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生活垃圾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一)农村生活垃圾的管理和处理
(二)农村生活垃圾造成的危害
因为许多农村生活垃圾并未进行有效处理,其中医疗垃圾和废旧垃圾等多种危险垃圾直接抛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的生态环境,还直接对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及身心健康造成一定要影响。另外,垃圾中存在的有害成分能够改变土壤的性质与结构,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1]。同时在雨水的强烈冲刷作用形势下,垃圾中存在的有机物与有害物质会侵入水体,进而严重污染水体。对于垃圾腐烂形成的恶臭会滋生蚊虫与传播疾病,对垃圾进行分解或是焚烧产生的有害气体还会污染大气,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乱堆和乱放垃圾,在被风吹散落在地面或是树梢上就会造成景观污染,严重影响村庄的环境,破坏人们的居住环境。
(三)基础设备落后,配套资金不足
许多农村的垃圾处置设备相对匮乏,而且资金不足,国内只有大约6%的农村具备垃圾清理资金,大多农村都缺少环境投资的资金。垃圾处理的主要设备相对落后,其主要原因就是资金匮乏。另外,农村的经济发展本来就要滞后城市,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在除去温饱问题后所剩无几,难以和城市一样进行垃圾费的缴纳,而且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更加耗费人力、财力,产生的效益也不明显。因此,政府机构常常会忽视垃圾的处理投入与管理的必要性,导致农村公共环境所需的设施不足。
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制约因素
(一)农村环保的宣传不足,居民环境意识较差
通过对农村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大约有将近九成的学生表示在读书期间并未学习过环境污染的保护宣传教育,甚至有接近10%的学生根本就未听说关于环境污染与保护等方面知识。因为农村缺少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所以在传统习惯背景下,导致农村居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相对淡薄,农村居民为了方便,追求眼前利于与自身利益,有许多做法都已经污染了环境。
(二)有关管理体系不适应,法律法规欠缺
在实践工作过程中,行政管理机构的执法范围重点集中于市区与中心城镇,对于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处在真空状态。缺乏农村生活环境与生活垃圾治理有个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管理部门的工作。
三、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对策
(一)强化宣传和教育,提升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
近些年来,虽然农村居民素质得到提升,可是依然有一些农村居民受到传统生活形式的严重影响,同时思想观念的更新也难以追赶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程度,因此环境意识也比较匮乏,价值观念严重落后。目前,农村居民的产品高价和资源低价及环境无价的传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很多地方政府在进行实践时难以准确掌握全局、长期生态效益与局部、短期的经济效益间存在的关系[2]。对此,一定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居民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与教育。有关环保机构和新闻媒体等单位一定要经常下基层,运用简单的方式开展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工作。与此同时,政府机构必须积极组织多种环境保护培训、讲习与辅导班,不断提升干部、群众的环境保护和资源意识。
(三)城乡统筹、共建共享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统筹城乡经济的社会发展作为指导,打破传统观念与思维形式,加速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完成城市、农村公共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注重农村的生活垃圾治理问题,创建相对完善的农村环境卫生有关基础建设引导体系,对城市、农村间的有关换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重新组合,实现城市、农村生活垃圾的一体化。由于生活垃圾处理装置是大型的环境卫生基础设备,其运行的成本相对较高,如果主要由村庄或是乡镇独自创建是不合理的,而且大部分村庄或是乡镇也不具备经济能力。另外,因为受到处理设备施工质量和运行管理水平的一定制约,村庄或是乡镇独自创建的垃圾处理基础设施无法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容易导致生活垃圾出现污染集中化与二次污染现象。因此,生活垃圾的治理设施一定要在市镇区域内进行统一规划,实现区域共享和配置优化,可以集中建立一处或是几处生活垃圾的处理设施,同时依据农村人口和面积等有关条件进行确定,为了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必须由市环卫主管机构负责生活垃圾处理设备的建设及运行管理。
关键词: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现状调查;特性分析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7.05.012
PollutionStatusInvestigationandFeaturesAnalysisonRuralDomestic
WastesinZiboCity
ZHANGZhao-lua,MENGQing-meia,JIWeia,WANGYia,CUIJi-hongb
(a.Faculty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alEngineering;b.BusinessSchool,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Zibo255000,Shandong,China)
Abstract:TheseveralvillagesaroundtheZibocityofShandongprovincewereselectedastheresearchsamples.Throughfieldsurvey,wefoundthemaincharacteristicsofruraldomesticwastesincludingdischargeatwillwithlowcollectingandtreatingrate,complicatedcomponentsaccompanyingmoreexternalwastes,moreinternalwastesbecauseofmisusingoutputsfromfarmland,andwithenvironmentalinfrastructuresoutofdate.Bysamplinganalysis,severalfeaturesofruraldomesticwastessuchasphysicalcomponents,moisturecontent,ashandcombustiblecontent,elementcontent,andcalorificvalueswerepresented,whichwouldbehelpfultopreventandtreatruraldomesticwastes.
