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于11月13日(周一),在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
要加强农村地区、学校、养老托幼机构等重点地区、重点场所传染病监测和健康管理,做好老年人、基础性疾病患者、儿童等重点人群随访,优化疫苗接种服务。
要统筹医疗资源,优化诊疗流程,加强门急诊、儿科、呼吸科等力量,做好各项医疗救治工作。
要持续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我们请来了: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先生;
北京市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先生;
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王荃女士;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女士;
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孙丽女士。
请他们共同回答记者的提问。
下面进入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朋友举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
感谢您的提问。大家知道,肺炎支原体是常见的呼吸道病原学之一,根据我们国家2016年中国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南以及有关数据监测,肺炎支原体是我国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因之一,每年秋冬季高发,儿童和青少年易感。肺炎支原体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因此在无防护的情况下,在人口密集场所,比方说幼儿园、学校会导致集中爆发流行。家庭成员感染支原体也是比较常见的。我院近期支原体核酸检测检出率成人是5.59%,儿童是40.34%;流感抗原检出阳性成人是29.67%,儿童是4.94%。所以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肺炎支原体、新冠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的症状相似,可以通过抗原以及核酸检测的方式来明确病原学诊断。所以建议大家在确认病原学以后再用药,而不是靠猜想滥用药。
谢谢。
新华社记者
北京市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
非常感谢提出这样一个很好的问题。确实,近期支原体感染是一个高发阶段,四川、浙江、河南等地方先后推出了中医药治疗支原体感染的方案,而且还有一些医院里面也提出他自己的治疗方案,实际上这些都是中医中药结合这些年来所看到的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结合今年的一些变化提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治疗方案,这个方案有经典的处方,这个处方包括古方里面合方完成的,还有一些协定处方,是根据医生的经验和医院的经验或者这个省的经验做的协定处方,当然还有一些是老先生,他一辈子可能治疗呼吸道疾病所留下的经验方。除了方子之外,这些省市里面也有一些小儿推拿的治疗方法,等等。实际上这些都是很有特点的针对于支原体感染所导致肺炎的中医有效的方法。
中药治疗这类疾病要早期使用,中西医结合,可能中药和西药两个打的靶点不一样,在相互配合过程中,如何配合小儿推拿的方法,因为小儿吃药都非常难,我们用了中药以后,再结合中医推拿的方法,能够缩短病程,减少疾病加重的机会。尤其是对于急性期出现的高热过后,烧是不烧了,但是遗留下来了咳嗽咳痰,孩子又不会咳,咳不出来。这种情况下用一点中药来化痰止咳效果很好,再结合中医推拿的方法,对于他排痰的效果还是很好的。
当然要建议大家一定要带着孩子去中医院的儿科,或者去社区乡镇的中医馆,由中医大夫具体根据情况制定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案才能更好一点。当然小儿疾病的变化是非常快的,也是要及时就诊,这是关键,不要等一等,在家迁就一下,可能就会有加重的情况。
光明日报社记者
我们注意到,近期有部分患儿家长听从网络建议给孩子自行服用阿奇霉素等药物,请问这种自行用药有哪些风险?专家能否在用药方面给一些建议?谢谢。
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王荃
人民日报记者
近日,“肺炎支原体感染”频上热搜,请问今年肺炎支原体感染有何特点?它和普通流感有什么区别?谢谢。
谢谢你的提问。支原体肺炎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北方地区在秋冬季流行,南方地区一般是在夏秋季流行,儿童每三到七年会出现地区周期性流行,它是以发热、咳嗽为主的临床表现。在起病时表现为有剧烈的、阵发性的、刺激性干咳,可伴有头疼、流涕、咽痛、耳痛等。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流行中,3岁以下的儿童也有感染,呈现低龄化的趋势,但是从病情上来讲没有明显加重。
