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不断推进全民阅读的趋势下,无人值守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作为图书馆服务深化的一种新形态,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从省到县许多图书馆都相继开办了自助图书馆,推动了图书馆事业跨越式发展。乘此东风我馆于2016年11月在环秀楼开办了我市首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此后陆续又建设4家自助图书馆。这标志我馆开始了阅读服务全天候、智能化、自助化的服务模式。现结合自己平时工作,对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建设背景、管理与运营、优势与挑战、发展空间进行阐述和分析,以期对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建设有帮助。
1、建设24小时自助图书馆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1.1推动全民阅读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阅读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并逐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已经连续9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印发:2020年,《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印发:2021年,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被列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2年,在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为大会致贺信,再次强调了阅读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意义。同时,相继出台了更为具体的政策指导《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可见,推进全民阅读已经成为国家意志。公共图书馆开办24小时自助图书馆,就是为了履行职责,进一步为群众提供更为便捷、舒适的公共阅读空间,推动全民阅读发展。
1.2科技发展助力“自助”图书馆
24小时自助图书馆集先进的RFID(射频识别)技术、网络技术及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这些都离不开科技的发展。门禁系统、自助借阅机、自助办证机、监控、互联网等都是智能化设备,远程监控、管理工作也是建立在智能化基础上的,没有强大的科学技术,这“智能化、自动化”就是一句空话了。科技的发展让读者“自助”成为可能,并得到不断地完善,同时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方式也发生了改变。24小时图书馆不仅可以提供纸质书籍的借阅,还可以提供数字化资源的获取,适应了时代的发展需求。
1.3传统借阅模式需要改变
1.4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型发展
2、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设与运营
2.1选址布局
在建设24小时自助图书馆时,我馆根据实际情况,选址都在辨识度高、交通便利的地方,方便读者前往。馆舍采取“合作”加“改造”方式,即选择与单位、小区机构合作,利用其空闲房子、社区图书室改造为符合标准的自助馆。这样既节约了资金,又带动了周边商圈发展。到目前为止,我馆共建成5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总面积200平米,藏书量共15307册。各管均配有刷卡门禁、自助借阅机、自助办证机、监控、互联网等智能化设备。各馆一经使用,很受读者欢迎,到馆人数,流通人(册)次均有大幅度提升。
2.2管理运营
24小时自助图书馆因其无人值守而全靠读者自主完成借阅的特点,在管理模式上必须要设置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和运营模式。我馆采取总分馆制,将24小时自助馆的管理运营纳入总分馆管理体系中,总馆管理后台实时监控,可随时监看。读者与书籍流通计算在总馆总流通服务范围内。分馆与总馆的书籍可通借通还。单独成立自助馆班组,管理馆各项工作,负责馆日常运营维护,工作人员无须值守,采取巡查制,通讯保持通畅,有事马上处理,不可延误。每天做好读者归还图书上架,排架,书馆环境维护等日常工作。图书更新、补充、配送由总馆按需配送。电子网络设备、借阅系统等技术项目采取自己定期检查与外请专业的修理维护升级相结合,确保24小时馆正常开放,满足读者借阅需求。
2.3智能远程管理
科学合理地管理24小时自助馆,离不开智能化管理。我馆很重视这一点,运用智能远程管理系统管理,在优化运营成本的同时提升管理效能。
2.3.1安装手机远程智能管理系统
2.3.2安装智能多用途监控系统
手机远程智能管理虽然灵活,但其监控内容单一,功能也不多,难以完成复杂多样的监控任务。智能化程度提升后,需要其解决图书服务专业性的要求随之增多。仅靠手机远程智能管理是不够的,还需要功能更多的智能监控系统。在我馆总分馆的管理系统里,也安装了针对24小时自助馆的远程化监管系统,不但可以对24小时自助馆实时监管,对设备运行情况、读者流通、借还信息册次等服务数据也能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图书馆更为详实,准确地掌握自助馆服务情况。
3.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优势
