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病情趋于加重,否认难以维持,病人常表现为生气与激怒,因此经常抱怨甚至斥责家属和医护人员。处于此期的病人充满怨恨与嫉妒的心理。
护理要点:①精神鼓励,帮助病人维持精神和情绪的完整性,使病人形态上的疾病转变为乐观的健康。②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与病人交谈时语言要带有鼓舞性,要充满坚定的信心,使病人相信有医术高明的医生,采取新的有效疗法,暂时的不幸很快就回过去,从而获得较大的期待效果。
3协议期
此期的心理反应对病人是有利落的,因为他能配合治疗并试图延长生命。
4抑郁期
随着病情的进展,病人清楚的看到自己正接近死亡,任何努力都无济于事,因此表现出明显的抑郁和深深的悲哀,产生很强的失落感,出现悲伤、退缩、情绪低落、沉默、哭泣等,甚至有轻生的念头。
护理要点:①尽量允许家属陪伴,安排自己喜爱的人陪伴。②尽可能满足病人的需要,并加强安全保护,预防病人的自杀倾向。
5接受期
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200万人,占总人口的16.1%。人口老龄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养老负担。那么,医院在应对老龄化问题上,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本期,我们请到了北京老年医院院长陈峥,请他来为大家谈一下医院在解决养老问题中的作用。
为什么要成立老年医院
每天早上,不难见到各大医院窗口前老年人排队挂号的身影。很多人不太了解,老年人看病,需要到专门的老年科或者老年医院吗?为什么要成立老年医院呢?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后,老龄化问题再一次得到重视。2001年,北京市政府将北京胸科医院改名为北京老年医院。后来,在北京逐渐形成了以北京老年医院为龙头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据陈院长介绍,发展老年医院,首先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过去,“人活七十古来稀”,老人可能会因为突发心梗、中风,就突然离世。但现在,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治好疾病不再是问题。问题是疾病治愈以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往往难以得到保障。
“一个年轻人去做个支架、接个骨头,做完后可能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如果一个老人去做这种手术,过程中就可能会出现很多并发症。”陈院长说,人老后,体衰多病是最大的特点。有些老人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见,吃饭也吃不下,身体逐渐衰弱,平时只能卧床。一旦得一次流感,或者一次拉肚子,很可能就面临生命危险。老年人的抵抗力、全身体能储备都在下降,这就造成在医学模式上,像过去传统的心脏、呼吸、血液分科这样的单科医疗,很难满足老人需求。
还有的老人,不想给子女造成医疗费用上的负担,于是便久拖不治。老人受心理因素、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影响都很大。“一是多病,二是功能下降,三是受社会环境因素影响大,这是老年医学面临的最主要特点。”
据了解,现在国外有中期医疗和长期医疗的概念。所谓中期医疗就是急性病后的功能康复,而长期医疗指的是对于彻底失能的老人提供医疗和生活照护全方位支持。“中期和长期都是针对老人的特殊性提出的,而这方面目前我们提的还不够多。”陈院长说。
另外,还有一种叫做末期医疗,也就是临终关怀,即如何让老人有尊严地、没有痛苦地离去。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在家庭中实施临终关怀的比例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金标准。陈院长说,国外对于中期、长期、末期医疗这三个理念,无论在服务内容和机构设置上,发展得都非常快。
老年医院里都有些什么
那么,老年医院在医疗服务或功能设置上,和一般综合医院相比,有何区别呢?