Keywords:ruraldomesticwastes;investigationonpresentpollution;featuresanalysis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突出。据不完全测算,中国农村一年的生活垃圾量接近3亿t,全国仅有26.8%的行政村设有垃圾收集点,每年上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得不到任何处理而被随意弃置[1-3]。大量生活垃圾无序丢弃或露天堆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不仅占用土地、破坏景观,而且还传播疾病,严重污染了水环境、土壤和空气以及人居环境[4,5]。
真正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需要对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现状作调查分析,并取样研究农村生活垃圾的成分与特性,为防治工作提供坚实基础。以山东省淄博市周农村为例,选择20余个村庄开展现场调查与取样分析,共拍摄各类照片1000余幅,随机采访居民和环保人士30余人次,调查农村生活垃圾产生和排放特征、处理现状、环保设施建设、管理政策和制度等。在典型村庄采集生活垃圾样品6个并作特性分析,获得垃圾物理组成、含水率、灰分、发热量和元素组成等特性分析数据。
1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现状
农村生活垃圾包括日常生活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以及法律所规定的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在改革开放以前,农村地区生态系统较为完善,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较少,基本上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快速发展,在推动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最直接的原因是过分追求经济效益,造成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化,传统的农户种养结合的模式被打破,农村地区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遭到破坏,让原本洁净的农村生活、生产体系开始产生大量无法自我“消化”的物质,成为农村生活垃圾。从调研情况来看,淄博市周边农村生活垃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率较低,随意排放现象突出
在调研的20余个村镇中,靠近城区的5个村镇基本上都有生活垃圾的收集装置,约占总数的25%左右。其余村镇农村生活垃圾随意排放现象较为突出,基本排放至河道两侧、路边排水沟渠或地势低洼之处,潜在环境风险巨大,极易造成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污染,且防控难度较大。
1.2垃圾成分复杂,外部输入型生活垃圾增多
1.3农村系统内部物质利用不当,自产型生活垃圾增多
1.4农村环保设施建设落后
近些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农村村容村貌均发生了较大变化。所调查的全部村庄都实现了自来水、硬化道路、有线电视、通信等公共设施进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有了较大提高。但农村环保设施未能同步规划建设,仅建有简易的生活垃圾露天堆放池,但数量较少,利用率不高。与此同时,生活垃圾露天堆放池的选址存在问题,有的建设在河道附近,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按照新颁布的《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生活垃圾的收集容器应为密封和防渗的,现有的露天堆放池应禁止使用。
2农村生活垃圾特性分析
2.1样品制备
样品采集后进行以下制备工作:①粉碎。用机械或人工方法把全部样品逐级破碎,过5mm筛孔。粉碎过程中,不可随意丢弃难于破碎的粗粒。②缩分。将样品于清洁、平整不吸水的板面上堆成圆锥型,物料自圆锥顶端落下,使均匀地沿锥尖散落,不可使圆锥中心错位。反复转堆,至少3周,使其充分混合。然后将圆锥顶端轻轻压平,摊开物料后,用十字板自上压下,分成4等份,取2个对角的等份,重复操作数次,直至不少于1kg试样为止。
2.2垃圾特性分析
2.2.1垃圾物理组成分析按规范采集垃圾样品,采用物理分离法分析各采样点垃圾的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共分为厨类、纸类、果类等10个组分项,其湿基含量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调查区农村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厨类、灰土、纸类、塑料和果类五大类。其中厨类占37.63%~49.17%,平均41.15%;灰土占17.72%~24.77%,平均22.35%;纸类占8.35%~14.09%,平均10.92%;其余物理组分含量均在10%以下。
2.2.2垃圾含水率分析按规范采集垃圾样品,分析了混合垃圾和单组分垃圾的含水率,详见表2和表3。从表2可以看出,6个样品混合组分的平均含水率为50.79%,标准偏差2.26%,垃圾混合组分含水率差别不大。
从单组分含水率(表3)可以看出,垃圾单组分含水率厨类最高,样品平均测试值为71.69%,其次为果类、纸类、塑料、灰土、竹木和纤维,金属和玻璃的含水率低于0.5%。组分之间含水率差别较大,平均差值为71.57个百分点。
2.2.3垃圾灰分与可燃物分析按规范采集垃圾样品,分析混合垃圾干基灰分、干基可燃物的组成以及湿基水分、湿基灰分和湿基可燃物的组成,详见表4。垃圾混合组分干基灰分平均值为44.05%,标准偏差为1.09%;可燃物平均值为55.96%,标准偏差为1.09%。湿基灰分平均值为21.67%,标准偏差为1.17%;可燃物平均值为27.54%,标准偏差为1.33%;水分平均值为50.79%,标准偏差为2.26%。各项指标检测值均较为稳定。
2.2.4垃圾各元素组成分析按规范采集垃圾样品,采用元素分析仪测试分析混合垃圾中的C、H、O、N、S,采用ICP-MS测试5种常见重金属的含量(湿基含量),详见表5。其中,C含量平均为30.01%,垃圾的可燃性较好,农村生活垃圾可用于燃烧发电处理。重金属中汞的平均含量达678.67mg/kg,数值偏高,推测可能与农村生活垃圾中废旧电池及灯管的混合污染有关。
2.2.5垃圾热值分析按规范采集垃圾样品,测定混合垃圾发酵前的热值,包括湿基低位热值、湿基高位热值和干基高位嶂担详见表6。干基高位热值平均达13430kJ/kg,说明垃圾热值较高,可利用垃圾燃烧的余热。
3结论
通过一定数量村庄农村生活垃圾现状的调查,发现农村生活垃圾存在四大特点:一是收集处理率较低,约70%以上的农村生活垃圾随意排放;二是垃圾成分复杂,可分为厨类、灰土、纸类、塑料、果类、竹木、橡胶等10个物理组分项,其中以厨类、灰土、纸类、塑料、果类为主,占总量的90%以上,并且纸类、塑料、橡胶等农村外部输入型生活垃圾增多;三是农村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利用不当,厨类、果类、竹木等自产型生活垃圾增多;四是环保设施建设落后。
通过典型村庄农村生活垃圾的取样分析,初步掌握了农村生活垃圾的物理组成、含水率、灰分及可燃物、元素构成、热值等特性资料。农村生活垃圾物理组分以厨类、灰土、纸类、塑料、果类为主,其混合组分含水率平均值为50.79%,单组分含水率差异较大,厨类最高,达71.69%以上,金属、玻璃类较低,均在0.5%以下。农村生活垃圾有较好的可燃性,其干基可燃物均在50%以上,碳元素的平均含量达30.01%,干基高位热值达13430kJ/kg。农村生活垃圾中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样品分析中发现汞的含量较高,可能与农村生活垃圾中废旧干电池、灯管等含汞垃圾有关。本研究为农村生活垃圾综合防治与处置提供了数据基础。
参考文献:
[1]尚晓博,张朝升,荣宏伟,等.中国农村生活垃圾问题与解决对策[J].现代化农业,2011(11):34-36.
[2]朱亚娟.安徽新农村建设垃圾处理现状及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22):41-42.
[3]黄立娜,刘萍.黑龙江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探析[J].商业经济,2011(9):7-8.
[4]陈闯,邓良伟,陈子爱,等.四川省农村垃圾与污水处理现状调研与分析[J].中国沼气,2012,30(1):42-47.
