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能救命的技巧!一定牢记的新生儿呛奶的急救法
新生儿呛奶是指当婴儿吃奶过程或吐奶后,奶汁误入了气道,叫做“呛奶”。多数婴儿在吃奶时如果奶汁流得过急,他会自行调整呼吸和吞咽,吐出奶头,暂停吃奶,有时会伴有轻微的呛咳。呛奶严重者奶汁可直接吸入肺部造成吸入性肺炎,甚至奶汁堵塞了气道,发生呼吸困难和缺氧,即称为“呛奶窒息”,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发生呛奶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新生儿、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反射还很薄弱,会厌失灵,不能把呛入呼吸道的奶咯出。因此,对于宝宝呛奶这件事儿,首先爸妈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几乎100%新生儿都会有呛奶经历,新生儿呛奶了怎么办?一定要记牢这个“新生儿呛奶急救口诀!”非常的重要哦:侧头清口鼻,拍背打脚底!
呛奶时,竖抱拍拍要不得。因为婴儿的神经系统刚刚发育,一些反射还很薄弱,宝宝呛奶时,如果爸妈还把他们竖着抱,那么这些分泌物,或者是奶液不但不容易被咳出来,反而容易进到更深的部位,从而只会导致呛咳更加严重。
1迅速平躺后将脸侧向一边
发生呛奶后,爸妈应迅速将婴儿身体平躺并把他的头侧向一边,以免吐出的东西向后流入咽喉及气管。
2清理口腔
如果吐奶较多,迅速用手帕、毛巾卷在手指上伸入口腔内甚至咽喉处,进行快速的清理出来,以保持呼吸道顺畅,免得阻碍呼吸。此时,清除口腔要比鼻腔重要!
3拍打背部
如果发现婴儿憋气不呼吸或脸色变暗时,表示吐出物可能已进入气管了,马上使其趴在在大人膝上或床上(硬质床),用力拍打其背部四至五次,使其能咳出。
4、刺激脚底板
如果以上步骤都做了,但婴儿仍旧无反应,即刻用力拍打婴儿背部或揪掐刺激脚底板,目的在使婴儿因感觉疼痛而哭叫,会哭表示婴儿能呼吸,氧气能进入肺部,以免缺氧。
在上述抢救的同时应拨打120呼救,或准备急送医院抢救。
1选择恰当喂奶时机
不要等宝宝已经很饿了才喂奶,因为宝宝吃奶会太过着急,容易出现呛奶。
2控制出奶量
3注意正确的喂奶姿势:不要让宝宝平卧吃奶
母乳喂养宝宝应斜躺在妈妈怀里(上半身成30-45度),不要躺在床上喂奶。
4让宝宝安静吃奶
宝宝吃奶的时候不要打扰他,在这个时候逗乐宝宝,宝宝一笑,会厌打开气管打通,就很容易发生呛奶。同样的道理,也不要在宝宝哭闹的时候喂奶。
5注意无声呛奶
有一些呛奶是无声无息的,所以宝宝吃奶时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呼吸、脸色和表情,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就能早点脱离危险。
6喂完奶后要注意拍嗝
妈妈在喂完奶后要给宝宝轻轻拍嗝,让其吃奶时咽下的空气排出,最好听到打嗝,再放婴儿在床上。
7先换尿布后喂奶
9吃完奶后宜右侧卧
宝贝在吃饱后,睡姿以右侧卧位为宜,因右侧卧位时胃的贲门口位置较高,幽门口的位置在下方,乳汁较易通过胃的幽门进入小肠,可防止吐奶。
10选择合适大小的奶嘴孔
如果奶嘴孔过小,宝贝就要用力吸吮,容易导致空气与奶汁一起吸入,引起吐奶;奶嘴孔过大,宝贝吸吮时又容易被呛着而引起咳嗽。所以,在选用奶嘴时,宝妈要挑选奶嘴孔大小适合宝贝的奶嘴。
夏季是传染病多发季节,夏季常见的儿童期传染病,主要的有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等。专家提示要注意室内空气清洁,经常通风换气,最重要的是注意手卫生,把好病从口入关。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患儿得病后手足口出现皮疹及水泡,一部分儿童伴有发热,少部分高热患儿会发生高热惊厥,少数重症手足口病会有脏器损害及合并症发生等。预防的措施主要注意手卫生,患儿尽量少到公共场所及人口密集不通风场所,注意患儿手的清洁。
