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线是指绑在鱼竿上的长线,子线指绑在鱼钩上的短线,主线比子线长,也要比子线粗,有人会问为什么要用子细呢?把鱼钩直接绑在主线上不是更省事吗?如果你买了一支非常好鱼竿,碰到一条大鱼拉不上来,你可以剪断子线,保住鱼竿。
2、什么是黑漂?
指浮漂全部没入水中。
3、什么是送漂?
又称回漂,鱼儿俯身咬钩后抬头欲走,把漂往上送,即出现松漂。
4、什么是拉饵?
5、什么是失手绳?
是指把鱼竿与地面固定地点连接的物品,常见的有两类,一类是呈螺旋状的单股尼龙绳,一类是由单股或多股皮筋制成的,它的作用就是防止鱼儿把鱼竿拉入水中。
6、什么是打窝子?
又称打窝,是指通过向钓点连续抛饵,让鱼饵堆积在较小的范围内并达到一定的数量,把鱼诱进该钓点,它的作用就是引鱼过来咬钩。
7、什么是钓灵?
从不灵不钝点起,向下移动浮漂(缩短水线),即开始钓灵,钓到最灵为双饵离底。
8、什么是钓钝?
从不灵不钝点起,向上移动浮漂(延长水线),即开始钓钝,钓到最钝为铅坠到底。
9、什么是调目?
是指鱼钩不挂任何东西,也不触底的情况下,浮漂在水面上露出的目数,这个目数可以通过剪铅皮改变。
10、什么是钓目?
是指你在钓鱼的过程中,浮漂露出水面的目数。这个目数通过移动浮标的位置改变。
11、什么是调四目钓二目?
常说的调四目钓二目就是指空钩半水加减铅皮调整到漂尾露出水面四目,挂饵找底后钓漂尾露出水面二目。一个色格叫一目。通常所说的两目,四目是指露出水面两目或四目,也就是浮漂的格数。
12、怎样才能少跑鱼?
造成跑鱼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提竿时机掌握不准。一般都是提竿过早,没有钩牢就提竿而造成跑鱼。提竿过迟,鱼儿吐钩也会跑针,但这种情况较少。二是钓钩的大小不合适,钩太小,钓到大鱼扎不进去,钩不牢;钩尖不锐,倒刺角度偏小,钩不牢鱼体,也易跑鱼;也有拴钩的方法不对,口线的结不在钩柄的内侧。三是饵料装得过嫩、或过长、过大。鱼儿碰到饵料不是一触即落,就是鱼未含牢就脱钩了。
解决的办法是:
(1)做到适时提竿。浮漂开始微动时不要提竿,要等鱼漂上浮或下沉之后,才是鱼儿吞食之时,这是提竿最为合适。
(2)如钓钩不适合,应及时换钩,调整结扎部位。钓钩用几次后,要有时打磨。好的钓钩应有粘感。
(3)将饵要合适,如蚯蚓一般在钩外只宜留半寸,冬季宜短,春、夏季稍长。面饵要有一定粘性,以免鱼儿刚吃就落。
13、手竿遇到大鱼上钩如何起钓?
大鱼在水中力量大。很容易断线、脱钩,严重时还容易折断鱼竿,一般鱼在水中的力量大于其体重的2-3倍。
第二、遛鱼的方法是顺着鱼游方向,自左向右引动鱼儿,使其消耗体力,直到鱼儿精疲力竭、身体侧倒再起鱼。
第三、起鱼时如果鱼儿只有三五斤,可把鱼拉近岸边,将鱼头引出水面,让其吸空气、喝水,灌水后慢慢引到岸边,用抄网把鱼抄上岸。如果鱼很大,就不能灌水,鱼不动时便要引动,鱼动时顺其方向牵引,直到鱼肚朝天,再将其引向岸边起鱼。起大鱼一定要用助捞器或抄网、搭钩。也可顺势拉到滩上搁浅,然后用双手卡住腮部,鱼就跑不掉了。
14、鱼不咬钩怎么办?