3.1.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
3.2提高了图书馆的资源利用效率
3.3节约运行成本,缓解图书馆压力
24小时助图书馆提供的自助借还服务,无需人工值守,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便捷的借阅方式,而且节省了图书馆人力成本。平时只需提供定期的维护,做好书架整理图书更新工作。以最少的成本实现了较高服务效益。自助设备操作简单快捷,读者很容易就可以在自助设备上根据机器的提示,简单方便地进行办证、借还书、查询续借等操作,满足其借阅需求,这也缓解了图书馆的借阅压力。
4、24小时自助图书馆面临的问题
4.1读者需求多样化带来的挑战
4.2运转过于依赖电子设备
图书馆24小时自助开放,是依赖于智能自动化系统的运转,一旦机器或者系统出现故障,就会影响开放,所以,这就对系统设备的精密性、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说若门禁系统坏了,读者不能进。若借还系统坏了,读者不但无法借还书,还会出现未还、已借的图书弄混的情况。或者因读者操作不当,未完成还书手续就将图书放于书架上,从而导致因借阅记录上有书未还,而不能借阅新书的情况。还有有些读者会将防盗标签撕毁,直接将图书带走,从而造成图书丢失情况。
4.3图书馆资源被占
24小时图书馆是为所有读者提供服务的,其资源是公共资源,属于公众的,但是却有读者不注意公共场所行为,在馆内进行与阅读无关的活动。比如把自助馆当娱乐场所玩耍,或使用私人电子产品,外放声音太大影响其他读者阅读。或是用物品占座,拒绝别人使用。或是在馆内食用餐食。这些行为严重挤占(侵犯)了其他读者的阅读空间,占用了公共资源。
5.24小时自助图书馆发展思考
事实证明,24小时自助图书馆,具有很大的优势和潜力。然而,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为了充分发挥24小时图书馆的优势和潜力,需要加强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加强资源建设和更新、探作共赢的模式等方面的工作。
5.1建设应统筹规划
5.2加强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全天候开放对于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同时为了保障24小时图书馆的正常运营和提供优质的服务,图书馆需要加强管理。首先,要加强安全管理,确保读者的安全和图书馆的秩序。加强对运营系统设备管理,进一步完善系统设备的装备,减少故障。其次,工作人员也要加强学习新知识,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提高读者的满意度。这需要图书馆投入更多的物力和财力来保障正常运营,提高服务质量。
5.3加强资源建设和更新
为了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图书馆需要加强资源建设,及时调整资源种类占比,除了传统的图书和期刊外,还可以增加电子资源、数据库等多元化的资源形式,以满足读者的需求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对智能运营系统设备的定期维护检查,通过现场与网络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加强与厂商、技术人员沟通反映情况,敦促厂商改进产品性能,完善系统问题。
5.4加强文化形象建设
自助图书馆也是图书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随着自助图书馆的持续发展,形成其独有的文化性、品牌性、标识性很重要。在建馆时,外部门面形象应有统一的logo形象标志,店面设计、装潢风格应统一。馆名标志、外部装饰等既要彰显传统文化内涵,又要有整体性,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进一步扩大品牌效应。更能获得人们的认可,并激发人们走进自助图书馆阅读的兴趣,完成自助图书馆作为公共阅读空间,传承文化为己任的自助图书馆的责任。
5.5.探索合作共赢模式
为了降低24小时图书馆的运营成本和提高服务效率,可以探索合作共赢的模式。图书馆可联合其他外部力量来共同建设管理自助图书馆。在业务工作、设备设施管理方面,由图书馆统筹安排,完成日常管理、设备维护及图书流转等任务。对于安全管理、秩序维护等业务范畴之外的管理,可联系该馆所在区域的单位、社区管理部门,共同管理。还可以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团体和个人,参与自助图书馆管理。与周边的社区、学校、企业等进行合作,共同开展资源共享、读书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合作项目。这不仅可以有效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还可以降低图书馆运营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实现互利共赢。
6.结语
24小时图书馆作为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是现有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延伸,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也适应了数字化时代的需求。然而,这种服务模式也给图书馆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如何提高24小时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把她建设得更好,以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