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我昨天跟大家聊过「小时候撞见父母XXOO」和「被孩子撞见XXOO该怎么办」的话题吗?没想到勾起了那么多妈妈们对性教育中尴尬场景的讨论,这让我想起之前在知乎也看过的一篇帖子,是讲孩子撞见爸爸妈妈XXOO,是什么体验。
我综合了妈妈们的一些爆料,关于自己小时候目睹父母XXOO的场景,或者自己经历过的各种“性教育糗事”,你看看里面有没有你童年的影子?
有童年阴影
发现过我爸电脑里的毛片,以及有一次他在打飞机,那种喘息声我到现在还记得,觉得恶心,之后不知不觉看我爸的眼神都有点不一样了。
四五年级的时候,我在我家厕所抽屉里发现一个东西,小纸钱似的。我就用我有限的知识按照说明做了。现在我才知道那东西叫验孕棒!想起来好有阴影。
有阴影!!!有动静!!装睡着!!
以前他们ooxx的时候我在上面骑马,现在想起来简直丧心病狂。
什么都不知道,就做傻事了
小的时候一次去朋友家玩,在她爸妈的床头柜里翻出了TT,当时不知道是什么,以为是气球,还说:你爸妈真小气,有气球都藏起来不给我们玩。结果就拿了好几个装水拿去街上玩了-_-#
幼儿园的时候偷了我妈的避孕药,带到幼儿园装模作样地对老师说我生病了要吃药,老师问我吃什么药,我特别高大上地将避孕药在老师面前一晃,紧接着我就被一群老师制服,晚上回家被揍了一顿。
感觉都是被骗大的
发现过爸妈的A片,小时候还是黑色一大盒那种,我闹着要看,我妈欺骗我说是医学解剖(我爸妈是医生)。
小学时翻出他们的TT,麻麻告诉我是气球。我问她要一个玩,她不给我,哭死。
没有看到过现场,但是看到过TT。
当时很天真的拿来问爸爸这是做什么的。
爸爸说是吐痰的,我以为是晚上睡着了用那个方便。
直到长大了,我才发现爸爸没有骗我…
长大后才能理解
小学的时候撞见过,当时什么都不懂…转身就走,其实我真的没看到什么,就看到白花花白花花的一片啊一片……
后来想想觉得挺恶心的,等再大一点又觉得挺正常的,谁没个性生活啊…我现在还经常从我爸妈衣柜里翻出避孕套呢。
小时候一直撞见我爸妈,现在我妈一直撞见我和我男朋友o(╯□╰)o
(以上留言摘自萌芽社群和知乎)
好笑归好笑啊,我还是希望大家看我写XXOO的那篇答疑不是因为标题,或者仅仅是猎奇的心态,而是真的能重视起孩子的性教育来。
前天,有个朋友告诉我,她家女儿(5岁)不知道从哪里知道男生是有阴茎的,有天她回到家,就伸手去摸爸爸的裤裆,问:爸爸,你这里是什么啊?朋友老公当时脸马上就红了,然后一阵语塞,回避了女儿的问题。
朋友马上网购了两本性教育的绘本《乳房的故事》《小鸡鸡的故事》,她老公看到的第一反应,是生气地说,你怎么可以给孩子看这样的东西!朋友觉得百口难辩,她问我,有没有办法先解决我老公的“性耻感”?
朋友老公的反应,其实很常见,这也是很多人对性教育的态度。每当谈到性,我们设防,我们羞耻,然后我们走开。我们的父母如此,如今又原封不动地转移到了我们孩子的性教育上,我们的回应依旧如此。
我认识一些从事儿童性教育的工作者,当我问他们,你们自己是怎么改变原有的对待性的看法的,是在做性教育的过程中才逐渐脱敏的吗?
