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今年年初就有政协委员提交提案,建议东莞应尽快出台《东莞市养犬管理条例》,让养犬有法可依,规范养犬行为。东莞市公安局近期回复该提案称,《东莞市养犬管理条例》作为城乡建设与管理方面的立法项目已被列入2017年至2021年立法规划中,东莞正在持续推进该项立法工作。
小区自发组织文明养狗小组
“我家旁边住户养的狗老是跑出来叫,有时候还跑来我家门口,家里孩子小,实在是太危险了!请物业重视处理,督促业主用狗绳,并定期注射疫苗,重视公共安全,让大家住的放心!”
这两日,家住南城一小区的谢小姐在群里发的这番话,很快得到了小区物业的反馈处理。同时,小区养犬的话题也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
小区业主正在给狗注射疫苗
业主Tommy告诉记者称,目前该小区里有15位热心业主自发筹备起了一个“文明养狗小组”,正准备联合物业上门登记小区养犬情况,同时收集业主们的建议,为小区下一步颁布“文明养狗公约”做准备。
这几天,群里的业主们正在群策群力草拟《小区文明养狗公约》,记者看到,这份初稿里提到:业主养狗应到管理处登记,填写养犬登记表,便于物业与派出所联系办理办证手续;同时,携犬出户时要由成年人牵引,携犬人还应当随身携带垃圾袋,随时将犬的粪便收装清走。在广被诟病的同乘电梯问题上,该初稿也列明了如携犬坐电梯,电梯内有小孩和孕妇时,携犬人应当主动避让,等下一班电梯等。
“这份初稿的草拟是借鉴了其他一些城市的经验做法,以及严格遵守了《广东省犬类管理规定》。”筹备小组业主王先生介绍,他也有顾虑,“犬只难管理关键在于人难管,我们自治的公约毕竟约束力不强,比如根本没有处罚的权力,我们也只能说以公约来加大宣传。”
东莞一小区设置的文明养狗设施
持续推进养犬管理立法工作
事实上,近年来东莞周边城市,如广州、深圳以及佛山都已相继出台了市一级的犬只管理规定,如划定了禁养区域、进行公安App登记管理等。
今年1月份,东莞就有政协委员提案建议尽快出台《东莞市养犬管理条例》。
她建议,尽快制定并出台《东莞市城市养犬管理条例》,让养犬带来的问题有法可依,及时规范养犬行为。尽早明确养犬人的责任和义务。
小区犬只管理几乎全凭自觉
现象一:不牵狗绳
记者走访了东莞多个小区发现,目前对于小区犬只的管理可谓各有各的管法,但似乎全凭业主自觉。
记者走访时发现,不仅几乎没有狗狗佩戴口套,很多居民在遛狗时不使用狗绳,这其中不乏一些大型犬。当记者询问其主人为何不栓绳,不少主人表示:“我家狗不咬人。”
住在东骏小区的市民李小姐表示,小区里宠物狗多,目前电梯里已经张贴了文明养狗的告示,但她观察到,平时一些小型宠物狗如贵宾犬,还是有人并不牵狗绳的,文明养狗还只是看业主自觉。
现象一:无法办证
记者还在网上搜索发现,不少市民曾在阳光热线中询问如何办理狗证?如2018年1月13日,市公安部门回应道:根据《广东省犬类管理规定》第三条:公安部门负责禁养区特殊需要养犬的审批、管理和《犬类准养证》的制发。因东莞市人民政府未划定禁养区域,尚无法对此进行审批、管理。
好做法:物业统一管理
她告诉记者,7月18号,她才带了自家金毛打了今年的防疫针,都是物业为小区养狗的业主集中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