关键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配套措施
文/马力景长勇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村生活垃圾呈批量化、毒害化的趋势,已凸显为新农村建设的软肋。据国家环保部的数据统计显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2亿吨/年,当垃圾产量超过本地区的环境容量,不仅将造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还将对农民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目前,我国农村垃圾处理还处于起步阶段,仍面临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实地调研了河北省涿鹿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情况,提出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为解决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提供对策建议。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困境及原因分析
涿鹿县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问题
涿鹿县隶属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地处中国河北省西北部、桑干河下游,与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和北京市郊区相接。县城距张家口市区75公里,距北京市区130公里,总面积2802平方公里,总人口352061人,农业人口占80%以上。涿鹿县农村居民生活方式与我国北方广大农村类同,农业人口多日出而耕,日落而息。
涿鹿县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垃圾包括以下四大类:一是可回收垃圾;二是厨余垃圾、泥土尘灰、植物枝叶等可堆肥垃圾;三是不可回收垃圾及建筑垃圾;四是有毒有害垃圾。其中主要是玻璃瓶,无论是重量比和体积比均在50%左右;塑料袋、饮料瓶等可回收垃圾占垃圾整体体积的30%;瓜果、皮屑等厨余垃圾占垃圾体积的约20%。在垃圾的产量上,据调查村内人均每日产生垃圾约0.86千克。
目前农村垃圾的处置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首先,对于菜叶这类的厨余垃圾,拿来喂家禽:其次,可回收并有益的垃圾一般都会“打包”起来,卖给废品回收站;再次,由于农民对垃圾危害缺乏足够的了解,对于不可回收垃圾以及建筑垃圾在处理生活生产垃圾时显得极为随意,村民习惯性将生活垃圾随意丢弃至林间、道路旁、房屋前后,有些地方的沟渠甚至已经被垃圾堵塞,在池塘水面上,漂浮着许多诸如塑料口袋、发泡塑料、农药瓶等垃圾。根据2013年4-7月对涿鹿县泥海子村内10户居民不定时抽查结果显示,该村村民每户每周的垃圾中,除可回收的部分由村民整理后卖给废品回收人员外,其余不可回收垃圾产生量约为2.5千克/周,全村65户,每周产生的垃圾总量为160千克左右,每月产生700千克左右,而要处理农村垃圾必定需要大量的资金,可是农村自身并没有办法拿出大量的资金,而上级部门也没有专项资金用来处理垃圾,因此造成了农村垃圾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的局面:同时,农村基础设施网络起码应具备的户建垃圾池、村设垃圾回收点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垃圾已产生堆存现象,不仅影响农村环境,村容村貌,更对村民的生活质量造成威胁。
原因分析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法律、法规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是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中存在的典型问题。针对涿鹿县垃圾处理实地调研情况,结合循环经济3R理念“Reduce(减少垃圾)、Reuse(重复利用)、Recycle(循环使用)”,建立了两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对于交通便利地区,建议采用“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对于交通不便地区,建议采用“户定点、组分类、村处理、镇监管、县检查”模式。
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
对于交通便利通水泥路、柏油路的村庄,生活垃圾采用“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方式进行处理。第一,每户村民将各自产生的生活垃圾先进行粗分类,将堆肥垃圾采取生物堆肥或生态循环方式进行处理,将建筑垃圾采取填埋方式处理,将不可回收垃圾转送到垃圾收集池进行集中处置,把可回收的垃圾统一收集后进行变卖。第二,每个行政村成立保洁小组,专门负责生活垃圾的细分和收集。保洁小组成员负责将垃圾收集池的垃圾转运至垃圾生态处理池进行细分类,通过生态化处理后达到再次减量的目的。第三,在行政镇修建垃圾中转站,将各行政村垃圾生态处理池无法生态处理的垃圾收集转运至镇上的垃圾中转站。第四,行政镇将垃圾中转站内生活垃圾统一转运至县上的垃圾填埋场。第五,县上实行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监管,确保垃圾按无害化标准,规范化填埋处理。
户定点、组分类、村处理、镇监管、县检查
对于交通不便、位置偏远的村组,生活垃圾采用“户定点、组分类、村处理、镇监管、县检查”的方式进行处理。第一,户粗分并进行初次处理。第二,组细分并收集。第三,以行政村为单位,因地制宜,在不污染饮用水源、不影响村民生产生活的地方,建设简易垃圾填埋坑,对村保洁人员收集转运的垃圾进行集中填埋处理。第四,行政镇负责监管自行处理的村庄是否结合堆肥、生态循环处理等方式对生活垃圾进行减量处理,同时加强对各行政村垃圾填埋工作的指导,确保生活垃圾按无害化处理的要求进行填埋处理。第五,县环保局、县城管办不定期对自行处理的村庄开展检查,确保生活垃圾按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填埋处理。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对策
实践证明,对于交通较为便利的农村地区,“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模式更具可操作性,能够有效减少地区可降解垃圾的定期分埋和堆肥总量。在处理中,还应进一步加强垃圾处理配套措施建设,健全环保队伍,并做好垃圾处理宣传教育工作。
加强集中收集处置的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新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根据布局合理、方便群众、便于转运的原则,分别建设分类、收集、处理的配套基础设施。第一,建设垃圾收集池。改变以往农户垃圾各自焚烧的方式,在5~10户农户集中居住区域建设固定的垃圾池,原则上每个集中居住区域或院落建设1个垃圾收集池,要求方便群众、坚固耐用。第二,建设垃圾生态处理池。在交通方便的地区修建封闭的垃圾生态处理池,原则上1个村民小组建设1个垃圾生态处理池,要求布局合理,转运方便,垃圾能分类堆放,同时防止因堆肥产生的气味影响周边居民。第三,建设垃圾中转站。在行政镇上选择合适位置建设1个垃圾中转站,将无法生态处理的垃圾收集转运至县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中转站要求布局合理、方便转运,同时考虑卫生防护距离和污水排放的问题。第四,建设垃圾池(库)。镇政府负责对已修建的垃圾池(库)进行改造,对公路沿线已修建但有破损的垃圾池(库)进行维修加固处理,对主要交通干线的垃圾池(库)进行贴砖美化,以达到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目标。
健全环保队伍
强化宣传教育
通过环保下乡、科普宣传等形式,引导农民改变生活陋习,树立文明生活意识,充分调动农村居民参与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积极性,切实做好群众组织动员工作,充分发挥广大农村居民在垃圾处理、保护环境中的主体作用和主人翁精神,使绿色农业、绿色消费、绿色文化的思想融人农民的生产生活,渗透到村民的衣食住行,进而使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程度得到进一步增强。
主要
[1]张华伟.山东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4):105-107.