夏季消化道常见的是感染性腹泻,因此要注意饭前便后洗手,尽量少食生冷的食物,不要吃被苍蝇等叮咬过的食物,夏季要把好饮食关:
牛奶中含有乳糖,消化乳糖必须靠小肠上分泌的乳糖酶。如果肠道已经发炎,这个时候身体就无法分泌乳糖酶,而这时又喝牛奶的话,牛奶里的乳糖就无法分解,从而会加重宝宝脱水和腹泻。所以当宝宝肠胃有问题时,千万不能再给宝宝喝牛奶。
豆浆中含有一些对消化吸收功能有抑制作用的成分,最主要的是,如果宝宝已经肠胃不适,再喝豆浆的话,豆浆含有的低聚糖物质会促进肠道蠕动,从而加重腹泻。所以,当宝宝肠胃不适时,千万不能再喝豆浆,当肠胃正常时,豆浆也还是可以喝的。尤其在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触摸过公共设施后、照顾发热呼吸道感染或呕吐腹泻病人后、探访医院后、处理被污染的物品以及接触动物、动物饲料或动物粪便后。
甜食中含有蔗糖,需要蔗糖酶才能够分解,如果肠道不适的话,蔗糖酶是无法分泌的,当大量蔗糖在肠道堆积的话,会造成脱水、腹胀、腹泻等。
高脂肪的食物会给肠胃带来负担,特别是对于肠胃功能还没完全发育好的宝宝而言,高脂肪的食物更要少吃。如果宝宝腹泻的话,以上的这些食物最好不吃,以免加重病情。尤其在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触摸过公共设施后、照顾发热呼吸道感染或呕吐腹泻病人后、探访医院后、处理被污染的物品以及接触动物、动物饲料或动物粪便后。
夏季常见的传染病还有人畜传播的流行性出血热等,出血热传染源和寄生宿主是野生的黑线姬鼠。所以要注意防老鼠、消灭老鼠,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布鲁氏菌病也是夏季多发的,因为人接触了患病的牲畜,或是污染物而引起的,所以有儿童的家庭应避免饲养宠物,宠物的皮毛也会传带一些细菌或者病毒,要注意加强家畜的管理,病死的家畜要深埋或者焚烧,不可以食用,家中生熟食要分开,不要吃生肉和半熟肉、生鱼等。
怀孕还可以接触电脑吗?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认为,电脑操作影响妊娠结局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工作疲劳和过度紧张,其次可能来自电脑的极低频电磁场。为保障生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建议从事电脑操作的孕妇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二、电脑机房要定时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三、电脑排列应背靠背,以减少电磁辐射的强度;
四、操作电脑时可以使用防护围裙,作些适当保护是有好处的。
一、最佳生育年龄
女性23~29岁,男性25~35岁。这个时期生殖力最为旺盛,精卵细胞质量好,染色体畸变机率低,计划受孕容易成功,难产机会相对较低。
二、理想受孕季节
一般选择夏末、秋初较为理想。因为早孕反应期正值秋季,避开了盛夏对食欲的影响;蔬菜、水果品种比较齐全,容易调节食欲,增加营养;当进入流感、风疹流行季节(冬季时)已达妊娠中期,已过胎儿器官分化阶段;足月分娩在次年春末夏初,气候宜人,有利于新生儿适应外界环境。
古代医学著作《妇人大全良方》记载:“妇人以血为基本。
女子一生经历的经、孕、产、乳四个时期,月经以血为基础,孕期以血养胎,分娩赖气血化为产力,产后乳汁与血同源,方方面面均以血为用。因此,女性应格外注意调养气血,同时要知道气血不足有哪些关键表现。概括来说,分黄、累、冷三步。
气血对人体肌肤有重要的营养和滋润作用。皮肤白里透红、有光泽,代表气血充足,反之,皮肤暗沉发黄或发暗发青,表明气血不足。女子心思细腻,常受情志因素困扰而导致肝郁。五行中肝属木,脾属土,肝木克脾土,肝郁日久克脾导致脾虚,也会出现面色萎黄。这是气血虚弱最轻的一种表现。
