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COSMO特别邀请了5对不同的“姐妹、闺蜜、灵魂伴侣档”,讲述属于他们之间的情谊故事。她们是彼此扶持、相亲相伴的“沙雕”姐妹锤娜丽莎和上官喜爱,是音乐领域中“伯牙与子期”般存在的刘惜君和杨海崧,是有爱又有趣的新型母女王姬和高丽雯,是相遇二十年却始终同步成长的短发酷闺蜜摄影师郭航和艺术家邵巍,是跨越国籍却有着聊不完话题的好友Lu和Grei。
通过她们的故事,希望你们也能从中看到自己和亲密伙伴之间的契合片刻。这个夏天,如果你也有幸拥有这样一位“拍档”,COSMO邀请你一起,和TA们隔空击掌一次—致你们的彻夜长聊,致你们共渡低谷时的相伴,致你们感受到共鸣时分泌的肾上腺素,致你们的“一拍即合”。
Lu:39岁土生土长的北京“知心姐姐”Grei:27岁来自立陶宛的“十万个为什么”
Lu&Grei:我们的世界,是一个世界
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两个女生一起创业,会带来怎样新奇的灵感碰撞?带着这份好奇,我们采访了最近在知乎上新鲜蹿红的一档播客节目PerceptionsShow的Lu和Grei。
“人最难受的是心里有事憋着的感觉,但当外面有一个声音,能够把你内心的困惑一下解决的时候,其实那个感觉是很感动的,也非常爽。”
Q&A:
哪类女性话题,你们觉得还可以深入地探讨下去?
Lu:我们做过很多期节目,在聊个人价值感及如何提升自信,这些都可以不断地去深聊。
Grei:我希望讨论的问题可以再尖锐一些,让我想冲劲儿十足地fight。
你们眼中的彼此是怎样的存在?
Lu:我觉得Grei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好奇的人,当一个人对这个世界有很多未知的时候,其实是一种年轻的状态。
Grei:Lu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人,凡事她都会有自己的思考,给所有的事情都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她总是能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人觉得很值得信赖,并且她的共情能力很强,和她相处,我总可以感受到正能量。
上官喜爱:24岁拽而有礼、美且自知的女明sīng锤娜丽莎:25岁拥有“十八般武艺”的全能型搞笑艺人
上官喜爱&锤娜丽莎:你有什么不开心,说出来让我开心呀
上官喜爱回想着第一次见到锤娜丽莎时的情景,忍不住脱口而出:“简直就是在照镜子,心想说,我爸我妈怎么回事儿,偷生了个‘我’?那会儿我心脏特受不了,笑死了笑死了……”据锤娜丽莎的陈述补充,差不多是4年前,她们第一次见面在海底捞,算是彻底满足了好奇心—“我们本来是分开训练的,她在北京,我在深圳。因为歌路很相似,老师就觉得我们两个上到性格,下到歌喉,都对路,于是总有人在她面前提起我,在我面前提起她。这真是让我们相当的好奇对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
你以为她们会出现互挺加油的正能量场面嗯……这对非典型闺蜜,她们可能对此的第一反应—彼此打气不如互相漏别人的气。互相咒骂外加拼命吐槽,才真解压呢。某天吃饭的时候,喜爱对锤锤说:“姐妹,鼓励鼓励我吧。”锤锤只回答了一句:“姐妹从来不会鼓励你,你不需要我的鼓励,已经有太多人鼓励你了,姐妹只有在你快要掉下身边的时候拽你一把。”喜爱就一个劲儿地在旁边猛点头傻乐。
偶尔喜爱有些抱怨,因为锤锤住的地方离她太远,没法将一起愉快地玩耍这件事情贯彻到everyday。不过锤锤觉得不影响,因为她是随时想起什么,就会拿起手机直接喊喜爱一块咋呼。“我们两个蛮同步的,就是一边嘴上说着无语,一边笑死,一边大骂,然后一边又笑死。前几天看了一部电影,但是我是不会告诉你是什么电影……就是我一边无语她一边哭,我一边无语她又一边笑。她很搞笑,我就在那里拿着纸巾给她擤鼻涕,因为她哭也会鼻涕流出来的。我就一直在说,老铁,很难不无语,真的很难不无语……”
谁的脑洞更大一点?
锤锤:上官喜爱吧。她脑洞是天坑,不仅有脑洞,脑洞大开之后,她还要脑补……
喜爱:对,脑补完,自己在那儿狂笑之后还有一个科普,同时来。
你认为喜爱/锤锤身上什么特质最吸引你?
喜爱:你好好说!