[2]张立秋,张英民,张朝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污染防治技术[J].现代化农业,2013(1):47-50.
[3]荆涛.吉林省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理的建议[J].科技资讯,2012(30):122-122.
[4]马香娟,陈郁.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分类收集设想[J].能源工程,2001(1):49-51.
[5]李妍,高贤彪,梁海恬.农村生活垃圾三化体系运行模式设想[J].天津农业科学,2012(3):149-152.
[6]陈群,杨丽丽,伍琳瑛.广东省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2(6):51-54.
[7]肖玲,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模式探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17(3):65-68.
[8]吕国荣.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的思考[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2(11):59-60.
【关键词】生活垃圾;农村地区;处理技术
ProgressinContaminationControlofdomesticwastefromRuralAreas
FuYa-wei
(EnvironmentalMonitoringStationofXinyangCityHenanXinyang464000)
【Abstract】Withtheimprovementoflivingstandardsinruralareas,refuseproductionisincreasing,mostofthegarbageisnotbeeneffectivelytreated,whichhashadathreattotheecologicalenvironmentinruralareas.Thecharacteristics,hazard,treatmenttechnologyandexistingproblemsofruraldomesticwastewerebrieflysummarizedinthepaper,whichprovidedareferencefordisposalofwastefromruraldomesticwaste.
【Keywords】domesticwaste;ruralareas;treatmenttechnology
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的同时,农村生活水平及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生活垃圾产生量也日益增多,这些垃圾大部分未经处理随意堆放,已造成村镇环境卫生状况恶化、形成面源污染负荷的重要污染源,生活垃圾问题已成为政府和环境保护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总结目前农村生活垃圾特点、垃圾的危害及治理技术,以供参考。
1.农村生活垃圾的特点生活垃圾一般指人类在日常生活及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其特点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1)产生量逐年增大。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和堆积量均在逐年增加,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年产生量接近3亿吨。(2)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源分散,且不同地区的产生量差别也相对较大。这主要由农村分布特点所决定;(3)农村生活垃圾的成分复杂,垃圾组分不固定。(4)垃圾产量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大。(5)农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农民对垃圾的处理缺乏积极主动性,给垃圾治理带来了难度。
2.农村生活垃圾的危害传统上,受经济条件限制,农村居民产生的垃圾量相对较少,垃圾成分简单,主要以厨余和灰渣为主,处理方式主要是简单填埋或还田,对环境影响较小。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垃圾成分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量的垃圾未得到有效处理,随意露天堆放,或受雨水冲刷进入河流,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危害了生态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威胁了居民的身体健康。
农村垃圾危害生态环境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1)占用土地,污染土壤。(2)影响农村的生活环境卫生。(3)造成水体和大气环境污染。另外,随意堆放的生活垃圾,其中的有机成分在适当的条件下会发生生物降解释放出沼气或硫化氢等气体,在一定程度上污染大气环境,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3.农村垃圾处理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
3.1焚烧。焚烧是将收集的、有一定热值的生活垃圾放置于焚烧炉中,经烘干、引燃、焚烧三个阶段后将其转化为残渣和气体(主要是CO2、SO2等),同时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用于发电或者供暖。这一处理方式可以迅速有效的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和无害化。
焚烧技术在应用中也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1)焚烧技术要求垃圾量在一定数量之上、含水率不能太高,可燃成分比较多,且通常要求生活垃圾低位热值不低于5000KJ/kg时才可以焚烧;但实际中生活垃圾的成份复杂,稳定性差,垃圾的产生量及成分组成都有变动性,不利于焚烧技术的运用。(2)焚烧生活垃圾产生的废气,尤其是产生SO2和二恶英等有害气体,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3)焚烧处理技术所需设备费用和运行费用较高,且操作较为复杂,要求的技术水平较高,从而使其推广与应用较难。
3.2堆肥。堆肥主要是利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对垃圾中的有机物进行发酵、降解使之变成稳定的有机质,并利用发酵过程产生的热量杀死有害微生物达到无害化处理的生物化学过程。堆肥处理技术要求的经济投入相对较少,操作比较简单,对技术要求低,而且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较小。
但在堆肥处理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堆肥主要是对垃圾中的有机物进行发酵,对不可腐烂的无机物无法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成分复杂,通常含有石块、金属、玻璃、塑料等物质无法被微生物分解,因此,在对垃圾进行堆肥处理之前需要对垃圾进行分拣;堆肥处理需要的周期长,占地面积大,而且卫生条件差;堆肥处理后产生的堆肥物肥效低、成本高,与化肥的销售相比,经济效益差。
3.3卫生填埋。卫生填埋的原理是采取防渗、铺平、压实、覆盖等措施将生活垃圾埋入地下,经过长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其达到稳定状态,并对气体、渗沥液、蝇虫等进行治理,最终对填埋场封场覆盖,从而将垃圾产生的危害降到最低。
卫生填埋技术工艺简单、管理方便、建设费用和处理成本较低,是一种适合经济发展落后、土地资源较丰富、生活垃圾无机含量高的地区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在我国采用该方式填埋垃圾占80%。但卫生填埋技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且其建设要求必须保证有充分的填埋容量和较长的使用期,且能保证不会受洪水、滑坡等的威胁。因此,在我国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越来越与我国国情不相适应;另外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以及有毒有害物质一起被填埋,资源化程度较低,对处理场周围的环境造成威胁和破坏。
4.建议由于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不同的处理技术各有自身的优缺点,必须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总体上,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将农村生活垃圾尽可能地资源化利用,以减少对大量新资源的利用,且能从源头上有效地防止垃圾对农村环境的破坏及其生态的污染。同时增强农村的环境意识,大力宣传和推广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实现废物利用最大化。这样可降低垃圾总量和体积,减少垃圾转运中耗费的人力和物力及大量垃圾堆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减少垃圾填埋和焚烧的负担。
参考文献
