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6日护理学院第十六季“星光讲堂”项目于勤园7号楼403成功举办
活动简介
星光计划是一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竞赛活动。旨在鼓励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勇于创新,敢于创业,从而建立我校推动创新创业,促进学科竞赛的长效机制。“星光讲堂”则是检查“星光计划”项目、“新苗计划”项目进展情况所开展的学生科研报告会。报告会上,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进行报告和答辩,通过答辩为项目结题。本次星光讲堂诚挚邀请了褚晶晶老师,黄德钦老师和邱若琳老师对护理学院的科研项目进行评审。
研究成果汇报
《茄尼醇在制备预防、治疗或缓解慢性疼痛药物中的应用》
项目组以小鼠为实验对象,通过机械痛和热痛实验来测小鼠缩足反应的阈值和潜伏期,通过高架和旷场实验来检测小鼠的焦虑样行为,并取脊髓进行免疫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染色实验。通过这一系列实验,发现茄尼醇可能通过抑制脊髓胶质细胞介导的促炎性细胞因子而减轻CFA诱导的慢性慢性炎性疼痛和焦虑样行为。
《未创人力——更懂中国的人力资源专家》
邱力波团队致力于做更懂农民工价值提升的人力资源专家,项目组从现在农民工就业难的现实背景出发,提供全球领先的人力资源整体供应服务方案。
项目组从招聘渠道,培训与管理体系,关怀体系三方面出发解决农民工与企业信息不对等的情况,无偿提供多维度技能培训,以5大需求层次,21大纬度来助力员工自我价值实现。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现实效应双丰收。
《积极老龄化背景下代际沟通感知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
凌培团队以我国老年人抑郁症的总体占比率高为研究背景,提出心理健康作为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的的重要组成成分不容忽视。
项目组通过涵盖听觉、视觉、运动、言语反应、交流,唤醒度的GRS-R量表来进行评定。研究方案上从研究设计出发,分为确定方案和现场调研两条路,最终在此基础上,探讨外周感觉刺激促醒疗效,转向仰卧位通气垫的研发。仰卧位通气垫是指改变作者体位,在机械通气过程中改善患者状态的一种治疗手段。项目组设计的仰卧位通气垫可以切实帮助患者,并获得专利。
《浙江省城乡老年人衰弱比较》
夏玮涛团队考虑城乡差异,从多维度筛查视角出发,基于浙江省1201名老年人衰弱现状,分析老年人衰弱影响因素的城乡差异。
项目组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来探究,最终结果显示农村老年人衰弱发生率高于城市老年人。提出应制定干预措施提高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养成规律饮食的习惯,并结合衰弱水平影响因素的城乡差异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健康改善计划,延缓衰弱的发生。
《居家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预防知信行问卷的编制及应用》
《临床护士疼痛护理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及疼痛护理胜任力初步调查报告》
陈思亦团队从护士角度出发,分析护士作为患者入院后的直接接触对象,在疼痛评估、病情监测等方面评估和规范临床护士能力。
项目组通过专题小组讨论,便利抽样法等研究方法来探究,最终得出结论显示临床护士疼痛护理胜任力水平尚不理想的,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总结得分排序前3位是评估疼痛部位、遵医嘱正确给药、评估疼痛的强度。
《群际接触对改善护理本科生老化刻板印象的干预研究》
姚秋怡团队从群际接触视角出发,通过半结构式访谈、问卷调查和单类内隐联想实验了解护理本科生的老化刻板印象现状并探讨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群际接触理论的干预方案并验证其效果,为改进院校老年护理学教学模式,巩固老年护理人才队伍,提升老年照护质量等提供参考依据。
护理本科生的外显老化刻板印象偏积极,但更能反映真实性的内隐老化刻板印象呈现消极;影响因素有老年志愿活动经历、家中代际关系、群际焦虑水平、接触经历等;该干预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护理本科生的消极老化刻板印象,降低群际焦虑,提高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意愿,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体力活动的作用路径分析及久坐行为模式的分类研究》
项目组采用前瞻性调查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时限性自我调节理论的整合理论模型,收集了冠心病患者体力活动及久坐行为的真实数据,并利用结构方程进行探索该人群体力活动的作用路径,利用聚类分析探索该人群的久坐行为模式,为后期的干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数据,奠定了基础。
《健康老龄化视角下非接触式多功能智能床系统应用研究》
《实习护生道德困境、道德勇气与道德弹性的关系研究》