鱼不咬钩的因素很多除去天气、水质污染等诸多原因以外,主要有:
(1)所用饵料不适合。
(2)钓位不当。
(3)水的深浅、肥瘦、浑浊度、水温等项中有不宜鱼儿活动的情况。
(4)钓场周围来往人群频繁,干扰大。
(5)所设钓点多次被钓翁使用,鱼儿产生了适应性,老不咬钩。
遇到上述情况的解决办法是:
第一,出片前要多准备几种饵料,到钓点后,每种饵料试用一下,大红每20分钟换一次,从中找出最合适的饵料,如所带的饵料都不行,还可就地取材,临时找一些,总之一定要找准适宜饵料才好。
第二,在一个钓位上,若2小时均无鱼上钩,则应根据当时、当地环境、气候情况调换钓位。但调换钓位不宜过于频繁。
第三,认真分析水情(水的深浅是否适宜,水的肥瘦、浑浊度、水温等),根据水情准确确定钓位。
第四,排除干扰。钓点周围尽量避免走动和声响。
第五,在钓饵质量上下功夫,选用鲜活或香味浓郁(包括酸、臭、香、甜)的饵料使鱼失去警惕。
15、肥水中垂钓如何使上钓率增高?
肥水体饵料生物多,缺氧,水的透明度低,鱼儿很难上钓。
第一、在肥水水域中垂钓应采用钓浮,不钓底。因为肥水水域的中上层浮游生物多,溶氧量大。鱼儿大多集中在中上层活动。一般应遵循钓浅、不钓深、长竿短用、海竿近用的原则。
第二、选择雨天出征。因为在肥水水域中,雨天水中溶氧增加,鱼儿活跃。
第三、肥水水域水温升高快,降温也快,夏季更为突出,中午与早晚相比,温差很大,骤冷、骤热的天气也会使上下层水温温差加大,上下层由于水温温差形成对流,使水体中溶氧增加,所以,在夏季在肥水水域垂钓,应钓早不钓晚,钓冷不钓热。一般上钓率的高峰是早晨3点-8点。
第四、在肥水水域垂钓应选择素饵,同时更应注意其加工质量,使味道更加浓郁,并增加一定数量的添加剂。
总之在肥水中垂钓,要遵循浅不钓深;长竿短用,海竿近用的原则。
16、鱼钩被障碍物挂住怎么办?
在自然水体中垂钓,常常会遇到鱼钩被障碍物挂住的现象,如遇此情况,千万不能性急、硬拉、硬扯,否则容易造成线断、竿折、钩毁、浮漂丢弃等现象。
第一、把竿放在水面上,使挂物的鱼钩变换位置,再轻轻向自己所站的方向拉,这样也许可排除挂物障碍。
第二、可借助邻近农户的长竿,以帮助排除挂障。
第三、也可先放松鱼线,轻拉、轻放,反复几次,鱼钩可能从障碍物上脱出。
如果这些方法都不能奏效时,可将鱼线和鱼漂绕在竿上,再使劲拉,这样就算线断、钩落,也还可以保住鱼竿和浮漂。
17、成熟的钓鱼翁应有哪些特点?
据有经验的钓友介绍,一个成熟的钓鱼翁,应具备以下特点:
第一、到达钓场,通过分析各种情况后,应当机立断,迅速确定钓位、钓点及钓法。切忌犹豫不决,举棋不定。
第二、下钓后,如果老是无收获,而其他钓友不断上鱼时,应认真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切忌东一?头,西一棒子;切忌见异思迁。
第三、一个钓翁每次出片最多使用两根竿,如果多了,分散注意力,反而上钓率不高。有经验的钓翁常说:垂钓切忌四处落钓。
第四、垂钓时,应保持钓场周围安静,否则会惊走鱼儿,为此,垂钓时切忌高声喧闹,来回跑动。
第五、鱼儿活动的规律是随天气、水温、水情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经常下钓的地方,其钓点更不宜固定不变,切忌死守一点,要经常更换钓点、钓位。
第六、每次出征,最好邀约2个-3个伙伴,切忌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以便临时有事,互相照应。
第七、钓到大鱼后,应按书中介绍有关钓大鱼的方法起钓,切忌硬拉、硬扯,否则容易造成断线跑鱼。
第八、水域肥瘦各异、鱼种不一样,鱼儿的食性也不一样,应根据不同情况施用不同饵料,切忌无的放矢。
第九、钓点选定之后,不要经常移动,一般在一个钓点应坚持1小时-2小时,切忌频繁更换钓点。
18、手竿垂钓如何确定提竿时机?