现代生活中,不少中年女性工作家庭两头需要操心,容易思虑过度。中医认为,心力过劳会损伤脾气,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气虚则气血不足,使得女性气血更虚。同时,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脾气虚则必致肌肉瘦削、软弱无力;人体的四肢,也需要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来濡养,若脾失健运,布散无力,四肢营养不良就会出现四肢倦怠乏力,易疲劳,使人觉得总是很累。
怕冷是气血不足的严重表现之一。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肾中精气对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有推动、温煦作用,肾阳虚则会出现形寒肢冷、腰膝冷痛等症状。临床工作中发现,过早性生活、性生活过度、过多的产育(目前主要指流产次数过多)均可导致耗伤肾精。中医理论强调,精能生血,血能生精,故肾虚的人往往有血虚的表现。
如果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以上三种情况,最好能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调理肝脾肾三脏的功能来补补气血。这里给女性朋友们一些建议:
1.女性天生多愁善感,过度的情志变化会影响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所以生活中要懂得放下,学会舍得。遇到烦恼事,多倾诉,争取沟通和理解。解决不了的暂时放下,不要憋在心里闷闷不乐。
2.暴饮暴食、过食生冷会导致脾胃虚弱,出现气血不足,因此饮食要忌辛辣肥甘、寒凉的食物。同时,饮食要定时定量,晚餐不宜过饱,注意荤素搭配,多吃瘦肉、奶类、豆制品、绿叶蔬菜等易消化的食物。
3.生活上劳逸结合,要休息好,别熬夜。眼下天气转凉,特别怕冷的女性,白天可以冲泡枸杞菊花代茶饮,晚上用温水泡泡脚,平时多吃一些黑木耳、黑芝麻、胡桃、动物内脏等补肾的食物。
艾灸健康指导
1.艾灸过程中请勿随意移动,避免烫伤。
2.发热、皮肤损伤、严重内科疾病、精神状态不稳定者,一般不适宜进行艾灸。
3.艾灸治疗后建议当天避免洗澡、吹空调、吹风扇、游泳等。
4.艾灸治疗后24小时内建议避免寒凉、辛辣刺激饮食,禁烟酒。
5.艾灸后可能出现局部皮肤潮红、瘙痒刺痛情况,属于正常,可自行恢复。
6.艾灸后可能出现水泡,小者可待自行吸收,大者需至医院进行处理。
产后发汗健康指导
1.产后发汗是一种专业的医疗操作,必须至医院进行治疗。
2.产后发汗前必须进行专业的医学检查,确定是否适宜发汗。
3.如出现积乳、发热、皮肤损伤、头晕、呕吐等不适,一般不建议进行发汗治疗。
4.发汗后可能会出现疲惫感,属于正常现象。
5.发汗后当天必须避风寒,不得吹空调、吹风扇、游泳。
6.发汗后当天饮食应避免寒凉、刺激、生冷饮食,可适当增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补充体力。
7.如发生皮肤过敏等情况,需至医院进行处理。
产褥期自我保健
◆宜吃易消化、富有足量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饭前、便后、哺乳前洗手。哺乳前清洁乳头。
◆分娩24小时后可起床活动,难产者可适当推迟。
◆有充足的睡眠,遵医嘱做产后体操,月内不干重活。住房空气宜流通,尤其在夏日,必须开窗通风,否则易引起中暑。
◆产妇出汗及恶露较多时,宜热水擦洗,勤换内衣和外阴垫。
◆产后8周内禁止性生活,,如有产道感染损伤者更需推迟。
先兆流产的预防
夫妻双方要有计划的选择生育时机,怀孕后尤其在早期,应注意:
◆充分休息,切勿过度劳累。
◆防止外伤:出门最好穿平底鞋,尽量不要外出旅游,避免登高等危险性动作。
◆摄取均衡的营养:远离烟酒,清淡饮食,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坚果类。
◆节制性生活,避免诱发宫缩。
◆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
