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5.17内蒙古
在养伤期间,他说他的每一个小小的动作都会撕心裂肺地疼痛。
马未都
据世卫组织统计,每年大约有30%的65岁以上老人发生跌倒,每年30余万人因跌倒致死。我国每年约有4000万老人跌倒,其中40%~70%的跌倒伤害需要医治。
摔跤也会害死人!中老年人一旦骨折,死亡率可能高达50%!
下面这些安全误区很要命!
误区一:
老人摔倒急忙扶
以为“拍拍灰”就没事儿了
年轻人屁股着地摔倒,站起来拍拍灰就没事了,但老年人很有可能因此骨折,而有的老年人因为感觉迟钝并不能立刻意识到疼痛和骨折,匆忙起身可能加重损伤。
从头部开始转动,自上而下,觉得累就休息一会,直到转为爬行姿势(图1);
手部缓慢发力,用膝盖撑地,爬向一个坚固的椅子或家具(图2);
不要着急,感觉累就休息一下;把手放在椅子上,一次一只手(图3);
用椅子支撑自己,小腿抬起垂直于地面,脚平放在地上,另一条腿保持跪姿(图4);
双臂和双腿发力,慢慢起身站立,转身(图5);
坐在椅子上,在做其他事之前,先坐下来喘几分钟气(图6)。
再次提醒!
感觉剧烈腰痛时,千万不要乱动,因为腰椎骨折后随意活动,很可能造成骨折移位加重,严重时下肢可能瘫痪。
此时应尽快呼救,救人者也不能随意背抱伤者,应用硬板将伤者抬到医院,或拨打120,由专业医护人员救助。
误区二
选择保守治疗而不是手术
有一种骨折被称为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老人髋部骨折,这种骨折最为凶险。每年,有不少老人因为选择所谓的保守治疗而最终死于并发症。
髋部,也就是联结大腿和臀部的部位,可以说是人体上半身的“承重墙”,一旦这里骨折,就无法站立和行走,甚至连坐起来、翻身都很困难。
髋部骨折很少直接导致人死亡,它的凶险体现在后面的治疗中。
很多人对于见血的手术治疗有天然的抵触心理,特别是年纪较大的老人,会担心身体承受不住手术而选择保守治疗。但实际上,不做手术保守治疗,死亡风险远高于手术。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髋部骨折的保守治疗需要长期卧床,期间哪怕是翻身都会产生剧烈的疼痛,这样就容易导致4种可怕的并发症,成为老人活下去的阻碍。
泌尿系统感染:长期卧床后,排便排尿也得在床上进行,因此很难保持私处卫生,从而引发泌尿系统感染,长期感染可能会诱发菌血症要了患者的性命。
血栓:长期卧床会导致下肢肌肉萎缩,使得血液流速变慢,再加上很多老人患有三高,就容易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如果这些血栓不小心跑到心脏、肺或者大脑里,那就有致命的危险了。
褥疮:长期卧床会造成褥疮,别看褥疮一开始只有很小一块,但如果不细心照顾往往难以愈合,等越来越大时就容易因为创面感染导致死亡。
所以,如果在老人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尽量用手术治疗代替保守治疗。
误区三:
摔倒姿势错误,加重伤害
摔倒时用手撑地,损伤的往往是腕关节,顶多导致尺骨远端或桡骨远端骨折。
优势:手臂骨折在护理上不需要卧床,康复训练容易做,不会发生致命的并发症。
近年来,荷兰正在推广一项课程,教老人如何正确地摔倒。中国老人也要可以训练下意识摔倒的反应,用正确的姿势将伤害降到最低。
