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们对物联网的产业架构上理解,无线模组的产业链地位其实是在中间位置,对于中间位置的企业我本身是有一定的疑问性的,定位中游的企业,根据自己的了解和过往,能成为长牛股的其实不多,但是成为某一阶段的大牛股的还是不少的,带着这样的投机性质眼光,我最近又重新梳理了无线模组的资料。
无线模组不是一个完整的闭环产品,但是在下游应用没有霸主出现时,作为一个铲子类的股,无线模组迎来爆发的机会还是值得跟踪的。
为什么模组作为一个上游零部件,发展二十几年后仍存在?因为下游应用层出不穷!但凡需要通信的设备,需要物与物链接的场景,都需要通信模组。
通信模组是物联网的核心“连接器”
以下市值基于2019年9月12日收盘市值
但比较要在意的是占成本80%的芯片主要是依赖外部,在MYZ的背景下,还是要多一个心眼观察。
另外要谨慎乐观的是,目前的收入主要还是来自4G等,5G商品目前还处在产业前期,着重跟踪点。
物联网定义为: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自物联网概念提出以来,各国政府或机构在研究和实践中不断对其内涵进行了拓展和丰富。
在物联网产业架构上,可以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个层面。感知层重要为各类传感器、芯片、通信模组等各类器件或装臵,将收集的数据通过各类通信手段经过网络和平台进行数据交互。在应用层面,主要为通过智能终端、系统集成和应用服务,为各类垂直行业提供服务。目前常见的,通信模块已经在车载系统、POS机、智能电表、平板电脑、安防监控、智能穿戴等场景取得了成功的应用进展
感知层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智能感知识别、信息采集处理和自动控制,并通过通信模块将物理实体连接到网络层和应用层。网络层主要实现信息的传递、路由和控制,包括延伸网、接入网和核心网,网络层可依托公众电信网和互联网,也可以依托行业专用通信网络。
物联网将成为超万亿规模的巨大市场。根据IDC的预测,预计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从2014年的6,558亿美元增至1.7万亿美元(CAGR17%)。Gartner与MachinaResearch分别判断物联网市场规模会达到1.9万亿美元和1.2万亿美元。参考以上等机构的逻辑和预测,可以看出在未来物联网将成为超万亿规模的巨大市场。各大机构对全球物联网未来发展的预测如下表。
物联网发展处于产业生态的关键布局期,来自政府层面的支持、产业巨头的布局以及支撑性技术的发展均在共同驱动物联网爆发
万物互联的场景下,机器类通信、大规模通信、关键性任务的通信对网络的速率、稳定性、时延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自动驾驶、AR、VR、触觉互联网等新应用对5G的需求十分迫切。
无线通信模块行业处在物联网产业的上游。无线通信模块是各类智能终端得以接入物联网的信息入口,是物联网的硬件基础。通常情况下,每增加一个连接数,就需要增加1-2个无线模组。蜂窝通信网络具有覆盖范围广的特点,3G和4G应用技术比较成熟,具有网络频谱宽、覆盖范围广、信号质量好、传输速率高、兼容性平滑的特点,且较少受到天气、地形等外部因素干扰,因此将成为物联网数据传输的主要载体。
蜂窝通信模块行业的上游主要为基带芯片、无线射频芯片、存储芯片、电阻电容电感以及PCB板等原材料生产行业。蜂窝通信模块对应的下游应用领域众多,这些领域受到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目前从事蜂窝通信模块上游行业生产的企业较多,原材料供应比较充足。蜂窝通信模块主要原材料及细分如下所示。
无线支付采用移动通信方式传输信号,可以实现随时随地支付,未来将成为主流的支付方式。无线支付带来的便利性是有线方式所无法比拟的,它主要利用移动通信基站传输信号实现数据传输,省却了线路铺设的不便。对于蜂窝通信模块而言,最重要还是需要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可靠。搭载智能模块的支付终端,不但能满足市场对支付模式多样化的需求,还支持营销管理、会员管理、便民服务等功能,在新零售趋势下将成为连接线上和线下的重要基础平台。
在国内,2016年车联网行业得到了国家重大科技研发专项的进一步支持。中德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标准及测试验证合作项目陆续启动,中国车联网行业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搭建测试认证环境上得到了有效发展,全球车联网市场正以25%的年均复合增速增长,2018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00亿欧元,同时渗透率将达到20%。Machina、IMS和华为联合调研发现,全球车联网连接数当前估计为9,000万,预计到2020年将增至3亿左右,到2025年则将突破10亿,车联网系统在汽车中的应用将不断普及。