[1]张静,仲跻胜,邵立明,等.海南省琼海市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特征及就地处理实践[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28(11):2422-2427
目前,我们可以实在感受到的危害主要包括:
(二)污染空气。各种生活垃圾大量堆放,塑料膜、纸屑和粉尘则随风飞扬变成白色污染,有机物分解产生恶臭,并向大气中产出大量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机挥发气体一百多种,这种释放物中含有许多致癌致畸物,随意对垃圾进行简单的焚烧处理更是直接加剧空气质量的恶化。
二、农村生活垃圾污染产生原因
(一)农村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在道路旁、河道中、耕地里,目之所及都可以发现各种生活垃圾,根据中国环境网的调查,农民人均日生活性垃圾量为0.86公斤,其中随意堆放占36.7%,收集堆放占63.3%。按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6.74亿农民计算,生活垃圾年产生量接近5.8亿吨,其中约2.1亿吨垃圾属于随意堆放。
(二)政府财政支持不够。城乡分治战略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具体到环保领域,主要指城乡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严重不协调。长期以来,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
(三)关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法规较少。《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在第四十九条规定,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的具体办法,由地方性法规规定。但是各地真正贯彻落实制定法规的很少。
三、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对策
第一、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资金支持,并保证专项资金真正落在实处。由于农村环境危机具有滞后性,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领导干部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仍以政绩突出为办事准则,把原本属于农村垃圾处理等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挪到能立竿见影的项目,甚至挪用于行政管理费用,使农村环境问题得不到明显好转,垃圾处理等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缺乏有效的监督。
第二、政府应积极引入新技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困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填埋和焚烧是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大约有90%以上垃圾都采用填埋处理方式。这种填埋只是简单的垃圾转移,所有的垃圾未分类通通埋入地下,一来最终造成无地可埋,二来有毒有害物体残留地下进一步造成环境污染。焚烧也存在成本大,或者条件简陋达不到无害化焚烧的要求,最终造成二次污染。
第三、政府应积极宣传农村环境保护,增强农民积极合理地处理生活垃圾的意识。农村消费者在日常消费过程中,应倡导绿色消费观念,在消费时不仅要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健康的绿色产品,同时在消费过程中应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节约能源与资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二)充分发挥村民的自治作用,因地制宜管理各个村的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有了政府的支持首先有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中国农村分布分散,情况复杂,各村村民应根据不同情况制定规章制度和具体措施。
第三、积极的环保意识应该从每户村民开始建立。政府宣传环保理念同时每户村民应该从自身接受这种理念,主动学习有关环境保护和生活垃圾处理的知识,这不仅仅关系到我们这代人农村生活环境质量,更关系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为一时私利而毁长远利益。只有村民从内心愿意接受这种理念,才可能在生活中积极采取措施尽量防止生活垃圾污染。
(三)制定相应法律法规。政府和村镇的政策是我们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第一步,同时我们要制定相应法律法规来保障政策实施。这主要表现在地方性法规方面,法律只能给出大的原则,各地应因地制宜颁布法规,如生活垃圾收费的法规、严重污染的责任制度等等,如西安市未央区《关于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管理的实施意见》制定收费办法。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制定首先保证各项活动有法可依,村镇行政机构执法也有法可依,其次制裁违法的人时也有法可依,否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违法没有违法成本,最终导致政策流于形式。
四、结语
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不仅仅关系到中国广大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更关系到未来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进程。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有效模式,集中各方力量,最终一定会解决好这个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农村环境一定会得到良好改善。
参考文献:
[1]宋秀杰等.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及环境保护[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4月版
[2]张梓太主编年.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
关键词: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排放处理
面对生活垃圾不断增加的状况,我国在城市中专门修建了垃圾处理设备,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解决了城市中的垃圾问题。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缺乏固定的垃圾排放场所和科学的处理方式,给周围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不利影响。
一.我国农村地区生活垃圾问题的产生原因
1.农村居民缺乏必要的意识
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的限制,农村地区的居民对生活垃圾的排放和处理缺乏必要的观念和意识,没有把生活垃圾排放到固定地点的自觉和习惯,一直是选择就近随意倾倒,致使大量的生活垃圾零散的堆放在房屋周围,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由于垃圾会滋生出大量的细菌,也给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构成了威胁,容易引起邻里间的纠纷。
2.体制机制原因
3.管理方面的原因
针对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排放处理情况缺乏整体的规划和有效管理。由于对生活垃圾实行的是属地管理原则,各行政村以及各乡镇只是负责所属辖区的垃圾清理工作,对于村与村、乡镇与乡镇间的结合处往往会出现垃圾清理的死角,比较容易出现垃圾清理反弹的情况,给周围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影响农村地区的整体面貌。
4.资金投入不足
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的处理需要大量的资金做支持,但是长期以来,其管理经费主要依靠本级或上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提供。在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后,政府的税收收入大大减少,因此对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所投入的资金也相应减少。在一些地区,进行生活垃圾处理会向村民收取一定的清理费用,但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和缺乏垃圾处理的意识,大部分的村民不愿意缴纳相应的费用,从而导致生活垃圾长期堆放,得不到及时清理。
二.我国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排放和处理现状
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主要是厨房废弃物、废纸、废塑料、废旧电池、碎陶瓷、碎玻璃、以及其他的废弃生活用品等,其成分非常复杂。
2.农村生活垃圾的危害
3.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
