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事情源于一位护士的吐槽。因带小狗去宠物店,看到价目表,心中颇不平静。给狗护理与给人看病,两者相对比,可以发现护理病人还不如护理宠物(单从收费情况出发)。那么具体给人看病不如给狗洗澡的吐槽与热议究竟是什么情况呢?且跟着小编一起看过来吧。
一、事情起因
一位护士带着小狗去宠物店,看到价目表,心中颇不平静。例如,洗一次澡,小狗50元,大狗100元;看护一天,小狗50元,大狗100元。而在北京的三甲医院,护理一名重症病人24小时收费9元,静脉注射2.2元,吸痰1.5元,膀胱冲洗10元。相比之下,护理病人还不如护理宠物。
宠物医院的收费清单:诊费200元,彩超500元,心电图200元,血压监测50元,生化检查600元,总计1550元。不知这只狗得了什么病,检查化验费居然花了上千元。光是宠物医生的诊费,就远远超过了很多三甲医院的大牌。故而有:给人看病不如给狗洗澡之说。
二、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只愿意为有形的实物付费,不愿意为无形的智力埋单。例如,很多患者认为诊断不值钱,药品才值钱;技术不值钱,耗材才值钱。在这样的社会心态下,诊疗费、技术费很难。
不久前,一位生因打球不慎摔伤骨折,医生进行了中医手法复位,并用小夹板进行固定,一共收费443元。没想到,孩子的妈妈很不满意:“你就是动了一下手,为啥这么贵?”医生说:“我从小到大都是尖子生,在骨科领域干了15年,才学会这样动一下手,算贵吗?”孩子的妈妈无语了,默默地去交了费。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医保支付主要是按项目付费,这就给医院提供了一条增收的“捷径”——提供的服务越多,得到的支付越多。于是,很多医生“挑肥拣瘦”,赚钱的项目拼命多做,不赚钱的项目尽量少做,导致过度医疗屡禁不止。
一名医生,勤学苦练数十年,才能熟练掌握一门医学技能,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遗憾的是,在一些患者眼里,这只是“动动手”而已。事实上,医生“动动手”并非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是一种智力劳动。如果医生的技术价值又得不到尊重,学得越多越贫穷,技术越高越吃亏,谁还愿意当医生?
四、一些思考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在疾病诊断阶段,按项目付费是合理的;在明确诊断后的治疗阶段,按疾病诊断或按结果付费是合理的。例如,对于某一特定病种,医保部门根据同级医疗机构的平均费用,实行打包付费,超支自付,结余自留,倒逼医生节约成本,用少的费用解决问题,从而变“浪费型医疗”为“节约型医疗”。
一个好的医疗制度,可以让坏医生变好;一个坏的医疗制度,可以让好医生变坏。尊重医生,理应从尊重医生的劳动入手,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价格体系,让人的价值超越物的价值。只有医生受尊重,生命才会有尊严。
五、网友看法
【小编有话说】给人看病不如给狗洗澡的问题,确实是存在的。但是,一方面是消费观的影响,一方面看病贵的问题依然显著存在,每每看病,轻者上百,重者上千、上万的情况比比皆是,所以才会有此吐槽。对于医者仁心的医生,我们自会尊重,但是对于现行的医疗制度却是还存在不足,期待变好。
【今日话题】给人看病不如给狗洗澡,是医疗价格扭曲?你怎么看?
回复话题每个ID3000银币
不只是给宠物看病,打防御针也不,然后还是假的疫苗。。呵呵
消费不平衡啊。。其实,我觉得是现在什么都不。
做兽医师很赚
行行出状元
呵呵,人不如狗
现在啥都会发生
是贵,所以偶尔去洗,一般在家给狗洗澡
呵呵,一种爱护弱势群体的表现吧,狗狗太弱小,所以舍得花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