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研究报告(2019上半年)》发布
90后被骗概率高男性比女性更容易上当
90后被骗概率高、聊天机器人骗你没商量……昨日,在“守护者计划防范新型电信网络诈骗公益行动”上,《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研究报告(2019上半年)》(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对今年上半年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法的举报情况进行了盘点归总,并将这些诈骗分为了交易、兼职诈骗等十大诈骗类型。
此次活动由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指导,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厅、新闻办公室;公安部新闻宣传局、刑事侦查局,腾讯公司共同主办。
交易诈骗高居榜首
男性受害者是女性的近两倍
腾讯110通过对2019年上半年各种电信网络诈骗手法的举报情况进行盘点归类,聚类分析后,将这些电信网络诈骗分为了交易、兼职、交友、返利、低价利诱、金融信用、仿冒、色情、免费送、盗号等十大诈骗类型。
其中,交易、兼职、交友、返利诈骗合计占比超70%,免费送、盗号等少量存在。另外,在这些分类中,交易诈骗占到了39.6%,高居榜首。“交易诈骗主要是指在商品交易过程中或以提供非法业务为由,通过不发货、不付款或诱导扫描付款码、点击钓鱼链接等方式,实施诈骗。”
报告显示,在电信网络诈骗被害人性别比例分布上,男女比例分别为63%、37%,男性被骗人数量是女性的近两倍。在十大诈骗类型中,除返利、兼职和免费送诈骗外,其余的诈骗类型中,男性被害人均占比过半。
90后被骗概率高
中老年人被骗金额高
报告数据显示,18-28岁之间的被害人所占比例高达54%。90后是网络用户的主力军,同时也因社会经历有限,对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意识不足,而成为被骗概率最高的群体。
在年龄分布上,45岁以上被害人的人均受骗金额约为7000元,远远超过其他年龄段人群。而中等收入、经济自主的中老年人受骗比例更高。
你以为他是荐股大神
其实只是聊天机器人
如今人工智能开始用于智能搜索、自动驾驶、疾病诊断等领域。同时,因其相比人力更加稳定、高效、成本低廉,也开始被诈骗行为人用作实施犯罪、破坏网络秩序的工具。
由腾讯110提供的案例显示,诈骗行为人伪装成“荐股大师”,通过群控设备向目标人群发送推荐股票的消息。在将被害人诱骗入炒股群后,又通过群聊,诱使被害人缴纳高额会员费、购买软件,或进一步引入虚假交易平台。
而这些精心设计的聊天群中,除了被害人本人,其余鼓掌、点赞、鼓吹荐股佳绩的成员,实际上均为诈骗行为人以及经过“训练”的聊天机器人,以制造踊跃参与的假象,诱骗被害人投资。而利用这些群控群聊设备,单个诈骗行为人可同时向多个被害人实施诈骗。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罗薛梅实习生李彦烨罗薛梅
德化牛母岐层林尽染五彩斑斓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