流感是以冬春季多见,往往有流行病学史,也有流感和疑似流感患者的接触史,以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起病,随后出现咳嗽加重、呼吸困难和肺部的体征,甚至全身症状更重,如高热、病程进展快、乏力、头疼、肌肉酸痛等症状表现比较明显,影像学与支原体肺炎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所以我们觉得呼吸道标本检测也比较重要,比如检测甲型或者乙型流感病毒的抗原和核酸是可以区分的。肺炎支原体感染也有一部分是高热的病人,但是病程和流感相比往往会进展慢一些,但是随着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病程进展也会出现剧烈的刺激性干咳。
澎湃新闻记者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人群普遍易感。日常生活中采取哪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
谢谢您的提问。冬春季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是接种疫苗,通过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减少感染、发病和重症发生的风险。除此之外,公众通过掌握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科学的预防方法,能够降低发生感染和传播的风险。比如说,第一,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抵抗力的重要保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营养、适当的体育锻炼。第二,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比如在咳嗽或打喷嚏的时候,用纸巾、毛巾或手肘遮住口鼻,注意手卫生、勤洗手,特别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要洗手,尽量避免习惯性地触摸眼睛、鼻、口。第三,要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的环境清洁。室内定期开窗通风,当然冬季的时候室外温度比较低,在通风期间也要做好保暖工作。家庭中如果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在护理患者的时候要注意佩戴口罩。第四,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这些高风险人群要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尤其是空气流动不畅的这种密闭场所,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的接触机会,前往环境密闭、人群密集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要佩戴口罩,并注意及时更换。
最后,还要提醒一点,一旦发生了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患者应居家休息,避免把病原传染给其他的人员。如果症状较重的话,应该做好个人防护,尽早前往医院就诊,以及时获得有效治疗。
凤凰卫视记者
我们了解到今年感染肺炎支原体发展至肺炎的儿童当中,做肺灌洗的案例比较多。请问哪些情况需要做肺灌洗呢?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其实老百姓通常所说的肺灌洗,就是指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去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这个手段的确是临床上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是对于轻症支原体肺炎来说,我们并不推荐常规去做。在临床工作中,当我们的医生怀疑孩子在感染肺炎支原体以后出现了塑型支气管炎或者有黏液拴的阻塞、造成了肺不张等等,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尽快给孩子做肺灌洗的治疗,因为这样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情况,少部分的孩子可能在整个住院期间或者在后期还需要多次肺灌洗的治疗。在做肺灌洗治疗的时候,可能孩子和家长们都会稍微有一点紧张,在做之前我们的家长可以先安抚一下我们的孩子,比如说像适龄儿童,能听得懂的就可以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做这个,做这个的必要性是什么,来缓解孩子的紧张。还有我们在做的时候,我们的医生可能会给孩子在鼻咽部、口腔这些位置喷一些药物,因为多数情况下是采取局麻的方式去做。另外,可能会服用一些镇静的药物,主要是为了帮助我们在做肺灌洗能够顺利的实施。刚开始做的时候,孩子可能因为有一些不适会出现一些剧烈的咳嗽或者咽部的不适感,但是这种都不用特别的担心,很快我们的孩子就可以耐受。
南方都市报N视频记者
请问今年冬天我们的社区如何做好老年人还有基础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有哪些要注意的事项?谢谢。
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孙丽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据了解,有说法认为今年冬天将迎来呼吸道病毒感染最复杂的阶段,多个呼吸道疾病叠加感染。请问专家如何看待这一说法?多重病毒叠加混合感染后如何治疗?谢谢。
