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曾报道过多家无人超市在西安开张的消息,曾风光一时的它们,现在都还好吗无人超市是炒作噱头还是新兴业态倒闭潮下的无人零售,出路在哪儿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西安首家无人便利店已倒闭
事实上,无人便利店生意冷清,早在2018年初就已见端倪。2018年1月6日,记者也曾到这家便利店走访,当时记者在此处守候了一个小时,仅见到一位顾客进门买东西。
提及无人便利店遇冷的原因,当时就有市民指出,无人便利店对比有人便利店,没有显著优势,有些可有可无。“无人便利店进门要注册,买东西要自己操作结账,遇上啥问题想问也没法问,挺麻烦。如果不创新,反倒是有人的更有优势。”
多家无人零售店乏人问津
两年热潮过去,西安市其他的无人便利店处境如何记者又走访了另外几个无人零售店。
记者在地图上搜索,发现“缤果盒子”和“无人面馆”如今都已在西安市开出多家店面,于是记者又前往位于新唐人街上的一家无人面馆走访。
下午日头正烈,这家面馆里虽有一台空调和一台风扇加速运转,里面的温度却将近40摄氏度,让人难以忍受,因此也无人光顾。但在店面门口的垃圾袋里,记者见到了七八个用过的空碗,售卖机器上也显示面条均已售完。
一位在附近店面上班的年轻女孩称,这家店平时生意还算可以,天热之后人会少一些。“店里之前光卖面,现在还加了一些小吃,可以选择的范围大了,操作起来也方便,还是挺受我们这些上班族欢迎的。”
“无人”超市变“有人”
位于大雁塔旁的京东无人超市,是记者走访的几家无人零售店面中,生意最好的。15分钟之内,就有三拨进店消费的客人。但是,该店面号称“无人超市”,里面实际上是有工作人员的。顾客选购好商品之后,工作人员会引导帮助结账。
如此结账的确很方便,但是却令人不禁想问,这样一来,“无人超市”岂不成了“有人超市”工作人员解释道,“我们的人只是为了帮助结账。”但她也承认,超市里只要营业,都会有人在的,并非“无人”。
经营者称利润可观但合同中不提收益
“自主经营的话就是我们把整套设备输出给你,店面装修也由我们负责。合作的话是你提供场地,我们负责开店,然后流水分成。”该工作人员称,前者投资者需投入大约10万元,后者具体分成多少,要看场地的实际情况。“场景不同,分成不同。”
记者问及“缤果盒子”目前收益如何,该招商人员说,“还是那句,场景不同,不太好说。”他称,以昆明池为例,每天的销售额大概在3000元到5000元之间,毛利率达60%。写字楼在1500元到2000元之间,社区大概就是七八百元。“不过这个回本还是很快的,因为成本比较低,平时也就掏个场地费和电费,一般5到10个月就会回本。”记者问收益及回本问题是否会明确写在合同当中,他表示,这不会写。
无人零售走向衰败原因多样
其实今年以来,无人零售店倒闭、裁员,融资受阻、撤点等一系列坏消息不断传出,无人超市相继引发关店倒闭潮。而在此之前,无人超市却是资本看好的行业。
市场庞大、曾经火爆大江南北的无人超市,为何走向无人问津一位无人超市早期的投资人分析说,除了技术、资本因素外,无人超市缺乏精细化运营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无人超市本质上涉及一套非常复杂的前沿技术,包括人脸识别、算法以及支付等,这些技术是一些巨头企业投入巨大成本才能掌握的,而一些初创公司,只能采取二维码和感应这些比较初级的技术来控制,这就导致很多漏洞发生。”
另外,无人超市的成本根本不比普通便利店低。这名投资人说,目前所谓的无人超市仅是无收银员而已,补货、日常运营工作依然需要人工,与国外真正的“无人超市”根本不是一个概念。而无人超市虽然不需要设置收银员,却多了如研发、监控控制、供应链等其他高成本,减少的成本微乎其微,增加的成本却要翻倍。“还有就是根据我调研,大部分无人店面的管理,都处于一个很无序的状态。”
此外,记者梳理发现,无人零售店内商品较少,手机或者店面系统一旦有问题就出不了门,缺货商品没有及时补齐,甚至超市无人管理导致商品过期仍在售卖等问题,都使其成为人们诟病的焦点。
专家建议无人零售不应只是无收银员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王晓勇博士认为,无人超市的交易方式,其实与中国人的文化习惯有一定差异。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购物是人与人的交易,而非是与机器。传统的交易当中,还包含了人和人打交道时的感情传递与交流,比如讨价还价、享受服务等。无人售卖固然新鲜,但少了这种情感性的东西。除此之外,无人售卖还未建立起市场的信任度。“比如店内无人打理,可能顾客就会担心买到过期食品,完了之后还不好处理。”
至于无人零售店的出路在哪,王晓勇认为,经营者可根据市场现状进行分析,作出一些改变。“现在很多无人便利店都开在繁华的闹市区,在我看来,闹市区对这种店面的需求度很低,因为消费者不缺去消费的地方。那些人流量较少的地方,可能才真正需要这种店面,因为这些地方通常没有其他可以消费的店面,竞争力小,而且无人零售店无需人工的低成本,更适合这种地方。”王晓勇说,除此之外,夜间错时开店也算一个出路。“说白了,就是做些错时空的改变。”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杨超教授,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在真正的无人超市,顾客可通过手机进行货物选择,由小型机器人或其他智能设备配货,再由无人机配送,或者在顾客到达超市门口时,由智能设备将其已支付的货品递到顾客手上,这样从购物到结算才完全实现了智能操作。无人超市要想迎来春天,不能靠炒作概念或者仅仅是无收银员来博人眼球,而应通过先进的技术和智能的零售系统,加上精细化的运营服务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