钓鱼人一般都是根据浮漂的沉浮来判断鱼儿吃食、吞钩的情况,以确定是否提竿。
鱼儿吞钩,浮漂一般有以下规律:
(1)立漂反应
小送漂:浮漂在水面徐徐上升1厘米左右,然后停止不动,预示有鱼吞钩,应及时提竿。
大送漂:浮漂在水中急剧下沉,又慢慢从水面上升,直到整个浮漂横在水面,预示鱼儿已被钩住,应及时提竿。
拉漂:浮漂在水中急速下沉,此时,应及时提竿。
追漂:浮漂在水面上下不停地抖动,是小鱼啄食,但鱼儿并未上钩。此时不能提竿。
(2)卧漂反应
小送漂:水下的浮漂升出水面一二粒后,又停住,此时应及时提竿。
大送漂:水下浮漂全部伸出水面,应及时提竿。
拉漂:卧在水面的几粒浮漂,急剧地沉入水中,应及时提竿。
逗漂:水下浮漂不停地上升或下沉,应及时提竿。
19、钓回的鱼如何存放?
(1)在鱼嘴里滴几滴白酒,然后置于阴暗处,盖一层能透气的东西,这样即使在盛夏也能使鱼活两天。
(2)用一个大点的盛水器装水,钓回的鱼可放在盛器内。其盛器大小,视鱼的数量和大小而定,以鱼能来回游动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当鱼有浮头现象时就要注意换水。
(3)用两小块浸湿的薄纸片贴在鱼的两眼上,可使活鱼离开水存活3小时-4小时。
20、冬天如何钓鲫鱼?
(1)应选择晴好天气出钓,冬天鱼儿虽处于半休眠状态,但在阳光充足的晴好天气,也会到向阳水域里去游走。
(2)诱饵香味一定要浓,因为冬天鱼儿处于半休眠状态食欲不佳,如果饵料香味不浓郁、不适口是不会咬钩的
(3)饵料一定要新鲜,如用蚯蚓一定要活的,鱼钩沉底后,蚯蚓来回摆动,才能引诱鱼儿咬钩。
(4)冬天鱼儿吃食张嘴不大,所以冬天钓鲫鱼钩要小,线要细,一般用直径0.1毫米-0.2毫米的细线,提竿时也一定要轻,以免惊跑鱼儿。
21、为什么春钓也要避南风?
池塘一般是死水,四周有树木、农户、猪圈等,枯枝败叶飞落塘里,经过整个冬季,数月沤变水质过肥,吹南风时水温升高,水体中缺氧,鱼儿食欲不好;如东风拂水,加之毛毛细雨,水体中溶氧量增加,此时垂钓定有获胜。
22、如何选择窝子?
活水中障碍物附近、宽窄河道的交界处容易形成漩涡,如果在漩涡处打窝效果较好,因为:
(1)漩涡处饵料旋转下沉到底,水中其他饵料也在此旋转降落,饵料丰富,鱼儿多。
(2)静水中打窝,应在有水草的地方;因为水草丰盛的地方有天然饵料,鱼儿也便于躲藏。如果塘中无水草,则可扎几个草把子用砖石等重物系住抛入塘中,代替天然水草也比无草好。
(3)若满河覆盖水草,则窝子应选在草缝中,或在水草丰厚的地方,开几个大洞,并经常撒些饵料也收效甚佳。
23、在什么地方撒窝才会提高上钓率?