魏嘉祎团队思考护生道德困境,道德勇气与道德弹性的现实问题,着重突出护理伦理,以期为护理伦理教育提出新的方向。
《COVID-19大流行对社区高血压老年人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调查报告》
王慧敏团队以我国高血压高发的现状为研究背景,结合当年新冠大流行阻碍人们外出运动的实际情况,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人在此实际情况下的所受的影响。
项目组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得大量样本。在调查工具上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年体力活动问卷等多种调查工具结合。合理运用代谢当量作为一个判断标准,对老年人的活动量进行分析,发现老年高血压病人在新冠流行期间运动量减少。最后对自身不足之处进行弥补。
《分娩创伤事件的重复暴露对助产士疼痛共情及共情疲劳的影响》
《短阵快速脉冲刺激(TBS)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刘兆宇团队首先介绍了抑郁症的流行病学及治疗现状,指出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等特点,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和经济损失,但目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人际心理治疗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效果研究》
《流动老年人健康状况与健康需求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基于恐惧回避模型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恐惧和身体活动及生存质量的随访研究》
项目组对运动恐惧,身体活动,生存质量等概念进行定义,结合中介效应及Bootstrap分析的标准化结果。后以运动恐惧为切入点,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的对策。最终得出结论并提出展望:扩大研究对象范围,各因素之间的效应变化。
《社区医务人员HPV疫苗推荐行为意愿影响因素探究》
项目组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面对面访谈和线上访谈收集资料,经过分析共提炼出三个主题和八个亚主题,得出社会医务人员推荐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从各层面提出提高社区医务人员HPV疫苗推荐行为意愿的建议。
《护生道德敏感性及培养策略的研究进展》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家庭照顾者负担和病耻感情况研究》
项目组提出目前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提高,父母易产生失衡的身心状态,这种失衡又加重青少年抑郁,造成恶性循环。推测为心理现状认知偏差,照顾者存在负面情绪,从而在心理影响因素和生理因素造成变化。最终提出对青年抑郁症照顾者的展望。
《基于精准分类,意识障碍患者限制生命维持治疗的伦理问题研究》
李美琦团队从现实伦理的实际问题出发,认真分析考虑了意识障碍患者限制生命维持治疗的伦理问题。
项目组将患者分类,分类不同,预后不同。针对两种不同的病患。对于是否撤销治疗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在方法上采取回收调查问卷等方法,从医疗工作者,非医疗工作者不同的角度分析,最终根据自身数据提出了想法与建议。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视角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素养支持性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吴怡雪团队提出了家庭医生在中国并不流行的现状,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视角观察基层医疗体系。
项目组发现目前存在着公众健康素养不足,支持性环境缺乏等方面的因素。在研究方法上采用文献分析,半结构式分析法等。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在医疗机构,员工主导等不同方面形成综合评价模型,最终运用到实际。
《产妇居家盆底肌锻炼依从性问卷的编制及其初步应用》
孙悦团队研究背景从当前大部分产妇产妇盆底肌功能出现问题的实际问题出发,提出盆底肌修复锻炼。
项目组对PFMT(盆底肌锻炼)进行简介,着重强调依从性对其发挥作用至关重要。从能力,动机,机会,行为理论等方面出发,运用COM-B进行分析,采用目的抽样法,专家咨询法等方法,分析意见集中程度和意见协调程度,绘制探索性因子分析ROC曲线,最终得出结论是依从性总体整体水平较低。
《一种新型回肠造口袋的应用》
《卵巢癌患者家庭照顾者角色过渡体验及影响因素分析》
教师点评
观众感悟
本次星光讲堂答辩项目诸多,涵盖护理学院本科生与研究生的科研项目,相信各位负责人完善详细的讲解以及各位老师一针见血的提问,会引领更多对科研感兴趣的同学走上科研之路。
最后
感谢各位负责人精彩的展示,老师专业的评审,也感谢工作人员为本次答辩的辛勤付出和认真倾听的观众,本次星光讲堂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