一般的综合医院,是以一个器官或系统的发病、治愈过程来设计的,比如心脏科、呼吸科等。“在我们医院,有一部分科室是按照综合医院设置的,但是内涵上又有区别。”陈院长说,老人最主要的特点是多病、功能下降和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在治疗模式,医院采取了多学科的模式。除了常规的医生,还有康复、心理、营养、药学等各个专业的医护人员共同参与。此外,还有社会工作者,专门负责处理老人医疗以外的事务,比如家庭、子女、医保、付费等问题。
另外,随着老年人的功能下降,他们的健康状况难以依靠传统的诊断手段来评估。老年医院开展了功能评估,包括对老人的生活能力、认知状况、社会心理环境、医疗费用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从而评价出老人整体的状况。
“在老年特色科室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努力。比如我们有老年痴呆病房,收治的老人多是失智状态,有人表现平静,有人表现狂躁,同时很多病人合并心脏病、肾病、中风等多种躯体病症。这种情况就涉及到多病的治疗。”
此外,医院还设有老年康复科,“包括心脏的康复、肺康复,还有中风康复、认知训练、骨关节术后等的康复。”
在门诊,医院设有疼痛门诊、失智(包括记忆减退、痴呆等)门诊、失禁门诊、跌倒门诊等针对老年人的特点设置的门诊。另外,医院还在尝试建立专门的长期照护病房。
在配套设施上,医院还有一些针对老年人特点设计的、人性化的细节。
“WTO提出了一个叫做‘老年友善医院’的概念,我们正在逐步实现这个理念。”陈院长说,由于老人的一些特殊需求,在老年医院的建设上,不光要有无障碍设施,还有人文、伦理,包括沟通和特殊的老年风险防范等一些措施。
比如,在医院病房里,每个老人都有一个独立的空间。病房楼的45度角十字型设计,让每一个床位都能照射到阳光。床位是按照放射状摆放的,这样便于医生和护士可以同时看到四个点,病人有什么情况都能及时看得到。病人去卫生间是直线距离也是最短的。
此外,卫生间里不设淋浴,这是为了防止老人摔倒和意外发生。老人可以被送到洗澡间,那里有进口的洗澡机。为了老人坐立方便,卫生间里马桶设置得比较高,并配有洁身器。“考虑到一部分失能老人,在床上排便是很难受的,但是自己又动不了,我们在特殊病房还设有吊轨。这样可以通过吊轨将他们送到卫生间。”陈院长介绍说,在这些细节的设计上,一方面要满足老人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考虑降低护士的劳动强度。
此外,每个病人还配有一个平板电视,电视上会播放一些健康教育的内容,也有点餐、叫护工等多种功能。医院的医护人员对于病人的称呼也很注意。“我们护理部曾专门讨论过管老人叫什么,有人说叫‘老张’‘老李’,有人说叫‘叔叔’‘阿姨’,最后我们还是觉得叫‘爷爷’‘奶奶’比较好。我们的护士小姑娘差不多二三十岁,老人一般是七八十岁,病人也反映这样的称呼特别亲切。”陈院长欣慰地说。
医院能为养老做些什么
那么,在整个社会的养老体系中,医院应该扮演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呢?现在都在谈医养结合,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结合?
陈峥介绍,根据功能状况,养老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安养、养护、护理。“所谓第一类,安养,是针对功能健全的老人而言的。”陈峥说,这部分老人可能只是由于丧偶,或是子女在国外,无人照看。“养老院接收的主要就是这类病人,主要是让老人有事可干,比如一起打打牌,照顾他们洗澡吃饭等。”至于看病,只需定期坐班车去医院就诊,或是医生来巡诊。
“第二类,养护。这部分是针对半失能老人,这才是我们医养结合的要点。比如偏瘫病人、痴呆病人等,对他们的照护往往是养老院和居家比较棘手的、或是不太擅长的。”
“真正的医养结合的概念,是在老人失能或半失能以后,这时候医疗要介入。不论在家里还是医院,老人既需要生活照护,又需要做共病管理和功能康复,那么谁来做?这才是真正的医养结合的切入点和交叉点。”
那么,老年医院发展到现在,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呢?