撒窝应选在鱼儿相对较多的地方,钓翁常把鱼儿必经之地称为鱼道。浅水域中鱼道多在其较深的地方;深水域中鱼道多在其深浅连接处;水面宽的地方,鱼儿多在其较狭窄的部位;在平整的岸边,鱼儿又多在凹凸不平的部位;有湍急流水的地方鱼道在流速稍慢的一边。在鱼道撒窝,上钓率肯定较其他地方高。
24、在鱼道撒窝有什么好处?
鱼道就鱼儿的必经之道,有经验的钓翁多在鱼道上撒窝,因为:
(1)鱼道上的鱼源多,无论上游、下游的鱼都经过这里,鱼源多,上钓率也就高一些。
(2)鱼道是鱼儿必经之道,有时脱钩跑鱼会惊走鱼儿,但过不了多久,鱼儿又来了;影响是暂时的,如不在鱼道上惊走鱼儿,就大不一样了,脱钩将鱼儿惊走后,会很久无鱼来。
25、初学钓鱼应掌握哪些要点?
垂钓必须有的放矢,掌握鱼儿的活动规律,根据它们的生活规律出征下钓,才有可能事半功倍。
(1)根据季节变化,选择出征的地方、钓位、钓具、垂钓方法等。
冬天:鱼儿处于冬眠状态,一般不进食,这个时期是不宜垂钓的。
春天:万物复苏,水中各种浮游生物慢慢生长起来,鱼儿开始由深水区转入浅水区域寻觅各种食物,并逐渐进入旺食阶段,这时是垂钓的好时机。
夏天:天气炎热鱼儿很少进食,只有在阴凉天气,或背荫的地方或雨后、夜间才大量活动。
秋天:正是鱼儿准备越冬前的旺食期,鱼的皮下脂肪增厚,是最肥的时期,此时正是垂钓好时机。
(2)初学者到一个水域后首先要根据水情确定该水体中是否有鱼?为此,一要看水面有无从水里泛出的圆形波纹;这是鱼儿游动、扰动水体而引起的。二要看水面有无逆风而行的微波。三要仔细查看水里有无鱼儿排泄的粪便。四要闻一闻水是否有腥味,如具备以上条件是可以垂钓的。
(3)具备上述条件后,就要准确地选定钓位;选钓位时应仔细查看周围有无垂钓者的足迹和撒窝留下的痕迹,把钓位设在有痕迹的地方,比自己无根据的新设钓位收获量要大得多。因为初学者无经验。
(4)一定要撒窝钓鱼,把鱼聚集拢来后再垂钓,是增加收获量的有效措施。
(5)根据鱼儿在一天中的摄食规律,守时垂钓。要做到这点,就要调查研究,多向有经验的人请教。
26、在小溪垂钓应采用什么方法?
(1)野外小溪溪底石头多,如采用底钓,溪底的乱石容易将鱼钓卡住;钓饵在乱石缝中也不易被鱼儿发现,所以去野外溪钓应用浮钓(但夜晚钓鲶鱼需用底钓)。
(2)因为溪水是流动的,钓钩和浮漂会随水流而移动,为此需经常将钩提起,往上游抛。
(3)溪中的鱼咬钩往往是碰两下就走了,所以必须待浮漂下沉时才能提竿。
(4)溪水往往不是太深,如经常有人来垂钓,有可能鱼不咬钩,遇此情况应躲起来,候鱼上钩。
(5)在溪流中迎流水的一面,鱼多一些,下钓应选这些地方。
27、钓着大鱼怎么办?