谢谢你的提问。甲型和乙型流感,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偏肺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体等都是冬季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有些病原体在人群呼吸道中有一定的定植,所以它可能和人体共存。在冬季气候干燥气温低的情况下,感染人体的机会会增加。因此临床上会出现两种和以上病原体被检出来的可能,但是这种情况还是非常少见,而且它不一定是和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虽然有些病毒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但是呼吸道病毒的感染有一定的自限性,不需要都进行抗病毒治疗,进行对症缓解症状治疗就能康复。但是对于老年人、5岁以下儿童以及免疫力低下的特殊人群建议即时就医,医生帮助大家判断病情,然后进行相应的治疗。
总台央广中国之声记者
肺炎支原体感染里面大部分都是儿童,想问一下为什么相对于成人,儿童感染支原体肺炎的比例更高?另外,感染之后是不是会引发一些其他的疾病?谢谢。
谢谢。确实像您所说的,儿童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发人群,尤其是5岁及以上的儿童人群,但是就像刚才所说,包括婴幼儿在内的5岁以下的儿童同样也可以发病。儿童容易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原因,第一个是儿童免疫系统发育的不够健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免疫功能都不是很成熟,包括孩子咳嗽反射相对比较弱,呼吸道纤毛运动功能也不是那么足,包括免疫球蛋白水平也偏低,都有可能容易造成感染。
另外,肺炎支原体本身就具有相对比较强的传播性,它常常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或者密切接触进行传播,在学校和幼儿园,人群的密集程度相对是比较高的,这样可以使得病原体得到比较快的传播。还有一个就是支原体感染的潜伏期会相对比较长,通常是1-4周,平均大概3周左右。病原体的携带者还有患病的人群都具有一定的传播性,因此这种时候交叉感染的机会就会比较多,所以这也是儿童为什么会比较容易患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原因。
肺炎支原体感染在临床上是轻重不一的,但是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轻症,尤其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孩子是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的,并不是所有的肺炎支原体感染都会引起肺炎,只有极少数的孩子可能会发生重症。他的确也是会引起一些肺内和肺部外的并发症,肺内包括可能会导致塑型性支气管炎、胸腔积液或者坏死性肺炎,在肺外有可能会累及我们的神经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包括循环系统等等,也有可能会引起皮肤黏膜损害或者关节炎等等。
总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记者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请问从中医角度比如饮食或者生活习惯等对大众有哪些养护的建议?谢谢。
谢谢您对中医中药在疾病预防中提出的问题。今年确实天气有非常显著的特点,夏天的时候非常炎热,而且多雨,多地出现洪涝灾害。入秋以后又遇见“秋老虎”的高峰区,从中医发病的理论来看,对人体是有影响的。了解这个以后,对于冬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预防还是有重要意义的,这也是中医的理论“天人合一”理念的运用,以中医治未病,因为炎热的天气汗出的比较多,容易伤人的阳气,在炎热天气的时候,我们往往都到冷的地方去,到有空调的地方去,也吃冷饮,这些也容易耗伤人的正气和阳气。多雨加上炎热的天气会出现湿热过重的气候特点,湿热的气候特点也容易从外来损伤脾胃。入秋天气热宜成燥热,这些从中医的致病角度来讲,给冬季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带来很多不利的因素。
中国网记者
根据中疾控数据,9月我国新增新冠死亡病例45例,目前我国新冠形势究竟如何?是否有上升趋势?有何原因?时值冬季,各种呼吸道疾病感染处于高发期,新冠病毒是否会出现再次变异?我们是否要警惕新毒株的流行?谢谢。
江苏广电荔枝新闻记者
甲流、支原体肺炎以及单核细胞增多症,我们现在听到的比较多,为什么新冠疫情之后,我们感觉身边呼吸道传染病反而更多了呢?是不是值得我们去担心呢?公众又应该如何去看待?谢谢。
谢谢你的提问。其实每年冬季都是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常见的比方说肺炎支原体、呼吸道病毒,尤其是流感病毒,比夏季和春季活跃,导致感染人群的明显增加。这些疾病的特征和往年一样,愈后都比较好,不需要担心。我国国家流感中心实时监测流感的活动情况,目前监测的数据显示,我国今年已经进入流感季节,目前以甲型流感为主,也有乙型流感流行,单核细胞增多症也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EB病毒或巨细胞病毒导致,疾病呈自限性,发病率没有比往年增加。