他们都说,自己没脱敏怎么能做性教育呢。
一个朋友回想了自己的脱敏的经历,影响最大的是他大学时候发生的几件事:
他曾被要求在学校食堂,用一根黄瓜演示正确的带避孕套的方式;
也曾和艾滋病感染者一起吃饭,听演讲;
这些经历让他有了小时候没有过的,用平常的态度接触性这个话题的机会,然后他开始自己看书和话剧等形式的进一步学习。
所谓敏感,就是没有机会用很平常的态度去接触,那脱敏就是突破这个状态。这个过程,需要一点点积累起来,不可能一下子就完成。
而要迈出这一步,我们需要勇敢地去练习。从跟自己说,到跟别人说,跟一群人说,直到你不再感到羞愧,而是坦然大方。
现在,我们当父母了,要正大光明地和孩子谈性,我想,最难过的一关,还是我们自己吧,是那份已经成型的羞耻感。只有我们自己脱敏了,才能更好地教孩子什么是“性”。
今天,我要继续告诉大家的是,如何利用生活中的特殊时刻来进行性教育,这样的效果往往事半功倍。这些精妙的教科书式答案,来自美国著名性教育学者黛布拉·哈夫纳、萝莉·伯金坎和史蒂夫·阿特金斯的性教育经典。
黛布拉·哈夫纳认为,利用生活中的“可教时刻”和“黄金时刻”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做法。远胜于等着对孩子进行一次“郑重其事的性谈话”。
比如说,到公众场合去的时候,孩子会看到孕妇,我们就可以告诉孩子“她肚子里正在孕育一个小宝宝,就像你当年在妈妈肚子里一样。”
再比如,孩子的世界对于性的各种好奇和问题。当孩子主动提出问题,感到好奇的时候,就是最好的时机。比方说他们看到父母在亲热,出现各种疑问,甚至不适反应,就是父母出手给孩子做性教育的最好时机。
想要摆脱我们内心的羞耻感,更及时地给孩子传递性知识,以下重要时刻请勇敢面对:
一、给孩子喂奶时
很多妈妈发现给孩子喂奶的时候,因为乳头被孩子的嘴唇吸吮,会产生一种快感和很愉悦的体验,有些人甚至会产生性高潮。很多人会担心这是一种性的感觉,而且对着孩子产生这样的感觉,应该是十分不应该的。
其实这只是身体的一个正常的生理反应,因为孩子吸奶的时候,奶释放的催生素和荷尔蒙,这和触发性高潮的荷尔蒙是同样的。这并不意味着妈妈对宝宝产生了性的感觉,或者是跟宝宝有了性活动。
我们成年人健康的标志之一,就是能够区别哪些是正常的性行为,哪些是使自己和别人受到伤害的性行为。喂奶所引起的兴奋感觉是完全不同于那些带有性欲色彩的触摸。
二、给孩子换尿布洗澡时
这个时刻应该是父母跟孩子互动最多的时刻。几乎每天都要进行。其实很多父母还不知道,这也是给孩子做性教育的最佳时机。
第一阶段(0~1岁)
其实从孩子出生没多久,只要孩子有意识地追随你对他说的话,你就可以教孩子认识身体的部分了。而大多数孩子,到了5、6个月都可以这样做:
“这是你的小眼睛,这是你的小鼻子,你的小嘴巴在哪儿呢?你的小耳朵呢?”
同时,不要跳过肚子和膝盖中间那些部分,要用孩子们可以理解的表达指出那些部位,就像指出小手、小脚一样自然,也不用回避孩子生殖部位的正确名称,有助于消除孩子对“性”的神秘感。
与其躲躲闪闪地说出“小鸡鸡”和“小屁屁”等令人含混的词语,不如在孩子成长的早期阶段直接说出这些器官部位的名称。
“你是个男孩,你有个阴茎。隔壁小丽是个女孩子,她有阴部。”或者更深入地说:“所有男孩子和男人都有阴茎,所有的女孩子和女人都有阴部。”
第二阶段(1~2岁)
随着孩子年龄增大,我们可以让孩子对自己身体的认识更加深入:“你两腿之间的那两个囊叫阴囊,他们里面的特殊部分叫睾丸。”如果看到孩子的阴茎勃起,你可以给孩子一些信息,比如“阴茎有时候是软的,有时候是硬的,都是很正常的”。
当然,如果对着女孩子,我们的话也类似:“在你两腿间那个孔叫阴道,阴唇顶上那个小扣儿是你的阴蒂。”
在说这些的时候,我们的态度,是非常平静和自然,就跟说身体其他部位一样。我们应该试图让孩子知道:身体的所有部分都是好的不可替代的,而身体所有这些部位都有自己的名字。
第三阶段(3~4岁)
3-4岁的孩子,已经足够大可以自己给自己一些关照了,比如我们就要教会孩子来保持生殖器的健康和清洁了。
当我们给孩子洗澡或者沐浴的时候,可以把毛巾递给孩子,让他们自己擦干阴部和阴茎。
让孩子自己清洗自己的生殖器的时候,我们就给孩子边上课,因为越早告诉孩子自己的生殖器是不能被人触摸的,就越能让孩子保护好自己的隐私部位。
我们可以跟孩子讲:“现在你长大了,完全可以自己清洗阴部(阴茎)了,你的身体是属于你的,除了医生、护士检查身体,爸爸妈妈为了帮你清洁可以触摸它,其他人都不能这样做。”
三、孩子时常抚摸自己的生殖器时
曾经有过一组数据统计,25%的妈妈报告她们的儿子和15%的妈妈报告他们的女儿当中触摸自己的生殖器。男孩整天触摸他们生殖器不算什么稀罕事情。小女孩也发现触摸她们阴部和阴蒂能够很愉快,还有孩子在卧室里以枕头或者靠垫摩擦她们的阴部。
我曾经接到过一些妈妈私信给我,说孩子老是“自慰”,她们说“怎样才能让孩子不抓阴茎”?或“不抚摸阴部”?