大鱼并没有明显界定、用手杆垂钓如够2公斤,或其重量超过鱼线的承受力,称为大鱼吧。
对付大鱼首先要求,鱼杆要有良好的弹力。以便在大鱼挣扎时、有良好的缓解冲力。
大鱼上钩后应双手持杆,鱼杆直立,使鱼杆弯成弓形,充分发挥杆的弹性。人在岸边选取较平坦地形站稳。跟随鱼挣扎方向、前进或后退。
大鱼上钩后、第一次窜向远处或深水处,力并不太大。第二窜是猛力拉拽;而第三次则是拼死挣扎。经三次逃窜后、鱼的冲击力,则大为减弱。再拉出水面或近岸处,采取"呛水"或叫"吃水"法[即稍使鱼头提出水、又几次送回水中]不可用手拉鱼线。不可用手抓鱼,更不可大喊大叫,用抄网迎头捞取即可。
28、碰上小鱼干扰怎么办?
下钩后鱼漂不停地在上下左右浮动,只啃食而不吃钩。应首先在饵料上寻找原因。饵料越香越细就越容易招小鱼。料中使用香油类物质或温度高时,使用蚯蚓类也易于招小鱼。此时可改选用、香味较淡或较粗饵料,小鱼自会离开。
也可采取用面食、豆饼、麦麸、面包等饵料投到水面,任其争抢再垂钓。
29、出现鱼类的干扰怎么办?
原本主钓鲫鱼和鲤鱼,打窝后极少上鱼、或根本不上鱼。再补窝也不见效果。那就要考虑是否有其它食肉性、或鲢鱼干扰。如有黑鱼入内,鲫鱼已逃之夭夭,窝中诱饵也空空。此时用大钩上小鱼或小虾,先将其钩上,若钓不上来、则可数次猛提鱼杆震动水波,将其吓跑。如碰到白鲢、花鲢,可选用酸饵、酸臭饵飞钩垂钓,或干脆另选钓点。
30、鱼脱钩怎么办?
脱钩对任何钓友都在所难免。若经常发生或连续出现,就会严重影响垂钓效果。鱼脱钩后会拽破身体部位,会发出特殊信息和惊液。逃跑一条鱼、却惊跑一群鱼。此问题绝不可小视、应认真对待,究其主因、为提杆时机有误。提杆过早、过晚、过重。在钓具上,鱼杆过硬、杆尖过硬而缺乏弹性。钩变形、钩尖、倒刺不锋力而引起。因此要经常检查钓钩,予以更新。钓饵过大或钩过大过小,也易于此现象发生。同时也不可忽视,水底杂物过多,影响鱼觅食或拴钩方向不对,鱼线结打在钩背或二侧,造成钓外倾而跑鱼,需重薪拴钩出头线。
31、鱼钩扎在身上怎么办?
最简单办法:轻轻地顺着钩尖方向加力,到钩尖在钩眼处冒出时,用钳子将钩柄剪断。再夹住钩尖顺钩弯的方向轻拉出。不可硬拉否则钩倒刺,会将皮肉扎烂。如有可能应上消毒药水。
32、什么叫跑铅钓?
跑铅钓的方法主要是反映在线组上,而不是垂钓的方法上,所谓的跑铅钓也就是使用活铅哦!!铅活动范围大约10-12公分左右,线组的活铅尽量重一些,以至达到不让水流冲走的目的。这样也就不会有移标的现象发生了,如果有鱼上钩,标像的反应往往是下顿和黑标为主。
33、使用抛杆炸弹钩为什么屡屡跑鱼呢?
怎么会全部跑鱼?我只能够帮你分析一下。
3、抛杆的活坠太小,至使钩尖不能快速刺入鱼的口腔;
4、爆炸钩的钩号,或大或小,冬季的爆炸钩也就是6-7号为宜;
5、爆炸钩的钩线是否太软,鱼吃口轻时往往只是钩一层皮;
6、冬季使用抛杆的爆炸钩的活铅距最好控制在10公分以内;
7、在抛杆抛出饵后,是否有第二次定线的现象。
34、怎样才能一心钓大鲫鱼?
