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了全球胖子最多的国家。欲望的解放在中国近十年来是全方位的,肥胖从审美问题变成了一个健康问题,现在已经上升为一个道德问题。
文/蒋方舟
中国站起来了,中国富起来了,中国胖起来了。
中国成为胖子最多的国家。左:男胖子数量排名;右:女胖子数量排名。
四十多年前,中国还是一个没有胖子的国家。在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于1972年拍摄的纪录片《中国》里,人人都是瘦子,男人女人裹在黑蓝制服里,仍可以看出形销骨立,腰肢细得没有什么肉。
中国人对食物有种穷凶极恶的热情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部分记忆都与饥饿有关。莫言曾在斯坦福大学发表演讲,题目叫做《饥饿和孤独是我创作的财富》,讲座回忆了自己童年时期饥饿的经历,当时还是孩子的他,每天想的就是如何才能搞到食物,孩子们像一群饥饿的小狗,在村子中嗅来嗅去,寻找可以果腹的食物,吃树上的叶子,叶子吃完了,就吃树的皮,树皮吃光后,就啃树干。
1972年,纪录片《中国》里的中国人。
那个时代的记忆,是生存的艰难与饥饿考验、土地的贫瘠与现实的困窘。
如今的莫言也变得白白胖胖,饥饿只不过是一段记忆,一个谈资,一段令外国人啧啧称奇的故事。
上海南京西路的莫言雕塑。
人为什么会肥胖?这和记忆有关。在石器时代,高脂、高糖、高热量的食物是活下来的条件,人们靠此储存能量。现代社会的人,已经没有了远古时期人类的巨大劳动量和体能消耗。可是记忆里却仍然保持着对高热量食物的欲望。
中国人为什么会肥胖?这也和记忆有关。中国人饥饿太久了,对于大饥荒年代的记忆仍然保留着,在大脑里,在胃里,在见到食物之后分泌的唾液里。曾经听过一个70年代生人形容自己的母亲——“无论是吃饭还是买东西,她永远都在抢,永远怕轮不到自己,晚了就没有了,她的人生就是处于一种惊弓之鸟的状态。”
买什么都在抢,中国人唯恐晚了就没有了。
后来,她母亲的“饥饿症”在香港待了三个月就痊愈了,因为发现那里的人都是有序的,并不会因为排队或者等待,而没有了自己那份,这才渐渐放下心来,学会了从容地——像个正常社会的人那样活着。
中国的肥胖症,一部分是因为食物的富足,一部分是因为纵欲——对食物有种穷凶极恶的热情,这种热情,像是对饥饿记忆的一种报复。
50年代,香港教会及慈善团体的流动粮食车向小孩派发牛奶、饼干,他们乖乖地排隊。
“肥胖病”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常见
欲望的解放在中国近十年来是全方位的。肥胖从审美问题,变成一个健康问题,现在,已经上升为一个道德问题。
观察当今中国的狂欢与元气,在历朝历代恐怕只有唐朝能够齐肩。奢侈的欲望、暴露的欲望,爱欲、情欲与食欲之间都有联系,解放一个,便是全盘放纵。所以唐代以胖为美,所有塑像的美女乳房都大得惊人,是生殖能力、性欲和食欲赤裸裸的展示。
一般认为,唐朝人以胖为美。
中国人因为富裕起来,而变得肥胖。可肥胖却恰恰说明中国还不够富裕。“肥胖病”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常见,2014年全球最“胖”的十个国家,前六名为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墨西哥,只有美国是发达国家。在这些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节奏加快、竞争剧烈、人们压力变大,对食物的要求变得很低,便宜快捷的快餐成了第一选择。
忙碌的上班族,只能一边吃早餐,一边赶路上班。
所有的勤劳,都是为了变得再懒一点。
移动互联网让宅族变得更宅了。
胖子给社会增添了麻烦
2002年,一位来自威尔士的女士在横越大西洋的航班中被邻座的胖子挤到,导致胸腔积血、腿部肌肉拉伤、严重的坐骨神经痛,她卧病一个月。为此,航空公司付给她24100英镑作为补偿。
从经济学层面上来看,胖子也是给大家增添麻烦的一个消费品。2000年之后,澳航上的乘客平均体重增长了两公斤,从悉尼飞伦敦就要多耗472美元的燃油。
胖子给社会增添了一些麻烦。
最忧伤的关于胖子的故事发生在德国,一家火葬场在火化一个440磅的尸体时,火焰忽然失控,35尺的金属烟囱都被熔化了。火焰失控的原因是因为燃烧的尸体脂肪含量过高,导致热量过高。把这个胖子的尸体烧成骨灰一共花了四个小时。
胖子不仅活着的时候挤压空间、抢夺食物、身上散发出让人不悦的味道,甚至死后都要给人添麻烦,连鞠躬道歉的机会都没有。
胖子身上的味道令人难以不悦。
丹麦已经开始征收脂肪税,征税对象不是胖子,而是所有含饱和脂肪的产品,包括黄油、牛奶、比萨饼、油类和肉类。不免阴谋论地猜想,这是不是只是地球剿灭胖子的第一步,今年之后,胖子会像烟民一样,被隔离起来,不受公共场合的欢迎而惶惶如丧家之犬。
对于中国肥胖问题唯一保持乐观的人,是中国问题专家查尔斯·钱斯,他说,老年退休金制度带来的压力会因为肥胖人口的增加,而得到某种程度的缓解,因为肥胖的人较健康的人寿命短,所以,可以少领取若干年的退休金。
以上这个原因给了减肥充足的理由:减肥吧胖子,哪怕只是为了不给政府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