4.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限制条件
1)基础条件限制
首先,和城市相比农村居民的居住呈现出比较分散的特点,村庄的规模较小,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也相对较少,再加上广大农村地区交通不发达使得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较为困难。其次,受区域发展水平和生活习惯的影响,不同地区农村生活垃圾的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别。
2)经济条件限制
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水平从整体上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城乡差距依然较为严重,并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农民的温饱问题甚至都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就更谈不上对生活垃圾的处理了。
3)技术条件限制
生活垃圾的有效处理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技术手段,由于农村和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导致现有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无法应用到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上。但是当前适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垃圾处理技术并不成熟,限制了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的处理。
三.加强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排放和处理的有效措施
1.制定和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
近年来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问题逐渐得到重视,但是由于农村环境工作的起点较低,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因此国家环保部门要针对农村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同时,各级地方政府部门也要制定和完善地方性政策法规,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措施。
2.开拓资金筹集渠道,保证资金投入
3.建立生活垃圾处理监管体系
首先,政府部门要设立相应的监管机构,配备专业的监管人员和监管设备,确保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排放与处理工作得到具体落实。其次,还要加大对生活垃圾排放和处理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识,促进群众间的互相监督和自觉管理。同时还可以建立生活垃圾处理责任制,使村委会、保洁员、以及村民明确自身的责任,从而更好的执行。
4.培养农民环保意识,促进自主参与
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是生活垃圾的制造者,因此要想改善农村环境,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有效处理,就必须要培养农民的环保意识,促进农民的自主参与。首先,可以向农民发放宣传手册,普及环保知识和环保法规,使农民树立科学发展观念,改变生活习惯。其次,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大众媒体,营造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使农民自觉做到生活垃圾的统一排放与处理。
[1]熊明强.《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2]周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焚烧处理的环境效益分析》[D].江西农业大学2011.[3]武攀峰.《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生活垃圾的组成及管理与处置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活垃圾;垃圾处理问题;治理对策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humansociety,thenewruralconstructioninourcountryarealsounceasinglythoroughly.Ontheruralenvironmentcomprehensivetreatment,butintheprocessofgovernance,livinggarbageproblemisfacingthebiggestchallenge.Foreffectivegovernanceoftheruralecologicalenvironment,youmustfirstfindouttheprominentenvironmentalproblems,targetedtreatmentcountermeasuresareputforward,soastopromotetheruralresidents'qualityoflifelevelofascensionandpromotingeconomicdevelopment.【Keywords】thenewruralconstruction;livinggarbage;garbagedisposalproblem;thegovernancecountermeasure;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的畜牧业、养殖业以及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这样就导致了生态环境与农村经济的发展背道而驰,其主要表现为生活废物增多,如厨余、果菜屑、砖瓦、陶瓷、、塑料、种养废弃物、砂石、破布、废玻璃、清扫物、废橡胶以及树枝等,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无害物和有害物、可分解和不可分解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混杂在一起。再加上农村没有垃圾回收站,这样就造成了垃圾不能集中处理,使生活垃圾成了影响农村精神文明风貌的罪魁祸首。因此,解决这一问题迫在眉睫。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所面临的困境
1.1.广大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薄弱目前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农村居民在素质上虽然有所提升,但是由于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政府对农村环保教育宣传不到位以及环保意识的薄弱,再加上以利益至上为价值理念的偏差,使得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成了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且农民没有意识到自身就是环境保护中的一份子,而是以一个观望者的角色不断地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做出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事,如乱扔废旧电池、塑料袋、灯管等。
1.3.循环利用垃圾的理念缺乏在农村垃圾中,有很多可以变废为宝,使之被二次利用,如厨余垃圾为有机物可以用来滋养土地、改良土壤或是经发酵制肥;废旧塑料可以被回收制作成工业塑料块等;建筑垃圾可再次回收制作建材;纸屑等可燃物可以用来供热;但是在农村,很多人只注重于对金属、饮料瓶等的回收,而对其它的生活垃圾缺少再利用的认知,这样就使得农村塑料袋等垃圾污染严重,进而造成农村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对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对策
2.1.加强环保的宣传,提升农民的环保意识提升农民的环保意识,是处理和管理农村生活垃圾的基础,只有让每个人都自主的保护环境并相互监督,这样才能为我们营造一个文明、卫生的农村生活环境。可以通过农村广播、地方电台、悬挂环保宣传标语来宣传,或是组织学生、群众和干部机体加入生活垃圾的处理中,进而达到提升全民环保意识的目的。
2.2.加强环保资金的投入这样就能逐渐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如垃圾收集、运输系统、垃圾中转设施以及垃圾处理设施。最终达到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量减化以及无害化,使农村垃圾处理形成城镇一体化。并将垃圾的处理资金归入财政收入,使农村生活垃圾产业化发展。
2.3.循环利用生活垃圾将生活中可利用垃圾尽可能的再利用,减少资源的消耗,同时也有效的保护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如在畜牧养殖区域利用动物粪便发展沼气池;。这样既保护了环境,同时也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同时带来了经济价值,一举多得。并使农村走向科学化的发展道路。
