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编匠是利用各种柔韧草本植物为原料加工编制工艺品的匠人。
据1959年发现的泰安市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器看,草编制品早在6000年之前就已存在了。
民间草编工艺按原料的不同可分为麦秸草编、玉米皮编、蒲草编、琅琊草编、马拌草编、三棱草编、稻草编、麻编、山箭草编等等,其中以麦秸草编、玉米皮编、蒲草编最为普遍。如果按编织物的用途分类,属于用器类的有篓、筐、盒、盘、箱、茶垫、坐垫、箸笼、饭包、笊篱、菜筛、锅盖、扇子、花盆套、纸篓、信插、茶杯套、草玩具等等;属于衣着一类的有草帽(有礼帽、童帽、斗笠、太阳帽、麻帽种种)、草鞋(有传统的冬季穿用的“蒲窝”,也有各式拖鞋与凉鞋)、蓑衣、玉米皮凉衫等等;家具一类的有草屏风等;建筑及室内装饰类有草地毯、灯伞、墙壁装饰纸、草墙纸等等。按工艺分类则有编货、砌货、串货、钉货种种。作为一种传统的工艺美术品和农家手工业产品,草编遍及黄河两岸。
草编的工艺方法极为丰富,常用的有编辫、平编、绞编、编花(如“马蔺垛”“套扣”“链子扣”“小浪花”“十字扣”“曲径扣”“粽子扣”“梅花扣”等)、锥砌法、串接、串钉、串连、缠扣、缠锯、缠边、缠画、包裹、拧编、卷折、缝绣、粘贴、割花扎勒种种。
草编匠教儿孙用普普通通的蒲草、茅草、蒲筋、秸秆等材料,制作出轮船、汽车、小汽车等一件件栩栩如生、令人赏心悦目的玩具,通过玩具制作活动,提高了儿童的动手制作能力。
草编匠经多次摸索,尝试掌握了草编制品的保存方法。将鲜草叶放在锅里煮,结果柔软又有韧性,还防虫蛀。这样编出来的小动物,摔不烂,撕不破,十分结实,还不怕水浸。
草编这一富有深厚的历史和民间传统工艺品,在富有创造性的黄河儿女的手里,将会成为富有时代风采的现代民间手工艺品,会为全人类的现代生活编织出幸福、和谐、美满。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