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无人零售店在技术上大致可分为三类:
3、第三类如小e微店等,主要是利用二维码来完成对货物的识别,优势是成本低,与传统零售较为接近。
就购物体验而言,缤果盒子等显然无法做到像AmazonGo、TakeGo那样“即拿即走”的购物体验,它采用的技术相对简单但却更可靠。缤果盒子主要采用了RFID技术、人脸识别技术等——店内商品包装上皆贴有RFID标签,避免了像AmazonGo、TakeGo那样需要进行复杂的图像识别过程,但也可以起到节省人力的作用,不失为向第一类“无人零售店”过渡的一种办法。
二、RFID技术及优劣势分析
从概念上讲,RFID类似于条形码技术。条形码技术是将条形码信息依附在物品上,通过扫描枪对物品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从而获得物品的信息。而RFID技术将RFID标签依附在物品上,通过射频信号将标签中的信息读取到RFID读取器中,从而获得物品的特有信息。相较于传统的条形码,RFID技术优点如下:
1、快速扫描
RFID辨识器可同时辨识读取多个RFID标签,相比之下,条形码每一次只能有一个条形码受到扫描。
2、穿透性和无屏障阅读
3、数据的记忆容量大
一维条形码的容量是30个字符左右,二维条形码最大的容量可储存2至3000字符,RFID最大的容量则有数兆字符,随着记忆载体的发展,数据容量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4、体积小型化、形状多样化
RFID在读取上并不受尺寸大小与形状限制,不需为了读取精确度而配合纸张的固定尺寸和印刷品质,不像条形码容易产生形变和破损等问题而导致无法识别。此外,RFID标签更可往小型化与多样形态发展,以应用于不同产品。
RFID普及方面面临几大挑战:
1、成本
2、技术标准难以统一
3、读取准确率需要提高
数据完整以及正确性是决定RFID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在阅读器作用域内多个标签同时向阅读器发送数据或者一个阅读器在另一个阅读器的作用域内时,信号间发生相互干扰,导致阅读器接收到的数据错误,即无法完整的识别出标签,或者识别出错误的标签。因此,多目标识别既是RFID的最大优势,也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难点。
虽然早在2009年,AA美国服饰(AmericanApparel)就宣称其单品RFID库存管理系统能提供99%的店面库存可见度,但在现实操作中,算法原因、人员问题和流程问题而引起的误读仍是RFID技术普及道路上的绊脚石。有媒体报道,在“无人零售店”的体验过程中,也有购买两件同样的商品只能识别出一件,以及因为粘贴太紧密而无法识别金属易拉罐商品的情况出现。
三、RFID应用案例
整体上来看,国内RFID应用的主要市场在身份识别、交通管理、军事与安全、资产管理和物流与仓储等领域。而RFID在国外的应用中,零售和运输物流占据的绝对的主力。两者相加约为整个市场的40%。沃尔玛、麦德龙和Zara等服装与零售龙头已经全面部署RFID应用。
出于成本等方面的考虑,虽然RFID标签很多都是在国内生产,但其在消费领域的应用却多见于国外企业。典型的案例如迪卡侬,其在全球的门店以及85%以上产品都运用了RFID标签。在国内的消费领域,除了噱头满满的“无人零售店”,也有一些服装行业的公司开始尝试运用这项技术。
综上,在消费领域,目前RFID标签的运用还局限在物流、销售方面,生产环节应用较少;大公司、创业类公司的推进动力较强,中小公司、中间环节较多的公司推进意愿弱。
浏览量
原文标题:无人零售店下的RFID技术
下载发烧友APP
电子发烧友观察
长沙市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航空路6号手机智能终端产业园2号厂房3层(0731-8808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