其实孩子的这些行为还不能叫自慰,这并不是有意识的。有些孩子只是发现这个动作能帮助他们平静下来,许多孩子可能会在他们睡觉时摸着他们的生殖器来帮助自己入睡。有些孩子则从来不摸自己的生殖器。
对6岁前的孩子来说,摸生殖器和不摸生殖器都是正常的。不是早熟,更不是自慰,是孩子成长的正常表现。大人不要以一种否定的态度,来看待孩子对自己身体的了解与探索,比如斥责孩子很肮脏,见不得人,并粗暴地拉开孩子的手,这些举动都是不恰当的,会让孩子觉得羞辱并且不知所措。
如果孩子在公开场合做这样的事情,我们可以试着温柔地悄悄提醒孩子:“嘿,你又在抓你的阴茎。”我们应该在日常就提醒孩子,这是私人行为,只能在私下做。
比如这样说:“孩子,妈妈知道你摸自己的阴茎的时候感觉很好,但是我想让你停下来,你应该在私下没有人的时候,摸你的阴茎。我们家的什么地方是私人的地方?”
我们可以让孩子明白抚摸自己身体是一种隐私行为,在浴室或卫生间里抚摸是被允许的,在其他公共场合则不适合。
如果孩子整天连续不断地触摸自己的生殖器,我们应该产生一定的警惕。这或许是性侵害的信号。
四、孩子想看爸爸妈妈的生殖器时
如果你家的3岁女孩问你,“爸爸,我可以看看你的小鸡鸡(阴道)吗?”
这时候我们很多人会很尴尬,不禁会问:要给孩子性教育,就要让孩子看吗?可是我真的做不到啊。
所以对2岁左右的孩子,“性”仅仅意味着理解了性别的不同;而到了3岁,就可以逐渐引导他了解性和性别在生物学角度上的孕育和生儿育女。
总体来说,0-4岁,是孩子的身体认识阶段,大多询问身体器官的名称及区别等问题;而4-8岁,孩子步入生命起源阶段,大多询问生命起源及生育问题。
3岁前,我们就可以通过跟孩子共浴的方式,讲讲身体结构,但孩子再大点就不太合适了。
孩子好奇异性性器官到底是什么样的,男性和女性区别到底在哪里,到底怎么应对呢?可以购买一些适龄的绘本或者桥梁书给孩子们看,例如《东方儿童性教育绘本》、《我宝贵的身体》,《珍爱生命》《我们的身体》等,里面都附有很多图片,形象而直观。
五、孩子问“我从哪里来的”类似问题时
几乎每个孩子都对自己从哪里来的产生过好奇。虽然我们早就抛弃了“从垃圾堆里捡来的”这种毫不靠谱的说法,但是更好的说法又是怎么样的呢?
与其跟孩子打各种比喻,比如说“你是一粒种子,爸爸把它种到妈妈肚子里”这样的,我们还不如大大方方地和孩子进行下面这样的对话:
“我是从哪里来的?”
“你是指你出生时在哪里或是宝宝是怎样开始的吗?”
“我是指宝宝。”
“多好的问题呀!宝宝是在妈妈身体内一个叫子宫的地方生长的。”
“子宫是什么?”
“它是女人身体里一个特殊的地方,就在她的肚子里面。只有女人有子宫。所以只有女人才会生孩子。但是在开始有宝宝时爸爸会扮演一个特殊的角色了。”
如果孩子这时候表现出很满意的表情,没有再继续追问,我们也可以就此打住。大多是三四岁的孩子已经觉得这些已经解决了他们内心的好奇和疑惑。
但是再大点的孩子,或者那些天生喜欢思考的孩子,还会继续追问。
“爸爸(妈妈),我一直在想,宝宝是怎样进到子宫里去的呢?”
“开始要宝宝时需要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女人身体里的是一个微小的卵细胞,男人身体内是一些微小的精子细胞。当这个卵细胞和这个精子小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开始有宝宝了。”
我一直都觉得,越重要的事情,我们更应该仔仔细细,用合适的方式来好好告诉我们的孩子。
在性教育启蒙上,我们曾经贫乏得就像一张苍白的纸。
但我们现在也不可寻,无法可寻吗?不是的。
实际上现在的教育资源如此丰富,我们有相当多的机会,可以和孩子一起重新去看待人生不可或缺的事情,当年我们父母没有办法告诉我们的事情,我们完全可以拿回教育的主控权。
我们做那么多,是希望能让孩子用更真切的眼光去看待整个世界,去看待原本是如此平常和自然的意义。只有当孩子的大脑和思想没有被恐惧、害怕和无助所淹没的时候,才有机会萌发他们最纯真和最闪耀的光芒。
这一次,在我们孩子的性教育课程中,我们不要再缺席了,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