锤锤:每一处都是特质,从外貌到性格,再到音乐的才华上,都非常有特质。
喜爱:全部吧。这样说就是有点彩虹屁,但确实是这样,而且相处越久越是这样。在生活里面,有一些大家比较看不到的,那个时候也是很吸引我的。
锤锤:确实如此。
王姬&高丽雯:我们之间,不止母女
电影《候鸟》以一对母女的故事,探讨了留守老人与漂泊青年的关系。不同的生活环境带来母女关系错位,最终因一趟朝夕相处的旅行,母女完成了彼此心灵上的救赎。演员王姬和女儿高丽雯一起在电影中饰演了这对母女(母亲方文芝、女儿单飞)。而在现实生活里,王姬心中最理想的母女关系,却是在女儿小的时候,因为那时女儿最听她的话。“我会带她到摄制组,有时拿组里的道具衣服给她扮着玩。她会跟着我吃盒饭什么的,反正特别乖,也不知道曾几何时,妈妈印象中的乖乖女就开始叛逆了……”高丽雯听着听着,还是忍不住插话打断道:“我妈真的太爱操心了。在我看来,理想的母女关系,就是她能够少操心点,多快乐点,然后少做一些对自己身体不好的事情,比如生气。我唯一对于未来的希望,就是我妈能够开心健康,少给我找茬什么的……”
王姬在电影中的角色是最早被定下的,高丽雯的角色却是被导演层层筛选后才定下的。至今她都记得,当初王姬拿到剧本后对她说,觉得女主角那个“混劲儿”特别像生活中的高丽雯。然后高丽雯提到,自己第一次在一部戏都没有定她演的情况下,把剧本特别认真地连看了三遍:“三遍我都哭得稀里哗啦的,然后就特别想演她。”
经历了电影《候鸟》的拍摄,王姬觉得现在和女儿越来越能够沟通了:“搁以前,有时候我和她怄气,能拗一个月,就不理她,就生气。但现在,我们基本上问题不过夜,一会儿就好了,翻篇翻得特快。”高丽雯却坚决地澄清说:“不至于一个月,但是两周我觉得是有的。”大概是这部戏强迫她们两个天天都见面和相处,反而好多事情就化开了。
从小到大,王姬觉得女儿从灵魂到三观,干净得就像是童话世界。“她太干净了,干净到以至于我总觉得必须好好保护她。”反映到高丽雯身上,就会本能地迷恋、欣赏妈妈身上的魅力,她用了好几个比较级的描述来表达这种情绪:“你知道吗?我妈最大的魅力就是特别能干,比我能干,比我坚强,比我聪明。有时候,我感觉她的灵魂特别有劲儿。有她在,我就感觉有点儿啥都不怕。”
除了天然的母女身份,你们之间的关系还是怎样的?
王姬:我是我女儿的“粉儿”,总喜欢哈着她。我们在一个剧组拍戏时,天天都能知道她都在做什么,就在旁边,很安全,特踏实。如果她哪天有事来问我,我会特高兴,特愿意把我的意见表达给她,就觉得终于想到我了。
高丽雯:像领导和下属。我妈特别有领导精神,比如说搬家,我可能一天就搬一点,但我妈那个劲儿一上来,就会鼓励我去赶快干活,巴不得把这一年的事在一天都给办完了。
觉得妈妈/女儿身上还有哪些有待挖掘的天分?
高丽雯:我觉得像我妈这种性格的人,她决定做啥事都基本能成,太有主意了。如果没当演员,她也许还会是个比现在更成功的女生意人什么的。
刘惜君&杨海崧:他们沿着城墙奔跑
2021年,杨海崧和刘惜君联手打造了EP《硬地之影》,有一首歌《他们沿着城墙奔跑》来自两人都做过的一个梦:在梦中被追赶。说起这一点,他们正并排坐在一起化妆,杨海崧笑道“:好像是因为长个子,人会做被人追赶的梦。”刘惜君说,自己做被追赶的梦则是在高中以前:“可能我初中之后就停止生长了。”
杨海崧说自己去年还会做这样的梦。刘惜君调侃道:“你又长个了。”两个人说完,随即就大笑了起来。杨海崧常年穿黑T恤,连演出的时候也穿,在不熟悉的场合之下给人的第一印象总是内敛的,聊起音乐或是其他感兴趣的话题时,话匣子又总会被打开。这一点和刘惜君很是共通。搞摇滚的似乎总会让人联想到“愤怒”,但两人聚在一块儿时却有一种很意外的磁场。“轻松”“自然”这样的关键词在他俩的相处片刻中就能轻松地捕捉到,这是一种认识多年的“老友磁场”,尽管他们差了十几岁,尽管她们从外形和标签上都很不相像,尽管他们其实才认识了两年。
刘惜君对这首歌惊喜不已:“这首歌跟我脑海里面的黑洞和宇宙的感觉很相似,我很喜欢。”最终,杨海崧为刘惜君在2019年打造了全新EP《硬地之美》,这是刘惜君第一张独立摇滚作品。两人同步组建了乐队“金发爱斯基摩人”,在2021年继续发行第二张摇滚EP《硬地之影》,近期又共同创作了单曲《她带着蝴蝶》,刘惜君的名字出现在了词作一栏。外界对此的反应不乏惊讶,但他们俩都觉得流行和摇滚,演唱和创作之间并无太大的间隙。无所谓跨界,这些不过都是音乐的不同表达方式。
从宇宙到音乐,从黑洞到摇滚,精神向的共鸣往往是共通的。关于音乐的功能,他们一样有着共鸣,认同音乐是一股巨大的精神能量。刘惜君觉得,音乐对生活来说不可或缺;对创作者来说,它是一个很好的伙伴和表达方式。“你可以通过音乐去讲日常生活里不讲出来的事情,甚至表达脑海里的画面。”杨海崧的总结则更有意思:“音乐更像一种巫术,向人去表达一种所谓天意,来自宇宙的一种能量。在古代,其实最早的巫师就是做音乐的,包括古希腊的唱诗班、非洲牧师,都是通过音乐来跟外界交流。”
诗性和理性世界同步默契,这就是他们骨子里最像彼此的地方所在。
杨海崧老师曾说,现在创作的乐趣是跟音乐生活,而刘惜君的乐趣是新鲜感,你们怎么看待这点反差?