“这么多年来,国家对我们一直很支持。老龄化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只要我们医院提出想法,政府都会全力配合、投资去解决。所以我们医院发展也很快,从急性期治疗、康复医学,到长期医疗、末期医疗,发展都比较快。在设施建设、设备投入等方面,政府也都非常关心。”
【关键词】肺性脑病;观察;护理
肺性脑病是呼吸衰竭所引起的高碳血症、低氧血症、酸碱平衡失调及脑组织pH下降等一系列内环境紊乱的脑部综合征,是肺心症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上除呼吸衰竭征象外,突出表现为脑机能不全的神经精神症状,常伴有不同的多脏器损害。此病发病后进展较快,由于病人出现意识障碍和神经症状,故必须密切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我科于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护理68例肺性脑病病人,我们加强了肺性脑病的护理,对降低死亡率做了一定的努力,采取了如下护理措施。
1、一般资料
本组68例中男27例,女41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8岁;有肺心病病史者68例,有支气管哮喘者5例,无病史、突发者1例。病程最长37年;临床出现意识障碍、表情淡漠、嗜睡32例,精神异常或兴奋多语8例;浅昏迷19例,中度昏迷10例,深昏迷2例,病人出现内出血或休克6例,伴有多脏器官衰竭9例。经过治疗护理后死亡12例,病死率23.89%,好转治愈率76.01%。
2、诱因
呼吸道感染加重46例,占67.65%、心功能不全12例,占17.65%,大量利尿剂应用6例,占8.82%,不合理氧疗2例,占2.94%,不适应使用镇静剂药2例,占2.94%。
3、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用内科治疗的方法,持续低流量、低浓度给氧,解痉平喘、止咳、祛痰、控制感染、改善通气;综合排痰;纠正电解质紊乱;注意保暖;加强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对昏迷或嗜睡者加用纳洛酮或醒脑静微泵维持治疗、呼吸抑制明显时采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4、结果
本组68例患者中,59例经抢救后好转,9例死亡。其中3例死于呼衰,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
5、病情观察
5.1意识改变的观察。若发现病人表情淡漠、意识障碍、嗜睡、甚至昏迷等抑制症状,说明C02潴留;若发现病人头痛、失眠、谵语、躁动、烦躁不安、抽搐等兴奋症状,说明缺氧或碱中毒。意识的改变多在夜间加重,因此夜班护士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6、护理要点
6.1保持呼吸道通畅病人应侧卧、头转向一侧,使口腔分泌物和呕吐物容易流出,以防流入呼吸道发生窒息或吸人性肺炎,喉头分泌物应用吸痰器吸出,如有舌后坠者要用舌钳抽出。
6.2给予氧气吸入持续低流量吸氧,一般1~2L/min,再给氧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呼吸状况的改善,及时调节氧气的浓度,此外还须保持吸氧管的通畅,及时更换。
6.3对症护理解除支气管痉挛,常用氨茶碱,此药在静脉注射时速度宜慢、血压下降等情况。对于呼吸减弱,使用呼吸兴奋剂应注意速度,每分钟以不超过40滴为宜。在减轻脑部症状,治疗脑水肿时,应用20%甘露醇,应快速静脉滴注。
6.4口腔护理昏迷病人常张口呼吸,应注意口腔护理。用棉球浸生理盐水清洗口腔后,再用湿纱布二层于口唇部可湿润吸入的空气,保护口腔和呼吸道粘膜。
6.5其他措施眼睑不能闭合者可涂眼膏,并用浸湿生理盐水的纱布覆盖以保护角膜;做好皮肤护理,以防止褥疮发生;使用热水袋保温时应避免烫伤;有尿失禁可用留置导尿,并定时作膀胱冲洗,以防泌尿道感染;有便秘者可用肥皂水灌肠。
6.6饮食与营养给低盐、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饮食,可进食尽量鼓励自己进食,注意饮食习惯及色、香、味方面的调配;不能进食者,可通过胃管鼻饲或静脉输入高营养液体,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康复。
??医院医生实习心得体会
??刚到科里时候很无措、很陌生,后来在老师的带领下渐渐的熟悉了这个环境熟悉了工作流程,就开始仔细观看老师的操作,在王老师带领下我学会了静脉输液、肌肉注射、皮试、抽取动脉血气等操作,还学会了使用输液泵、微泵、心电图机等仪器,这些让我受益匪浅,真正把书本的知识应用于临床,还掌握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开始实习的第一个星期,遇见一个褥疮组织坏死期的患者,坏死面积非常大而且很深,深达骨面,每天王老师带着我一起去换药,看着王老师认真仔细的将坏死组织清除消毒上药,看着患者的伤口一天天长好,那时候真的能到护理工作的重要,面对患者家属的感激,一股成就感自豪感油然而生。俗谚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我对今后从事护理这一行业的信心更加坚定!我希望自己以后能做到像王老师那样无私,真正站到病人的角度为他们考虑,为他们减轻病痛,给他们送去一个微笑,一片温暖!也只有你真心为患者,患者才会给你一颗真心,护患关系才会更融洽!将护理服务作为一个理念进行到底是我对自己最高的要求,更是今后自己努力的方向!
