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思并非大家印象中的国际大牌,而是来自东莞厚街的中国本土企业,2004年创立,依靠打擦边球的方式包装出高大上的品牌形象。
品牌争议
2011年,央视曝光假冒“洋品牌”达芬奇家居引发热议。这家企业将东莞生产的家居产品运到意大利再运回来,标价比原来涨了10倍。
10年后,这一品牌在市场上基本销声匿迹,但伪“洋品牌”的商业行为,却并没能完全杜绝,只是更加隐晦罢了。
渠道溢价
去年,经销、直营、直供、电商四大渠道的销售收入分别为30.51亿元、3.44亿元、3.86亿元、6.06亿元,占比分别为69.03%、7.79%、8.74%、13.71%。
斑马消费发现,公司产品在这四大渠道销售,价格差异巨大。
以公司核心品类床垫为例,2020年经销、直营、直供、电商渠道的平均单价分别为2021.65元、5898.55元、1243.33元、2749.54元,不同渠道当年的对应毛利率分别为56.77%、81.63%、47.28%、65.63%。测算后发现,上述渠道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或采购成本)差异并不大。
如果说经销渠道需要给下游合作商留足盈利空间,那么,为何直营门店和电商渠道的价格差异超过一倍?如果直供渠道批量采购是公司的底价,那么,其他渠道的溢价都是智商税吗?
公司在招股书中给出了最直接的原因:客户不同,直营渠道主要面向追求服务和沉浸式消费体验的中高端客户,电商渠道主要面向追求性价比的中端及年轻客户。
联合销售
家居本来就是极低频的消费品类,对于品牌来说,联售模式可以扩大单个用户的价值,同时节省企业的渠道成本。
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大的不确定性还是在产品上。
在直供渠道的助攻下,公司近年仍然逆势录得高增长。2018年-2020年及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88亿元、38.62亿元、44.52亿元、28.09亿元,归母净利润2.16亿元、3.33亿元、5.36亿元、3.2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