智能电表,智能水表,智能燃气表都是典型的应用。
智慧城市已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并为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无论是便捷的交通、高效的资源利用,还是精细化的城市管理,都离不开高度互连的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发展目前主要围绕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立体化信息采集网络及开展各领域技术应用两大方面。全方面提高城市的感知能力,建立完善的信息采集网络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基础。
智能工业通过在传统工业中融入各类感知能力的终端、移动通信等技术,将信息互联技术与传统工业制造相结合,实现工业智能化。智能工业每一个环节,包括供应链管理、生产过程工艺优化、设备状态监控、环保监测及能源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等皆可搭载蜂窝通信模块。
物联网的智慧服务是工业制造满足信息消费的智慧化,物联网未来发展的重点任务将是建设包括满足智能生产制造的“智慧工厂”,以及满足智能用户消费的“智慧商店”。未来,随着智能制造和各类生产服务平台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将被应用于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生产过程工艺优化、产品设备监控管理、工业安全生产管理、智能物流等诸多领域。从经济角度来看,工业物联网影响着工业、制造业等大约46%的全球经济,物联网的应用即使提升1%的效率也将产生巨大的收益。市场调研机构Technavio的研究报告指出,到2020年,全球工业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320亿美元;到2030年,工业物联网可在全球创造高达140万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物联网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主要在于利用传感器对污染源、环境质量变化实现自动监测,智能环保监测利用各种传感器技术、移动计算、信息融合等物联网技术,根据环境状况进行实时在线监控和综合分析(包括水质监测、空气质量检测、土壤成分检测等),并建立污染源信息综合管理系统,为采取环境治理措施和污染预警提供依据,防止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使环境监测更便利、更快捷、更准确,并克服恶劣条件下人工无法观察检测的劣势。
按全球主要区域分析,中国、北美和欧洲市场是蜂窝通信模块需求最大的三个区域。自2015年起,中国取代北美成为需求量最大的单体市场。
在中国,蜂窝通信模块的市场需求主要表现在智能水表、移动支付和智慧安防领域。随着车载市场和智慧医疗需求的增加,交通运输市场在未来几年将会爆发。可以看出,在国家政策的驱动下,LTE目前是中国移动通信技术领域主流的发展方向,尤其是自2015年开始,3G已经快速向LTE转变。2016年,LTECat.1运用于智能水表行业,2017年,NB-IOT产品及服务已经大范围落地。在北美市场,蜂窝通信模块的市场应用主要体现在车载、车队管理、公共安全以及移动支付领域。保险公司通过车队管理服务的渗透,使得蜂窝通信模块在该领域的应用领先于其他国家。AT&T已经于2017年1月1日终止2G网络,并且持续推动蜂窝通信技术由3G向LTE转换。AT&T计划于2017年实现Cat.M落地并于2018年实现NB-IoT的全面布局。
在日本市场,蜂窝通信模块在智能电表以及车队管理领域市场渗透率很高。为筹备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日本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尤其是2015-2016年间在公共安全以及智慧城市领域的投资促使蜂窝通信模块的市场需求大规模增加。
根据TechnoSystemsResearch的统计数据,2016年底,中国蜂窝通信模块市场出货量达到34.5百万片。基于LTE技术逐步成为蜂窝通信的主流。