杨海崧:其实我说的跟音乐一起生活跟她说的新鲜感是一样的。音乐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没有新鲜感怎么一起生活?我们俩其实很像的一点就是对音乐充满好奇,并且享受音乐带来的新鲜感。
郭航:38岁玩拼贴的商业摄影师,偶尔会画画手指画邵巍:38岁带“酷劲儿”的当代艺术家,两个孩子的妈妈
郭航&邵巍:后天的“TWINS”
邵巍有个直到大学都在同所学校就读的双胞胎妹妹,但在她的心里,“郭航在某些层面比妹妹更像自己”。现在,她们都是酷酷的短发,共用一个工作室,私下混在一起,常被人调侃是不是一对儿。邵巍对此快言快语:“我俩很多时候一起吃饭,交换的菌群多,所以像。”然后,她指了指同行的爱人,“这位才是我老公。”
十九年前,她们相遇在中央美术学院摄影系,同班且同宿舍。郭航来自太原,对邵巍的第一印象是“中分黑长直,特别摇滚,在新生里头挺扎眼的”。邵巍来自唐山,对短发的郭航的印象是“有点周杰伦式帅气的女孩”。两个人对艺术创作都很有想法,行事风格又比较接近,很快就成为好朋友,常常一起拍摄,一起熬夜冲洗照片,那个时候的她们觉得扛着相机和三脚架的自己特别拉风。两个人都对对方的才华很认同,再加上声音也有点像,彼此就开玩笑说:“你就是唐山的郭航,我就是太原的邵巍。”
但那会儿她们并没觉得对方是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年轻的时候,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挺独特的,没意识到谁特像谁。”郭航说。
2006年毕业后,郭航开始从事商业摄影,邵巍前往德国学习并进行她的艺术实践。她们的际遇和人生开始有了不同的方向。虽然在距离和时差的影响下,她们联系得少了,但两个人却并没有因此疏远。直到2018年邵巍回国发展,两个人再次聚到一起,从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聊到彼此的见闻,再聊到对艺术和创作的看法,发现两人竟然还有很多说不完的话和聊不完的天。
从郭航的角度看,毕业了这么久,自己一直在从事自由职业,同龄的很多女性朋友将生活重心转向家庭,逐渐选择了稳定的工作。而邵巍也一直以艺术家的身份从事自由职业。这种相同的自由状态,使得她们两个人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即便生活轨迹不同,仍然能保持精神层面的同步成长。
邵巍眼中的郭航是勇于实践的,不仅在商业领域有自己的建树,还组建了自己的公司,敢闯敢做。郭航眼中的邵巍是勇于创新的,不断探索新的创作模式,还参与和策划了很多国内外的艺术项目。
邵巍就是邵巍,郭航就是郭航。从她们的身上,很难找到教条化的呈现,奔四的年纪丝毫没有被社会驯化,坚持做自己认为有趣和有价值的事情—努力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自己,却是她俩最为相像之处。人的一生很短,互相理解且特别接近的同类又能遇到几个?
至此,她们确认了,对方就是世界上的另一个我。
关于彼此是世界上另外一个自己,你们俩最默契的地方是什么?
郭航:我们俩最像的地方是对待事情的认真和执拗。分开这么多年,这份坚持和韧性竟然没变,这应该就是我们最默契的地方吧。
邵巍:我们俩面对未知都很好奇,面对挑战都很勇敢,而且勇气程度差不多。如果要给我们的勇气程度打分的话,那应该能接近100分,谦虚点说99分吧,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