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号,滴滴出行放话说要“发大招”,并介绍了“宝贝计划”:以安全专业的驾驶司机、贴心周到的行程管理,解决家长接孩子上下学的需求痛点。
这个“宝贝计划”一抛出,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安全吗?这个“安全”至少分成两个层面,一是司机是否可信任;二是接送行程是否可控。
但,这家美国公司的服务在国内能否成功复制还是个问题:比如它设定的对象是7--17岁的孩子;车内有监控,家长见到司机确认司机身份后,把孩子送上车,通过APP可全程追踪孩子的行程;司机把孩子送到目的地后,必须见到学校的老师或家里父母才能让孩子下车……听起来,他们更像是在做接送孩子的保姆,而不是提供一种出行方式。
目前,虽然滴滴方面认为自己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从家长们的反馈看,准备永远都不会“足够充分”。
看看其他国家,接送未成年人的专用车有哪些?车辆和司机需要具备哪些资格条件,上路后又如何进行监管?
把目光转向日本。《全球华语广播网》日本观察员黄学清介绍说,日本的幼儿园基本都配有校车,这些校车不仅安全有保障,而且外形非常可爱,很受孩子欢迎。不过,到了小学阶段,就没有校车了。家长们往往会让孩子自己搭乘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去上学,并不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
日本几乎每一家幼儿园都有可爱的校车,校车的安全性和司机的资质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查。比如司机必须有十年以来没有违章的记录,并且要通过心理测试考察他们的情绪管理和应变的能力等。到了小学、中学等就没有校车了,公立学校是按照区域划分入学,学生都是住在学校附近的孩子,中学生是自己上下学,小学生是学校按照上学路线组织排出队上学,很多学校不允许家长开车接送孩子,每个学童都要加入保险,被保的项目包括上下学途中的事故,但如果是家长开车接送,一些保险是把这种情况排除在赔偿范围以外的,所以就算是有个别家长开车接送孩子,也极少有家长愿意拼车带上别人家的孩子。上私立学校的学生,学校就不一定离家很近了,日本的治安状况非常好,从小学一年级就可以独自上学,但是因为早上公交车比较拥挤,不少家长会送孩子去上学,放学一般是在下午2、3点,孩子们就自己乘坐轻轨、地铁或者是巴士回家。
另外对于出租汽车公司来说,生意虽然多了,但是责任也是非常的大,如果成年乘客捣蛋,司机可以把乘客请下车。但是孩子在车上闹事,司机就无法把孩子中途请下车了。另外如果孩子在车里出现任何状况,都会算是司机的过失,因为原则上公司规定不可以单独运载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