来自TechnoSystemsResearch数据显示,在蜂窝通信模块市场的细分行业中,交通运输和移动支付行业的需求是主要推动因素,同时,蜂窝通信模块还广泛应用于智能抄表、公共安全等领域。2013-2020年份中国细分市场蜂窝通信模块市场规模预测如下图。
蜂窝通信网络具有覆盖范围广的特点,且较少受到天气、地形、设备间物理距离等因素的限制,契合了物联网“无处不在”的发展目标,逐渐成为物联网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国蜂窝通信技术和移动网络建设获得了长足发展,全球规模最大的蜂窝通信网络已基本建成,3G和4G应用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具有网络频谱宽、覆盖范围广、信号质量好、传输速率高、兼容性平滑的特点,且较少受到天气、地形等外部因素干扰,相比于有线通信来说,蜂窝通信更加适合物联网对数据传输的要求,因此将成为物联网数据传输的主要载体。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底,我国4G用户总量达到10.06亿。2017年,三大运营商着力完善4G网络覆盖深度,全年净增移动通信基站59.3万个,总数达619万个,是2012年的3倍,其中4G基站净增65.2万个,总数达到328万个。目前,4G平台快速增长,特别是在车载运输和无线支付领域的不断普及应用,2G平台由于技术成熟,基础设施完善,在智慧能源、无线支付、智慧安防等行业领域仍广泛应用,但占网络比重下降明显。
目前蜂窝通信技术发展正处于新一轮技术与产业变革的时期,一方面传统的蜂窝通信应用模块正在发生巨大变革,电信设备的通用化、小型化、虚拟化、分布化成为未来发展主流,给传统电信技术带来巨大冲击;另一方面5G通信体系架构也面临着潜在的革命性改变,未来5到10年蜂窝通信技术势必进入一个更加快速发展的时期。
物联网的大力发展,以及蜂窝通信网络的逐步完善,让远距离通信成为物联网产业中的一个重要技术领域。从手机和移动宽带延伸而来的蜂窝通信模块得到了企业的大力重视与推广,并广泛应用到了短距离通信(WiFi、蓝牙、ZigBee)所难以覆盖到的无线支付、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智能安防等领域。
蜂窝通信模块的技术发展趋势之一是智能化。在车载电子产品中,如后视镜、车机等应用均要求产品带智能操作系统,此外越来越多的POS机因为要支持指纹、手写签字等多种支付方式,也需要智能操作系统。目前越来越多的方案商开始直接采用手机或平板方案来设计产品,这也对通信模块厂商提出了智能化需求。
以下来自移为通信招股书:
自2009年设立以来,发行人一直从事嵌入式无线M2M终端设备的研发、销售,2010年度上半年之前,发行人还研发、销售无线通信模块产品。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发行人全部产品均为无线M2M终端设备。
以下来自广和通招股书:
以下来自移远通信招股书:
根据行业内可比公司披露的最近三年的财务数据,行业内主要公司销售收入情况如下:
根据TSR于2017年出具的研究报告,预测2017年蜂窝通信模块行业整体市场规模约16,000万片,预计截至2017年末,发行人及主要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情况如下图所示。
公司在物联网应用领域开拓了众多客户,包括移动支付终端供应商如国内的新大陆、福建联迪,国际顶尖的POS机厂家Ingenico等;智慧能源终端客户中,包括电网公司设备供应商华立科技、新联电子、友迅达等,国际表计厂商Baylan、Itron等;车载终端客户包括国内杭州中导、慧视通等,海外有俄罗斯的Autofon、欧洲的Inosat等。美国的Honeywell和移远合作,开发安防产品。移远通信如今在海内外有3,000多家终端使用客户,良好的客户资源为公司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蜂窝通信模块最初从车载应用开始,逐渐应用到车队管理、物流管理、工业自动化等领域,随着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处理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通讯网络的升级换代,蜂窝通信模块应用范围逐渐深化,不断应用到新兴行业中,如无线支付、智能电网、远程医疗等,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不断被发掘细化,市场应用需求强劲。StrategyAnalytics预计,4G物联网模块的销量将会在两年内达到顶峰,而5G模块的销售将会从2019年开始,并在2024年超越4G模块的销量。其中物联网蜂窝模块销量2025年将超过1.9亿个。在预测期间,汽车行业将是最大的物联网蜂窝模块市场,在2025年的市场份额将有巨大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