结语: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们生活的保障,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构建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社会是我们的首要目标。解决农村生活垃圾,促进农村的经济、文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从自身做起,争当环保居民,推进农村绿色消费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凯,王奎良,曲日涛.烟台低碳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1):135-138.
一、高位推动,抓落实
二、聚力攻坚,抓行动
三、督查考核,抓效能
市由文明办牵头,对全域环境整治工作每月下旬组织督查,考核排名,考核结果通报曝光,县、镇(园区)都出台了对村考核办法,和资金奖补办法,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效纳入干部绩效考核,并出台严格的问责措施。由县文明办牵头、县督查办、县城管局等单位每月对全县全域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明查暗访,对督查出的问题派单整改跟踪问效抓整改,对督查结果以压实责任,推动工作为导向,予以运用。
四、立足改革,抓长效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紧紧抓住县全域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这一主题,推进城乡环卫作业一体化建设,自四月份先后会同财政、公管等单位实地考察了和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ppp项目,外出考察学习浙江金华、山东昌邑、巢湖等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结合县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定了《县全域生活垃圾综合治理项目市场化采购实施方案》并于6月16日经县深改组会议通过。方案确定了全域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业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运营方案,保障和推进措施。依据方案,县城管局牵头组织实施,编制招标文件,推进项目招投标工作。8月11日项目开标,东莞家宝园林绿化有限公司中标。项目中标价为2658万元,于10月1日正式运营。
项目运营以来以六大体系建设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努力走进“城乡统筹、技术支撑、监管有力、环保达标、保障跟进、群众满意”的全域生活垃圾治理新时期。
围绕补短板,抓设施体系建设。十月份通过市场化竞争机制引进中标企业投入近1800万,新购压缩转运车、洒水车、洗扫车、电动快保车、割草机、水面打捞船、垃圾桶及垃圾集中点建设等环卫设施。使全域环卫设施基本配套、改变了靠垃圾池收集、拖拉机、农用车转运、环卫设施短缺、落后、陈旧现状。
围绕无盲区,抓保洁体系建设。按照全域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治理目标,以环卫工人职业化、保洁网格化、作业分类化为核心,推进保洁体系建设。环卫工人职业化即环卫工人工资依据工作性质按不低于省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并配备环卫工作服装、专业劳动工具;保洁网格化即将集镇建成区、村庄、沟渠、塘、坝、路等作业内容划定区域,将保洁任务落实到1050名环卫工人;作业分类化即“靓”集镇:集镇建成区实行机械化清扫,人工保洁模式,每周一冲洗,适时洒水降尘。“洁”村庄:保洁员配套保洁电瓶车巡回对村庄保洁。“净”道路:省道、县道、乡道按每5km配备一名保洁员和保洁车辆,巡回捡拾垃圾。“清”水面:河道、水面配备船只及时打捞水面漂浮垃圾。
围绕日清率,抓收运体系建设。遵循“无害化,减少垃圾落地”的清运原则,实行“桶装、车载、桶换桶”直运模式。桶装:按10户左右配一只240升垃圾桶。集镇街道按50m左右配备垃圾桶,农贸市场等垃圾产生量大的区域配备660升垃圾箱,立足垃圾不落地;车载:全县八个镇只保留偏远镇两座中转站,其余中转站全部关闭。依据垃圾产生量、路况新配不同吨位垃圾压缩转运车近40辆,并科学规划清运路线,形成清运责任区,落实到每辆清运车,做到清运块状化,实现垃圾日产日清;桶换桶:对道路窄、路况差区域,采取人机结合桶换桶模式作业。
围绕市场化,抓监管体系建设。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属地化监管”的原则,9月份全县以全域为范围,各镇打捆招标,吸纳优质实力型环卫企业。通过公开招标,东莞家宝园林有限公司中标,中标价2658万元。该公司在县设立分公司,在镇设置项目经理,村设保洁队长。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实行扁平化管理,与县城管局签订合同,接受城管局业务指导。镇作为采购人与中标公司签订卫生作业服务合同,落实监管责任。
围绕增和谐,抓保险体系建设。符合购买社会保险条件的环卫工人应保尽保,不符合条件的环卫工人购买意外保险,把依法办事和维护环卫工人权益落到实处,维护社会稳定。
这一威胁所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中国经济几十年来的迅猛增长已经对中国的城市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如果再任由中国的乡村环境被生活垃圾所污染和破坏,那么若干年后,也许我们赖以生存和繁衍中华大地,可能真的会没有一片净土。因此,发掘农村生活垃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探讨相应的治理对策,将有助于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村容整洁”目标的顺利达成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甚至为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预留了极大的空间。
一、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现状
1、一个典型个案——某乡镇的生活垃圾处理
从以上可以看出,龟石渡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就是垃圾转移,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从有人居住的地方转移到无人居住的地方。如果运输距离太长,不仅容易使沿途产生污染,而且会增加运输成本。问题在于,这个无人居住的地方距离龟石渡只有2公里,而且离有人居住的一个农户住宅不到500米。也就是说,垃圾的最终集中地,仍然与当地居民相邻,尽管垃圾转移了,但只能掩耳盗铃地改变垃圾对当地人居环境的视觉上污染,却没有在根本上解决生活垃圾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垃圾的最终集中地位于湘江的支流蒸水河侧旁,一下雨就会使垃圾污染过的雨水进入蒸水河,特别是一旦山洪暴发,就会使垃圾直接进入蒸水河;这将直接影响到蒸水河下游和湘江两岸城市居民的饮用水源安全,对河流的水生物和两岸的生态环境也构成了较大的威胁。问题更在于,该镇还有3个小集市和20多个集中居住的中心村,这些地方的生活垃圾任意地堆放着,在村口、田头、河边、房前屋后,一大堆的生活垃圾随处可见,连转移也没有进行。
2、从城市到乡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整体情况
笔者工作过的湘南某镇所在的县,不仅所有乡镇政府所在地的生活垃圾处理是采取转移的处理措施,而且县城的生活垃圾也同样是转移到与县城相邻的城郊小山沟里进行堆放,并再也没有采取任何处理措施。根据笔者调查了解到,不仅该县如此,而且整个湖南省、甚至全国农村地区也大多如此。这种处置方式所造成的后果可能反而是污染源的扩大,因为一到暴雨期,这些污染物又势必会影响到周边地区的环境问题。有媒体报道,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黄集镇的生活垃圾就被转移到该镇的胡岗村,堆放的垃圾已经堆成了两座体量不小的“山”,方圆数百米远,就能闻到腐臭味,还成了蚊蝇的乐园。离垃圾场只有100多米距离的胡岗村村民一组居住着400多人口,每到下雨天就污水横流,饮水井里压出来的水都有一股怪味。[1]农村生活垃圾普遍处理方式就是这样的不加处理的简单转移。
农村成为了城市转移垃圾的目的地。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带来了城市生活垃圾的迅猛增长,由于城市现有垃圾处理能力有限,城市生活垃圾开始“上山下乡”,呈向郊区和农村转移的趋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5576.8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51.7%。[2]大量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生活垃圾转移到了农村!一些郊区和农村已成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存放地,占用和毁损了大量的道路、土地,污染了空气和水源,成为农村环境最大的污染源之一。
二、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原因
1、上级财政无投入而乡村财政无能力