??我在呼吸内科的这一个月不是科里最忙的时候,所以老师有机会耐心的传授她们的经验给我,手把手的教我,这是很重要的。在这里特别感谢王玲老师和汪蒙老师,手把手的教作要点并说出我的不足之处,给我改正的机会。有一次给病人肌肉注射胃复安,自己的手法错的很厉害给病人增加了疼痛,王老师十分生气,回来时狠狠的批评了我,让我回去好好练一练。这样的操作上的不足还有很多,今后会努力改正,提高操作水平,这是做好一个护士最基本的功课。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也可以向王老师那样对什么样的血管都可以打上,而且一针见血不增加病人第二针的痛苦。真的好崇拜王老师啊!
??在呼吸科感受最深的感受是老师们团结协作,相互帮助的团结精神,老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需要我们去学习继承,科室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和谐,氛围也很好,为我们实习生考虑了很多,谢谢护士长、朱慧老师为我们的学习创造提供的机会,所有的一切都是十分感谢!
??青霉素皮试液的配置在医院很常见,病人刚入院的时候就要知道他是否对青霉素过敏,方便以后用药,但最重要的是为了病人的安全。前几次都是看老师操作,老师一步步耐心的教我,下班了自己也看了书,把配置的过程一一记下来。轮到自己操作的时候,刚开始很紧张,生怕抽不对剂量,1ml的注射器也不容易操作,经常有空气出现,又很费劲的摇匀。练习了很多次之后,虽不是特别的熟练,但不像刚开始那么费劲了,操作也更规范了。相信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会做的更好。
??随着春回大地,枯木逢春让这个寂静的世界重新回归到了生气。而白衣天使的降临更让这个世界多了一份纯洁,犹如锦上添花。走在田间,油菜花正开的茂盛。看,金灿灿的花朵在奔放、在呼喊、好像是再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听,忙着采花蜜的昆虫嗡嗡的作响,好像是在说健康、健康。辛苦的劳作,只要有付出就会有回报的。这些景象使到处都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岚山满园的盛开,随处可见娇滴滴的露珠与花叶为伍,微风拂来好像是一个窈窕淑女在荡秋千;桃花的粉绿是让人沉醉的,犹如一个小女子羞答答滴!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9级、2010级护理硕士研究生共19人,均为女性,年龄23~36岁,平均(26.63±3.83)岁。其中,应届毕业生入学者11人,有工作经历者8人;研一学生10人,研二学生9人;专业学位5人,科学学位14人。
1.2实施方法
围绕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按照课程开发程序,首先进行情景分析,进一步明确学院研究生教育理念、学生需求和定位、师资资源和条件;运用专家咨询法构建《临床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实施方案,确定应用Seminar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完成教学大纲和资料讲义的编写;经过教学设计、集体备课等环节,最终应用和实践。
1.2.1教学目标
1.2.2教学内容和安排
1.2.3教学过程
1.2.5课程评价
自行设计研讨课程的评价反馈表,学生的反馈意见按Linkert5分评分法表达,以1~5分分别表示“强烈反对”、“反对”、“一般”、“同意”、“非常同意”;对研讨学习的自我评价以5分表示“优秀”,4分表示“良好”,3分表示“中等”,2分表示“及格”,1分表示“差”;另设开放性问题收集意见和建议。每次课堂研讨结束,学生填写课程反馈表,指导老师汇总意见后阶段性反馈给学生,并结合开放性问题反馈的结果进行跟进和改进。
2结果
2.1课程成绩
课程考核中学生完成6个案例研究,分别以角色扮演、焦点访谈、循证查房等形式汇报演示,总的案例评分为(87.01±4.54)分。结合主题报告及课堂研讨的评价,课程总成绩评分为(89.81±2.58)分。
2.2课程评价
学生对研讨课程的总体评价反馈是积极的,各条目评分均在4分以上;自我评价学习效果为(3.89±0.12)分,介于中等和良好之间(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