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包装饮用水刚需性较强,消费潜在空间较大
1、市场处于稳健扩容阶段,饮用纯净水成为了最大细分市场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饮用水的卫生是保证安全饮水的重要前提。近年来受益于消费升级趋势、消费者对于健康饮用水需求的提升以及高端饮用水市场快速发展等因素推动我国包装饮用水行业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19-2023年我国包装饮用水市场规模从1900亿元增长至2435亿元左右。
2、生产总量呈增长趋势
近年来我国包装饮用水生产总量呈增长趋势。除2020年生产总量出现短暂回落之外,近两年一直保持着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包装饮用水生产总量增长至11674.1万吨,较2021年增长2338.64万吨。
3、刚需性较强,市场潜在空间较大
发展到目前,包装饮用水已成为我国软饮料市场中最大的细分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包装饮用水以40.9%的市占率稳坐万亿软饮市场的头把交椅。同时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且优质水源较少,包装饮用水刚需性较强,消费潜在空间较大。
二是从价格方面来看,消费升级驱动价格上涨。有数据显示,2005-2022年我国瓶装水均价(550ml)从1.66元上升到2.54元,主流价格带已经从1元后期逐渐向2元中期,3元初期切换。行业价格带上移趋势明显。目前高端包装饮用水产品在水源、包装等方面较其他产品具具有显著优势,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2023年包装饮用水行业新品大盘点
企业
新品
类别
规格
价格(瓶)
今麦郎
红字凉白开
纯净水
550ml
2元
今矿
天然矿泉水
350ml、570ml、5lL
2.5元、3元、23元
康师傅
喝矿泉
喝天然
天然水
龙年开运瓶
380ml、550ml、1.5L、5L
1.5元、2元、3.5元、9元
益力
桶装水
12.3L
21元
正大
所以润
4元
山东健康水业
金生水
1.5L、5.2L、8L、15L
4.5元、20元、30元、37元
520ml
天然苏打水
5元
农夫山泉x全季酒店
无标签客用水
/
农夫山泉
婴儿水迪士尼公主瓶
1L
10元
把手瓶
4L
8元
龙年限定典藏瓶
依云
充气饮用天然矿泉水
330ml、750ml
310元/箱
中粮悦活
长白山矿泉水
500ml
3-4元
娃哈哈
亚运尊亨版晶钻水
袋装饮用纯净水
玻璃瓶天然矿泉水
长白山五龙泉
3元
元气森林
元气森林纯净水
伊刻活泉
无油墨火山瓶
北冰洋
含气天然矿泉水
330ml
三得利
袋装富氢水
富氢水
360ml
好想你
好水好
中沃
王屋岩泉碱性水
北京一轻
丹泉饮用天然水
380ml、520ml
2.5元(520ml)
怡宝
本优
350ml、555ml
1.5元、2元
华洋饮品
水矿山
380ml、580ml、5L
白象
饮用天然苏打水
400ml
统一
爱夸
5L
16.5元
西藏5100、卓玛泉
一生一水
复合型天然矿泉水
350ml
28元
三是宏观环境的改善,为包装饮用水行业提供了持续发展动力。据了解,居民生活用水包括了城市中居民的饮用、烹调、洗涤等日常生活用水。人口规模和人均生活水平是决定生活用水量的两大关键要素,在中国城镇化和经济仍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预计中国生活用水量在较长一个时期内还将持续增长。用水需求的增长将带来更广阔的消费市场,推动包装饮用水行业规模的持续上升。与此同时,随着健康饮水理念的普及,高端包装天然矿泉水逐渐被市场认可,市场需求将得到进一步释放,促进中国包装饮用水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四是旅游市场的恢复也将势必带动包装饮用水需求的增长。饮用水是旅游途中必备的食品之一,而包装饮用水由于便于携带而成为旅客的重要选择。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2023年国内出游48.9亿人次,比上年增长93.3%,预计未来旅游业预计将继续回暖。因此估计随着中国旅游人数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势必带动包装饮用水需求的增长。
二、水企之间竞争进入白热化,渠道是破局关键环节之一
近年我国包装饮用水市场的集中度不断提高。按零售额计,2021-2023年前五大企业的总市场份额由56.2%增至58.6%。其中农夫山泉、怡宝和景田的行业座次稳居前三,2023年市场市占率较2014年分别提升6.0pct/4.2pct/5.9pct,合计达到了33.8%。
三、市场呈现高端化、细分多元化、包装轻量化特征
1、高端化
我国消费者将更倾向于购买高品质的饮用水。目前我国包装饮用水1元水正在逐渐退出市场,1.5元至2元带以天然水品牌为主,矿泉水多集中在2.5元至4元价格带高端包装饮用水,通常指单价在5元/500m|以上的包装饮用水产品,此类高端包装饮用水产品在水源、包装等方面较其他产品具具有显著优势,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水源方面,高端包装饮用水通常取自优质水源。如进口饮用水品牌的主要水源地是阿尔卑斯山脉代表产品有依云、可口可乐旗下Valser等,中国品牌的水源地主要是长白山、昆仑山、西藏冰川代表产品如农夫山泉等。
包装方面,高端包装饮用水讲究包装设计与创新,在产品营销方面注重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系,以及消费体验。高端产品通过包装和设计上的差异,突出其的功能性、美观性和文化属性,增加产品的视觉差异,提高品牌辨识度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2、细分多元化
近年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包装饮用水产品不断细化。目前包装饮用水行业主要的细化产品包括熟水、泡茶水、婴幼儿水及苏打水等,如今麦郎作为熟水市场的开创者,迎来了市场潜力的爆发,自2016年推出凉白开瓶装水以来,已连续多年保持销量领先。未来包装饮用水厂家将针对特定消费人群推出更加功能细化的产品,如针对女性、老年人群推出补充特定微量元素、针对运动员推出快速补充身体能量的功能化包装饮用水,包装饮用水功能将进一步细化。