在垂钓的时候一心就想着钓大鱼?完全只垂钓大鱼是不可能的,这是比较难做到的哦!谁也不知道下一条鱼是什么鱼啊!如果想避开小鱼的干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适当增大钩饵,窝饵也最好是以颗粒型饵料为好,避免腥香雾化的窝饵,只有这样可能会得到略微的改善吧!
35、怎么样找底最简单?
无论是台钓还是传统钓,它们的找底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找底不是调漂结束就算完成了。更加重要的是在找底过程当中还要确认水底的环境是否适应垂钓,是否有鱼可能容易地在此聚集,这些都是要综合考虑的事情,可以这么讲;垂钓选择钓点和找底一样都是一件并非简单的事情,至于调漂的调灵和调顿则是调漂的技术而已。
36、垂钓鲤鱼,鲢鱼的炸弹钩饵能配在一起吗?怎么配料?
垂钓鲢鱼的窝饵是不能够和其它的鱼饵相提并论的,下面给你一个爆炸钩饵试试看。
主钓;鲤鱼,鲫鱼。草鱼。鲫鱼。
37、为什么打窝以后反而没有鱼口了呢?
你说的情况在钓鱼过程当中是常常碰到的事情,发生这样的情况,只能够说明你所垂钓的窝内只有小鱼,不管鱼的品种如何,只要是小鱼都有闹窝的习惯。小鱼往往是见动静就散的快哦!!而你所要钓的鱼却是姗姗来迟啊!大鱼却不同,一旦受到惊动,想要它回头那是概率很低的,所以在垂钓的过程中,需要打窝还是要用打窝器为好,尤其是在鱼密度很低的河塘里面垂钓,一定要做到,打窝轻,下饵轻,提鱼轻,甚至不能大声喧哗,在浅水域垂钓尤为能够体现这一点的重要性哦!
38、如何对付肥水垂钓?怎么钓?
所采用的钩饵自然也就是钓素而不钓荤了。但是,这不是绝对的,如果在冬天的季节垂钓肥水域还是荤素兼顾为好哦!以上我说的钓动而不钓静,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垂钓的时候要勤引钩逗鱼,来增加鱼儿的觅食欲望,它不动,你动。要食找鱼,不要死等这就是钓动而不钓静真正的用意哦!
39、流动水较大的河流怎么钓鱼呢?
在有动态水流的水域垂钓是非常讲究钓点的选择,如果选择钓点错误,相差50公分也会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冬天垂钓,水温降低,鱼儿游动概率有所局限。通常鱼儿躲藏在深水里,所以说垂钓之前先要找底在这样的水域垂钓应该掌握好,凸找凹,凹找凸,直找湾,无湾则找深,要勤引诱钩逗鱼,要时常提铅找鱼钓,死等鱼儿上钩是不可取的哦!同样你还可以采用跑铅钓。
40、传统钓立漂,挂蚯蚓怎样调漂?
何为是传统钓的立标?在这一点上,那是必须要搞明白的,现在有众多的传统钓友在使用台钓的立标那是不正确的,只有使用传统的立标,它的线组才是能够,最完善地,最准确反应信号。传统钓的线组大致分为两种。
(1)一线单钩线组,
(2)多线双钩线组。以上两种线组均可以使用传统立标,所不同的区别就是双钩线组通常是调节为悬坠底浮,也就是一钩触底,一钩悬浮。一线单钩的调节通常是困钩也就是钩坠到底,当然也可以悬坠底浮,关于怎么调漂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叙述。使用红虫和蚯蚓怎样调标,想必是征求冬季垂钓的调标方法吧!传统钓一线单钩线组的子线3-5公分为宜,如果是悬坠钓6-8公分为宜。多线双钩的线组,子线最好是在10-12公分为宜,冬季使用传统钓线组的子线,无论是一线单钩,还是多线双钩都不宜过长,由于水温度的关系,鱼儿普遍吃口轻,吃口慢,抓标相的主要反映是抓弱钓顿运动盲区过小则灵,容易造成脱钩跑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