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1)答案
一、填空
1.(席勒)在《美育书简》一书中第一次从人性的完善角度论述美育,将其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2.美的四个基本特征是符号性、(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感染性。
3.美感是多种心理的协同运动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感,在本质上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
4.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育观对后来的中国美学理论影响最大,其人格理想是尽善尽美的“君子1、
2、造型艺术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以(自然符号)为媒介创造具有空间实体的活的形象的艺术。
3、语言符号、自然符号和(人工符号)是人类的符号实践中存在的三种基本符号形态。
4、青少年审美活动的情感性特征表现为情感的(强烈性)、复杂性、浪漫性。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1.本质论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古代西方哲学家(A)
A.柏拉图
B.鲍姆加登
C.黑格尔
D.贺拉斯
2.在20世纪80-90年代以“艺术意境”、“节奏”等概念产生广泛而重要影响的中国现代美学家是(C)
A.朱光潜
B.蔡仪
C.宗白华
D.李泽厚电大专科形考作业答案
3.关于悲剧的本质,黑格尔的观点是(B)
A.悲剧是通过英雄或普通人的悲惨遭遇来显示命运的力量。
`B.悲剧是两种对立理想的冲突和最终和解,显示“永恒理性”的胜利。
C.人生在世就是痛苦,只有泯没欲望,才能于苦海脱身。
D.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卓越
4.在中国,自然事物真正作为审美对象进入人的视野是在(B)
A.先秦时期
B.魏晋南北朝
C.唐朝
D.宋朝卓越人社
5.中国晋宋时代提出“畅神说”的著名画家是(C)A.王维B.刘勰C.宗炳D.钟嵘
6.认为自我的象征性实现会给人带来瞬间欣喜若狂如痴如醉的“高峰体验”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B)
A.弗洛伊德
B.马斯洛
C.阿恩海姆
D.克罗齐全国大学生交流社区3w+
7.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A)
A.人的启蒙和解放
B.建立美育学科
C.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
D.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8.被称作现代中国“美育之父”的是(C)A.梁启超B.王国维C.蔡元培D.鲁迅
1、作为形体构成的基本符号而具有重要审美价值的是(B)。
A.点
B.线
C.面
2、现代派艺术的基本美学原则是强调(A)。
A.表现卓越人
B.再现
C.写实
3、哥特式教堂所体现的西方文化的形式美选择是(C)。
A.均衡
C.比例
D.几何形
4、诗歌的基本特征是(A)。
A.凝练性、跳跃性卓、音乐性全
B.凝练性节奏性、音乐性
5、经典性和代表性属于何种审美文化形态的文化产品特性(D)。
`A.古典性文化B.现代性文化C.外来文化
D.高雅文化
6、提出“自我认同”说的是A.卢格
B.埃里克森;
C.怀特'
D.皮亚杰
7、儿童审美心理的综合性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B)
A.直观性全国、抽象`、纯真性
B.直观性-、创造性k、纯真性
C.创造性、直观性、抽象性
D.直观性、m抽象性、情感性
.、教师自我美育的途径包括(c)。
A思想修养/文化知识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
B理论素养/文化知识修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全国大学生交
C理论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美育活动的总结提高
D文化素养/生活积累/理论修养/美育活动的总结提高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美学:是一门突出地运用形象、具体和体验方式,通过具体审美活动(美、美感和艺术)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的人文学科。更简洁地说,美学是通过具体审美活动研究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的人文学科。
2.阳刚与阴柔:阳刚与阴柔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它们与西方美学中的崇高和优美相似,但并不完全等同,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阳刚之美是偏重于动态和力感的美,阴柔之美是偏重于静态和柔感的美。卓越人
3.审美通感:又称审美统觉或审美联觉,是在审美知觉中各种感觉的通串、渗透和挪移构成的协同运动,是审美知觉的整体性的表现。
4.“净化”说:是亚里士多德对于悲剧的理解。他认为悲剧可以像宗教一样使人一开始“就卷入迷狂状态,随后就安静下来,仿佛受到了治疗和净化”。亚里士多德将这种心理感受称为“无害的快感”加以肯定,认为它有益于人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5.形式美:是人类符号实践后种特殊形态,是从具体美丽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由自然因素及其组合规律构成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符号体系。形式美与美的形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形式美具有抽象性、相对独立性、装饰性和符合性的特征。
6、表演艺术:是艺术门类的之一,是以人工符号(音乐)和表情姿态符号(人体动作)通过表演去创造富于情感的话的形象的艺术,主要有音乐和舞蹈。
7、审美文化形态:审美文化在实际生活中是千姿百态的,因些审美文化形态是指审美文化具体存在的状态。
8、健康人格:是人类个体的各种心理特征与性格特征和健全而完善的发展状态。是个体内在心理结构与外在表现状态的有机融合,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四、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6分,共12分)
1.人是社会美的中心,自然美是与人类无关的美。(×)
提示:自然是人类符号实践的对象,自然美归根结底取决于自然在人类符号实践中所体现的价值。人类通过符号实践使得自然逐渐成为体现人的自由的生命活力的符号。正由于如此,自然才成为人类的审美对象。
2.美育与德育一样,都是教育的基本形式,二者完全可以相互替代。(×)
提示:两者目的的差异:美育侧重于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德育侧重于培养人的道德操行和思想倾向。两者方式的差异:美育着重于以活的形象来潜移默化地感染人;德育侧重于道德理性的说服教育。两者效果的差异:美育的效果在于浸润人心;德育的效果在于使人服从。
1.形式美与美的形式是一回事,它们都与形式有关.(X)
理由:抽象的形式美与具体的美的形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形式美是从各个具体的美的形式中概括出来的共同法则,又总是渗透在各个具体的美的形式之中,通过它们体现出来。
2.教师的形象示范功能只体现在他们的思想修养和人格情操方面.(X)
理由:教师的语言、表情、体态、行为这些方面都体现着丰富生动的审美因素,的审美效果,对学生来说每时每刻都是一种直观的示范。
五、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每题6分,共36分):
1.西方美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答:西方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本质论美学、神学美学、认识论美学、语言论美学、文化论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