◆保持身体特别是会阴部清洁,避免生殖道炎症。
◆未经医生允许,严禁乱服药物。
预防妊娠期贫血
◆做好产前检查:定期检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注意饮食:增加营养,吃富含铁的食物。动物性食物中肝脏、血、肉类及豆腐中含铁高,吸收利用率高。其他有蛋黄、新鲜绿叶蔬菜、紫菜等,吸收利用率差些,应选用铁锅炒菜。
◆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右旋糖酐铁,可配合服用维生素C。铁剂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宜从小剂量开始服用,逐渐加量。使用前应接受医生的指导。
◆适当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
◆积极治疗失血过多的各种疾病。
孕妇自我监护——胎动计数
胎动是胎儿生命的征象,正常的胎动是胎儿健康良好的表现,因此孕妇可以从孕28周(即7个月)开始一直到临产自数胎动。
◆高危妊娠者,每天自行记录胎动3次,每天早、中、晚各一小时,然后将3次的胎动数相加乘4即得12小时胎动总数。正常情况下约30次以上。
孕期不宜食用的食物
◆含酒精饮料,咖啡,可乐,浓茶。
◆油炸食品及香辣调料。
◆腌熏制品。
◆生肉、生鱼、生鸡蛋等。
◆不新鲜的肉,鱼,贝类、发芽的土豆、霉变花生,不能确认的野生蘑菇,开始变质的蔬菜水果。
◆热量过高易致人发胖的食物,如奶油、肥肉、糖果、糕点、巧克力。
◆过咸、过分辛辣的食品。
孕期合理补钙
◆摄取含钙量丰富的食物:首选牛奶,每日一袋250毫升的牛奶可获得273毫克钙,牛奶含钙量高且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其次是海产品,如虾皮、海带、鱼。第三是黄豆、黑豆等豆制品。第四是深绿叶蔬菜,平时适当吃些杂粮。
◆增加户外运动:可在明媚的阳光下散步,每天坚持30至40分钟,促进钙在骨骼的沉积。
◆适当补充钙剂:通过上述方法仍不能满足需求时,一般从第20周开始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有缺钙症状的最好提前补钙,直至分娩,哺乳期也可继续。
孕期科学选择B超检查
孕期做B超的适宜次数应根据妊娠情况而定,通常情况如下:
◆孕早期:观察妊娠囊部位,是否多胎妊娠,评估孕周、排除其他妇科疾患(包括附件肿块、子宫肌瘤等),排除宫外孕和葡萄胎;确定胚胎是否存活。
◆孕18—24周:了解胎儿发育是否与孕周相符,观察胎儿各器官形态及结构,以便发现胎儿是否有致死或严重致残性畸形。
◆孕32—36周:进一步检查胎儿各器官发育、有无畸形,胎盘成熟度,羊水情况,脐带等。
孕期腰背酸痛的防治
中晚孕的准妈妈很容易觉得腰部酸痛,虽然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却会带给孕妇许多生活上的不便。其治疗方式并不复杂,注意姿势是重点:
◆最好的治疗方式就是让用力过度的肌肉获得充分休息。此外,避免提重物、针对疼痛的局部热敷或按摩都有帮助。
◆计划怀孕的女性可在怀孕前及怀孕早期(前3个月)伸展及活动身体各关节。
◆要使背部肌肉放松,减轻腰酸,就要卧床休息以减少重力对身体的影响;保持正确作息姿势以免腰背部肌肉过度紧绷。
◆加强营养,必要时,补充钙剂。
孕早期保健很重要
初孕的妈妈往往喜悦而又紧张,甚至有些不知所措,特别是在妊娠开始的3个月,常常有很多的不适,孕妈妈应注意以下方面,以顺利度过这一时期。
◆早孕禁忌:(1)吸烟、饮酒及咖啡类。(2)接触狗、猫等宠物。(3)接触放射线、农药、铅、苯等有毒有害物质。(4)因病自行服药。(5)性生活。
◆早孕饮食:有些孕妇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和全身不适,这是正常的妊娠反应,饮食宜清淡,多饮水,多吃新鲜绿叶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根据情况,适当补充叶酸或多维元素片
◆异常情况:若出现发烧、阴道流血、剧烈呕吐、腹痛等异常及时就医。