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重的70%约等于孵化出雏鸡的重量,随着种鸡日龄的增加,蛋重增大,鸡苗体重增大,由此通过雏鸡体重回溯种鸡周龄,并且通过后期跟踪判断所出现的问题。下表数据是罗斯308种鸡蛋重与周龄之间的关系:
由上表可以看出:
鸡苗体重过小会出现生长性能不佳的情况,鸡苗体重过大对应于种鸡产蛋后期,在对细菌微生物使用抗生素治疗时出现了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反映出大体重鸡苗出现有耐药性强的情况,但是生长性能要优于小体重鸡雏。
养殖户普遍反映39-45g之间的鸡苗养起来最得心应手。
02
母源抗体水平
通过实验室监测数据来看大多数雏鸡苗的NDV、H9、H5母源抗体平均水平均在8以上。
03
肌胃状况
笔者通过对雏鸡肌胃的剖检发现1日龄雏鸡肌胃角质层溃疡皲裂比较严重,有专家指出虽然雏鸡肌胃不健康,但是采食后会进行修复,不会对后期的采食和健康状况造成太大影响。
但是通过笔者对后期鸡群的持续跟踪发现,雏鸡肌胃损伤严重的鸡群后期都会出现肌胃炎和腺胃炎的情况,造成鸡群生产性能下降,生产效益降低。
04
卵黄比重
雏鸡出壳后有一部分卵黄是残留的,以供雏鸡3日龄内部分营养的维持和母源抗体的供应,从而保证雏鸡的营养需求和对疾病的抵抗力,而常常会因为育雏出现的一些问题而导致雏鸡卵黄吸收不完全,影响雏鸡质量。
1、温度不适
温度骤变、不均匀都会影响雏鸡卵黄的吸收。
温度过高,雏鸡的体热和水分散失受到影响,食欲减退,易患呼吸道病,生长发育迟缓,死亡率升高;
温度过低,雏鸡不能维持体温平衡,相互拥挤,会导致雏鸡呼吸困难,卵黄停止吸收甚至造成雏鸡死亡;
2、湿度不宜
由于雏鸡舍内温度较高,且舍内水源较少,极易造成舍内环境干燥,从而影响雏鸡卵黄的吸收。
3、饮水不足
雏鸡饮水充足是提高育雏成活率和培育壮雏的关键措施。
首先,雏鸡刚出壳后卵黄囊内的卵黄还未完全被吸收,这部分营养物质需要3-5天才能基本完全吸收,同时因为呼吸和排粪导致大量水分丢失,做好饮水工作,可有效促进卵黄囊内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对雏鸡生长发育有利。
其次,雏鸡经过长途运输和抓运过程会产生应激反应,导致体内水分流失。
最后,雏鸡进舍后,舍内温度较高或过低容易造成环境干燥,雏鸡排泄也会造成水分流失。若鸡群中部分鸡只饮水不足,会影响卵黄的吸收,导致鸡群出现许多弱雏。
适时开食是育雏工作的重要环节,适时开食有助于卵黄吸收、胎粪排出,促进雏鸡的生长发育。
开食过早会因消化器官脆弱而受到损害,开食过晚则会消耗体力和营养物质,不利于雏鸡发育。
笔者针对不同批次、不同厂家鸡苗进行剖检称重,发现卵黄占体重比值由4%到12%不等。
05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阳性率
笔者通过近期对雏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检测发现检出率明显升高,沙门氏菌检出率由不到10%上升到了30%,有些样品达到了62.5%,大肠杆菌检出率由30%到80%不等。
肉鸡饲养五阶段环境调控与成长管理
浅析家禽气囊炎的起因与特点
“一闷一闪必得流感”,行业内高手的总结!
禽用冻干疫苗配制注意事项
饲养管理|笼养肉鸡分群注意事项
教你用好新玉米,规避风险增效益
入秋后谨防家禽受凉感冒
鸡场秋季通风的操作方法
杆噬菌团丨莱州某肉鸡场感染大肠杆菌病例诊断及噬菌体配型治疗案例
杆噬菌团丨山西某蛋鸡场感染大肠杆菌病例诊断及噬菌体配型治疗案例
气囊炎马上高发了,金海气囊炎方案见效快,在呼吸道的路上不走弯路!
“肉鸡中后期采食量不增”的思考
饮水免疫,您做对了吗?
疾病预防|用系统性思维来养好鸡
秋季温差大,如何做好鸡舍管理?
鸡群夏季管理要点
新疫灭---新城疫二免的最佳选择
祝贺丨金海药业荣获《一株同时裂解多株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噬菌体及其应用》重大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