误区四:
忽视6个易摔倒的关键时刻
1、起夜时
建议
·最好在老人手边安置一个夜灯,起夜时先坐一会,等适应照明亮度后再起步;
·将房间过道的杂物清除,有条件的话,卫生间最好装个扶手、铺个防滑垫。
2、洗澡时
夏日洗澡频率增加,浴室湿滑,老人行动力下降,如果浴室空间较小,再加上平衡能力较差,很容易摔倒。
·注意在浴室铺设防滑瓷砖、防滑垫等;
·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洗澡不宜太长,浴室门不要反锁;
·可以带个防滑小板凳,坐着洗既省体力,又不用担心摔倒。
3、坐扶梯时
年纪大有时肢体会不听使唤,乘扶梯时掌握不好节奏,即使扶着扶手,也可能站立不稳。
·尽量选择乘直梯,如果只能选扶梯,应保持双脚等肩、分开站立的姿势,抓紧扶手。
·去超市购物时,尽量不要使用购物车,免去推车乘扶梯带来的风险。
4、上下车时
·尽量避开上下班高峰时段乘车,最好可以有家人陪伴共同出行;
·等候时不要一直坐着或站着,可在原地多活动活动关节;·腿脚不灵活的,外出最好随身拿一根带板凳的折叠拐杖。
5、起床时
清晨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血压、血糖等指标可能不稳定,易令人产生头晕、头痛、眼花、胸闷等症状。
睁眼后先在床上躺一会,然后慢慢起身、放缓节奏,伸个懒腰,这样可防止脑缺血引起的摔倒。
误区五:
以为居家生活就很安全
不知道还有这些安全隐患
楼道通道:确保无障碍
问题①
楼道/楼梯上是否有纸盒、鞋子等杂物?
不要在楼道口、门口堆放东西。
问题②
楼梯是否有破裂或者不平?
要修好破损的楼梯。
问题③
楼梯处是否有电灯?
安装明亮的楼梯照明灯,有容易触及的楼梯灯开关。
问题④
楼梯扶手是否松动?是否只有一侧有扶手?
加固松动的扶手,确保走路靠着有扶手的一侧。
家中通道:保持通畅
地毯或地垫是否平整、不容易滑动?
使用平整、防滑、无破损的地毯/地垫。
过道上有堆放杂物吗?
要清理过道上的杂物,保持过道整洁。
养宠物的家庭,是否做好相应的保护/提醒措施?
家中若有宠物,可考虑给宠物戴上响铃。
进门如需换鞋,鞋柜旁是否有供换鞋时使用的座椅?
鞋柜旁放置高度适宜的座椅,供换鞋用。
客厅:家具配置恰当
照明是否充足?
保证有充足的照明。
取物是否需要登高?
常用物品应放在适宜的高度,避免使用梯子;如必须使用,使用有防滑胶套的梯子,并有人在旁保护。
沙发高度和软硬度是否适合起身?
使用适宜老人起居的沙发,避免太软或太低。
常用椅子有无扶手
使用有扶手的椅子。
问题⑤
优化家具摆放位置和电线走向,避免行走时被绊倒。
问题⑥
地面是否防滑?
使用防滑材质的地面。
问题⑦
地面是否干燥?
保持地面干燥,及时擦拭水/油渍。
卧室:注意灯具和家具
床边的灯是否可以伸手摸到?
将灯放在床边伸手可以碰到的地方。
床到卫生间的过道是否昏暗?
安一盏小夜灯,亮度能够看清过道。
床边有无杂物影响上下床?
保持卧室地面整洁,不要随意摆放物品。
床的高度是否适合上下床?
床的适宜高度:以老人坐在床上时,脚刚好能接触地面为佳。
卫生间:摔跤事故高发区域,重点注意防滑
地面是否平整,排水通畅?
修整地面,保持排水通畅。
马桶/浴缸/淋浴房旁是否有扶手?
在此处安装扶手;建议淋浴时使用坐凳,以便及时坐下休息。
浴缸/淋浴房是否使用防滑垫?
应使用防滑垫或防滑条。
洗漱用品取用是否方便?
