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项目有哪些东西?现在共享项目有:共享麻将、共享快递柜、共享跑步机、共享复印打印机、共享鲜榨啤酒机、共享新风机、共享扫码娃娃机、共享零钱、共享储存柜、共享自动贩卖机、共享电吹风、共享微波炉、共享暖炉、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共享擦鞋机、共享洗衣机、共享充电桩、共享电动汽车、共享篮球、共享洗车等。
这里简单盘点一下共享经济项目,有的真让人哭笑不得。
1、成熟——共享出行
共享经济概念,最初起源于共享出行。
还记得2015年,滴滴、快车(后来和滴滴合并)、Uber(被滴滴收购)等好几家公司不断烧钱补贴。出门不再找出租车或者公交,都是和朋友一起用App叫车,便宜方便。
经过两年的激烈竞争,最后滴滴成为赢家,整个市场已经成型稳定,赢家通吃。
2、爆发——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是在解决最后一公里和绿色出行的需求。现在用户习惯已经培养起来,地铁口那一排排各种颜色的单车,让中国的单车拥有量急速上升。
整个市场形成两大玩家(ofo和摩拜)一群小玩家的局面。摩拜和ofo有先发优势,其他如小鸣单车、骑呗单车、一步单车等等,多的数不过来,围绕几个城市展开。
3、萌芽——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汽车、共享睡眠仓、共享健身仓等等
滴滴和共享单车的成功,让很多人想要来凑共享经济这个风口。不过整体上还是萌芽阶段,很多项目没有成熟,只是一个新的概念在尝试。有些已经不被看好,如共享雨伞,最后发现雨伞都不见了。
4、无语——共享马扎
5.共享篮球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猪了个球”、“一元体育”、“891共享篮球”和“敢拍共享篮球”等数家企业。其中,“一元体育”、“猪了个球”都先后宣布获得千万级Pre-A轮融资。
共享篮球企业对于用户痛点的理解是:大量篮球爱好者在打球过程中面临着忘记带球,带球麻烦,临时打球,买球容易丢,经常被借球,带球人先走,以及随身物品存放等问题。
6.共享雨伞
王思聪的一句“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让共享充电宝火了;“共享e伞”创始人赵书平称要“藏伞于民”,也让共享雨伞赚足了眼球。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魔力伞、OTO、E伞、JJ伞、春笋雨伞等十余家共享雨伞企业,其运营模式主要分两种:一种是设置柜机的“有桩式”借取,操作方式类似共享充电宝和早期的城市公共自行车,用户无需下载APP,扫描机身上的二维码,按提示操作即可实现借还。
另外一种是“无桩式”,可以满大街投放,雨伞本身装有定位装置和智能锁。用户在手机上安装APP后,查看并找到附近可使用的雨伞后,在APP上缴纳押金和租金,扫描伞身上的二维码获得密码,开伞使用,收伞就算送还。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目前共享雨伞市场有10余个玩家,只有6家获得过融资,且均为天使轮。
7.共享KTV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共享KTV迅速占领了北上广深等地的各大商场、电影院和游戏厅等人流量较密集的公共区域。一个个只有不到2平方米,三面都是玻璃的共享KTV,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台选歌系统,一个大屏幕,两个高脚凳,高感知度的麦克风和头顶的灯光,瞬间营造出的浓浓K歌氛围。在一些“等位”需求较大的商场,还经常可见共享KTV门口排队的现象。
共享KTV还有一个名字——线下迷你KTV。据统计,目前已经入局迷你KTV的品牌有10多家,主流品牌包括友唱M-bar、咪哒miniK、WOW屋、聆哒miniK、爱唱Lovesing等。
资本也随之涌入,今年2月份,唱吧宣布投资咪哒miniK运营公司艾美科技数千万元人民币;4月,友唱M-bar也在随后宣布获得6000万元A轮投资;8月,“迷你”KTV对外正式宣布获得猎鹰创投的数百万天使轮融资。
8.共享洗衣机
由此,“共享洗衣机”这一概念被传播开来。不过,类似于这种形式的自助洗衣机,早在2011年左右在一些大学宿舍区早已出现,随后又陆续出现在工厂宿舍区等多人合居场所。随着“共享经济”这个概念的形式不断扩充,直到今年,“共享洗衣机”才进入大众视野。
相对于其他共享领域,共享洗衣机领域的竞争稍显冷清。
9.共享书店
7月16日,合肥新华书店三孝口店开启了“共享书店”的经营模式,这家因被写进2017年山东高考作文题,而成为“网红”的24小时书店又一次吸引了舆论的眼球。
用户在该店内,只需下载“智慧书房”App,在线支付99元的押金即可享受单次扫码借阅总价低于150元的两本图书,不过需要在10天之内归还。读者还可以在此APP中展示自己的藏书,记录图书的评价并以书会友。
10.共享睡眠舱
7月初,北京、上海、四川等地出现了“共享睡眠舱”。用户只需用手机轻轻一扫二维码,无需身份登记,就可以低廉的价格享受私密睡眠空间。澎湃新闻记者实地体验了上海一处共享睡眠舱后的感受是,舱内比较闷热,枕头被褥都有些潮湿,可充电但无wifi和电扇。
这种“共享睡眠”概念还没来得及让大多数民众“尝鲜”,就迎来了暂停使用的命运。据媒体报道,7月中旬,位于北京市中关村地区的一处“共享睡眠舱”被关,而位于银河SOHO的“共享睡眠舱”也暂时停止了运营;7月17日下午,上海类似项目——“共享床铺”也被叫停,上海市公安局表示,目前上海“共享床铺”已被叫停。因为这是个新模式,尚没有获得消防许可,也没有宾旅馆特种行业经营许可。
11.共享宿舍
据华西晨报近日报道,成都高校西南民族大学拿出41间闲置的宿舍,在暑期对外开放为“共享宿舍”,旅客入住的时候会领到一张校园一卡通,每天只要25元。
据介绍,在整个暑假几乎每天都有人造访成都这所高校的共享宿舍,每天都有人入住。
目前,已经有411名旅客进行了体验,还有470人到现场参观。此外该校还开放了文史馆、食堂和体育场馆。为保证学生的安全,学校加派了人手,加强了管理。
12.共享电脑(网吧)
最后一个颇有些历史的“共享项目”,来自于网友的一个段子:现在共享经济这么火,我也有个创意,就是买几十台电脑,租个场地摆好,联网。面对那些家里没电脑或没网的客户,凭二代身份证就可以用,每小时收费五元。不想玩了就下机,电脑可以继续给下一个客户用。循环利用,如果客户一次用一整夜,还可以优惠。这绝对是目前空白的领域,不知道有没有人有兴趣合作。对此,有网友表示,太妙了,我看这个项目不如就叫网吧!一定风靡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