目前,农村环保投入严重滞后。在一些硬件设施的建设上面,基层政府提供环保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的能力薄弱,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处于空白状态。几乎没有乡镇配备专门的环保机构和队伍,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工作尚未覆盖广大农村地区。环境保护机构的缺乏使得农村环境出现无人管理的局面,涉及环保的部门亦因为经费不足、人力缺乏而只能对环境污染持观望态度,只能“爱莫能助”。比如生活垃圾的收集系统,单凭乡镇自己的力量,靠哪个村或者哪个镇来做显然不太现实。乡镇自身不具备垃圾的处理能力,只有进行简单的转移处理,甚至掩埋都没有进行。因此,即使上有政策,无奈之下基层往往会“下有对策”。
2、农村生活垃圾与现代化市场消费如影随形
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农村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本不存在着农村之外的生活消费品垃圾的进入。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市场主导着农村生产、生活消费的各个方面。消费品主要是工业产品,而且一次性使用品在迅速增加,由于一次性使用的包装商品均是廉价物品,作为贫困群体最多的农村,消费群体最广,因而,现代化的市场消费给农村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生活垃圾。
3、农村环保治理责任缺失
4、农村环保治理措施缺位
由于传统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环境保护的重点常常在城市,农村是环境保护的真空地带,环境管理体系和管理措施严重缺乏,这是当前农村环境治理上的典型病症。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曾指出:“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而我国农村还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1.5亿亩耕地遭到污染,每年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农村环保设施几乎为零。[3]显然,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的关键是环境治理措施的滞后:由于农村环保是环保工作的盲区,不仅表现在农村环保投入不足,基础建设缺乏,也使得相应的治理措施滞后,不能从根本上化解环境污染的根源问题。
三、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危害
农村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问题,不仅影响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而且严重威胁城乡居民生命健康。
1、造成水资源的严重破坏
2、存在传播疾病的危险隐患
农村生活垃圾,使井水变绿,使河水变臭,使近年来农村患病人数猛增。要么是突发心脏病,要么是突发脑溢血,还经常得一些莫名其妙的怪病。即使转移到垃圾场地,由于现在的生活垃圾成分相当复杂,既没有分类,也没有任何处理,甚至没有掩埋,所散发的废气和造成的污染,无论给运输沿线的农民,还是给垃圾场地附近的农民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不容低估的威胁。
3、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
过去在农村集镇生活的居民,可以经常到河沟里洗澡、摸鱼,河里的水清澈见底;现在的河沟里虽然有水,但漂满了各种生活垃圾、玻璃瓶、动物死尸等,每到夏季或阴天,散发着刺鼻的恶臭。过去在农村到处都是鸟语花香,农家小孩可肆意玩耍,放养禽畜也方便;现在由于很多空地垃圾成堆,农民只得看紧自家小孩,怕不懂事的小孩玩弄那些看似漂亮却有毒的垃圾,只得把放养禽畜变成了圈养禽畜,怕禽畜到垃圾场吃了受污染的食物发病甚至死亡。同时,由于臭水沟、露天垃圾场增多的原因,近几年来,农村的苍蝇、蚊子等害虫也越来越多,有些地方的田野已经成了蚊子的天下,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关键词】农村垃圾;经济效益
农村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场所,是农民实现生产和再生产的主要基地,伴随着经济迅猛增长和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及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随之而来的生活垃圾污染开始侵蚀农村,农村生态环境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发掘农村生活垃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探讨相应的治理对策,将有助于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村容整洁目标的顺利达成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为子孙后代的发展预留极大的空间。江西南昌市湾里区长年来乡村环境脏乱,影响外界对这个以旅游休闲为主业的山地县区的印象。
1.1工业垃圾
南昌市湾里区近几年高速发展,导致原农村慢慢的向城乡结合部发展,使得建筑不断的增多,随着建筑的增加导致产生的建筑垃圾(塑料、石灰、砖块、包装袋等)无处合理处理。
1.2农业垃圾
南昌市湾里区是以农业为主,所以每当收获的季节就会产生大量的秸秆,以及果园的的残留物,甚至包括农药袋和农药瓶。再加上就是家禽和家畜的排泄物等。
1.3生活垃圾
南昌市湾里区的生活条件教过去三十年有较大的变化,家家变得富裕,生活垃圾的种类也多了,生活垃圾的成分主要是厨房废弃物(废菜、煤灰、蛋壳、废弃的食品等)以及废塑料、废纸、碎玻璃、碎陶瓷、废纤维、废金属、废电池及其废弃的生活用品等,组成十分复杂。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厨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2.南昌市湾里区农村垃圾处理方式
2.1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传统模式
传统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中,生活垃圾被随意抛弃、露天堆放,有的甚至被堆放于河道两旁,形成了垃圾绕村围河的现象。生活垃圾的任意露天堆放,任雨水冲淋,形成了大面积的面源污染,也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垃圾中含有的有毒物质以及在堆放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被雨水冲刷后,混合流入农村居民的。地表饮用水源,是对农村居民饮用水健康的极大威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不少农村己经意识到生活垃圾的危害性,为了达到“村容整洁、环境卫生”的目标,对堆积于村内的生活垃圾进行了清理,清理出村的垃圾进行了填埋、焚烧等处理,但仍有部分尚未处理,仅是将污染进行了地点转移,没有做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而焚烧和填埋也只是露天焚烧、简易填埋,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不仅污染了大气和土壤,也为以后的环境健康埋下了隐患。
2.2垃圾收集池式集中清运处理模式
这种方式相对于模式一,在村中建造了若干水泥式垃圾收集池,每个收集池辐射服务周围的约十几户农村居民,每户将自家生活垃圾混合收集后投放于垃圾收集池中,然后每户轮流派人定期派人将池中垃圾清运到远离村庄的垃圾集中处理点,进行填埋或焚烧。
3.农村垃圾处理的经济效益分析
我国农村面积较城市而言是其9倍之多,农村人口也占有总人口的70%,所以农村垃圾处理的合理性有必要的作用,也是我国的根基所在。
3.1农村垃圾处理的经济效益分析之COD的分析
农村垃圾的多数处理都是被扔到附近河里,,导致垃圾随着水流到下游导致水污染的严重性,其中以云、贵、川、湘、鄂为主,污染尤其严重,汛期时被水带至地表,使得地表水被污染的极其厉害,导致需要加大力度处理被污染的水资源,导致地方财政的支出扩大,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3.2农村垃圾处理的经济效益分析之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社会和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为缓解世界范围的资源、能源短缺、建立良性发展模式提供了思路,因而获得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2006年废旧物资(垃圾)回用,已占世界主要工业原料的40%,产值超过2500亿美元,并以每年15%-16%的速度递增,由此可见,废旧资源回收利用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我国农村垃圾产生量大,可回收利用资源多,垃圾管理和处理都处于起步阶段,推行循环经济的潜力巨大。
4.结语
总之,农村垃圾处理的经济效益状况取决于当地垃圾处理的合理方式,需要带来正的效益就需要以恰当的方式来处理垃圾,以南昌市湾里区为例的调查研究就可以合理的体现出这一点。
[1]陈瑞生.城市生活垃圾现状与管理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22).
[2]詹亚平.突破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的瓶颈[J].农业工作透视,2007(7).
[3]李颖.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模式设计——以北京市菩萨鹿村为例[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