洗漱用品放置在方便取用的高度和位置。
厨房:注意物品摆放,即使清洁打扫
排风设备和窗户通风是否良好?
做饭时保持良好的通风。
经常使用的东西是否放在高度合适的位置?
整理厨房,将常用厨房用具和调味品放置在较低的、方便取用的高度和位置。
是否需要踩凳子登高取东西?
使用专门的梯凳(防滑固定带扶手),不要使用椅子登高取物。
及时将溅在地上的水或油擦干,避免地面油滑。
阳台:警惕跌倒坠落
阳台是否封闭或有雨棚,下雨不易进水?
封闭阳台或安装雨棚;下雨天尽量不去阳台、或擦干雨水后再去阳台。
阳台上是否整洁,没有堆杂物?
及时整理阳台杂物。
阳台栏杆高度是否高于腰部?
加高阳台栏杆,高度要高过腰部。
及时擦干阳台地面的水。
铺设防滑地砖或放置防滑垫。
拖鞋:舒适合脚防滑
拖鞋的重量如何?
穿在脚上,分量应感觉适中,不会太累脚。
拖鞋穿着起来是否柔软舒适?
过硬的拖鞋,穿起来很咯脚,应挑选稍柔软些的。
拖鞋大小怎么样?
防滑拖鞋不能买太宽松的,应选择跟脚的,以刚刚塞满为宜。
鞋底是否有防滑花纹且具有一定的抓地力?
拖鞋要具有一定的抓地力,且鞋底花纹比较深,防滑效果才好。
鞋底是否有一定厚度?
厚薄适中为宜。上了年纪的老人,脚底肌肉萎缩,会变得干瘪一些。如果鞋底太薄,会容易硌得脚疼;而太厚则容易出现磨脚的情况。
拖鞋的保暖透气性怎么样?
年纪大了,末梢血液循环较差,保温性能也会下降。即使是天气较热,也建议老人选择柔软、鞋底有一定厚度的拖鞋,能隔离寒气。另外,透气、漏水性也要好,能让脚面干爽,防止摔倒,抑制细菌增生产生脚气。
常练这七个动作
促平衡,防摔跤
第一招
原地高抬腿
操作要点
匀速缓慢地抬腿,感受肌肉的发力,否则就达不到增强平衡能力的效果哦!
第二招
剪刀腿
腿从侧面抬起,注意脚尖要向前。另外,做动作时上身最好挺直,不能有大幅度的摇晃。
第三招
不倒翁
手扶着椅背,将身体重心在脚后跟与脚尖之间反复转移。后移时,脚尖起翘;前置时,踮起脚后跟。整个动作匀速、有节奏地进行。
第四招
凌波微步
脚尖贴着脚后跟走路,注意保持身体平衡,并尽量做到能走一条直线,就像杂技表演中“走钢丝”一般行走。
第五招
蜻蜓点水
圆片是由防滑垫剪出来的,目的在于增加摩擦力。圆片之间距离越近,难度越低,越远则越大。可以先借助拐杖;若熟练动作后不借助拐杖了,则需要注意安全。
第六招
步步高升
脚掌要完全踩在矮凳上,千万不能只把前半个脚掌放在凳上,会很容易滑倒。如果家里的台阶两边都有扶梯,老人也可以扶着两边的扶梯做这个动作。当身体习惯了这样抬腿的高度后,爬楼梯就不容易摔倒了!
第七招
金鸡独立
单腿站立后要注意闭眼,此动作难度较大,练习时最好有人在旁边虚扶一下。晚上边刷牙边练习,是个一举两得的好方式!
注意:
仔细看图,不难发现,在做每一个动作的过程中,几乎都会扶椅背或是拄拐杖。
阿姨爷叔在锻炼时也要小心,两边都要扶着较稳固的支撑物。动作熟练之后,可以尝试“只扶一边”或“两边都不扶”,但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要在练习保持平衡的时候摔倒,那可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