提的太快,怕受伤,更多的原因是4分半的配速跑完不会太累,现在基本上稳定在4分半配速的舒适区,看来还得多跑间歇和节奏才行,不然很难在短期内提升配速了。
第五天依旧是一次恢复性慢跑,先来了一个五公时热身慢跑,平时跑步时不怎么喜欢做太多跑前热身,通常都是简单活动下身体,先来几公里慢跑全当热身了,之后又跑了两组间歇,平时很少跑间歇这次真的是硬顶下来的,强度有点儿大了,也可能是最近跑的过多,腿部明显有酸胀感,跑下来感觉自己的能力还是不足,跑步途中明显能感觉到右脚的立线不稳,右脚足弓塌陷问题每次在这种间歇跑中的表现就特别明显,右腿肌肉也明显要强于左腿,可一到关键时刻还是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最后的愣是把间歇跑给跑成了慢跑,看来五月破三的希望真的不太大了,只能希望剩下的一个月自己的水平可以完全恢复到去年的水平吧,那样破三还是很有机会的,希望一切顺利。
跑速度跑间歇个人还是习惯薄底跑鞋或脚感更直接的硬弹脚感,李宁飞电3Challenger和薄底跑鞋那种更加直接的反馈不同,也没有那种硬弹的脚感,却有一种韧弹的脚感,这种韧弹在28+公里的LSD长距离慢跑中后半段的表现尤为明显,这种韧弹的缓冲感脚能有效的减轻脚和腿疲劳。当然个人穿过的碳板跑鞋有限,所以没办法准确的来形容这种韧弹的脚感和其他碳板跑鞋到底有何不同。
收到李宁飞电3Challenger的第六天就碰上了大雪天,雪下的比较大实在没办法跑,就休跑了一天,合理的跑休结合才是跑的长久的秘诀,不然身体很容易产生厌跑情绪,我是习惯了每天早起,不跑步又睡不着还不如去跑,慢跑也算也成了我一种恢复方式,当然也是一种不合理的跑步方式,大家看了可别学我这样每天跑,很容易出现伤病的。
这次雪中跑也不得不让我对李宁飞电3Challenger进行第一次清洗,跑了没一公里鞋已经全湿了,鞋内的导水性能还是不错的,没有在鞋内形成大量积水,和我之前几次雨中跑步的经历相比,这次起码没有每次落地都会从鞋往外喷水的那种情况出现,跑后鞋子就成了下图左面这样了,跑了七次就成了这样,不得不对它进行清洗了,鞋子的速干性也非常的不错,跑后两个小时左右就全干了,下图是清洗前后的效果对比,从结果来说李宁飞电3Challenger的清洗还是比较方便的,可能是丝鞋面的缘故,洗后虽然没有新鞋时那么亮丽,可也没有残存过多的污迹,这一点要比工程网布鞋面要好很多。
个人慢跑习惯后跟先落地或全掌落地的跑法,像李宁飞电3Challenger这样的碳板鞋确实不大适合后脚掌跑法,虽然跑着很舒服,可后跟太软和立线不正的问题就出来了。这几天体验下来之后李宁飞电3Challenger更适合平时速度训练和比赛时穿着,慢跑穿真的是太浪费了。
之后的双穿李宁飞电3Challenger跑了两天,又用自己的飞影PB2.0、菁华13和啡速这三双竞训鞋替换着跑了几天,不同跑鞋不同时期穿着的感觉都会有所不同,像我刚穿啡速时感觉鞋底弹性十足,和碳板跑鞋相比,现在却完全感觉不出它的弹性。连续一周跑下来,对比下来这四双鞋在我心中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日常训练我会选菁华13和啡速,如果是比赛穿的话,我更偏向李宁飞电3Challenger这种韧弹的脚感,更重要的是在30公里之后,李宁飞电3Challenger的穿着体验更适合我,脚的舒适度也更好一些,而飞影PB2.0在20公里脚底筋膜就有紧绷感,到30公里之后脚心的那处灼热感就只能凭借毅力来对抗了,可飞影PB2.0的配速却是这四双鞋中最快的,如果是为了更舒服完赛的话我会选李宁飞电3Challenger,如果是想PB的话我应该会选飞影PB2.0。
从二百多公里的磨损度而言,李宁飞电3Challenger的寿命应当在1000公里往上,当然也可能是个人体重偏轻的缘故身高170cm体重58kg,平时自己跑废的鞋都是在1500公里以上的,像这类竞训鞋通常寿命会短一些,但从现在的磨损程度推断1000公里的使用寿命绝对不会有太大的问题,除非鞋底未磨穿鞋面先磨烂。
国产跑鞋这两年真的很火爆,各大品牌都相继推出专业级碳板跑鞋,有主打性价比的,有主打顶级跑鞋的,有主打大众碳板跑鞋的,呈现着一种百家争鸣之势,而在这众多跑鞋中又如何选择适合跑鞋却是每一个跑者都需要考虑的问题。个人买跑鞋通常不会买首发产品,第一售价太高,第二首发阶段口碑水分十足,李宁飞电3Challenger又是一次跑鞋的内卷这作,经历了三年压抑之后,马拉松比赛终于迎来了井喷式的爆发,各大国产品牌无疑都不愿放弃这次良机,真所谓老品牌深耕细作猛发力,新品牌初入跑圈显威能,谁家跑鞋更强大,跑友心中自有秤,那种动辄两三千的顶级跑鞋未必就适合自己,这种几百元的碳板跑鞋未必就不适合自己,适合自己的跑鞋就是最好的跑鞋,和价格真的没多大关系。
李宁飞电3Challenger几天穿下来,跑鞋对普通跑者的适应门槛并不是太高,只要不是初跑者,有一定跑步经验的跑友都是可以驾驭的,当然千人千脚不能一概而论,适合我的不一定就适合你,在我看来李宁飞电3Challenger就是一双没有毛病的平庸跑鞋,平庸也并非贬义之词,而是它各方面的表现都很均衡,没有突出的性能表现,更没有明显缺点,这样的定位让其适合的受众人群也更广,李宁飞电3Challenger这样非顶级非顶配的平庸跑鞋,和我们这样的大众跑者一样平庸却又不凡,多年的跑步经历也让像我这样的普通跑者认清了现实,跑步是需要天赋的,而坚持跑步却只需要喜欢就够了。
至今尚未穿过那种动辄两三千的顶级跑鞋,也不知道这类跑鞋对跑者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个人一直信奉的是实力胜过能力,没有相应的实力,再强的装备也不可能赋予你越级的能力,有实力的人就是穿十元的拖鞋也能破三,没实力的人就是给你李宁顶级竞速跑鞋李宁飞电3ULTRA也不一定能完赛,跑步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能一步一步脚印的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