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下游养殖行情低迷和动保行业竞争加剧给公司经营带来巨大压力,公司围绕开拓大型养殖集团客户和完善技术服务体系的双轮驱动策略,持续开展“大单品”“大客户”销售策略的实施落地和销售管理体系的全面提升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与此同时,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和发挥“药苗联合”的产品矩阵优势,在有效管控销售费用的同时实现了营收增长。
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4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0%。分产品看,猪用疫苗业务同比下降5.92%,禽用疫苗及抗体业务同比增长10.20%,化药业务同比增长10.14%,宠物用功能性保健品同比增长272.34%。宠物业务增速表现亮眼,增长潜力十足。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1.01亿元,同比增加9.15%,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07%。在保证持续研发投入之外,公司全方位优化费用管控,带动公司盈利维持高增,其中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下降了4.12%和8.05%。
公司现拥有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动物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兽用药品创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研发平台。公司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于2024年1月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正在向农业农村部申请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审批,加快公司科研创新成果转化进度。
宠物赛道占据先发优势猫三联疫苗成功上市
我国拥有城镇猫咪近7000万只,猫三联疫苗是猫咪的基础免疫疫苗,长期以来国内仅有一款进口疫苗,供货紧张,造成我国猫咪整体免疫率不足15%。考虑到国产疫苗或以低价抢占市场并带动猫三联接种率提高,预计2026年国内猫三联疫苗接种率或可达60%,对应市场规模51.4亿元,相比于2022年扩容1.85倍。
非瘟疫苗研发进度领先有望率先实现商业化落地
非瘟病毒自2018年传入国内以来,对生猪养殖行业带来持续损失。由于非瘟病毒基因组庞大,免疫机制复杂,研发难度巨大,截止目前非瘟没有商业疫苗和有效防控方法,且全球范围内尚未有完全安全、有效的疫苗获批上市。国内多家厂商都布局了研发管线,但当前市场上仅三家上市公司的亚单位疫苗路线进展相对较快,预计将在2024年下半年实现上市销售,其中普莱柯在国产非瘟疫苗研发中进展较为领先,有望率先破局。
目前,普莱柯与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合作的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已提交应急评价评审。若下半年顺利上市,有望大幅增厚公司业绩。
回购注销与回购计划同步推出强化股东回报彰显发展信心
截至2024年3月底,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股份144.92万股,已回购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42%,回购的最高价为22.48元/股、最低价为15.47元/股,已支付的总金额约为2541万元。
此外,普莱柯发布2023年度分配预案,拟10派4元(含税),预计派现金额合计为1.38亿元。派现额占净利润比例为79.24%,这也是公司上市以来,累计第10次派现,彰显公司可持续发展实力。
周期反转在即业绩弹性可期
数据显示,2023年11月能繁母猪存栏已经比2021年高点去化了8.9%,按照养殖周期来看,2024年下半年猪价将会迎来反转。市场多家机构判断2024年猪周期探底反转,畜禽养殖产能去化加速,养殖板块复苏在即。动保行业作为后周期的一员,有望由此收益。
展望2024年,普莱柯多个重磅单品将持续放量。伴随猫三联疫苗率先完成进口替代,非瘟疫苗首批上市等多重利好,有望打开盈利增长空间、快速提升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行业龙头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