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舒服服地洗个热水澡,但是还没过多久身上就开始掉皮屑了,甚至还是干裂,特别是冬季。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调侃,原来洗澡也并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其实,这个时候哦我们要反思一下到底是不是我们的洗澡方法是不是不对呢。
洗澡好别用香皂
香皂是肥皂的改良品,特点是显碱性,去污力强,但同时皮肤表面的油脂也会被它带走。沐浴液属于化学合成洗涤剂,不但有足够的去污能力,而且泡沫丰富稳定、性质温和、不刺激皮肤和眼睛,洗后皮肤不干燥。浴液中还含有一些油性软化剂,能附在皮肤上形成油膜,防止皮肤水分散失,养护皮肤。所以,洗澡时好选用温和、偏弱酸性的沐浴乳,避免使用清洁力过强的碱性香皂。
洗完皮肤滑,不是没冲净
有时用浴液洗澡总觉得冲不干净,皮肤滑滑的,其实大可不必为此苦恼,这并不是没冲净,主要是浴液中的表面活性剂与水中钙镁离子反应,在皮肤表面形成了一层稳定的水膜,起到了润滑作用,所以洗后会感到滑滑的。
腋窝多涂,私处勿用
浴液应重点涂油脂分泌较多的部位,如胸背部、腋窝等,这些部位需要我们重点清洗。但是像小腿、前臂这些油脂分泌较少的部位只需要稍微涂抹下即可。同时还要提醒打大家,私处不要使用浴液,否则会破坏私处的酸性环境,引起感染,应使用专用私处护理液。
涂浴液前,先打出泡沫
选错沐浴露需谨慎,当心每天都在毁容
负面频出,不要傻傻分不清楚
选择沐浴露,看懂成分很重要
专家表示,消费者在选购洗护用品时,应该简单了解下洗护产品的主要成分及功效,这样可以更明确地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例如,很多消费者现在都在关心沐浴露是否能除菌抑菌,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因为随着空气污染的逐年加剧,附着在人体皮肤表层的有害物质越来越多,在清洁时单纯的清洗已经无法保证对细菌等有害物质的清理,这时像苦参、金银花、蛇床子等这些能够除菌抑菌的成分就显得很必要。并且中药相对来说比较温和,还有润肤滋养的功效,对于干燥的冬季,能够起到即抑菌又养护的双重效果。
其实,除了沐浴露之外,洗手液、洗衣液等产品也都存在着和沐浴露相似的问题。消费者想要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就要学会懂得从更加深层的角度了解品类和产品,这样才能在长长的货架前,更加明确地找到你的选择。
当心五个洗澡常见误区
洗澡,是每天都要做的事。但是,你知道吗洗澡也有误区,稍不注意,就会对身体造成危害。下面五个洗澡误区,你掉进去了吗
洗澡误区一:饱餐后洗澡
刚吃完饭,有大量血液在胃部聚集。如果这时候洗澡,会导致全身血管扩张,使皮肤和肌肉血流增加,进而对消化有影响。除此以外,喝酒后也不应该洗澡,不然,会造成血压下降,出现浑身无力、头晕眼花,甚至导致心脏病或脑中风。因此,建议洗澡好在饭后1-2个小时。
洗澡误区二:洗完澡就睡觉
睡眠常常在体温下降后来临,热水浴会使身体体温升高,推进而迟大脑释放出睡眠激素。如果必须在睡前洗澡,可以在浴后用湿毛巾冷敷5分钟额头,让体温回到正常水平,从而能尽快入睡。因此,建议好在睡前2小时沐浴。
洗澡误区三:起床就洗澡
早上起床后,洗个澡,能促进大脑兴奋,使一天都处于精神振奋的状态。但是,如果没吃早饭就洗,很容易引起晕眩,甚至低血糖性休克。如果再加上水温过高,会使血管扩张,出现脑供血不足、虚脱的症状。所以,早起洗澡好在早饭后半小时。
洗澡误区四:为干净使劲搓
皮肤的屏障保护层由皮肤表面的角质层、脂质膜构成,不仅能保护机体免受外界损害,还能避免体内营养物质的丧失,特别是水分。使劲搓就会使这层保护膜破坏。如果洗澡后,用手指搓皮肤,能听见吱吱的声音,就是搓洗过度了。因此,建议勤洗澡,但不是攒着洗,用力搓,可用柔软的海绵蘸沐浴露,轻轻擦洗,在肘部、膝盖等角质层厚的部位,可用搓澡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