新冠疫情期间,由于大家采用严格的呼吸道防控措施,因此包括支原体、病毒、其他感染,这些急性呼吸道疾病的确比其他年份是有下降的。随着防控的常态化,今年这些疾病又回归到疫情前的表现,而且发病水平和疫情前比回归正常,所以也是正常表现。大家觉得和前三年比,今年的呼吸道疾病好像增加了,近三年全球范围监测支原体感染均处在一个较低水平。再结合支原体自身的流行病学规律,每3-7年它会出现周期性的流行,因此今年儿童支原体肺炎呈流行趋势,大家要引起注意,要做好个人的防护,是预防的关键。
环球时报记者
在当前冬季呼吸道传染病增多的情况下,应如何更好地发挥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哨点作用?谢谢。
第一个是从预防方面,为辖区的居民进行疫苗接种,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和中小学学生进行接种。首先第一个是对老年人我们采取入户、进村居,为腿脚不方便的老年人进行家门口接种疫苗,同时对于学生我们可以进校园,与学校对接,尽早接种,建立免疫屏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疫苗接种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个,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请问社区如何加强居民疫苗接种?需要采取哪些措施?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目前肺炎支原体感染没有特定的疫苗,请问有什么预防方式?另外,肺炎支原体的临床典型症状和后遗症有哪些?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目前肺炎支原体感染没有可针对性预防的疫苗,因此预防支原体感染更重要的是非药物预防,包括:第一是勤洗手,使用肥皂或者洗手液,并用流动水冲洗;第二是养成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包括咳嗽和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捂住口鼻;第三是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要立即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清洗;第四是要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要时要戴好口罩;第五是保证营养,要提高抵抗力,适当运动和规律的休息。
通常来讲,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症状是轻微的,最常见的感染主要是在上呼吸道,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咽痛、发热、头痛,可持续数周或数个月。5岁以下的儿童感染肺炎支原体的症状可能与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人不同,可能有类似于感冒的一些症状,包括比方说咳嗽、打喷嚏、鼻塞流涕、咽痛、喘息、呕吐和腹泻。
支原体感染也可以引发肺炎,也就是我们说的肺部感染,多数患者还是低热、疲劳、疲乏为主,部分患者可以出现高热,而且有明显的头痛、肌痛以及恶心等全身症状。典型的呼吸道症状为阵发性的、发作性的干咳,夜间严重,常持续在4周以上,持续性的阵发性干咳是支原体肺炎比较典型的临床表现,多伴有明显的咽痛,偶有胸痛、痰中带血。一般来讲,支原体肺炎大部分预后是良好的,不会留有后遗症。谢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对于肺支原体感染的孩子如何居家护理,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去医院治疗呢?谢谢。
在出现哪些情况的时候,居家的时候一定要去医院呢?首先就是孩子如果出现的超高热或者持续发热超过三天,或者是我们的孩子持续的频繁的咳嗽,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另外是我们的孩子精神差,甚至出现了嗜睡,或者出现了明显的呼吸频率增快,或者出现了呼吸困难、喘息、头痛,有的孩子可能还会出现抽搐,甚至出现频繁的呕吐、皮疹等等情况,我们都是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去就医的。
中新社记者
很多家长因为儿童肺炎的事情感到很焦虑,想通过中医药提前干预的方式,想请问中医药提前干预对于防治儿童肺炎是否有效?谢谢。
三沙卫视记者
根据有关信息,今年疫苗生产供应量比去年又有所增加,可以满足接种需求。这里要提醒的是,受种者在接种疫苗之前要向预防接种人员如实告知是否有流感接种的禁忌以及身体的健康状况,特别是发热、急性疾病等特殊情况,在预防接种之后要现场留观30分钟,回家后要注意休息、清淡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如果出现异常症状,可向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咨询并报告,必要时及时到规范的医疗机构就诊。
谢谢。最后一个问题,请继续提问。
中国青年报记者
据了解,部分社区居民他们对冬季呼吸道疾病的防治知识了解不足,导致疾病发生时的处理不当。请问从健康普及角度来说,社区该如何加大对普通老百姓的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知识的普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