3、包装轻量化
包装轻量化是现阶段中国瓶装饮用水企业为达到降本增效和控制生产污染的重要手段。包装轻量化不仅可节约包装成本和运输成本,而且更加环保,将成为包装饮用水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其中一次性包装或成为行业主流。自2020年以来,以农夫山泉、元气森林、加多宝等为代表的饮用水企业均不断推出“轻量化"饮料包装,不仅可减少包装原材料的消耗,减轻环保压力,还可减少产品在物流运输过程中的单位能耗和成本,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双赢。
四、一次性大包装饮用水成为产品迭代升级的主要方向,未来前景广阔
据了解,对比桶装水和净水器,一次性中大包装水具有高性价比和更高的安全性,以及更全面的产品布局与便捷的渠道优势,顺应了家庭饮水健康和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未来将会有较大的市场扩容空间。
一次性中大包装水、桶装水、净水器对比情况
一次性中大包装水
净水器
性价比
(成本)
对比家庭净水器和桶装水,具有更优的品质和消费体验,性价比更高,可以满足家庭饮用水的消费升级需求。
为了保证日常饮水安全,净水器需要定期更换滤芯,这会带来持续成本。净水器的使用成本,不仅仅包含首次较高的购买资金,还要考虑定期更换滤芯带来的循环成本和机器老化带来的维修费用。
安全性
使用场景
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一次性中大包装水,更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不仅有1.5L、2L、4L、5L、12L和19L不同规格的水,还有天然水、矿泉水和泡茶水等不同类型的水。
传统的循环桶装水,要搭配饮水机使用,而且体积较大,难以满足家庭用水不同的需求。
渠道
一次性包装水的发展,与互联网相结合,营造了新的销售环境和销售渠道。不论是线下的商超、夫妻店、便利店,还是线上的电商、美团、京东等,都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消费选择。消费者既可以选择直接到店购买,也可以线上购买配送到家。线上购物,成为大包装水的重要消费方式,一次性大包装水,具有更加便捷的销售渠道优势。
传统的循环桶装水,需要水站配送,模式单一,而且需要押金和回收,流程复杂。
与此同时,独居人口正在不断扩大。预计到2030年我国独居人口将达到1.5亿—2亿,独居率或超30%,其中20—39岁独居青年4000万—7000万人,显然,以大包装水作为日常饮水的方式显然更加适合他们的生活方式。在此背景下,目前一次性大包装饮用水已经成为各大水企陆续布局方向之一,其市场潜力不断释放。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包装水时代,市场分化越来越明显,品牌逐渐集中化,产品包装轻量化,消费群体年轻化,销售渠道多样化。在此环境下,水企想要打开营销思路,就要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要合理筛选合作厂家,注重服务品牌的打造,注重客户质量的升级以及经营模式的转变。(WW)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13-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量增长了106.57万吨、增幅约为79.6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6.03%。在上述背景下,我国速溶茶市场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核桃产量达到593.46万吨,同比增长9.83%,与2012年的197.96万吨相比,10年间增长了约199.79%、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6%。2023年我国核桃产量为586.6万吨。
目前养元饮品、椰树集团、承德露露、达利食品、维他奶国际是我国植物蛋白饮料市场头部企业。其中养元饮品占比最高,市占率为23.60%;其次是椰树集团,市占率为15.80%;第三是承德露露,市占率为8.50%。
得益于消费者对泡椒凤爪的喜爱和需求增长,以及在产品创新、包装改进、销售渠道拓展等方面不断创新和发展,我国泡椒凤爪市场规模保持增长态势。根据数据显示,我国休闲零食凤爪行业规模从2018年28亿元增长至2022年35亿元,对应年复合增速为5%。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及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方便快捷、美味可口、产品多样化的卤制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我国卤制品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8-2021年我国卤制品行业规模从2330亿元增长到329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29%,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051亿元。
榨菜主要应用于下饭/馒头、煲汤/做菜、休闲零食等主食场景,近年在烹饪、休闲零食等场景持续渗透。根据数据显示,下饭/就馒头在榨菜行业应用份额占比65.1%。
具体从消费规模来看,按零售额计,我国溯源燕窝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人民币25亿元增长至2022年178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536亿元,2022-2027年CAGR将达到24.7%;非溯源燕窝市场规模在2022年达到252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38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